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岁以上患者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保留胆囊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润皇 廖传佳 +9 位作者 冯明杰 孙冰儿 俞丽媚 赖宝山 林旭开 吴国伟 刘允艺 钟尚志 沈祖尧 王田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95-99,共5页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应囊结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并发广泛皮下气肿1例
2
作者 吴锋 刘姗 +3 位作者 毛建生 何雪云 林海 张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9,共1页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1个月余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两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示胆总管下段结石。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皮下气肿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胆总管下段结石 并发 慢性支气管炎 上腹胀痛 入院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140例体会
3
作者 冯素萍 姜海波 +1 位作者 王敬贞 马应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8-548,共1页
关键词 内镜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 手术切开 胆总管结石 EST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危重胆道疾病
4
作者 周勇 涂从银 +2 位作者 汪宏 刘玉海 朱丹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90-391,共2页
关键词 胆道疾病 乳头括约肌切开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芳 郭继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900-901,共2页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乳头括约肌切开 围手术期 十二指肠 护理进展 ODDI括约肌狭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龚敏 文萍 +2 位作者 韩坚云 韩明 赖丽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3-1315,131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118例,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s EST+EPBD组(60例)和EST组(58例),比较两组的ERC...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118例,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s EST+EPBD组(60例)和EST组(58例),比较两组的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手术前后血清TBil和DBil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s EST+EPBD组的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均显著高于EST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TBil和DBil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 EST+EPB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EST组(P<0.05)。结论对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实施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 球囊扩张术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胰疾病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敏 周永碧 +1 位作者 李智华 刘吉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胆胰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7年7月至1999年10月间实施的712例次EST。结果 :EST治疗缩窄性乳头炎278例 ,成功率97.0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559例 ,结石排出率97.1 %;因缩窄性乳...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胆胰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7年7月至1999年10月间实施的712例次EST。结果 :EST治疗缩窄性乳头炎278例 ,成功率97.0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559例 ,结石排出率97.1 %;因缩窄性乳头炎所致的慢性阻塞性胰腺炎45例 ,症状缓解率86.7 %;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12例 ,成功率91.7 %。EST后重症胰腺炎、胆管炎、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4 %,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EST是理想的治疗部分胆胰疾病的微创外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乳头括约肌 切开 胆胰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被引量:4
8
作者 彭侠彪 全华斌 +3 位作者 阮魏山 杨玉宇 徐莉 陈海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85-2186,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28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入院24h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治疗,术后常规放置鼻胆管引流;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 目的:观察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28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入院24h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治疗,术后常规放置鼻胆管引流;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每天监测两组病人的体温、脉搏、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血尿淀粉酶、血糖、血钙、血清脂肪酶、白蛋白、血总胆红素等变化。结果:治疗组行ERCP全部成功,治疗组患者1周后体温下降,白细胞和血尿淀粉酶降至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与取石术
9
作者 朱红 李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治疗 适应证 禁忌证 并发症 内镜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缘出血的护理配合技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淑萍 张倩 +4 位作者 许丽君 王坤可 刘延廷 张世杰 叶志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89,9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缘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操作护理配合与技巧。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后出现十二指肠乳头...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缘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操作护理配合与技巧。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后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缘或周围出血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患者77例,根据出血位置及出血量选用合适的止血方法,通过术中精准的医护配合及熟练的护理操作配合技巧,分析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成功率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其中76例成功止血,1例经内镜止血治疗后仍有活动性出血表现,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ilhouette angiography,DSA)成功止血。内镜下止血总体成功率为98.7%(76/77)。内镜下止血治疗后有5例发生轻度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轻度胆管炎、2例轻症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6.5%,均经静脉用药后成功治愈,无晚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ERCP术后出现十二指肠乳头切缘或周围出血经内镜下止血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操作护士术中熟练的操作技巧、默契的医护配合,是此项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治疗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缘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发生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病人的护理
11
作者 邹群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8期600-600,共1页
采用ERBE ICC 200高频电发生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38例。总结了该仪器行EST 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特点。
关键词 内镜 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 高频电发生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9
12
作者 竹建强 彭庆慧 +1 位作者 张献文 赵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ESBD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ESBD组(n=52),选择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合并... 目的:研究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ESBD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ESBD组(n=52),选择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EPBD组(n=52).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血淀粉酶变化趋势以及炎症介质含量.结果:ESBD组的结石完全清除率和一次性清除率均高于EPBD组;ESBD组血淀粉酶含量从术后第4天开始降低,EPBD组血淀粉酶含量从术后第6天开始降低;术后1~7 d时,ESBD组血淀粉酶含量均低于EPBD组;术后第7天时,ESBD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低于EPBD组.结论: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取石效果优于EPBD;ESBD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减轻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缓解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肝硬化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远期疗效观察及其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樊超 于良 孙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对术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EST治疗的158...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对术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EST治疗的15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03例患者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出现远期(≥术后3月)并发症者13例,发生率为12.6%。