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甾体抗炎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预防中的给药时机和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武向鹏 李恩君 +5 位作者 李雄伟 王海红 崔薇 武向丽 祁卫华 侯森林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823-3830,共8页
背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标准方法,但ERCP后胰腺炎(PEP)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因其抗炎和镇痛作用,可能在预防PEP中发挥作用。探索适合的用药时机及联合用药效果,有助于降低PEP发生... 背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标准方法,但ERCP后胰腺炎(PEP)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因其抗炎和镇痛作用,可能在预防PEP中发挥作用。探索适合的用药时机及联合用药效果,有助于降低PEP发生风险。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NSAIDs在PEP预防中的给药时机及影响因素,以确定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最佳应用。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及肿瘤科接受ERCP治疗的86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用药组(431例)与术后用药组(435例),其中术前用药组分为术前单独用药亚组(210例)和术前联合用药亚组(221例),术后用药组分为术后单独用药亚组(247例)、术后联合用药亚组(188例)。术前单独用药亚组于ERCP前30 min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75 mg,术前联合用药亚组同期加用吲哚美辛栓100 mg肛塞;术后单独用药亚组于ERCP术后即刻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75 mg,术后联合用药亚组同步给予双氯芬酸钠75 mg肌肉注射及吲哚美辛栓100 mg肛塞。所有干预为单次给药。主要观察指标包括PEP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术后穿孔、出血、胆管炎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检者PE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4个亚组受检者PE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前单独用药亚组PEP发生率低于术后单独用药亚组和术后联合用药亚组(P<0.05),术前联合用药亚组PEP发生率低于术后单独用药亚组和术后联合用药亚组(P<0.05);4个亚组PEP严重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OR=3.751,95%CI=2.293~6.136)、酗酒(OR=2.624,95%CI=1.520~4.529)、糖尿病(OR=2.687,95%CI=1.559~4.634)、插管时间>10 min(OR=4.229,95%CI=2.531~7.066)及使用双导丝技术(OR=3.542,95%CI=2.159~5.809)是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是PEP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73,95%CI=0.347~0.947,P<0.05)。结论 BMI≥24 kg/m^(2)、酗酒、糖尿病和插管时间>10 min及使用双导丝技术是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ERCP术前预防性使用吲哚美辛栓剂及双氯芬酸钠可以有效降低PEP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不良反应 吲哚美辛栓剂 双氯芬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吸复合麻醉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赵利芳 杨建功 +5 位作者 李明勇 刘德智 杨燕 周霞 邵坤 申长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静吸复合麻醉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86例接受ERCP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143例。试验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辅...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静吸复合麻醉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86例接受ERCP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143例。试验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辅以TEAS,电刺激干预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接受常规静吸复合麻醉。在手术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进镜5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监测BIS,术后24 h测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结果:在T1~T3时点,试验组BIS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试验组MMSE评分更高,试验组POCD发生率(3.50%,5/143)低于对照组(11.19%,16/143)(P=0.013)。术后24 h内,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89%,17/143)低于对照组(21.68%,31/143)(P=0.027)。结论:在进行ERCP术时,常规麻醉基础上给予全程TEAS干预能降低BIS,改善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 静吸复合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术后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介入放射学·腹部分册》出版:对比传统腹腔镜手术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结石效果分析
3
作者 任海兵 江新平 +3 位作者 金锦莲 孙书林 周海燕 冯进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胆结石是指在胆道系统内形成结石,胆囊和胆管统称为胆道系统,又称胆石症,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该流行病在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15%,好发于肥胖、多产、40岁女性,称为“3F”女性,女性(尤其3F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0~60岁。此外... 胆结石是指在胆道系统内形成结石,胆囊和胆管统称为胆道系统,又称胆石症,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该流行病在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15%,好发于肥胖、多产、40岁女性,称为“3F”女性,女性(尤其3F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0~60岁。此外,胆结石发病率还与地域、民族、饮食习惯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系统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介入放射学 饮食习惯 胆结石 传统腹腔镜手术 胆石症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人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4
作者 姚建红 宁义军 +2 位作者 景喜英 王辉 柴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427-2430,共4页
目的:探究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病人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消化内镜室拟行ERCP的15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病人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消化内镜室拟行ERCP的15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的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病人配合度、心率、血压、焦虑、抑郁、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配合度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教育配合积极情绪引导的策略能够提高ERCP病人的配合度,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认知教育 积极情绪引导 配合度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在日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明 郭蕾 +1 位作者 毕严斌 王月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3-965,共3页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日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行ERCP患者566例,男292例,女274例,年龄40~70岁,体重40~8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组...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日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行ERCP患者566例,男292例,女274例,年龄40~70岁,体重40~8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组(D组),每组283例。F组先给予芬太尼100μg,D组给予地佐辛5mg,3min后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mg/kg,术中调整丙泊酚用量在3~5mg·kg^-1·h^-1,维持BIS值在50~55。记录患者丙泊酚总用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呃逆、呛咳、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统计术后48h内患者出院情况。结果D组苏醒时间(5.1±1.1)min明显短于F组(5.6±2.5)min(P〈0.05);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4%和0%)明显低于F组(9%和1%)(P〈0.05);术后48h内D组出院率(30%)明显高于F组(18%)(P〈0.05)。结论丙泊酚2mg/kg联合地佐辛5mg/kg应用于ERCP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丙泊酚 地佐辛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状刀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插管困难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庞勇 张炳印 +1 位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9-1370,共2页
