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在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婷婷 吴兆映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56-15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结直肠小息肉老年患者(年龄≥59岁,息肉大小5~10 mm)202例(共236枚息肉),根据治疗方法选...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结直肠小息肉老年患者(年龄≥59岁,息肉大小5~10 mm)202例(共236枚息肉),根据治疗方法选择分为常规热圈套内镜黏膜切除术(HS-EMR)组和CS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息肉切除时间、完整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均有较高的息肉完整切除率及回收率,CSP组术中出血率较HS-EMR组偏高,而手术时间、钛夹使用率及术后腹部不适发生率低于HS-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在老年患者5~10 mm结直肠息肉治疗中安全、有效,尤其是伴有慢性病需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老年患者,且缩短了手术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老年患者 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与热切除术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
2
作者 兰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圈套器热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HSP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圈套器热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HSP治疗,观察组行CS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生活质量、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息肉切除时间分别为(15.89±1.34)min、(3.15±0.34)min,短于对照组的(21.28±2.49)min、(3.98±0.41)min,息肉完整切除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分别为(88.98±5.34)分、(88.24±5.37)分、(91.02±4.36)分、(91.15±4.48)分,高于对照组的(82.41±5.26)分、(81.34±5.32)分、(83.14±5.23)分、(83.85±5.26)分(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SP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完整切除息肉组织,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圈套器冷切除 切除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
3
作者 胡杨 蒋蕾蕾 郭志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索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结直肠小息肉患者208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123例,观察组行CSP术,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 目的 探索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结直肠小息肉患者208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123例,观察组行CSP术,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如腹痛、发热及出血。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0.5 cm息肉,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SP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增强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圈套息肉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套器冷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4
作者 刘斌 祁琴琴 +4 位作者 陈杏林 魏可 蔡媛媛 王哲民 陈柳勇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阑尾口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P组(经CSP治疗,41例)和EMR组(经EMR治疗,15例)。分析...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阑尾口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P组(经CSP治疗,41例)和EMR组(经EMR治疗,15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结局。主要结局为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及术后阑尾炎,次要结局为: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CSP组手术时间较EMR组短,治疗费用较EMR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适用病灶直径较EMR组小,病灶性质为管状腺瘤占比明显多于EMR组;两组患者进镜时间、肠道准备评分、住院时间、病灶形态和病灶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穿孔和术后阑尾炎事件,CSP组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但术后可以自愈,无需内镜干预。两组患者完整切除率均为100.0%;CSP组整块切除率为100.0%,明显高于EMR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局部复发率为2.4%(1/41),EMR组未见局部复发(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和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与EMR比较,CSP更多地应用于直径较小的管状腺瘤,具有经济和省时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复发的风险。EMR适用范围更广,但价格和手术时间存在劣势,个别病例需分块切除。临床需根据情况,选择具体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冷切除(CSP) 内镜黏膜切除(EMR) 阑尾口 结肠腺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惠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龙门县中医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6例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53例,...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龙门县中医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6例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53例,应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面性、及时性、连续性、适宜性四个维度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0.05)。结论: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应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且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多维度协同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德旺 胡荣 +2 位作者 王媛媛 王鑫成 姜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200例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0.6岁;身体质量指数(BM... 目的分析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200例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0.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0.1~23.3 kg/m^(2),平均BMI 21.3 kg/m^(2);息肉数目,单发92例,多发108例;合并2型糖尿病45例;睡眠质量差59例;焦虑抑郁66例。统计术后1 d低血糖发生情况,发生低血糖者纳入低血糖组,未发生低血糖者纳入非低血糖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21例术后发生低血糖,总发生率为10.50%;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血糖组年龄≥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10 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者占比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10 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均为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高血糖病史、术前禁食时间、术前术后补液情况、术前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均有关,临床可据此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术后低血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肠息肉切除 低血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圈套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6
7
作者 方海明 王业流 +2 位作者 李玥 樊紫青 章礼久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圈套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2016年5月利用改良的圈套器完成ESD切除结直肠息肉、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和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改良的圈... 目的探讨改良的圈套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2016年5月利用改良的圈套器完成ESD切除结直肠息肉、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和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改良的圈套器进行ESD术治疗结直肠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治疗时间和并发症等,并与HOOK刀完成ESD术进行比较。结果共20例病例24处入选并完成ESD术,其中16例病例共20处病灶均顺利完成改良的圈套器行ESD术(实验组),4例病灶采用传统HOOK刀完成ESD术(对照组)。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病灶整块切除率100.0%(24/24);实验组息肉长径为1.2~4.0 cm,平均长径(2.4±0.9)cm,对照组息肉长径为1.5~3.0 cm,平均长径(2.2±0.6)cm;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5.0~120.0 min,平均时间(83.3±23.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45.0~80.0 min,平均时间(66.2±15.4)min,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耗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后病理:结直肠腺瘤15例(其中3例腺瘤伴局部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增生性息肉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NETs 2例共4处病灶,间质瘤1例,两组中除1例来源于固有肌层间质瘤全层切除术以外,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无1例术中、术后转外科治疗。