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君望 张素红 +3 位作者 黎庶熙 刘大巍 段仲璧 吴玉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EVL) 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EVL治疗并随访213 例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出血患者。结果:213 例患者经过平均2-35 次的EVL治疗,曲张静脉根治率96-2...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EVL) 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EVL治疗并随访213 例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出血患者。结果:213 例患者经过平均2-35 次的EVL治疗,曲张静脉根治率96-2% ,经过1~6-5 年( 平均33 个月) 的随访,食管静脉复曲张率38-9% ,曲张静脉再出血率13-9% ,且大多发生在治疗后2 年内。结论:EVL是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方法,但非永久治愈,2 年内复发机会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结扎术 内镜 疗效观察 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下选择性食管胃静脉曲张来源支穿刺组织胶封闭术与传统内镜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2
作者 马佳丽 何玲玲 +2 位作者 魏红山 李坪 梁秀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来源支组织胶栓塞封闭术(PCSS)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纳入2023年3月1日—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GOV出血二级预防内镜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PCSS组和传统内镜治疗...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来源支组织胶栓塞封闭术(PCSS)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纳入2023年3月1日—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GOV出血二级预防内镜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PCSS组和传统内镜治疗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GOV的硬化减轻或消失率,次要观察指标为静脉曲张再出血和死亡。正态分布及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定性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PCSS组50例,脱落1例;传统内镜治疗组50例,脱落3例。患者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静脉曲张程度、胃静曲张分型等基线资料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SS组内镜治疗的次数(t=-15.671,P=0.001)、总组织胶使用量(t=-2.830,P=0.006)、术后静脉曲张的实变减轻或根除率(χ^(2)=7.078,P=0.029)均明显优于传统内镜治疗组。两组术后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很低,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CSS与传统内镜治疗相比,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显著增加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超声内镜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秀娣 崔桂兰 石蕾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8期30-31,共2页
对 1 5例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再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结扎后可因溃疡面形成、过早进食、结扎套圈脱落而引发再出血。术后保持正确的体位、严格饮食调整、合理使用药物 ,可预防术后再出血 ;严密观察病情 ,防止咳嗽及恶心... 对 1 5例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再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结扎后可因溃疡面形成、过早进食、结扎套圈脱落而引发再出血。术后保持正确的体位、严格饮食调整、合理使用药物 ,可预防术后再出血 ;严密观察病情 ,防止咳嗽及恶心、呕吐 ,进行康复指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经套扎后并发食管血肿1例
4
作者 黄思婷 郭剑波 +2 位作者 刘苏东 陈奕金 卢佳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10,共1页
患者男,56岁,无明显诱因腹胀伴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小便黄1个月,无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既往患乙型肝炎肝硬化;无特殊家族史。查体:肝掌、蜘蛛痣,全身皮肤及巩膜稍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白蛋白25.7g/L,总胆红... 患者男,56岁,无明显诱因腹胀伴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小便黄1个月,无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既往患乙型肝炎肝硬化;无特殊家族史。查体:肝掌、蜘蛛痣,全身皮肤及巩膜稍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白蛋白25.7g/L,总胆红素43.6mmol/L。腹部CT显示肝硬化、腹盆腔积液;CT静脉造影(CT venography,CTV)见食管下段、胃底周围及脾周多发纡曲静脉(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结扎术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慧群 叶超 +3 位作者 许朝 陈思 张开光 肖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55-3159,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内镜治疗后5年再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肝硬化EGVB行内镜治疗的181例患者,至少随访5年。分析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内镜治疗后5年再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肝硬化EGVB行内镜治疗的181例患者,至少随访5年。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病毒、酒精、自免、其他)、是否合并腹水、肝性脑病(无、1~2期、3期)、门静脉血栓、肝癌、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并发症、外周血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细胞(WBC)、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流速、脾静脉内径、Child分级、是否序贯治疗、再出血时间等临床资料。依据5年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再出血,将所有患者分为未再出血组(n=124)与再出血组(n=57)。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内镜治疗后5年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分析1、3、5年的累积出血率。结果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得TBIL、门静脉内径均为EGVB患者内镜治疗后5年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KM曲线显示,181例患者中,1、3、5年累积出血人数为41、54、57例,累积出血率为22.65%、29.83%、31.49%。结论肝硬化EGVB内镜治疗后远期再出血率较高,TBIL和门静脉内径是肝硬化EGVB内镜治疗后远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TBIL和(或)门静脉内径较高的肝硬化EGVB内镜治疗患者的随访需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 危险因素 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结扎和硬化治疗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程留芳 蔡逢春 +1 位作者 令狐恩强 王志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4-416,共3页
