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夹闭创面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宇航 黄永辉 +6 位作者 常虹 姚炜 李柯 闫秀娥 张耀朋 王迎春 韩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1-626,共6页
目的 探讨应用可旋转组织夹预防性夹闭创面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 E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1年12月64例因十二指肠乳头病变行EP的临床资料,前32例乳头切除后创面如有活动性瞬时出... 目的 探讨应用可旋转组织夹预防性夹闭创面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 E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1年12月64例因十二指肠乳头病变行EP的临床资料,前32例乳头切除后创面如有活动性瞬时出血,则实施内镜下止血治疗(对照组),后32例无论切除病变后有无瞬时出血,均在创面下缘6点位起应用可旋转组织夹夹闭创面至胆胰管开口下缘(夹闭组)。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术后延迟出血9例(28.1%),夹闭组未出现术后延迟出血,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夹闭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也显著下降[8例(25.0%)vs. 18例(56.3%),χ^(2)=6.478,P=0.011]。2组胆管炎、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术中应用可旋转组织夹预防性夹闭创面有助于减少术后延迟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后短期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新伟 邱煜婷 +2 位作者 李鹏 吴静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2-98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接受EP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duodenal papilla neoplasms,DPNs)患者,收集其一般情况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接受EP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duodenal papilla neoplasms,DPNs)患者,收集其一般情况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手术相关情况以及病理情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χ^(2)检验分别对上述指标进行初步统计学分析,筛选与术后不良事件相关的临床因素。结果78例接受EP的DPNs患者中,共有43例患者出现了4种不良事件,包括14例(17.9%)术后胰腺炎(acute pancreatis,AP),7例(9.0%)术后出血,14例(17.9%)高淀粉酶血症以及10例(12.8%)非特异性腹痛。患者糖尿病史以及身高情况可能是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以及术后即刻炎症指标的升高有助于早期识别术后AP及出血的发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有助于降低术后AP的发生,而病变整块切除有利于术后出血的预防。病变大小与恶性程度同样影响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论EP时预防性支架放置以及黏膜下注射并不能改善术后情况,而内镜切除方式与整块切除情况等指标对E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后胰腺炎 后出血 不良事件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与应用体会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德旭 王扬 +2 位作者 金俊硕 任志远 冯留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7-1319,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治疗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37例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病例...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治疗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37例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病例。18例术前钳取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基本一致。术后并发胰腺炎1例,腹腔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年、3年、5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7%、88%、63%。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不同的分化程度间生存期有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无浸润肌层间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对无周围脏器及淋巴转移的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是安全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附2例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军 赵磊 +1 位作者 关英辉 刘春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我院2010年9月和2012年6月完成2例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中应用肠壁似"∫"形切口防止肠腔狭窄,边切除边缝合方式重建胆肠及胰肠通道,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我院2010年9月和2012年6月完成2例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中应用肠壁似"∫"形切口防止肠腔狭窄,边切除边缝合方式重建胆肠及胰肠通道,并放置胰管内支撑管。结果 2例顺利完成。病例1:手术时间195 min,出血量220 ml。术后48 h排气,无并发症。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管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基底部切缘阴性。病例2:手术时间300 min,出血量400ml。术后72 h排气。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腺癌伴黏液细胞癌,基底部切缘阴性。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乳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军 赵磊 +1 位作者 关英辉 刘春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932-933,937,共3页
2012年12月完成1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ransduodenal papillectomy,SILTDP)。3个trocar呈倒三角形置入,利用十二指肠侧壁似"∫"形切口,完全单切口腹腔镜... 2012年12月完成1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ransduodenal papillectomy,SILTDP)。3个trocar呈倒三角形置入,利用十二指肠侧壁似"∫"形切口,完全单切口腹腔镜下完成十二指肠乳头切除及胆胰管重建。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30 min,出血量100 ml。术后1天离床活动,3天排气进食,7天出院。术后诊断十二指肠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不排除黏膜内高分化管状腺癌。随访6个月,无不适。我们认为SILTDP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切口 腹腔镜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乳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十二指肠乳头癌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凡 黄明文 +4 位作者 徐智 罗志强 邹书兵 邵江华 王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总结本院17例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已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assistedpanc...