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内陆拗陷湖盆层序结构充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俊兴 申赵军 +3 位作者 李良 王峻 王峰 曹志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18-2326,共9页
近年来层序地层学的发展为我们进行盆地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应用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方法,将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划分出4个长期、2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整个盆地在延长期的"沉积-层序-构造"演化史表现为:LSC1构造初始沉... 近年来层序地层学的发展为我们进行盆地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应用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方法,将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划分出4个长期、2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整个盆地在延长期的"沉积-层序-构造"演化史表现为:LSC1构造初始沉降、湖泊形成:LSC2湖盆快速坳陷,晚期湖泊进入鼎盛期;进入LSC3,盆地周缘构造趋于稳定、盆地开始填平补齐期,湖泊开始充填淤浅;LSC4期河流沉积作用增强,盆地进入超补偿沉积阶段,湖泊被淤塞并进入残余湖泊沉积期。提出并定义了层序结构动力学概念,认为层序结构动力学是在研究层序充填过程中由于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气候、沉积作用等因素控制影响层序结构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地层综合划分基础上,根据一个基准面变化周期中所形成的层序结构变化特征,将层序结构划分出5种基本层序结构单元类型,即A型、B1型、B2型、B3型和C型等5种。针对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沉积体系单元具体分析了层序充填结构特征、结构类型、层序充填动力学过程,层序结构发育类型及充填过程,探讨了大型内陆拗陷盆地层序结构动力学特征。首次提出了"层序结构分布律",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大型内陆拗陷湖盆层序结构分布模式,认为在没有重大构造事件、突发沉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只有那些相邻的层序结构类型才能相互重叠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型内陆拗陷湖盆 延长组 可容纳空间 层序结构动力学 层序结构分布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中侏罗世大鄂尔多斯古地理重建与内陆拗陷的发育演化 被引量:48
2
作者 程守田 黄焱球 付雪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49,共7页
通过沉积构成、古流体系和相带分布等沉积的成因联系及沉积学比较分析,论证了现今鄂尔多斯与其以东山西宁武、大同等地下中侏罗统同期地层原始沉积充填的统一性,证实了它们属于同一个大鄂尔多斯沉积盆地。并按照四个时期重建和阐明了... 通过沉积构成、古流体系和相带分布等沉积的成因联系及沉积学比较分析,论证了现今鄂尔多斯与其以东山西宁武、大同等地下中侏罗统同期地层原始沉积充填的统一性,证实了它们属于同一个大鄂尔多斯沉积盆地。并按照四个时期重建和阐明了早中侏罗世盆地沉积古地理,从而揭示了大鄂尔多斯拗陷—隆升—再拗陷的形成演化的构造阶段性及其充填动力学背景的迁移性。关于内陆拗陷构造背景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沉积 古地理 内陆拗陷 发育演化 侏罗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上三叠统沉积充填特征与延长组低品位含油气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邓秀芹 张文选 +3 位作者 李文厚 孙勃 周新平 程党性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2-632,共11页
从构造-沉积耦合特征入手,分析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内陆拗陷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建立“夹心千层饼”式沉积充填结构模式,着重研究低品位石油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沉积作用对低品位石油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并从源储组合类型、不同类... 从构造-沉积耦合特征入手,分析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内陆拗陷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建立“夹心千层饼”式沉积充填结构模式,着重研究低品位石油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沉积作用对低品位石油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并从源储组合类型、不同类型资源分布、成藏动力、含油丰度与规模等方面对比分析低品位油气藏的特征。研究认为,延长组低品位资源为多类型混合共生资源,具有立体叠置成藏的特征;以湖盆中部长7为“核心”,向上、下地层及两侧地区,低品位资源由非常规页岩油气、致密油逐渐变成特低渗、中低渗透油藏,含油丰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油气资源 混合共生资源 沉积充填结构 立体叠置成藏 鄂尔多斯内陆拗陷盆地 延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