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者8例,有6例伴随胆管炎反复发作;单纯胆管炎1例;出现结石性胆囊炎2例;胆管结石残留1例;慢性胰腺炎1例。结论EST是治疗胆道梗阻的安全、可靠的方法。术前患者黄疸可能是引起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开 内窥镜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远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与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贯中 金震东 +7 位作者 刘枫 张敏敏 王东 王洛伟 施新岗 陈洁 李兆申 邹多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0-864,共5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方面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间277例肝外胆管结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EST的168例,行EPBD... 目的比较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方面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间277例肝外胆管结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EST的168例,行EPBD的109例,分别对EST组和EPBD组病例的基本情况、结石直径、取石方法、手术时间、结石一次取净率、术后住院天数、近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比、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ST组结石直径为(11.3±6.2)mm,EPBD组结石直径为(10.1±5.7)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6);EST组和EPBD组不同取石方法构成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EST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21.2±3.1)min,EPBD组为(20.7±2.5)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 1);EST组结石一次取净率为95.2%,与EPBD组的9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 8);术后住院天数EST组为(4.1±1.9)d,EPBD组为(4.1±2.0)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0);EST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1%,EPBD组为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2 2);EST组中出血的发生率为3.6%,EPBD组为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BD组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为8.3%,EST组为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和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各有利弊,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无须局限于结石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括约肌切开 内镜气囊扩张术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与单独内镜下乳头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程进 钱俊波 +1 位作者 葛振明 杨雪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 :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limite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with balloon dilation,ESBD)与经典的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ESBD术在胆总... 目的 :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limite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with balloon dilation,ESBD)与经典的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ESBD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BD组(n=150)和EST组(n=150)。ESBD组先行乳头1/3~1/2小切开,然后行球囊扩张至造影所示胆总管最大直径,扩张最大直径不超过15 mm。EST组行乳头全切开术,两组均按常规方法取石。比较两组结石取出率、操作时间、结石取出采用的方法、结石取出所需的次数、术后胰腺炎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两组在结石取出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首次取石成功率EST组90.0%,ESBD组94.7%(P≥0.05),二次取石成功率两组均达到100%。对结石≥15 mm者,首次完整取石EST组75.9%,ESBD组90.4%,对大结石的取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ESBD组取石时间较EST组短。取石方法 EST组较ESBD组更多使用到了碎石器(38.0%vs.23.3%,P〈0.05),尤其在结石≥15 mm者,EST组较ESBD组更多使用到了碎石器(87.0%vs.57.7%,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BD取石有与EST取石相近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升高,但对较大胆总管结石,ESBD组在首次完全取石率、取石时间及碎石网篮使用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加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辉 朱卓立 +1 位作者 吴堃 李生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66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IOES)与LC联合术前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re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POES)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IOES)与LC联合术前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re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POE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查找1990年5月至2012年5月发表的关于LC+IOES和LC+POE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6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LC+POES相比,LC+IOES能够降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sphincterotomy,ERCP/S)术后并发症[RR=0.46,95%CI(0.24,0.88),P=0.02],尤其是胰腺炎的发生率[RR=0.21,95%CI(0.06,0.71),P=0.01],缩短住院天数[WMD=-2.13,95%CI(-2.70,-1.56),P<0.000 01]和减少住院费用[WMD=-352.61,95%CI(-637.18,-68.03),P=0.02];两组在手术成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94,1.07),P=0.99]。结论:LC+IOE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7
作者 钟启胜 彭旭 +1 位作者 纪荣明 徐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为临床经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提供形态学的依据。方法:30例正常成人腹部标本,解剖观测胆总管、胰管、肝胰壶腹和乳头区长度、宽度,胆总管与胰管的... 目的:为临床经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提供形态学的依据。方法:30例正常成人腹部标本,解剖观测胆总管、胰管、肝胰壶腹和乳头区长度、宽度,胆总管与胰管的夹角,肝胰壶腹区的血管分布。结果:肝胰壶腹及十二指肠乳头区的营养动脉平均为2.1支,均来源于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其中肝胰壶腹区及十二指肠乳头区9~12点钟处营养动脉的出现率为46.1%(29支)。测量胆总管、胰管、壶腹末端的长度分别为32.1±8.9mm、9.9±3.9mm、12.8±2.9mm;宽度分别为7.2±2.2mm、3.1±0.6mm、7.1±1.4mm。胆总管和胰管间的夹角70%为20°至45°,平均35.4°。结论:本实验的结果为临床在EST中选择切开部位和切开的深度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防止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乳头括约肌 切开 EST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禹雪 王玲 +6 位作者 王丹丹 杨亚兵 马浚仁 徐智 侯纯升 王立新 凌晓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2,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28例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临床资料,EST治疗前胆管炎发作27例,仅腹痛发作1例。随访EST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28例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临床资料,EST治疗前胆管炎发作27例,仅腹痛发作1例。随访EST治疗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结果 EST后8例结石取净,残余结石20例。合并肝内、外胆管狭窄10例,其中2例置入胆道支架。EST治疗后胆管炎发作25例,复发率89.3%(25/28),12例再次行EST治疗,13例行开腹手术。全组治疗后18例无胆管炎发作,胆管炎复发5例,腹部不适1例,死亡4例。结论 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残余结石率高,胆管炎复发率高,无法彻底矫正狭窄的胆管,部分患者仍然需要手术治疗,因此EST不宜作为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病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6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超贵 陈赞雄 +2 位作者 吴振华 胡宾 任伟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818-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术(EST)治疗因胆总管下端由结石、蛔虫引起嵌顿及缩窄性Vater乳头炎等所致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本组56例由上述病因起病,患者于入院6~12h行内镜ERCP证实后,同时行EST及网篮取石、蛔虫,同时置鼻胆管引流术(...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术(EST)治疗因胆总管下端由结石、蛔虫引起嵌顿及缩窄性Vater乳头炎等所致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本组56例由上述病因起病,患者于入院6~12h行内镜ERCP证实后,同时行EST及网篮取石、蛔虫,同时置鼻胆管引流术(ENBD),使胰液及胆汁引流通畅,从而解除梗阻,达到胰胆管减压。结果:本组47例急诊I期治愈,9例结石较大或不能耐受I期取石,行II期取石,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是一种有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方法。针对病因治疗,对病人创伤轻,易恢复,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 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利与弊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威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 胆总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微创胆道外科 反流性胆管炎 术后并发症 晚期并发症 十二指肠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