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
1
作者 罗伟强 韦昌聪 黄秀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5期22-25,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APC)与高频电切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常安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 目的:探究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APC)与高频电切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常安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内镜下APC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除息肉的直径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GAS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VIP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相比,内镜下APC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更好,手术切除息肉的直径较大,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改善其胃肠激素的水平,整体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 内镜下高频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与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西良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比较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与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将安徽静安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氩... 目的:比较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与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将安徽静安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A组患者中的无蒂结肠息肉患者相比,B组患者中无蒂结肠息肉患者息肉病灶的一次切除成功率更高,P<0.05。与B组患者中的有蒂结肠息肉患者相比,A组患者中有蒂结肠息肉患者息肉病灶的一次切除成功率更高,P<0.05。B组患者术后腹胀、腹痛、肠出血、肠穿孔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与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各有优势。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有蒂结肠息肉的效果较好,用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无蒂结肠息肉的效果较好。与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相比,用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高频电切 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 结肠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多种消化病的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吕璧华 潘威进 李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离子凝固 治疗 内镜 消化病 离子凝固 消化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术后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在消化道息肉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张旭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309-2311,共3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本院110例APC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常规疗法联合艾司奥美拉唑为观... 目的:探究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本院110例APC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常规疗法联合艾司奥美拉唑为观察组(n=55)。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住院期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术后即刻、出院时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消化道黏膜形态评分评估术后即刻、出院时消化道黏膜形态,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消化道黏膜形态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息肉患者APC术后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息肉 内镜下离子凝固 艾司奥美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及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73
5
作者 邢玲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及黏膜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行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10例(息肉442枚)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15...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及黏膜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行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10例(息肉442枚)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150例(息肉203枚)、内镜下APC组40例(息肉66枚)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120例(息肉173枚),并分别对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内镜下APC组总有效率95.00%和EMR组总有效率96.67%均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提高,而无效率5.00%和3.33%均明显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APC组和EMR组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活动和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分均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提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患者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0.83%)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患者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内镜下APC组略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APC和EMR在结肠息肉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高频电切 离子凝固 内镜下黏膜切除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应用氩离子束凝固术修剪金属支架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虹羽 金晓维 +3 位作者 银新 李白容 孙涛 宁守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4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APC)修剪阻塞或移位的自膨性无覆膜金属支架(SE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行内镜下APC修剪金属支架的患者3例,其中1例患者放置无覆膜胆道支架、2例患者放置无覆膜十二指肠支架。在内镜直...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APC)修剪阻塞或移位的自膨性无覆膜金属支架(SE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行内镜下APC修剪金属支架的患者3例,其中1例患者放置无覆膜胆道支架、2例患者放置无覆膜十二指肠支架。在内镜直视下利用APC切割无覆膜金属支架,观察胃肠道及胆道梗阻缓解情况。结果3例放置无覆膜支架患者可通过APC修剪的方法使胃肠道或胆道解除梗阻,均未出现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利用APC修剪无覆膜金属内支架是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有利于行下一步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离子凝固 修剪 自膨式金属支架 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气道腔内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杰 党斌温 +3 位作者 郭伟 王娟 徐敏 张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在经支气管镜的腔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APC技术对12例多种气道腔内病变(脂肪瘤、纤维组织细胞瘤、内膜结核、鳞癌、混合性乳头状瘤、腺样囊性癌和淀粉样变性)患者进行凝固治疗,并观察其安... 目的探讨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在经支气管镜的腔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APC技术对12例多种气道腔内病变(脂肪瘤、纤维组织细胞瘤、内膜结核、鳞癌、混合性乳头状瘤、腺样囊性癌和淀粉样变性)患者进行凝固治疗,并观察其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APC手术治疗后,所有病例均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APC技术经支气管镜腔内治疗已经完全可以取代高频电及激光治疗技术,并且更为安全和经济,将会成为支气管腔内病变治疗的主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凝固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气管及支气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73例成熟型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会超 庹必光 吴鸿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胃炎 离子凝固 内窥镜检查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苏艳 吴杰 +1 位作者 王萍 孙圣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Barrett食管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间隔为2周,直至病理证实复层鳞状上皮完全修复,术后给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20 mg...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Barrett食管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间隔为2周,直至病理证实复层鳞状上皮完全修复,术后给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20 mg/次,2次/d口服,共3个月,术后第6个月及1年进行内镜及组织学随访。结果 17例经1次APC根除,4例经2次APC根除,2例经3次APC根除,平均烧灼次数为1.3次。全部病例于治疗后6个月均获得治愈,4例于治疗后1年出现化生的柱状上皮黏膜岛,治疗总有效率为82.6%。7例出现剑突或胸骨后疼痛,经口服埃索美拉唑镁后症状缓解。结论 BE的内镜下APC联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治疗安全有效,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复发与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离子凝固 内镜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鲍柏军 黄介飞 朱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410-1411,F0002,共3页
