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内陆湖泊水盐变化和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泽元 胡安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5,共3页
根据所建立的水量平衡方程和盐量平衡方程,研究了内陆湖泊多年水盐演变,重点分析了源流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的水盐不均衡使湖泊水量和盐量发生变化,其中气候变化是水盐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湖泊也有强烈的干扰... 根据所建立的水量平衡方程和盐量平衡方程,研究了内陆湖泊多年水盐演变,重点分析了源流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的水盐不均衡使湖泊水量和盐量发生变化,其中气候变化是水盐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湖泊也有强烈的干扰作用。针对干旱区的特点,探讨了内陆湖泊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以维持湖泊面积长期相对稳定并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计算出博斯腾湖的生态需水量为8.93亿m3,艾比湖的生态需水量为5.03亿m3,乌伦古湖的生态需水量为7.82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泊 水量平衡 盐量平衡 生态需水量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铁路安全运营的内陆湖泊水位变化预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刘铁良 《中国铁路》 1998年第8期5-8,共4页
本文从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观点着手,对威胁铁路安全运营的达布逊湖等内陆湖泊水位变化预测的研究现状加以评述,并对今后的工作予以展望。
关键词 内陆湖泊 水位变化 预测 湖泊 铁路 安全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垂向分布对内陆湖泊叶绿素a反演算法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孟枭 张玉超 +2 位作者 钱新 马荣华 段洪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673,共8页
利用高斯模型模拟不同的藻类垂向分布结构,研究其对于典型叶绿素a反演算法波段比值法的影响.结果显示,藻类垂向分布不均一性导致了叶绿素a浓度反演结果与藻类生物量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藻类分布集中于水面以及水下0.5m水深时会严重... 利用高斯模型模拟不同的藻类垂向分布结构,研究其对于典型叶绿素a反演算法波段比值法的影响.结果显示,藻类垂向分布不均一性导致了叶绿素a浓度反演结果与藻类生物量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藻类分布集中于水面以及水下0.5m水深时会严重干扰波段比值反演算法的准确性,说明当水体表面存在藻华现象时,将导致反演算法失效;若排除此类情况,波段比值法与水体表层0.25 m处叶绿素a浓度、0~0.25 m、0~0.5 m水深范围内平均叶绿素a浓度值之间具有独立于藻类生物量以及藻类垂向分布的相关性;内陆湖泊叶绿素a反演算法与藻类垂向分布模型相结合,是获取藻类生物量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泊 藻类垂向分布 叶绿素a反演算法 藻类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净化技术的内陆湖泊波形重跟踪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征凯 汪海洪 +1 位作者 温志强 陈志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卫星测高已经发展为成熟的海洋观测技术,然而在内陆水域的观测精度仍有待提高,其关键在于消除雷达回波中“陆地污染”效应的影响。在近海波形净化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内陆水域特点,提出了改进的波形净化技术,用于剔除回波中“陆地污染”... 卫星测高已经发展为成熟的海洋观测技术,然而在内陆水域的观测精度仍有待提高,其关键在于消除雷达回波中“陆地污染”效应的影响。在近海波形净化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内陆水域特点,提出了改进的波形净化技术,用于剔除回波中“陆地污染”导致的异常波峰。在净化波形的基础上,结合优化的重跟踪算法进行波形重跟踪改正,达到提高内陆水域测高观测精度的目的。利用青藏高原中的多个湖泊的水文站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利用波形净化技术消除异常波峰后的波形进行重跟踪改正,平均精度可达到15.8 cm,相较ICE-1算法和阈值法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4%和27%,表明本算法可有效探测并消除雷达回波的异常峰值,有效提高内陆水域的测高数据观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内陆湖泊 波形净化技术 重跟踪算法 异常波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装式”绞吸船在内陆湖泊清淤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何欣 郑锶炜 《珠江水运》 2019年第14期49-50,共2页
由于内陆湖泊航运条件不佳,通常没有航道与外界相通,常规绞吸式挖泥船和耙吸式挖泥船无法直接通过航道进入,不便在清淤疏浚中使用,其他施工设备往往效率及安全性能不佳,因此需要选择合适船舶机械来解决内陆湖泊清淤问题。本文通过河南... 由于内陆湖泊航运条件不佳,通常没有航道与外界相通,常规绞吸式挖泥船和耙吸式挖泥船无法直接通过航道进入,不便在清淤疏浚中使用,其他施工设备往往效率及安全性能不佳,因此需要选择合适船舶机械来解决内陆湖泊清淤问题。本文通过河南省某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的实例,分析“拼装式”绞吸船施工情况,为需要清淤的内陆湖泊但又无合适清淤机械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泊 清淤 拼装式绞吸船 施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来中国西北内陆5个典型湖泊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岳辉 刘英 +1 位作者 杨维涛 王欣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27-32,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湖泊的面积变化不仅对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也为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提供参考。以中国西北内陆区5个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1970-2015年的Landsat MSS/...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湖泊的面积变化不仅对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也为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提供参考。