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不同大小气囊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邵明山 李军 李能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直径大小气囊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0月连续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总管结石大小分别采用直径8、10、12和1...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直径大小气囊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0月连续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总管结石大小分别采用直径8、10、12和14 mm的气囊扩张,相应将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成4组,分别为8 mm组、10 mm组、12 mm组和14 mm组。然后采用取石网篮取石、取石球囊取石,必要时行机械碎石。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肠穿孔的发生情况;术后2周行上腹部CT、胃肠造影检查,观察各组患者胆道积气、胆总管返流发生情况,分析比较不同组之间的近期疗效。结果各组患者均在EPBD下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100.0%,各组间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周胆道积气和胆总管返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B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总管取石方法,随气囊直径增加,对Oddi括约肌功能影响可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 胆道积气 胆总管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丹 刘雅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3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39)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n=39)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负面情绪、用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行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用药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循证护理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谷明明 朱明莉 +1 位作者 杨澜 荣晓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相对位置分为包绕型组(n=8)、边缘型组(n=43)、周围型组(n=52)。所有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取石。比较三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取石操作时间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淀粉酶血症、胆道感染、出血、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包绕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取石操作时间较边缘型、周围型患者长,且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高,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潇 张兆辉 +2 位作者 高胜强 姜静华 杨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需要行EST,根据EST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3例。观察组接受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治疗,对照组行传统ES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综合胆红素(C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炎症和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以及BA和胆汁细菌阳性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TBiL、CB和ALT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血清CRP、HMGB1、Cor和NE水平及BA浓度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各时点胆汁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PBR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复发率(15.07%和1.37%)低于对照组(57.53%和1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相对于传统EST,能有效减少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损伤,避免肠胆反流,抑制BA分泌及细菌增殖,降低OPBR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超声内镜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隐匿性胰胆反流 胆总管结石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能平 杨味香 +4 位作者 刘江奇 杨志强 耿志坚 周鸣清 陆仁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柱状气囊扩张 (Endoscopicpalillaryballoondilatation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指征和临床效果。 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8月 ,对 4 2例胆总管结石采用EPBD、网篮或取石气囊取石等方法进行治疗。...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柱状气囊扩张 (Endoscopicpalillaryballoondilatation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指征和临床效果。 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8月 ,对 4 2例胆总管结石采用EPBD、网篮或取石气囊取石等方法进行治疗。柱状气囊长 5cm ,最大扩张直径 1 2cm。胆总管结石数目少于 3枚、结石最大直径≤ 1 0cm。施加压力 (8~ 12 )个大气压 ,对应的扩张直径为 1 0cm~ 1 2cm ,每次扩张持续 2分钟 ,扩张 2次。 结果  4 2例均获成功 ,36例一次性取尽结石 ,4例改行EST后取石成功 ,取石总成功率为 95 2 % (40 4 2 )。 2例取石失败。 3例术后有轻症胰腺炎 ,无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 当胆总管结石直径≤ 1 0cm ,数目 <3枚 ,特别是十二指肠乳头位于憩室内 ,可采用EPB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柱状气囊扩张 十二指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59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双金权 王建宁 +1 位作者 汪胜林 翟启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对5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后,采用直径1.2 cm及以上的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乳头口后,使用金属网篮或取石气囊...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对5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后,采用直径1.2 cm及以上的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乳头口后,使用金属网篮或取石气囊进行取石,取石结束后留置鼻胆管,出院前再次鼻胆管造影证实有无结石残留。结果术中气囊扩张直径1.2~2.0 cm,(1.45±0.23)cm。一次性结石清除率91.5%(54/59)。术后24 h血淀粉酶24.1~2390 U/L,中位数93.8 U/L。术后出血2例,术后胰腺炎4例,均治愈出院。59例出院后1个月内随访,1例结石残留留置胆管支架出院无明显不适,3个月后再次入院复查结石缩小,内镜下取出结石,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术中使用柱状气囊扩张直径在2.0 cm以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有利于较大结石的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诊疗探讨——附57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竹峰 高卫东 +1 位作者 何国杰 姚礼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55-55,共1页