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总结本院17例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已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assistedpancreaticoduodenctomy,LAPD)7例,开腹手术患者(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10例。分析手术方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难点及对策、术后恢复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LAPD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4.29±32.07)min,与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APD组手术时间和身体质量指数成正相关(r=-0.809.P=0.028)。而两组中平均失血量,输血例数、切口平均长度、平均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平均肠鸣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APD组均优于OPD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优势,肿瘤位置合适、体型偏瘦的病例是开展该术式的理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切除 十二指肠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彤 蔡兵 +5 位作者 毕杰 丁忠阳 周雄 胡行前 窦慧强 张科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十二指肠乳头 腹腔镜 治疗 操作 联合切除 外科手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平 戴途 陈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62-862,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发现皮肤黄染10天入院。患者10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渐加深,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查体: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上腹无压痛、反跳痛,Mushy征阴性...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发现皮肤黄染10天入院。患者10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渐加深,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查体: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上腹无压痛、反跳痛,Mus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不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 局部切除 手助腹腔镜 皮肤黄染 浅表淋巴结 移动性浊音 临床资料 皮肤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岁以上患者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保留胆囊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润皇 廖传佳 +9 位作者 冯明杰 孙冰儿 俞丽媚 赖宝山 林旭开 吴国伟 刘允艺 钟尚志 沈祖尧 王田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95-99,共5页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 腹腔镜胆囊切除 应囊结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附10例报告
10
作者 张富强 朱家沂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45-45,共1页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4年6月共进行10例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8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52至69岁,平均58岁,均为胆石症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伴胆总管扩张,2例奥狄括约肌炎...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4年6月共进行10例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8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52至69岁,平均58岁,均为胆石症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伴胆总管扩张,2例奥狄括约肌炎性狭窄,1例伴慢性胆源性胰腺炎,胰腺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十二指肠 EST 乳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十二指肠非乳头区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萌萌 刘丹 +1 位作者 杨荟玉 刘冰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非乳头区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ESD治疗的20例十二指肠非乳头区SMT患者的资料,对病变特点、病理类型、病变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非乳头区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ESD治疗的20例十二指肠非乳头区SMT患者的资料,对病变特点、病理类型、病变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中,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2例,降部16例,球降交界部2例。病变直径1.2~4.8 cm。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13例,固有肌层7例。术后病理示脂肪瘤5例,Brunner腺瘤4例,胃肠间质瘤4例,平滑肌瘤3例,异位胰腺2例,淋巴管瘤1例,神经内分泌瘤1例。病变整块切除率20/20,完全切除率为19/20。术中穿孔发生率为2/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该例发生迟发性穿孔,内镜下缝合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术后住院时间为3~12 d。随访16例,随访时间1~4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ESD对十二指肠非乳头区SMT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十二指肠乳头 黏膜下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芳 郭继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900-901,共2页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乳头括约肌切开 围手 十二指肠 护理进展 ODDI括约肌狭窄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龚敏 文萍 +2 位作者 韩坚云 韩明 赖丽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3-1315,131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118例,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s EST+EPBD组(60例)和EST组(58例),比较两组的ERC...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118例,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s EST+EPBD组(60例)和EST组(58例),比较两组的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手术前后血清TBil和DBil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s EST+EPBD组的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均显著高于EST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TBil和DBil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 EST+EPB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EST组(P<0.05)。