目的探讨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插管困难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常规ERCP插管困难的712例患者行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目的探讨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插管困难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常规ERCP插管困难的712例患者行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701例切开后插管成功胆管显影,成功率为98.5%。并发症共55例(7.7%)。结论对于插管困难的病例,用针状刀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可安全、有效地提高ERCP诊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针状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利胆汤结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刚 周自忠 +1 位作者 刘益 曾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究消炎利胆汤结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合计纳入8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由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3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 目的探究消炎利胆汤结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合计纳入8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由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3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44例)消炎利胆汤结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腹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积分变化、患者术后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理化检验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术后10 d、术后15 d患者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术后1 d及术后4 d、术后7 d胆汁引流量、治疗前后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胆汁生化指标变化、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等指标、并发症情况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均手术成功,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44/44)、97.67%(42/4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中医症状积分、TBA、TBil、IBil、DBil、TBIL、GGT、AST、ALT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腹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中医症状积分、TBA、TBil、IBil、DBil、TBIL、GGT、AST、ALT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中医症状积分、TBA、TBil、IBil、DBil、TBIL、GGT、AST、ALT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理化检验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术后10 d、术后15 d 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胆汁引流量比较,P>0.05,术后3 d及术后7 d观察组患者胆汁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0.00%)低于对照组患者(11.63%,5/43),6个月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9.30%,4/43),P<0.05。结论消炎利胆汤结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肝胆功能,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及6个月结石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消炎利胆汤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疗效 肝功能 胆汁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郑红波 姚文龙 +1 位作者 罗爱林 周碧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154-1160,共7页
目的:观察与比较瑞马唑仑、丙泊酚单用及合用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ERCP治疗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丙泊酚组(P组)、瑞马唑仑组(R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组(RP组),每组各40例,3组按指... 目的:观察与比较瑞马唑仑、丙泊酚单用及合用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ERCP治疗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丙泊酚组(P组)、瑞马唑仑组(R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组(RP组),每组各40例,3组按指定的用药方案(P组用丙泊酚;R组用瑞马唑仑;RP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完成麻醉。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及麻醉前(T_(0))、麻醉后(T_(1)),置镜时(T_(2))、十二指肠乳头切开(T_(3))、支架或鼻胆管置入(T_(4))的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指数(BIS),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与比较术中加药总次数,体动、肠蠕动过快人次数;呼吸、心血管相关不良事件和麻醉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医师、患者满意度及麻醉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R组和RP组注射痛、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胆心反射发生率低;麻醉后RR及BIS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P组和RP组加药总次数、体动和肠蠕动过快人次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用于ERCP麻醉效果可,过程平稳,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瑞马唑仑 丙泊酚 监护麻醉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130例的护理 被引量:8
9
作者 冯少华 顾晓涛 +1 位作者 姚英 陆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0期775-776,778,共3页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 逆行 老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朝晖 蒋丽蓉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1,共3页
随着儿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开始得到重视,它具有提供详细胰胆管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优点,是胰胆管疾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治疗性ERCP如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支架植入及鼻胆管引流术也逐渐... 随着儿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开始得到重视,它具有提供详细胰胆管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优点,是胰胆管疾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治疗性ERCP如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支架植入及鼻胆管引流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重复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吲|哚美辛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敏利 汪志明 +5 位作者 刘炯 郭美霞 王彬 吴晓尉 周俊明 张晓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仍是临床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围手术期吲哚美辛给药剂量及时机选择,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文中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吲哚美辛术前和术后直肠给药在预防ERCP术后炎症反应及并发术后PEP的临床... 目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仍是临床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围手术期吲哚美辛给药剂量及时机选择,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文中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吲哚美辛术前和术后直肠给药在预防ERCP术后炎症反应及并发术后PE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消化科和普外科254例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微创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应用吲哚美辛以及剂量和时间分为:常规治疗组(ERCP常规治疗,术前及术后均未给予吲哚美辛处理,n=49)、术前100 mg吲哚美辛组(术前30 min给予100 mg吲哚美辛栓剂纳肛,n=52)、术前200 mg吲哚美辛组(术前30 min给予200 mg吲哚美辛栓剂纳肛,n=48)、术后100 mg吲哚美辛组(术后2 h给予100 mg吲哚美辛纳肛,n=50)、术后200 mg吲哚美辛组(术后2 h给予200 mg吲哚美辛纳肛,n=55)。观察各组患者术后6 h、24 h炎症指标(IL-1β、IL-6、TNF-α、CRP)、WBC、淀粉酶、脂肪酶指标、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24 h,吲哚美辛各组ERCP血清WBC、CRP、淀粉酶、脂肪酶指标及血清IL-1β、IL-6、TNF-α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6 h、24 h,术后100 mg吲哚美辛组、术后200 mg吲哚美辛组血清WBC、CRP、淀粉酶、脂肪酶指标及IL-1β、IL-6、TNF-α指标较术前100 mg吲哚美辛组、术前200 mg吲哚美辛组明显升高(P<0.05)。吲哚美辛各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低(P<0.05)。吲哚美辛各组24 h 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100 mg吲哚美辛组、术后200 mg吲哚美辛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2.00%、20.00%)、PEP发生率(6.00%、5.45%)较术前100 mg吲哚美辛组(19.23%、3.85%)、术前200 mg吲哚美辛组(18.75%、2.08%)明显升高(P<0.05)。结论 ERCP术前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可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程度以及PEP的发生,且术前用药效果明显优于术后用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高淀粉酶血症 吲哚美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最新指南解读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飞 缪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5-231,共7页