目的 :探讨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气囊扩张 (EPBD)在胆道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 5 7例胆道良、恶性疾病经EPBD治疗的成功经验。结果 :EPBD后取石 41例 ,EPBD联合EST取石 6例 ,EPBD治疗胆总管良性狭窄 6例、恶性狭窄 4例。结论 :EPBD... 目的 :探讨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气囊扩张 (EPBD)在胆道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 5 7例胆道良、恶性疾病经EPBD治疗的成功经验。结果 :EPBD后取石 41例 ,EPBD联合EST取石 6例 ,EPBD治疗胆总管良性狭窄 6例、恶性狭窄 4例。结论 :EPBD取石可替代部分EST取石 ,亦可联合EST取石。EPBD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乳头气囊扩张 括约肌切开 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承荣 黄留业 +1 位作者 林淑娟 张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3期69-69,71,共2页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EST(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及经典方法,但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的情况时,EST难以形成有效的乳头切开,尤其是结石较大时,操作十分困难。EPBD(endoscopic ppapillo-...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EST(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及经典方法,但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的情况时,EST难以形成有效的乳头切开,尤其是结石较大时,操作十分困难。EPBD(endoscopic ppapillo-sphincter balloon dilatation)自1983年应用于胆管结石的治疗,与EST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乳头旁憩室 扩张治疗 十二指肠乳头 疗效观察 气囊 内镜 乳头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内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付忠 陈军 李晓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内镜下机械碎石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治疗,...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内镜下机械碎石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术+球囊扩张术,对于结石直径〉2 cm者联合应用内镜下机械碎石术。对比两组结石清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次取石成功率分别为88.3%(53/60)、63.3%(38/60),2次碎石并取净发生率分别为10.0%(6/60)、25.0%(15/60),3次碎石并取净发生率分别为0、11.7%(5/60),总成功率分别为98.3%(59/60)和96.7%(58/60),两组1次取石成功率、2次和3次碎石并取净发生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结石直径〈1.0 cm者1次性取石成功率分别为100%(17/17)、94.7%(18/19),1.0-2.0 cm者1次性取石成功率分别为89.7%(26/29)、60%(18/30),〉2.0cm者1次性取石成功率分别为71.4%(10/14)、18.2%(2/11),两组1.0-2.0 cm、〉2.0 cm者1次性取石成功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5%,两组比较,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内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提高1次取石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乳头小切开 内镜 球囊扩张 机械碎石 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管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5
10
作者 翁坚军 王若燕 李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气囊扩张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Olympus公司TJF230/240十二指肠镜、Cook公司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配合碎石器、取石篮、鼻胆管等对3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目的探讨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气囊扩张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Olympus公司TJF230/240十二指肠镜、Cook公司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配合碎石器、取石篮、鼻胆管等对3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1例行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辅以取石、留置鼻胆管治疗,取尽结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2年28例治愈无复发。结论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罗珉 李培明 +1 位作者 李克 张威浩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35例行EST后34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7%。其中大切开6例,中切开25例,小切开4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术后AKP、r-GT、TB、DB等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后33例治愈无复发,随防平均时间2.3年。结论应根据憩室位置和结石大小因人而宜地选择合适的乳头切开长度,必要时采取碎石等其他辅助手段,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大小气囊乳头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近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尚东 王爱东 +2 位作者 胡鹏 郭雪芳 方哲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大小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进行ERCP取石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7年8月-2011年11月入院治疗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直径的柱状气囊分为10及15mm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胰腺炎、胆管炎及结石复... 目的观察不同大小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进行ERCP取石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7年8月-2011年11月入院治疗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直径的柱状气囊分为10及15mm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胰腺炎、胆管炎及结石复发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在EPBD下取石成功,其中,两组取石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术后1、2年胆管炎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保证取石成功、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选用直径更小的气囊进行EPBD,可以减少患者胆管炎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后并发胰腺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郝立校 王坚 焦成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28例成功应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28例成功应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13项潜在危险因素,得出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高危因素。结果胰腺炎发生率为10.2%(13/128),2例表现为中度型,无重度型,高淀粉酶血症为17.2%(22/128),胆管炎为10.2%(13/128),穿孔1.6%(2/128),无出血等其他并发症。胰腺炎病史(P=0.016)、机械碎石(P=0.007)、40~60岁女性(P=0.010)患者有较高的胰腺炎发生率,困难插管(P=0.000)患者有较高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结论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偏高,40~60岁女性、胰腺炎病史、需机械碎石及困难插管为术后并发胰腺损伤的高危因素,此类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需慎重,如需要保护乳头肌功能的患者可术后留置胰管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急性胰腺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超 李东 +6 位作者 李玉亮 刘斌 王永正 李胜勇 祁洪军 贾云明 宋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穿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行经皮穿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 目的分析经皮穿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行经皮穿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4例胆系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并保持胆汁引流管通畅;3例胆管出血者静脉应用止血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持续24 h静脉泵入等保守治疗,其中1例穿刺时刺伤门静脉分支者拔管时选用弹簧圈封堵门静脉分支;1例胰腺炎者经积极抑酸、抑酶、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患者均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经皮穿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均可得到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 球囊扩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壮 赵卫东 +1 位作者 崔振芹 杨旋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PLBD)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256例年龄大于60岁(平均72.6岁)的老年胆总管结石(直径大于10 mm)患者随机分为EPLBD(n=129)及... 