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夹闭创面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中的价值
1
作者 周宇航 黄永辉 +6 位作者 常虹 姚炜 李柯 闫秀娥 张耀朋 王迎春 韩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1-626,共6页
目的 探讨应用可旋转组织夹预防性夹闭创面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 E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1年12月64例因十二指肠乳头病变行EP的临床资料,前32例乳头切除后创面如有活动性瞬时出... 目的 探讨应用可旋转组织夹预防性夹闭创面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 E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1年12月64例因十二指肠乳头病变行EP的临床资料,前32例乳头切除后创面如有活动性瞬时出血,则实施内镜下止血治疗(对照组),后32例无论切除病变后有无瞬时出血,均在创面下缘6点位起应用可旋转组织夹夹闭创面至胆胰管开口下缘(夹闭组)。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术后延迟出血9例(28.1%),夹闭组未出现术后延迟出血,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夹闭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也显著下降[8例(25.0%)vs. 18例(56.3%),χ^(2)=6.478,P=0.011]。2组胆管炎、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术中应用可旋转组织夹预防性夹闭创面有助于减少术后延迟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丹 刘雅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3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39)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n=39)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负面情绪、用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行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用药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循证护理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的疗效分析(附3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光华 蒋丹斌 +5 位作者 单际平 朱建清 傅长来 王志祥 杨勇 朱燕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成功率为100.0%(3/3),完全切除率为100.0%(3/3)... 目的评价、分析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成功率为100.0%(3/3),完全切除率为100.0%(3/3)。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未复发。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肿瘤 十二指肠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潇 张兆辉 +2 位作者 高胜强 姜静华 杨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需要行EST,根据EST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3例。观察组接受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治疗,对照组行传统ES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综合胆红素(C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炎症和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以及BA和胆汁细菌阳性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TBiL、CB和ALT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血清CRP、HMGB1、Cor和NE水平及BA浓度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各时点胆汁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PBR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复发率(15.07%和1.37%)低于对照组(57.53%和1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相对于传统EST,能有效减少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损伤,避免肠胆反流,抑制BA分泌及细菌增殖,降低OPBR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超声内镜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隐匿性胰胆反流 胆总管结石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内镜下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包正英 韩树堂 +1 位作者 史伟 姜素峰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851-1852,共2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内镜下切除术及护理。方法共6例病人经病理证实良性病变,经过ERCP及超声内镜排除肿瘤腔内生长及转移,行内镜下乳头切除术,并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工作。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切除,未见并发症,随访3~2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内镜下切除术及护理。方法共6例病人经病理证实良性病变,经过ERCP及超声内镜排除肿瘤腔内生长及转移,行内镜下乳头切除术,并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工作。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切除,未见并发症,随访3~24个月仅1例复发。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要求术者有较高的内镜操作水平,良好的术中医护配合及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内镜下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谷明明 朱明莉 +1 位作者 杨澜 荣晓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相对位置分为包绕型组(n=8)、边缘型组(n=43)、周围型组(n=52)。所有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取石。比较三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取石操作时间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淀粉酶血症、胆道感染、出血、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包绕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取石操作时间较边缘型、周围型患者长,且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高,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切除术(附6例报告)
7
作者 史伟 韩树堂 张以洋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0期1137-1138,共2页
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并不少见,病变主要引起胰胆管梗阻,常在行ERCP术时发现,因有恶变倾向通常施以外科手术。本科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对6例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行内镜下乳头切除术,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 肿瘤切除 良性肿瘤 内镜 胰胆管梗阻 ERCP 2009年 外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局部切除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蔡逢春 王向东 +3 位作者 孟江云 杜红 令狐恩强 程留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局部切除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内镜下采用圈套器对 7例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患者取病变乳头进行电凝切除 ,部分患者切除后为防止胰管或胆管狭窄放置内支架 ,切除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定期随访。... 目的 :探讨内镜下局部切除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内镜下采用圈套器对 7例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患者取病变乳头进行电凝切除 ,部分患者切除后为防止胰管或胆管狭窄放置内支架 ,切除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定期随访。结果 :7例病变全部完整切除。病理结果为腺瘤 2例 ,局部高度不典型增生 3例 ,乳头癌 2例。治疗后黄疸短期内明显降低 ,胰腺炎无复发。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对于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局部不典型增生、早期肿瘤等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局部切除 十二指肠乳头病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罗珉 李培明 +1 位作者 李克 张威浩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35例行EST后34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7%。其中大切开6例,中切开25例,小切开4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术后AKP、r-GT、TB、DB等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后33例治愈无复发,随防平均时间2.3年。结论应根据憩室位置和结石大小因人而宜地选择合适的乳头切开长度,必要时采取碎石等其他辅助手段,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后钛夹闭合创面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建强 王蓉 +5 位作者 李达周 王雯 张志坚 林克荣 江传燊 李海涛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2-835,共4页