结论对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实施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ERCP成功率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 球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联合内镜乳头肌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程鹏 侯东生 +4 位作者 陈光春 叶劲松 曹才文 刘杰文 刘衍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444-445,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总管探查取石 乳头肌切开 联合应用 CHOLECYSTECTOMY 胆总管结石 胆囊良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国 韩振强 王春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733-734,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在鼻内镜下完全切除。10例随访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在鼻内镜下完全切除。10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仅1例术后1年后复发;10例均无溢泪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基本接近鼻侧切开的手术范围;最大优点是可避免面部瘢痕、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上颌窦内壁切除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发生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病人的护理
16
作者 邹群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8期600-600,共1页
采用ERBE ICC 200高频电发生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38例。总结了该仪器行EST 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特点。
关键词 内镜 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 高频电发生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140例体会
17
作者 冯素萍 姜海波 +1 位作者 王敬贞 马应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8-548,共1页
关键词 内镜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 切开 胆总管结石 EST 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无扩张胆总管内结石
18
作者 吴成军 叶冠雄 +3 位作者 徐胜前 王世 陈光兰 汪望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 结石患者 CHOLECYSTECTOMY 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治疗 鼻胆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息肉良、恶性病变比较及活检准确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迎春 黄永辉 +5 位作者 常虹 姚炜 闫秀娥 李柯 张耀鹏 郑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4-209,共6页
目的:比较十二指肠乳头息肉良、恶性病变的内镜下及临床特点,探究内镜下预判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癌变的可行性,并评估内镜下乳头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 目的:比较十二指肠乳头息肉良、恶性病变的内镜下及临床特点,探究内镜下预判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癌变的可行性,并评估内镜下乳头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图片,分为良性病变及癌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年龄35~83岁,50岁以上患者占83.3%(35/42)。42例患者中,炎性息肉2例(4.8%),神经内分泌瘤1例(2.4%),增生性息肉1例(2.4%),Ⅰ级腺瘤5例(11.9%),Ⅱ级腺瘤10例(23.8%),Ⅲ级腺瘤4例(9.5%),癌19例(45.2%),腺瘤和癌共占90.5%。良性病变(炎性息肉及腺瘤)组平均年龄(56.7±9.2)岁,癌组(66.0±9.8)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癌[(2.3±0.8)cm]的直径显著大于良性病变[(1.6±0.6)cm,P=0.002]。良性病变均为山田(Yamada)Ⅰ型(57.1%)或Ⅱ型(42.9%)病变,而癌组山田Ⅰ型(36.8%)、Ⅱ型(31.6%)比例较低,31.5%为山田Ⅲ型病变。两组间山田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组带蒂倾向明显(P=0.046)。良性病变多与周围分界清楚(18/21,85.7%),而癌组分界多不明显,仅2例(10.5%)具有清晰的界限,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息肉表面颜色(P=0.353)、表面形态(P=0.32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病变大小、山田分型、与周围界限是否清晰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86,95%CI:1.025~1.373,P=0.022)、与周围是否有清晰界限(OR=66.218,95%CI:3.421~1281.840,P=0.006)为乳头癌变风险的独立预判因素。19例癌患者中,术前仅2例(10.5%)活检诊断提示癌。17例癌(17/19,89.5%)、4例Ⅱ级腺瘤(4/10,40%)术前病理均低于实际病理分级,占病例总数的55.3%(21/38)。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息肉以腺瘤及癌为主,高龄、与周围黏膜界限不清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癌变的独立预判危险因素,单纯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对乳头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意义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腺癌 危险因素 病理特征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十二指肠乳头腺癌 癌变风险 活检病理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59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双金权 王建宁 +1 位作者 汪胜林 翟启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对5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后,采用直径1.2 cm及以上的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乳头口后,使用金属网篮或取石气囊...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对5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后,采用直径1.2 cm及以上的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乳头口后,使用金属网篮或取石气囊进行取石,取石结束后留置鼻胆管,出院前再次鼻胆管造影证实有无结石残留。结果术中气囊扩张直径1.2~2.0 cm,(1.45±0.23)cm。一次性结石清除率91.5%(54/59)。术后24 h血淀粉酶24.1~2390 U/L,中位数93.8 U/L。术后出血2例,术后胰腺炎4例,均治愈出院。59例出院后1个月内随访,1例结石残留留置胆管支架出院无明显不适,3个月后再次入院复查结石缩小,内镜下取出结石,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术中使用柱状气囊扩张直径在2.0 cm以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有利于较大结石的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