 141 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结束后两组复查胃镜各为68 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EVL)组和食管静脉硬化治疗(EVS)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和基本消失分别为56 例(82.3% )、62...  141 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结束后两组复查胃镜各为68 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EVL)组和食管静脉硬化治疗(EVS)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和基本消失分别为56 例(82.3% )、62 例(91.2%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并发早期再发出血两组各为7 例,EVL组死亡3 例,EVS组无死亡。1年内定期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经复发EVL组复查66 例,复发26 例(39.4% ),EVS组复查61例复发13 例(21%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05),而且两者静脉曲张复发形式程度有所不同。随访期间复发出血在12、24、38 个月内EVL组分别为7.6% 、2.1% 、0% ;EVS组为9.8% 、4.2% 、4.4%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静脉曲张 结扎术 硬化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对胃静脉曲张及其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奎 陈伟庆 +5 位作者 高健 何松 邱烈旺 何璐 吴素华 梅浙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扎(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后对胃静脉曲张(gastricvarices,GV)及其出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本科收治8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结扎根除治疗,根据治疗前是否合并...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扎(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后对胃静脉曲张(gastricvarices,GV)及其出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本科收治8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结扎根除治疗,根据治疗前是否合并胃静脉曲张分为2组,A组合并胃静脉曲张,B组无胃静脉曲张。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以上,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根除后胃静脉曲张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合并胃静脉曲张60例,B组无胃静脉曲张22例。A组45例原发性胃食管静脉曲张1型(type 1 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1型)患者胃静脉曲张消失有22例(48.9%),未发生胃静脉曲张出血,15例原发性胃食管静脉曲张2型(GOV2型)患者胃静脉曲张消失有2例(13.3%),发生胃静脉曲张出血2例(13.3%);B组22例中未发生胃静脉曲张18例(81.8%),继发胃静脉曲张4例(18.2%),无继发性胃静脉曲张出血。结论内镜下EVL术根除食管静脉曲张后对不同胃静脉曲张类型的影响不同,近一半GOV1型胃静脉曲张会发生消失,GOV2型胃静脉曲张不会消失,未消失的胃静脉曲张会增加出血风险,而80%左右患者不会发生胃静脉曲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结扎术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窥镜下食管血管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23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天敏 陆华生 +3 位作者 钱俊波 李玉明 王亚民 葛振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0-671,共2页
关键词 套扎器 食管 静脉曲张 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结扎术
9
作者 于建勋 刘伯纯 +2 位作者 赵玉珍 王炜佳 陈永胜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90-391,共2页
作者报道了10例经内镜行食管静脉环状结扎术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H),结果显示: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60%。证明此法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和预防EVH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 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10
作者 林楠 刘波 +2 位作者 许瑞云 邱万寿 凌云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对38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比较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胃排空时间变化 ,观察术后 3周、6、12、1...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对38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比较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胃排空时间变化 ,观察术后 3周、6、12、18个月上消化道出血率、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转归及并发症。 结果 术后自由门静脉压、门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随访 6~ 2 4个月 ,平均 18 2个月 ,曲张静脉消失 36例 (36 /38,94 7% ) ,每例平均结扎 3次 ,无复发出血者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分级与胃排空时间与术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6例 (6 /38,15 8% )门静脉血栓形成。 结论 脾切除联合内镜曲张静脉结扎术对胃排空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影响小 ,术后近期曲张静脉消失率较高 ,术后并发症亦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内镜 食管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11