目的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PLBD)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256例年龄大于60岁(平均72.6岁)的老年胆总管结石(直径大于10 mm)患者随机分为EPLBD(n=129)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常规EST)(n=127)两组,均根据实际情况行碎石术、网篮取石术和(或)气囊取石,直径大于25 mm巨大结石先置入胆管塑料支架,3个月后择期取石,同时观察两组胰腺炎发生率、术后4、12和24h血淀粉酶结果。结果 EPLBD组与常规EST组比较,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分别为88.37%与88.97%(P〉0.05)、取石时间分别为(25.0±5.2)及(45.0±11.1)min(P〈0.05)、需机械碎石率分别为8.00%及36.00%(P〈0.05),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5.26%及6.19%(P〉0.05),术后4、12和24 h血淀粉酶水平无明显差异。EPLBD术,无术后大出血发生,常规EST组3例术后24-48 h发生大出血,经再次内镜下止血好转。结论 EPLBD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与常规EST组比较,疗效确切、操作时间短,需要较少的机械碎石术,而并不增高血淀粉酶水平及胰腺炎发生,发生术后大出血几率低,在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中更为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 淀粉酶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的疗效分析(附3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光华 蒋丹斌 +5 位作者 单际平 朱建清 傅长来 王志祥 杨勇 朱燕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成功率为100.0%(3/3),完全切除率为100.0%(3/3)... 目的评价、分析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成功率为100.0%(3/3),完全切除率为100.0%(3/3)。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未复发。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 肿瘤 十二指肠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附69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亚刚 孙大勇 +2 位作者 周梅花 曾海萍 过利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78,281,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20.7%(19/92),EST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4/69),明显优于药物治疗(P<0.01)。结论对早期的轻症SOD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对药物治疗失败者或中晚期的狭窄型SOD患者,EST是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狄括约肌功能失调 内镜/治疗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柱状气囊扩张术与内镜下柱状气囊扩张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陶立生 许亚平 姚俊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86,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柱状气囊扩张术(EPBD)与EPBD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78例胆总管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PBD组和EPBD+SEST组,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术后24 h... 目的比较内镜下柱状气囊扩张术(EPBD)与EPBD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78例胆总管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PBD组和EPBD+SEST组,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术后24 h血淀粉酶、术前术后总胆红素(TBL)、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L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次数及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结果两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ERCP取石次数、操作时间及1周后肝酶谱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如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PBD与EPBD+SEST治疗胆总管大结石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其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PBD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训如 吴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科 成翠娥 +1 位作者 肖龙 王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9期30-34,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mEST)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9例JPDD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T组(125...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mEST)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9例JPDD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T组(125例)和mEST+EPBD组(134例)。EST组行EST治疗,mEST+EPBD组行mEST联合EPB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同大小憩室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9例患者中256例取石成功,总取石成功率为98.8%。两组患者总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ST+EPBD组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5.52%高于EST组的81.60%,取石时间(20.7±5.0)min短于EST组的(24.2±2.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T+EPBD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70%,低于EST组的2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T+EPBD组中JPDD<20 mm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6.43%高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85.71%,取石时间(20.9±5.2)min短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24.4±2.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T+EPBD组中JPDD≥20 mm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0.91%高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60.00%,取石时间(19.4±3.9)min短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23.2±3.0)min,并发症发生率22.73%低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常规EST,JPDD伴胆总管结石行m EST联合EPBD治疗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取石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因乳头大切开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等严重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