20世纪60年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出现,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ERCP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和首选的方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ERCP相关诊治指南不断发布及更新,文中就ERCP相关的一些热点... 20世纪60年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出现,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ERCP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和首选的方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ERCP相关诊治指南不断发布及更新,文中就ERCP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处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处理、急性胆管炎的处理、胆管狭窄的处理、胰管结石的处理、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等问题,结合相关指南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焦月 张澍田 +3 位作者 于中麟 于永征 冀明 吴咏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金标准,明确单独使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MRCP+腹部磁共振(MRI)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采集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疑有胰胆系统疾病的病例共186例,对入选患者单独使用MRCP或MRCP+腹部MRI,... 目的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金标准,明确单独使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MRCP+腹部磁共振(MRI)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采集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疑有胰胆系统疾病的病例共186例,对入选患者单独使用MRCP或MRCP+腹部MRI,1 d内再行ERCP,MRCP及ERCP独立进行分析诊断。结果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的成功率为96.77%,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RP)的成功率为94.74%,MRCP全部成功。单独使用MRCP及MRCP+腹部MRI诊断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单独使用MRCP对中上段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5.65%,而MRCP+腹部MRI对中上段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7.78%,κ为0.93;单独使用MRCP及MRCP+腹部MRI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效果较中上段胆管癌稍差;单独使用MRCP对胰腺良性疾病诊断效果不佳;MRCP+腹部MRI检查可以提高其对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论MRCP诊断胆系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MRCP可部分代替ERCP的诊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胆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仲冬梅 顾方乐 陆介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7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低血糖 观察 护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宁 高华 +2 位作者 向妍睿 文友民 朱秀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了解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单病种付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7-12月144例ERCP手术病例,对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品费用等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单病种付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7-12月144例ERCP手术病例,对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品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4例ERCP患者胆汁标本送检率93.75%(135/144),共检出213株菌株,阳性检出率79.34%(169/213),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53.85%),革兰阳性菌48株(28.40%),真菌30株(17.75%)。排前3位的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草绿色链球菌。使用抗菌药物12种,总计182次,使用次数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唑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总体上,第3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类药物使用频次最多,占68.68%(125/18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占25.82%(47次),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最多。平均用药疗程9.42 d;抗菌药物人均费用3451.80元,占药品费用41.52%。结论该院治疗性ERCP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该研究可为制定单病种付费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病原微生物 单病种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晨 邢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45-46,5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75例行ERCP老年患者进行围术...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75例行ERCP老年患者进行围术期的精心护理。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7例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并发低氧血症,2例并发ERCP术后出血,1例并发急性胆管炎,均及早发现,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减少ERCP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全身麻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4
17
作者 游凯 罗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筛选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上海瑞金医院2016年7月18日至8月31日全凭静脉... 目的筛选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上海瑞金医院2016年7月18日至8月31日全凭静脉麻醉下行ERCP的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随访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下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有33例(36.7%)患者发生恶心。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3.73,95%CI 1.36~10.27)、有PONV/晕动症史(OR=4.39,95%CI 1.40~13.76)、术后3h血淀粉酶>3倍正常值(OR=5.22,95%CI 1.30~20.95)是全凭静脉麻醉下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有PONV/晕动症史、术后3h血淀粉酶>3倍正常值是全凭静脉麻醉下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术后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4
18
作者 缪林 李全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3-1156,共4页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消化内镜高级诊疗技术之一,自应用于临床以来,经历了从诊断到治疗的艰辛历程。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消化内镜高级诊疗技术之一,自应用于临床以来,经历了从诊断到治疗的艰辛历程。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胰胆疾病 适应证 禁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人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艳秋 宁瑞花 +2 位作者 王晓芬 于宏影 殷积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1期2872-2873,共2页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病人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手术过程 心理问题 肝胆胰疾病 2009年 内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文 李俏 张国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44-45,4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69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实施ERCP检查及治疗临床资料,并...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69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实施ERCP检查及治疗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患者均顺利接受ERCP治疗,术后2周58例术后恢复良好,42例肝外胆管狭窄患者术后3~6个月后吻合口狭窄治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和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狭窄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