以中国西北内陆区5个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1970-2015年的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数据,利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和改进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分别提取5个典型湖泊边界并获取湖泊面积,同时利用5个典型湖泊周边的气象站降雨量、蒸发量等气象数据,尝试分析湖泊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红碱淖近30年来面积呈减小趋势,入湖河流拦蓄和煤炭地下开采等是导致面积减少的原因;博斯腾湖近40年来的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面积变化主要受地表径流和积雪融水的影响;呼伦湖近40年来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其面积变化主要受入湖径流量的影响;贝尔湖近30年来呈相对稳定的趋势,其面积变化主要入湖径流量的影响;青海湖近40年来面积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面积变化主要受区域降水和入湖径流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湖泊 湖泊面积变化 LANDSAT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平原湖泊“一湖一策”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家祥 王发信 董涛 《治淮》 2019年第9期8-10,共3页
《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针对高原湖泊、内陆湖泊、平原湖泊、城市湖泊等不同类型湖泊的自然特性、功能属性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因湖施策,科学制定“一湖一策”方案。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平原型湖泊——高塘湖现状进行... 《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针对高原湖泊、内陆湖泊、平原湖泊、城市湖泊等不同类型湖泊的自然特性、功能属性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因湖施策,科学制定“一湖一策”方案。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平原型湖泊——高塘湖现状进行多方面分析,探索高塘湖湖长制“一湖一策”管理与保护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初步提出“一湖一策”的主要任务与综合整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属性 高原湖泊 内陆湖泊 自然特性 综合整治措施 管理与保护 平原湖泊 实践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型景观湖泊的生态放养和水质调节试验
8
作者 方俊华 张森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0-41,共2页
如何利用水生动植物的生态平衡调控城市小型景观内陆湖泊的水质,使之达到人们理想的水环境和生态平衡,同时生产适量的高品质淡水水产品,这对于我国各地低成本治理水环境,恢复生态平衡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 如何利用水生动植物的生态平衡调控城市小型景观内陆湖泊的水质,使之达到人们理想的水环境和生态平衡,同时生产适量的高品质淡水水产品,这对于我国各地低成本治理水环境,恢复生态平衡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各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2005年、2006年我们选择张家港市暨阳湖进行了鱼类的生态放养和调控水质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生态放养 水质试验 水质调节 内陆湖泊 景观 生态环境质量 平衡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垂直非均匀水体悬浮物对遥感反射率的影响机制——以鄱阳湖光学深水区为例
9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内陆湖泊水色遥感是目前定量遥感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在传统的湖泊水色遥感理论研究与应用中水体常被认为垂直均匀的,但严格来讲,内陆湖泊水体复杂多变,垂直非均匀水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垂直非均匀水体悬浮物的光学传递问题... 内陆湖泊水色遥感是目前定量遥感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在传统的湖泊水色遥感理论研究与应用中水体常被认为垂直均匀的,但严格来讲,内陆湖泊水体复杂多变,垂直非均匀水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垂直非均匀水体悬浮物的光学传递问题与遥感精确度之间的关联迫在捐睫。悬浮物是湖泊水色要素中关键参数,探讨湖泊垂直非均匀水体悬浮物的遥感机理问题是水色遥感领域的一项基础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泊 湖泊水体 遥感反射率 非均匀 悬浮物 垂直 光学 深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年均20个天然湖泊消亡
10
《地理教学》 2010年第3期61-61,共1页
我国最近50年减少约1000个内陆湖泊,每年平均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今天上午,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享有“百湖之市”美誉的武汉市开幕。
关键词 天然湖泊 消亡 内陆湖泊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每年消失天然湖泊20个
11
《国土资源》 2005年第12期53-53,共1页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已经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关键词 天然湖泊 内陆湖泊 新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云破雾 始见其里——羊卓雍措曲折湖湾里测湖实录
12