作者 吴军辉 陈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761-2762,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在胃镜下采用多环套扎器行结扎术的操作方法、术中配合和术后处理。方法:78例患者,其中23例为急诊出血者,18例为未出血者,经胃镜采用多环套扎器进行结扎术治疗,并进行观察。结果:急诊止血成功率98%...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在胃镜下采用多环套扎器行结扎术的操作方法、术中配合和术后处理。方法:78例患者,其中23例为急诊出血者,18例为未出血者,经胃镜采用多环套扎器进行结扎术治疗,并进行观察。结果:急诊止血成功率98%,静脉曲张消失率85%,术中患者能积极配合。结论:胃镜下采用多环结扎器行结扎术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的止血及预防破裂出血效果显著,熟练的内镜操作及默契配合是提高结扎术成功率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胃镜检查 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芳 李琳 杨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术后早期再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护理对策 严重并发症 橡皮圈结扎 血流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的护理
13
作者 邓梅云 虢建军 江玲娣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5年第2期72-73,共2页
内窥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是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作者总结了对7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在实施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强调结扎术前予以镇静,让患者顺利地配合操作;术中用口咽外套管,用抽吸器抽净胃内或... 内窥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是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作者总结了对7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在实施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强调结扎术前予以镇静,让患者顺利地配合操作;术中用口咽外套管,用抽吸器抽净胃内或食管内积血,以保证术野清晰,既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又可防止患者误吸。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症状的变化,防止因剧烈呕吐或咳嗽使结扎圈脱落出血。短暂的禁食既可防止结扎圈脱落,又能使患者的生理扰乱缩小到最小的程度,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结扎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食管+胃静脉曲张结扎术治疗胃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兰英 陈伟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216-2220,共5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and ligation,EGVL)和单独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sophageal variceal band ligation,EVL)治疗不同类型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的有效性,并分析影... 目的评估内镜下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and ligation,EGVL)和单独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sophageal variceal band ligation,EVL)治疗不同类型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的有效性,并分析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90例行EGVL治疗(EGVL组)和141例行EVL治疗(EVL组)的G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及各型GV间在GV曲张度、术后GV消除率、再出血率、复发率、生存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胃/脾-肾分流对GV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 2组2型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type 2,GOV2)间GV曲张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VL组:止血成功率97.8%,消除率92.2%,复发率13.3%,再出血率18.2%;EVL组:止血成功率92.9%,消除率55.2%,复发率10.8%,再出血率32.8%,曲张静脉消除率和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55,P<0.01;χ2=5.734,P=0.017),2组间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1)间、GOV1+GOV2间的消除率和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GOV2间仅消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同型别间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腹部CTA结果示:58.3%(42/72)的GV伴胃/脾-肾分流,有、无胃/脾-肾分流患者之间GV复发率和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4,P<0.01;χ2=7.200,P<0.01)。结论 GV患者在行EGVL术后GV消除、再出血优于EVL术。EGVL和EVL治疗各型GV急性出血及预防再出血是有效的。胃/脾-肾分流对GV复发和再出血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并胃静脉曲张 结扎术 术后再出血 复发 胃/脾-肾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多连发结扎食管曲张静脉临床观察
15
作者 李诗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内镜下多连发结扎 临床观察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古川 李璐 +2 位作者 王军 侯凤琴 徐小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术作为二级预防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并研究套扎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患者资料,选择行套扎治疗的...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术作为二级预防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并研究套扎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患者资料,选择行套扎治疗的患者作为套扎组,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在套扎组中,按照套扎术后是否发生再次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必要时进行数据转换后的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有13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套扎组119例,对照组20例,随访时间为1~24个月。随访结束时,套扎组的再出血率、早期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1.2%、8.4%、7.6%,对照组分别为70.0%、20.0%、4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套扎组中,对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肝性脑病病史、腹水、Child-Pugh分值、血小板水平等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内镜套扎术作为二级预防能够有效改善肝硬化合并EVB患者的预后。肝功能的恶化可能预示着再出血风险增高,因此,在套扎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基础情况对于再出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结扎术 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爽 陆伟 +4 位作者 崔树波 李嘉 胡东胜 周永和 姚升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268-2272,共5页