关键词 消化道息内 内窥镜 离子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联合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白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顺梅 葛勤利 +3 位作者 吴永胜 杜坤庭 郭艳芳 刘福侠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期71-72,共2页
胃黏膜白斑为黏膜的过度增生,为正常黏膜的变异。患者一般无症状,多在内镜检查时发现,但若短期内增大明显或基点变硬且有疣状突起,则应疑有癌变的可能。病理组织检查大多数为肠上皮化生,也有少部分为轻度不典型增生,而不典型增生... 胃黏膜白斑为黏膜的过度增生,为正常黏膜的变异。患者一般无症状,多在内镜检查时发现,但若短期内增大明显或基点变硬且有疣状突起,则应疑有癌变的可能。病理组织检查大多数为肠上皮化生,也有少部分为轻度不典型增生,而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均有一定的癌变潜力,诊断低度至中度异型增生发展到癌变平均10~30个月。我院应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疗法治疗胃黏膜白斑66例,同时进行远期随访,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内镜 离子凝固 白斑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射频治疗术联合氩离子凝固术在贲门-胃底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晓华 邢飞 +1 位作者 孙健 陆敬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77-1278,共2页
目的贲门-胃底癌经内镜检查证实时多属晚期癌,多数合并有多脏器转移,手术难以切除,文中探讨射频与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应用在贲门-胃底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10月至2008年5月37例贲门-胃底癌Ⅳ级狭窄的患者,使用射频及氩离子... 目的贲门-胃底癌经内镜检查证实时多属晚期癌,多数合并有多脏器转移,手术难以切除,文中探讨射频与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应用在贲门-胃底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10月至2008年5月37例贲门-胃底癌Ⅳ级狭窄的患者,使用射频及氩离子凝固术使贲门通畅,防治慢性失血。结果 37例患者有26例经反复多次治疗,梗阻解除,胃底肿瘤生长趋缓。结论内镜下联合射频与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贲门-胃底癌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离子凝固 贲门-胃底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Dieulafoy病的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春雨 张英 李春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对28例因Dieulafoy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及其相关护理配合。结果28例患者中,2...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对28例因Dieulafoy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及其相关护理配合。结果28例患者中,27例急诊止血成功(仅其中1例在术后第3天再出血转外科手术),1例因出血凶猛直接急转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成功率为92.8%。结论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Dieulafoy病是一种简便易行、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娴熟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 内镜 注射止血 离子凝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盈盈 刘震雄 +1 位作者 赵曙光 雷巧玲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3期33-35,共3页
对81例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患者实施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内镜显示 治疗处粘膜色泽正常,无复发,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是一种疗 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新方法... 对81例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患者实施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内镜显示 治疗处粘膜色泽正常,无复发,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是一种疗 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新方法。认为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保证仪器性能良好;治疗中密切配合;治疗后注重潜在并 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离子凝固 息肉 疣状胃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闫登科 黄瑞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7期3150-315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1:10000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1:10000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相关因子[胃蛋白酶原(PG)Ⅰ、胃泌素(G)-17]水平、预后情况(Rockal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73%比77.27%,P<0.05)。观察组首次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00%比83.33%,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0比14.29%,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PGⅠ、G-17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ockall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1:10000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首次止血成功率高,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缩短康复进程,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肾上腺素 内镜下离子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息肉80例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宁霞 姚飞婵 方雅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内窥镜 离子凝固 胃肠道瘜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成熟型疣状胃炎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华龙 黄越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9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成熟型疣状胃炎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在胃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术后予埃索美拉唑(耐信)20mg,Bid,治疗4周,对照组20例,予埃索美拉唑(耐信)2...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成熟型疣状胃炎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在胃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术后予埃索美拉唑(耐信)20mg,Bid,治疗4周,对照组20例,予埃索美拉唑(耐信)20mg,Bid,治疗4周,疗程后复查胃镜和行临床症状随访。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变和内镜病灶消失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疣状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内镜复查病灶消失,未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的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的方法,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凝固 胃镜 幽门螺杆菌阴性 疣状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变英 汪嵘 原丽莉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9期656-657,共2页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 (APC)治疗消化道出血、良恶性狭窄、息肉、血管畸形、Barrett′s食管、疣状胃炎等的治疗作用。方法 :胃肠息肉 138例 ,疣状胃炎 31例 ,消化道出血 8例 ,Barrett′s食管 7例 ,黄色瘤 5例 ,吻合口狭窄 5例 ,血管畸...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 (APC)治疗消化道出血、良恶性狭窄、息肉、血管畸形、Barrett′s食管、疣状胃炎等的治疗作用。方法 :胃肠息肉 138例 ,疣状胃炎 31例 ,消化道出血 8例 ,Barrett′s食管 7例 ,黄色瘤 5例 ,吻合口狭窄 5例 ,血管畸形 1例 ,行内镜下APC治疗。结果 :APC是胃肠道内镜治疗中的一种效果确切 ,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凝固 消化内镜 治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景森 《现代医院》 2010年第10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对45例经确诊为BE的患者进行内镜下APC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45例患者经1~3次APC治疗后,术后1个月,41例病人内镜下见原病变部位的...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对45例经确诊为BE的患者进行内镜下APC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45例患者经1~3次APC治疗后,术后1个月,41例病人内镜下见原病变部位的黏膜较术前明显改变,其黏膜光滑,4例病人原病变部位呈浅表性凹陷;术后6个月,41例病理为鳞状上皮,4例出现复发(其中2例伴肠上皮化生)。BE黏膜总的组织学逆转率为91.1%。结论内镜下APC治疗BE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 离子凝固 BARRETT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刀与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应用于胃肠息肉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焦胜成 孙增峰 李宾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刀与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应用于胃肠息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3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6月-2019年5月胃肠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研究组65例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刀与氩离子凝固...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刀与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应用于胃肠息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3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6月-2019年5月胃肠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研究组65例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刀与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在1次手术成功率比较中,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指标比较中,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内复发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刀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高频电刀 离子凝固 胃肠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