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焦宝乾
-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150,共8页
-
基金
2008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司法论证在我国的运用研究"(编号08SFB3005)
-
文摘
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构成了当今法律论证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传统法律论证模式关注于推理形式及其规则的研究,而对推理的前提关注不够。而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显示了法学家们将法律论证过程清晰化与精制化的理论努力。国内学界近年来也开始重视这一区分。无论是内部证成还是外部证成,均通过对更为精致的推理结构和过程的探求,来使法律决定或判断正当化。
-
关键词
法律论证
内部证成
外部证成
司法三段论
-
分类号
D90-05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逻辑与方法:司法人权何以证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江国华
-
机构
国家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5,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特色案例制度与司法实践主义哲学研究"(16AZD025)
-
文摘
司法人权即司法参与者在司法活动中,基于其角色或身份所应当享有或实际享有的基本人权。尊重和保障司法人权构成司法运作根本的规范性要求。司法人权的确立依赖于对司法人权的证成。道德上的正当性、法律上的合法性以及实践上的可能性构成司法人权证成的三个方面;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构成司法人权证成的两个层次。以聂树斌案为例,内部证成揭示了司法人权之于司法过程的合逻辑性;而外部证成则彰显了司法人权之于司法过程的正当性。
-
关键词
司法人权
可证成性
内部证成
外部证成
聂树斌案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刑事裁判文书说理规范化的法律形式主义构建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刘沛泉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0-192,共13页
-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对质为中心的刑事法庭调查规程研究”(项目号20BFX0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受现实主义法学和社会治理逻辑的影响,我国的刑事裁判文书说理并未实现规范化。法律现实主义者认为,由于认知能力和人类语言局限性的限制,法律规范不可能将现实中的所有可能性都加以考量,只能为追求规范所具有的普遍性而牺牲复杂现实世界的特殊性。具体到裁判文书说理方面,法官应当在遵从法律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充分考量个案的特殊性,运用道德准则和法律原则作出符合实质正义的判决结果。然而,形式主义是法律制度的根基,严格依法判决能最大限度保护法律的稳定性。过分考虑个案的特殊性以追求实质正义,难免会伤害法律的稳定性根基。在我国法律制度和社会环境条件逐渐成熟的当下,应以严格遵循形式主义的“内部证成”为基础,设置强制性规范,推动法官在刑事裁判文书中遵循法律的形式逻辑进行法律适用的说理。
-
关键词
刑事裁判文书
形式主义
法律适用说理
司法三段论
内部证成
-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