超声内镜(EUS)通过全面评估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既可预测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首次出血、治疗后复发及再出血的风险,又可引导并参与静脉曲张的治疗。介绍了EUS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独特优势,为肝硬化合并食管... 超声内镜(EUS)通过全面评估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既可预测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首次出血、治疗后复发及再出血的风险,又可引导并参与静脉曲张的治疗。介绍了EUS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独特优势,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且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率,通过EUS系统诊治门静脉高压症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高血压 静脉 超声内镜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8
作者 周年兰 张明娟 +2 位作者 王甦 龙爱华 向晓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28-630,共3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首次内镜下套扎... 目的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首次内镜下套扎、硬化剂或组织胶注射治疗。2~4周后复查胃镜,对比治疗前后曲张食管静脉的数目与直径、红色征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在内镜下的改变。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治疗后曲张食管静脉的数目及直径均小于治疗前[(3.08±0.96)VS(3.75±0.60),t=5.26,P〈0.05;(1.05±0.46)cmvs(1.49±0.26)cm,t=9.8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红色征的发生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7%VS57.33%,X^2=14.48,P〈0.05)。治疗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虽有所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67%VS72.00%,X^2=0.03,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胃肠出血 胃镜检查 结扎术 硬化疗法 组织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密集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崔美兰 贾彦生 +4 位作者 闫会敏 康海燕 王艳 殷树英 郑欢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83-1688,共6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密集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密集套扎组(n=... 目的观察内镜下密集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密集套扎组(n=76)和非密集套扎组(n=80)。对患者随访观察1~2年,统计患者的静脉曲张根除或基本消失率、套扎次数、早期再出血率、迟发性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密集套扎组与非密集套扎组静脉曲张根除或基本消失率(71.05%vs 55.00%)、套扎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00、8.511,P值分别为0.038、0.014),2组患者早期再出血率(5.26%vs 2.50%)、迟发性再出血率(7.89%vs10.00%)、静脉曲张复发率(13.16%vs 18.75%)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6.32%vs 21.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静脉曲张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0±1.89)个月vs(7.07±1.17)个月,t=2.295,P=0.031]。随访期间,156例患者中共死亡2例(1.28%),其中密集套扎组和非密集套扎组各死亡1例。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密集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安全,静脉曲张消失率及套扎次数优于非密集套扎法,静脉曲张复发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结扎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一个月和两周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郑凤敏 吕源 +2 位作者 武永乐 平春霞 宋燕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328-4332,共5页
背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为有效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方法。然而,最佳EVL间隔时间仍不清楚。目的比较间隔1个月和两周行EVL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 背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为有效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方法。然而,最佳EVL间隔时间仍不清楚。目的比较间隔1个月和两周行EVL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治疗的肝硬化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每月组和两周组。记录患者病因、症状、体征、内镜下活动性出血、胃底静脉曲张情况,检测静脉血清蛋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采用Child-Pugh分级标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Beppu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入院12 h内行急诊EVL治疗,每月组行EVL的间隔时间为28 d,两周组行EVL的间隔时间为两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是再出血,次要终点是食管静脉曲张复发、EVL相关不良事件和死亡。结果本研究共入选70例患者,两组各35例。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水平是肝硬化患者EVL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HR=1.02,95%CI(1.00,1.03),P=0.012〕。两组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闷、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周组EVL后溃疡发生率高于每月组〔57.1%(20/35)与11.4%(4/35),P<0.001〕。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是肝硬化患者EVL后死亡的影响因素〔HR=2.95,95%CI(1.06,8.21),P=0.039〕。结论 EVL间隔时间为1个月和两周在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及死亡方面效果相当,但间隔两周行EVL的患者EVL后溃疡的发生率高于间隔时间为1个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间隔时间 出血 复发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