作者 陈浩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羊卓雍措,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语意为“碧玉湖”,因其形状如珊瑚枝一般,因此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藏语)。羊卓雍措是藏南重要的高原特色旅游风景区,北岸坡地田园,西岸草甸湿地,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农田村庄... 羊卓雍措,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语意为“碧玉湖”,因其形状如珊瑚枝一般,因此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藏语)。羊卓雍措是藏南重要的高原特色旅游风景区,北岸坡地田园,西岸草甸湿地,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农田村庄、草原牛羊,美不胜收。羊卓雍措主体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中部在浪卡子县与贡嘎县之间,距离拉萨车程70千米。湖西北岸有G349国道(原为307省道),交通便利。从拉萨到羊卓雍措,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在山口观景台可以鸟瞰绿树成荫的雅鲁藏布江山谷。目前,羊卓雍错与雅鲁藏布江不相通,两者水位高差达840米,这使得羊卓雍错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卓雍错 西藏山南 高原特色 内陆湖泊 水力资源 浪卡子县 旅游风景区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虾蚬草湖库网围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勇辉 陈长水 +2 位作者 丁立云 陶志英 邓国平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2期39-40,共2页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模式也由单一品种养殖到高密度规模化发展。但内陆湖泊、水库进行水产养殖时,大量施肥、投饵、用药等导致湖泊、水库生态系统破碎化、过度放养、渔业结构单一、水质恶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水质变坏等问...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模式也由单一品种养殖到高密度规模化发展。但内陆湖泊、水库进行水产养殖时,大量施肥、投饵、用药等导致湖泊、水库生态系统破碎化、过度放养、渔业结构单一、水质恶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水质变坏等问题。因此,包括湖库型水源保护与渔业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等各种湖库养殖模式和方法在研究中。如何构建高效、低排放湖库生态养殖模式已成为渔业发展和水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一种鱼、虾、蚬、草的生态养殖方法,供水产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渔业经济 湖库 渔业资源 内陆湖泊 水库生态系统 协调发展模式 网围 水环境保护 生态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华绒螯蟹育繁推产业一体化发展和营养品质调控研究(上) 被引量:1
14
作者 成永旭 吴旭干 +2 位作者 杨筱珍 杨志刚 孙云飞 《科学养鱼》 2021年第6期24-25,共2页
一、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概况和发展趋势我国中华绒螯蟹(以下统称为河蟹)养殖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江河建闸,阻断了河蟹天然蟹苗(大眼幼体)洄游通道,河蟹年产量急剧下降,只有数千吨。之后通过长江口蟹苗汛期规律研究,在长江... 一、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概况和发展趋势我国中华绒螯蟹(以下统称为河蟹)养殖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江河建闸,阻断了河蟹天然蟹苗(大眼幼体)洄游通道,河蟹年产量急剧下降,只有数千吨。之后通过长江口蟹苗汛期规律研究,在长江口捕捞蟹苗,运回内陆湖泊进行放流增殖,取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回捕率在3%~5%,投入与产出比在1∶30左右。由此,中国的河蟹业进入以采运天然蟹苗进行人工放流为主的增殖期(1950-1985年)。这一时期的河蟹产业的特点可归纳为:充分开发利用了长江口蟹苗资源,湖泊人工放流取得显著效益;蟹苗资源迅速下降,促使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为河蟹养殖业发展打下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一体化 人工放流 中华绒螯蟹 人工育苗技术 回捕率 大眼幼体 内陆湖泊 洄游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宿潇野 李小涛 +3 位作者 苏巧梅 马建威 宋文龙 许佳昕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14,共12页
【目的】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采用延迟-多普勒技术有效提高观测精度,使得卫星测高技术可以应用于地形复杂区域。为探究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的应用进展,【方法】对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的发展进行概述,列举了目前主要载荷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 【目的】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采用延迟-多普勒技术有效提高观测精度,使得卫星测高技术可以应用于地形复杂区域。为探究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的应用进展,【方法】对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的发展进行概述,列举了目前主要载荷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的测高卫星,并对测高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描述,针对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在海洋、冰川、内陆湖泊区域以及高程数据产品制作的应用进行重点分析。【结果】针对当前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应用现状,总结出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存在时空分辨率受限、数据精度检验代价较大、长序列数据短缺的问题,并提出多源数据协同、三维领域拓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优化的发展方向。【结论】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目前对海洋、冰川及内陆湖泊的高程监测方面已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随着卫星观测密度的增加及数据优化处理方法的改进,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在高程监测、地形反演、水量监测等方面将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为探究地球水资源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 微波遥感 遥感应用 水资源 遥感 冰川 内陆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5年抚仙湖总磷浓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蕾 金宝轩 +1 位作者 李石华 彭双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335-337,共3页