结论改良的单圈套器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ESD术切除巨大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拓展了圈套器在内镜切除术中的使用方法及适应证,但需要更长时间来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 结直肠息肉 黏膜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效果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仟慧 徐长龙 +1 位作者 李发全 董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其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结肠息肉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EMR组(采用EMR,69例)和电切术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51例)2组。比较2组手术相...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其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结肠息肉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EMR组(采用EMR,69例)和电切术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51例)2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EMR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EMR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电切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电切术组(P<0.01)。术后2个月,EMR组总有效率(67/69,97.10%)高于电切术组(44/51,86.27%)(P<0.05);EMR组并发症发生率(2/69,2.90%)低于电切术组(7/51,13.73%)(P<0.05)。术后6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和息肉直径为影响EMR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EMR治疗结肠息肉效果良好,利于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体质量指数和息肉直径为影响EMR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下高频电切 结肠息肉 相关指标 治疗结果 复发 并发症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术在胃黏膜下肿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曼曼 李贞娟 +7 位作者 徐闪闪 张慧敏 王雪雁 李佳鑫 全润钊 张昊 丁辉 李修岭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1期39-46,共8页
目的探讨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SM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3年8月该院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66例胃SM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手术器械不同,分为:圈套器组(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n=33)... 目的探讨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SM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3年8月该院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66例胃SM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手术器械不同,分为:圈套器组(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n=33)和传统切除组(采用传统一次性黏膜切开刀行内镜下切除,n=3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整体切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费用、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圈套器组病变直径为8.00(6.00,14.00)mm,传统切除组病变直径为8.00(7.50,10.00)mm,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圈套器组手术时间为26.00(19.00,30.50)min,明显短于传统切除组的33.00(22.50,49.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整体切除率均为100.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穿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腹痛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圈套器组手术费用为(8642.18±1078.56)元,明显少于传统切除组的(13266.45±2160.8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操作器械相比,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胃SMTs,操作时间更短、手术费用更低,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肿物(SMTs) 内镜全层切除(EFR) 内镜黏膜下剥离(ESD) 圈套 一次性黏膜切开刀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疗效探讨
10
作者 郑勇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效果。方法100例(163枚息肉)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50例,83枚息肉)和对照组(50例,80枚息肉)。试验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效果。方法100例(163枚息肉)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50例,83枚息肉)和对照组(50例,80枚息肉)。试验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息肉一次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中80枚息肉用高频电凝圈套联合APC切除一次完成,残端用氩离子进一步凝固直至息肉表面变白。对照组中65枚息肉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一次完成,残端用活检钳或热活检钳切除。试验组息肉一次性切除率96.39%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2例患者因广基息肉电凝切除后创面较深有少量出血,用钛夹夹住创面,未出现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有腹部胀痛不适等表现,经卧床休息1 d后完全缓解。对照组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有腹部胀痛不适等表现,经卧床休息1 d后完全缓解。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完整切除率得到有效提高,且并发症未明显增加,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扁平息肉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 氩离子凝固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循证护理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邴媛媛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301-304,共4页
目的:分析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1年内耳鼻喉科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的140例患者,将2023年1月—2023年6月设为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方... 目的:分析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1年内耳鼻喉科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的140例患者,将2023年1月—2023年6月设为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2023年7月—2023年12月设为观察组(70例,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SRSS睡眠状况评分、MIGILL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可显著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术后疼痛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舒适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循证护理 内镜 息肉切除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郑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目的 分析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镜室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1479例患者,根据是否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D... 目的 分析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镜室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1479例患者,根据是否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DPPB组和非DPPB组,对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和息肉的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DPPB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479例患者中发生DPPB患者31例,发生率为2.10%。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中出血、右半结肠息肉、直肠息肉、息肉直径≥1.0 cm、息肉形态(有蒂)是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对于右半结肠息肉、直肠息肉、≥1.0 cm息肉、息肉形态(有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予重视以避免DPPB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内镜息肉切除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徐建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疗法,观察组采取EMR疗法。比较两...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疗法,观察组采取EMR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手术前,两组社会活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以及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0 d,两组社会活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以及主观症状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高频电切 内镜下黏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张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路径组接受临床护...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路径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心境状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路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改善其心境状态,促进术后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 临床护理路径 自我感受负担 心境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研究
