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秦岭古生代伟晶岩稀有金属成矿特色与成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周起凤
秦克章
唐冬梅
王春龙
马留锁
-
机构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
河南省卢氏县国土资源局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15-3126,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2095)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201304)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编号ZDRW-ZS-2020-4-1)联合资助的成果。
-
文摘
东秦岭伟晶岩区是秦岭造山带规模最大、稀有金属矿化最丰富的伟晶岩区。该区稀有金属矿化种类齐全,产出贫矿、铀矿化、铍矿化、锂矿化和复杂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以锂矿化和铀矿化伟晶岩为主。稀有金属伟晶岩类型丰富,包括绿柱石-铌铁矿亚型、锂辉石亚型、锂云母亚型和钠长石-锂辉石型。伟晶岩内部结构分带型式多样,包括对称分带、分层和均一结构。铀矿化伟晶岩分带简单,铍矿化和复杂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以对称分带结构为主,锂矿化伟晶岩具有多种内部结构分带型式。伟晶岩分异演化程度跨度大。结晶分异影响着复杂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的成矿过程。该区主要产出古生代伟晶岩,形成于晚志留世—中泥盆世,集中于两期,处于晚造山-造山后阶段。伟晶岩形成时代与伟晶岩空间分布、岩浆岩分异演化程度、稀有金属矿化类型等关联不大。东秦岭地区中大面积不同时代花岗岩体的侵位、变质沉积岩地层的发育以及长期复杂的造山演化历史,包括地壳加厚和抬升,是形成高度分异演化的伟晶岩岩浆的有利地质条件。该区具有寻找铍矿和复杂稀有金属矿的潜力,且需要关注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的综合利用。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岩浆成因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内部结构分带
稀有金属
成矿特色
成矿条件
东秦岭
-
Keywords
granitic pegmatite
internal structure zoning
rare element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East Qinling
-
分类号
P618.6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