内陆湖泊是支撑人类生产及生活的重要水资源,是维系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以滇中地区典型内陆湖泊——抚仙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湖区以及入湖河流设立监测点,对湖水总磷(TP)浓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抚仙湖主要入湖河流——... 内陆湖泊是支撑人类生产及生活的重要水资源,是维系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以滇中地区典型内陆湖泊——抚仙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湖区以及入湖河流设立监测点,对湖水总磷(TP)浓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抚仙湖主要入湖河流——马料河、隔河以及路居河,其TP浓度变化均呈下降趋势;2)抚仙湖TP浓度较为稳定,基本保持在0.005 mg·L^(-1),从2013年起基本未检出;3)抚仙湖营养状况指数最大值为20.55 mg·L^(-1),最小值为16.73 mg·L^(-1),多年平均值为18.42 mg·L^(-1),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4)抚仙湖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值为2.60,最小值为1.10,多年平均值为1.90,呈缓慢上升趋势。通过对抚仙湖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科学的判别与评估,旨在为抚仙湖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泊 水质参数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1A CCD影像和ELM模型的太湖叶绿素a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广利 曹红业 徐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16-22,共7页
以典型二类水体——太湖为例,基于环境一号遥感影像,构建了基于ELM模型的叶绿素a浓度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传统的BP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LM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高达0.911 4,而BP和SVM模型的... 以典型二类水体——太湖为例,基于环境一号遥感影像,构建了基于ELM模型的叶绿素a浓度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传统的BP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LM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高达0.911 4,而BP和SVM模型的R^2分别为0.366 3和0.744 8,均方根误差RMSE由BP模型和SVM模型的3.728 8μg/L和2.132 4μg/L降为ELM模型的1.327 0μg/L,ELM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MRE=2.65%,小于BP模型的6.59%和SVM模型的3.89%;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ELM模型反演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精度更高,ELM模型参数选择简单,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学习速度,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ELM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内陆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预测 HJ-1A CCD影像 极限学习机(ELM) 内陆湖泊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胡麻生产调研报告 被引量:9
18
作者 米君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0期49-50,共2页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全市海拔600~1600m,其中坝上地区海拔1300~1600m,南高北低,地势平坦,草原广阔,多内陆湖泊(淖),岗梁、湖泊、滩地和草坡、草...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全市海拔600~1600m,其中坝上地区海拔1300~1600m,南高北低,地势平坦,草原广阔,多内陆湖泊(淖),岗梁、湖泊、滩地和草坡、草滩相间分布,呈典型的波状高原类型区。土壤多数是沙质栗钙土和暗栗钙土等类型。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日照时数:坝上在200h左右,坝下可达230~250h,日平均最长可达15h之多,属长日照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生产调研 日平均气温 胡麻 坝上地区 内陆湖泊 暗栗钙土 张家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胡麻产业技术需求调研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爱荣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0期57-58,共2页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全市海拔600~1600m,坝上地区海拔1300~1600m,包括张北县、尚义县、康保县、沽源县和崇礼县,该区南高北低,地势平坦,草原广阔,...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全市海拔600~1600m,坝上地区海拔1300~1600m,包括张北县、尚义县、康保县、沽源县和崇礼县,该区南高北低,地势平坦,草原广阔,多内陆湖泊(淖),岗梁、滩地和草坡、草滩相间分布,呈典型的波状高原类型。土质以栗钙土为主,适宜种植错季蔬菜、莜麦、胡麻、马铃薯、春小麦等喜冷凉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需求 麻产业 调研 油用 张家口市 坝上地区 内陆湖泊 相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浅)覆盖层深水钢栈桥及平台搭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诚兮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第7期116-118,共3页
内陆湖泊、库湾深水桩基础受大型起吊设备无法入场的影响,同时由于基底覆盖层浅(无)、水深较大,导致钢栈桥及平台的钢管柱、桩基钢护筒嵌入深度及垂直度难达到设计要求,容易导致深水桩基工程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对无(浅... 内陆湖泊、库湾深水桩基础受大型起吊设备无法入场的影响,同时由于基底覆盖层浅(无)、水深较大,导致钢栈桥及平台的钢管柱、桩基钢护筒嵌入深度及垂直度难达到设计要求,容易导致深水桩基工程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对无(浅)覆盖层深水钢栈桥及平台搭设技术研究,得出经济安全的设计参数和建造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泊 库湾 无(浅)覆盖层 钢栈桥及平台设计和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