目的评估非壶腹部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钛夹闭合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十二指肠黏膜病变EMR术后患者,根据是否行钛夹闭合创面分为钛夹组(n=25)和对照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率及术后4和6... 目的评估非壶腹部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钛夹闭合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十二指肠黏膜病变EMR术后患者,根据是否行钛夹闭合创面分为钛夹组(n=25)和对照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率及术后4和6周的溃疡分期及瘢痕愈合率。结果钛夹组患者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对照组有6例,钛夹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钛夹组术后4和6周的瘢痕期(S1)期溃疡瘢痕愈合率分别为88.0%和100.0%,分别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溃疡瘢痕愈合率55.2%和79.3%(P<0.05)。对两组的溃疡分期比较,钛夹组患者术后4和6周的整体溃疡愈合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金属钛夹闭合十二指肠黏膜病变EMR术后创面可显著降低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并可提高医源性溃疡的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 十二指肠 金属钛夹 迟发性出血 医源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附69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亚刚 孙大勇 +2 位作者 周梅花 曾海萍 过利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78,281,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ERCP检查及肝功能改能变等进行综合诊断,对诊断为SOD的92例患者先行内科药物治疗,有69例接受EST治疗。结果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20.7%(19/92),EST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4/69),明显优于药物治疗(P<0.01)。结论对早期的轻症SOD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对药物治疗失败者或中晚期的狭窄型SOD患者,EST是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狄括约肌功能失调 内镜/治疗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附2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军 赵磊 +1 位作者 关英辉 刘春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我院2010年9月和2012年6月完成2例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中应用肠壁似"∫"形切口防止肠腔狭窄,边切除边缝合方式重建胆肠及胰肠通道,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我院2010年9月和2012年6月完成2例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中应用肠壁似"∫"形切口防止肠腔狭窄,边切除边缝合方式重建胆肠及胰肠通道,并放置胰管内支撑管。结果 2例顺利完成。病例1:手术时间195 min,出血量220 ml。术后48 h排气,无并发症。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管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基底部切缘阴性。病例2:手术时间300 min,出血量400ml。术后72 h排气。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腺癌伴黏液细胞癌,基底部切缘阴性。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乳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石症的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英 李耿心 孙妙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胆石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大小气囊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邵明山 李军 李能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直径大小气囊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0月连续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总管结石大小分别采用直径8、10、12和1...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直径大小气囊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0月连续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总管结石大小分别采用直径8、10、12和14 mm的气囊扩张,相应将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成4组,分别为8 mm组、10 mm组、12 mm组和14 mm组。然后采用取石网篮取石、取石球囊取石,必要时行机械碎石。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肠穿孔的发生情况;术后2周行上腹部CT、胃肠造影检查,观察各组患者胆道积气、胆总管返流发生情况,分析比较不同组之间的近期疗效。结果各组患者均在EPBD下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100.0%,各组间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周胆道积气和胆总管返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B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总管取石方法,随气囊直径增加,对Oddi括约肌功能影响可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胆道积气 胆总管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军 赵磊 +1 位作者 关英辉 刘春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932-933,937,共3页
2012年12月完成1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ransduodenal papillectomy,SILTDP)。3个trocar呈倒三角形置入,利用十二指肠侧壁似"∫"形切口,完全单切口腹腔镜... 2012年12月完成1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ransduodenal papillectomy,SILTDP)。3个trocar呈倒三角形置入,利用十二指肠侧壁似"∫"形切口,完全单切口腹腔镜下完成十二指肠乳头切除及胆胰管重建。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30 min,出血量100 ml。术后1天离床活动,3天排气进食,7天出院。术后诊断十二指肠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不排除黏膜内高分化管状腺癌。随访6个月,无不适。我们认为SILTDP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切口 腹腔镜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乳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彤 蔡兵 +5 位作者 毕杰 丁忠阳 周雄 胡行前 窦慧强 张科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十二指肠乳头 腹腔镜 治疗 操作 联合切除 外科手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平 戴途 陈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62-862,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发现皮肤黄染10天入院。患者10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渐加深,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查体: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上腹无压痛、反跳痛,Mushy征阴性...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发现皮肤黄染10天入院。患者10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渐加深,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查体: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上腹无压痛、反跳痛,Mus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不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 局部切除 手助腹腔镜 皮肤黄染 浅表淋巴结 移动性浊音 临床资料 皮肤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仲冬梅 毛鑫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530-1531,共2页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rmy,EST)是治疗胆、胰疾病的一种方法,术后出血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占2%~3%。出血又可分为即刻性出血和迟发性出血,后者临床少见,Wilcox等认为术后2~7d的出血为迟发性出血。现将EST...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rmy,EST)是治疗胆、胰疾病的一种方法,术后出血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占2%~3%。出血又可分为即刻性出血和迟发性出血,后者临床少见,Wilcox等认为术后2~7d的出血为迟发性出血。现将EST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迟发性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岁以上患者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保留胆囊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润皇 廖传佳 +9 位作者 冯明杰 孙冰儿 俞丽媚 赖宝山 林旭开 吴国伟 刘允艺 钟尚志 沈祖尧 王田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95-99,共5页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 腹腔镜胆囊切除 应囊结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肠吻合与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后胆道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杰 张毓青 姚希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8期75-77,共3页
目的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患者行胆肠吻合术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分析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南开医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行胆肠吻合术的120例(其中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30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90例)... 目的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患者行胆肠吻合术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分析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南开医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行胆肠吻合术的120例(其中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30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90例)及同期行EST的640例胆道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89例,随访率77.5%,随访时间为6个月~3 a,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38.1%(8/21),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为7.1%(5/70),EST为2.0%(10/498)。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简便易行,适用于高龄、合并症多、身体状况差的患者,但远期胆道感染率高;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灵活自如,适用于高位胆道梗阻,远期感染率低;EST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适应证广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胆管下端病变,术后远期胆道感染率低,可替代大多数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胆道感染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