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部磁场梯度对火山岩核磁共振特性的影响及其探测方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廖广志 肖立志 +1 位作者 谢然红 付娟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0,共5页
在常规岩心测量和核磁共振(NMR)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顺磁性矿物对火山岩NMR测量的影响,并对部分样品进行2D NMR测量,探测到基于内部磁场梯度-横向弛豫时间的信号分布、视内部磁场梯度分布和视T2弛豫时间谱。结果表明:顺磁性矿物会在火山... 在常规岩心测量和核磁共振(NMR)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顺磁性矿物对火山岩NMR测量的影响,并对部分样品进行2D NMR测量,探测到基于内部磁场梯度-横向弛豫时间的信号分布、视内部磁场梯度分布和视T2弛豫时间谱。结果表明:顺磁性矿物会在火山岩样品中产生很强的内部磁场;在磁旋动力和分子扩散的作用下,NMR测得的信号信噪比很低,计算到的孔隙度偏低,对于磁铁矿、黄铁矿含量较多的岩心差别最大;用T2-G 2D NMR方法可探测这种内部磁场梯度的分布,并用于流体的扩散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核磁共振 岩心分析 顺磁性矿物 内部磁场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井探测岩石内部磁场梯度的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然红 肖立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1-1347,共7页
岩石内部磁场梯度对核磁共振测井横向弛豫T_2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探测岩石内部磁场梯度的二维核磁共振方法,发展了相应的反演方法,得到了含顺磁性物质的饱和水砂岩和泥质砂岩的内部磁场梯度分布规律.... 岩石内部磁场梯度对核磁共振测井横向弛豫T_2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探测岩石内部磁场梯度的二维核磁共振方法,发展了相应的反演方法,得到了含顺磁性物质的饱和水砂岩和泥质砂岩的内部磁场梯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顺磁物质含量的增加,岩石内部磁场梯度增大.含顺磁物质的饱和水砂岩颗粒均匀,不含粘土矿物,内部磁场梯度呈单峰分布特征.含绿泥石粘土矿物的饱和水泥质砂岩,T_2分布呈双峰特征,束缚水峰明显,小孔短T_2对应的梯度值大于大孔长T_2对应的梯度值.当绿泥石含量小于15%时,随绿泥石含量的增加,对应束缚水峰的短T_2组分明显增多,T_2分布展宽;当绿泥石含量大于15%以后,较大的岩石内部磁场梯度使短弛豫信息衰减迅速,表现出随绿泥石含量的增加,短T_2组分减少,T_2分布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测井 岩石内部磁场梯度 二维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T2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性火山岩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及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为例
3
作者 赵艾琳 赖强 +5 位作者 樊睿琦 吴煜宇 陈杰 严双栏 张家伟 廖广志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4,共12页
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基性火山岩为例,基于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及核磁共振弛豫机理,通过内部磁场梯度数值模拟方法及变回波间隔核磁共振实验,分别探讨了内部磁场梯度、顺磁性矿物含量对T_(2)谱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表... 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基性火山岩为例,基于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及核磁共振弛豫机理,通过内部磁场梯度数值模拟方法及变回波间隔核磁共振实验,分别探讨了内部磁场梯度、顺磁性矿物含量对T_(2)谱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表征基性火山岩孔隙结构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西南部二叠系峨眉山火山岩储层岩性主要为玄武质火山碎屑熔岩、灰质角砾熔岩和玄武岩,灰质角砾熔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熔岩的矿物成分均主要为方解石、石英、斜长石及黏土矿物,黏土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7%和32%,其中绿泥石在黏土矿物中的占比分别为84%和33%。②基性火山岩中顺磁性矿物(绿泥石+含铁矿物)含量较高,在核磁共振测量时会产生较强的内部磁场梯度,在高内部磁场梯度下,随着回波间隔的增大,T_(2)谱主峰向短弛豫位置移动,谱面积不断减小,核磁孔隙度偏小;内部磁场梯度值越大,孔隙的几何形态越扭曲,孔径越小;内部磁场梯度对灰质角砾熔岩影响最大,其次为玄武质火山碎屑熔岩,对辉绿玢岩的影响最小。③通过数据拟合建立基于核磁孔隙度相对误差与顺磁性矿物含量的孔隙度校正公式;利用纵向弛豫时间T_(1)几乎不受内部磁场梯度影响的特点,将T_(1)转化为孔径分布;建立T_(1)与T_(2)谱几何平均值的关系,对T_(2)谱的峰值移动幅度进行校正,再进行孔径分布转换,即可实现T_(2)谱核磁孔隙结构评价。④通过该方法计算的研究区核磁孔隙度与测井孔隙度的相对误差为15%,平均孔喉半径与CT数字岩心实验得出的平均孔喉半径的误差为6%,研究区火山岩孔隙分布非均质性强,以中小孔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火山岩 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时间 内部磁场梯度 顺磁性矿物 数值模拟 孔隙结构 二叠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D)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识别储层流体的方法 被引量:45
4
作者 谢然红 肖立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10-2418,共9页
当地层孔隙中油气和水同时存在时,在核磁共振T_2分布上不同流体信号往往重叠,很难有效识别.本文采用改变回波间隔测量多组自旋回波串序列实现了(T_2,D)二维核磁共振方法,为有效识别储层流体提供了基础.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T_2,D)方... 当地层孔隙中油气和水同时存在时,在核磁共振T_2分布上不同流体信号往往重叠,很难有效识别.本文采用改变回波间隔测量多组自旋回波串序列实现了(T_2,D)二维核磁共振方法,为有效识别储层流体提供了基础.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T_2,D)方法存不同储层、不同测量信噪比以及不同外加磁场梯度条件下识别流体的效果.结果表明:(T_2,D)方法识别中、低黏度油层具有优势,随着信噪比增加和外加磁场梯度加大,分辨油和水的效果将变好.在气层,对磁场梯度有一定要求.并且,测量数据的信噪比越高,分辨气与水的效果越好,当测量数据信噪比低于70时,(T_2,D)方法在气层可能失效.在2MHz共振频率下,利用MARAN核磁共振岩芯分析仪器,对含顺磁性物质的饱和流体岩样进行了实验测量.验证了(T_2,D)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核磁共振 测井 T2分布 储层评价 流体识别 内部磁场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岩石T_2-G实验采集参数自动匹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飞 范宜仁 +3 位作者 邓少贵 邢东辉 刘玺 巫振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6,共7页
针对改良式CPMG(Car-Purcel-Meiboom-Gill)序列测量储层岩石内部磁场梯度分布时难以确定第一个窗口持续时间t0及回波个数NE1的问题,在总结T2-G实验采集参数人工调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t0、NE1的一项自动匹配技术:构造待测岩石的T2-G近似... 针对改良式CPMG(Car-Purcel-Meiboom-Gill)序列测量储层岩石内部磁场梯度分布时难以确定第一个窗口持续时间t0及回波个数NE1的问题,在总结T2-G实验采集参数人工调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t0、NE1的一项自动匹配技术:构造待测岩石的T2-G近似分布模型,基于该模型变化t0、NE1进行T2-G回波串正演数值模拟,结合T2-G最优化采集参数的约束条件确定t0、NE1。该技术在保证实验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实验效率,不同区块8块砂岩的T2-G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CPMG序列 内部磁场梯度 采集参数 自动匹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