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患者治疗性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26例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君君 林海 倪建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1期44-45,共2页
总结了26例高龄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手术耐受性进行充分评估,重点进行手术卧位训练;术后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心律和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及鼻胆管引流... 总结了26例高龄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手术耐受性进行充分评估,重点进行手术卧位训练;术后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心律和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及鼻胆管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定期监测血淀粉酶、血常规和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高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远期怀疑胆道并发症的应用
2
作者 李友佳 陈盛 +2 位作者 王卫东 张瑛华 李子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91-1792,共2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远期尽早应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技术在诊断与治疗胆道远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06年5月间12例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而未明确诊断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ERCP的应用进行...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远期尽早应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技术在诊断与治疗胆道远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06年5月间12例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而未明确诊断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ERCP的应用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例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患者,首选行ERCP,均明确诊断为胆道并发症;12例患者共行ERCP21例次,肝内胆管狭窄2例,1例伴胆泥形成;肝外胆管狭窄4例,2例伴胆泥与胆石形成;吻合口狭窄6例,1例伴胆泥形成,2例伴胆石形成。针对不同的诊断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12例均治疗成功,仅1例出现淀粉酶升高。结论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行ERCP;ERCP对胆道远期并发症诊断与治疗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道并发症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术后近期行ERCP+EST胆总管结石取石致胆漏2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俊 李广阔 +3 位作者 钟彦文 邓开 石云方 罗春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475-478,共4页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eopiccholecystectom,LC)的广泛开展,LC术后遗漏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时有发生[1,2]。为避免再次手术,这类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案是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eopiccholecystectom,LC)的广泛开展,LC术后遗漏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时有发生[1,2]。为避免再次手术,这类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案是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镜取石[3]。但值得注意的是,Lc术后近期行ERCP及取石有导致胆囊管胆汁渗漏的风险[4]。我科2007年3月~2012年3月应用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治疗各类胆总管结石512例,其中LC术后胆道残留结石35例(含外院转诊25例),发生胆囊管胆汁渗漏2例。本文就此2例探讨防止该并发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总管结石 ERCP+EST 术后近期 LC术 文献回顾 取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液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枫 李兆申 +4 位作者 许国铭 孙振兴 邹多武 满晓华 方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胰液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5~2006年30例来自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胰腺疾病患者入选,采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下放置鼻胰管收集胰液.沉渣涂片H-E染色进行细胞学检查.甲... 目的:探讨胰液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5~2006年30例来自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胰腺疾病患者入选,采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下放置鼻胰管收集胰液.沉渣涂片H-E染色进行细胞学检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胰液及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单纯胰液细胞学检查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40%(8/20).特异性为100%(10/10).阳性预测值为100%(8/8),阴性预测值为45.4%(10/22).诊断准确性60.0%(18/30)。所有胰液标本均成功抽提出DNA.30例胰腺疾病患者胰液标本进行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检测.其中20例胰腺癌患者胰液中p16基因甲基化率为35%(7/20).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囊腺瘤患者胰液中无p16基因甲基化。胰液中p16基因甲基化与常规细胞学联合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55%(11/20),特异性为100%(10/10).阳性预测值为100%(11/11).阴性预测值为52.6%(10/19).诊断准确性70%(21/30)。结论:鼻胰管收集的胰液可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胰液中p16基因甲基化改变与细胞学联合更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 被引量:28
5
作者 吴君正 许晓飞 +1 位作者 刘浩 李国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56-166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LC联合ERCP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30例患者(A组)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1apar...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LC联合ERCP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30例患者(A组)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1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32例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残留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总费用和平均总住院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提示两种术式的住院总费用及平均总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残留率及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囊切除术 囊结石 肝外型肝管结石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内镜乳头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吴君正 许晓飞 +1 位作者 刘浩 李国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7,共3页
按入选和排除标准将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术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肝外胆管取石;B组患者两阶段法先行ERcP肝外胆管取石,2~5d后再... 按入选和排除标准将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术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肝外胆管取石;B组患者两阶段法先行ERcP肝外胆管取石,2~5d后再行LC。结果显示2组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较B组住院费用低,平均总住院日短(P〈0.05)。认为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囊切除术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内镜乳头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