15
作者 刘婷利 王珂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3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7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热活检钳电凝电切,86例)和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89...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3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7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热活检钳电凝电切,86例)和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89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SF-36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息肉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SF-36评分比较,两组均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 结直肠息肉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息肉切除术与热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义超 王凯悦 +4 位作者 游子萱 冯璐 藏媛 曹哲丽 熊英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9期31-40,共10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与热圈套息肉切除术(H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b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等6个数据库,筛选研究CSP和HSP治疗结直肠息... 目的系统性评价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与热圈套息肉切除术(H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b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等6个数据库,筛选研究CSP和HSP治疗结直肠息肉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指标包括:息肉切除率、标本回收率、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时间。结果20项RCT纳入该研究,包含4103例患者,6890枚息肉。其中,CSP 3452枚,HSP 3438枚。CSP与HSP息肉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98~1.01,P=0.596);CSP与HSP整块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95~1.01,P=0.222)。CSP与HSP标本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99~1.01,P=0.824)。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迟发性出血及穿孔):CSP术中出血风险高于HSP(R^R=1.66,95%CI:1.24~2.24,P=0.001),CSP迟发性出血风险低于HSP(R^R=0.31,95%CI:0.16~0.63,P=0.001),CSP与HSP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09~1.22,P=0.097)。手术时间:CSP总操作时间短于HSP(MD=-7.15,95%CI:-8.25~-6.06,P=0.000),CSP息肉切除时间短于HSP(MD=-1.86,95%CI:-2.85~-0.86,P=0.000)。结论CSP切除结直肠小息肉的疗效与HSP相当,但能降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圈套 圈套 息肉切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用于抗凝患者结肠息肉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卓锋 黄筱霞 徐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究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用于抗凝患者结肠息肉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收治的行结肠息肉切除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CSP组(CSP术式治疗)与EMR组(... 目的探究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用于抗凝患者结肠息肉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收治的行结肠息肉切除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CSP组(CSP术式治疗)与EMR组(EMR术式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息肉回收成功率、完全切除率、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并检测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CSP组平均切除时间为(3.24±0.92)min、内镜操作时间为(14.25±2.75)min短于EMR组的(5.97±1.89)min、(24.32±2.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住院费用为(1812.79±200.37)元低于EMR组的(3427.87±350.6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息肉直径[(6.38±2.10)mmvs.(6.46±2.1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 h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较手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SP组IL-8、IL-12、IL-6、IL-1β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息肉回收成功率为96.67%、完整切除率为93.33%、复发率为3.33%与EMR组的90.00%、10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有即时出血发生,CSP组即时出血2例,EMR组即时出血3例,且EMR组出现1例延迟出血,两组手术中、手术后均无穿孔现象出现。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MR相比,CSP用于抗凝患者结肠息肉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势,且不会提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圈套息肉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 抗凝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5~9 mm结直肠息肉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田孝锋 蔡沣 郑建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1期183-186,共4页
目的比较冷、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5~9 mm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收治的200例结直肠息肉(大小5~9 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切组和热切组,每组各100例。冷切组共188枚息肉,... 目的比较冷、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5~9 mm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收治的200例结直肠息肉(大小5~9 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切组和热切组,每组各100例。冷切组共188枚息肉,热切组共175枚息肉。比较两种切除方式在完整切除率、并发症(术中出血率、迟发性出血率、术后腹痛、穿孔)、手术时间、钛夹使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完整切除率、迟发性出血率及钛夹使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切组术中出血率显著高于热切组,手术时间、术后腹痛少于热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穿孔发生。结论冷、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5~9 mm的结直肠息肉疗效确切,整体并发症低。冷切除术术中出血率较高,但在手术时间、术后腹痛等方面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切除 圈套切除 结肠息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新国 乔燕 姜红香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8期70-7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结直肠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CSP治疗;对照组采用EM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结直肠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CSP治疗;对照组采用EM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SP治疗结直肠息肉,有助于提高一次性治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圈套息肉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切除术治疗≤1.0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3
20
作者 曹婷婷 陶国全 +3 位作者 杨晓钟 张娟 孙素华 戴伟杰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因结直肠息肉(直径≤1.0 cm)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4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SP...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因结直肠息肉(直径≤1.0 cm)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4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SP组(n=213)和HSP组(n=1190),比较两组钛夹使用、出血穿孔发生率、术后内镜下止血率和组织学完整切除率等。结果HSP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CSP组(4.9%和0.9%,P=0.003)。HSP组有5例发生术后迟发性穿孔,而CSP组无1例。CSP组息肉组织完整切除率为95.8%(204/213),与HSP组的97.6%(1162/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P治疗直径≤1.0 cm的结直肠息肉术后出血风险低,钛夹使用数少,术后内镜下止血率低,而组织学完整切除率与HSP接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圈套切除 圈套切除 出血 完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