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姣 陈伟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or device,EMR-L)对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从2007年5月到2011年5月行EMR-L治疗的上消化道间... 目的:评价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or device,EMR-L)对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从2007年5月到2011年5月行EMR-L治疗的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共53例。EMR-L包括吸引-圈套-切除-封闭4步,在常规的EMR-L基础上有两点改进:一是结扎2个橡胶圈,二是在圈套后形成的假蒂基部两端黏膜面各固定肽夹1枚。观察患者临床特点、内镜表现、EMR-L术及其并发症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定期胃镜随访。结果:共有5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平均年龄为51.7岁(22~76)岁,男女比例为1∶2.3(16∶37),肿瘤平均大小为0.95 cm(0.3~2.5)cm,EMR-L成功切除51例(成功率为96.2%),2例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平均时间为25min(14~56)min。EMR-L相关并发症包括胃穿孔4例(7.5%),胸骨后不适5例(9.4%)、上腹不适5例(9.4%)。术后病检均证实为间质瘤,其中食管间质瘤23例,胃间质瘤30例。随访3~43月(平均13.5月)1例复发,复发率为1.9%。结论:EMR-L对于≤2.5 cm局限性上消化道间质瘤是一种简单、快速、安全、有效和可行性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圈套器 内镜下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