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影响的验证——基于媒体监督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谢永珍 朱彩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9,共9页
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后的视角,以媒体监督为调节变量,对董事会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关系的验证发现: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具有显著的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置、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未领取薪酬董事比例... 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后的视角,以媒体监督为调节变量,对董事会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关系的验证发现: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具有显著的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置、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未领取薪酬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负相关;媒体监督在审计委员会设置、会议次数、高管激励对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中调节作用显著。对其研究的启发意义在于:为了有效修复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适度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下,上市公司应健全审计委员会、提高会议效率、发挥非财务专长专家的治理作用、改善董事薪酬制度等途径强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监督 董事会治理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影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莉莉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66,122,共5页
文章选取2011-2017年沪深A股上市且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高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性和两职合一的影响作用分别为不显著、显著正相关... 文章选取2011-2017年沪深A股上市且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高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性和两职合一的影响作用分别为不显著、显著正相关、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设置、规模和专业性的影响作用分别为显著正相关、不显著、不显著;高管变更和激励的影响作用均为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修复内部控制缺陷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3
作者 程建波 郑玥臻 杨瑞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2-110,共9页
我国企业主动修复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形比较少,这是否合理?以2013—2023年A股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视角,通过与被动修复内部控制缺陷情形进行比较,研究主动修复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我国企业主动修复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形比较少,这是否合理?以2013—2023年A股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视角,通过与被动修复内部控制缺陷情形进行比较,研究主动修复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内外部治理环境的保障作用。结果表明:相对于被动修复,主动修复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且股权制衡度和审计师声誉越高,上述关系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效应是通过提高创新投入、缓解融资约束来实现的。研究结论对企业根据公司内外部治理环境,积极主动修复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主动修复 高质量发展 股权制衡度 审计师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产权性质与审计定价 被引量:103
4
作者 李越冬 张冬 刘伟伟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52,共8页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的相互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选取2007至2011年沪深两市622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并考虑公司规模、审计复杂性、企业风险、事务所特征、上市公司所处地经济发达程度、行业等因素的影响,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的相互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选取2007至2011年沪深两市622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并考虑公司规模、审计复杂性、企业风险、事务所特征、上市公司所处地经济发达程度、行业等因素的影响,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审计定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相互替代作用,即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根据不同的产权性质讨论该作用机理后,发现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较高,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该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产权性质 审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审计效率、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 被引量:26
5
作者 吴粒 王蕾 林楠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41,共8页
为了改善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选取2014—2017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效率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检验内部审计独立性在其中的... 为了改善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选取2014—2017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效率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检验内部审计独立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审计效率能够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发挥其作用必不可少的前提,与低水平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部控制环境相比,较高的内部审计独立性会促进内部审计效率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效率 内部审计独立性 内部控制缺陷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合规成本与高管变更 被引量:16
6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王帅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98,共10页
与以往从静态视角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不同,转而从动态修复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合规成本及其高管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费用的显著增加相比,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并未显著引起企业销管费用的异常变化,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 与以往从静态视角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不同,转而从动态修复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合规成本及其高管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费用的显著增加相比,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并未显著引起企业销管费用的异常变化,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更倾向于"监管需求"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往往会导致高管的变更,而高管变更则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并且这一结果在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的环境下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并未真正成为企业的"自律"行为,仍然需要强化外部审计与政府内控监管,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压力传递价值,有助于企业优化高管团队,强化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改进公司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内部控制缺陷修复 合规成本 高管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于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39
7
作者 朱彩婕 刘长翠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5,共9页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主体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缺陷的修复。本文样本选取了2010~2014年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验证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在内部控制缺陷修...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主体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缺陷的修复。本文样本选取了2010~2014年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验证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在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公司的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独董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为5%;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另外,还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需要更多具有治理专长的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 缺陷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银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案例研究——基于2007—2009年的年报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逢春 池国华 占军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24-27,共4页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是检验其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的常见手段,尤其是内部控制中重大缺陷的披露,更值得外界相关利益者关注。文章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尤其是结合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界定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是检验其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的常见手段,尤其是内部控制中重大缺陷的披露,更值得外界相关利益者关注。文章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尤其是结合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界定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类型,并利用工商银行2007—2009年年报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对其披露的重大缺陷的数量和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最后针对上市银行存在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银行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分析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预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茜 戴文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4,共7页
公司破产风险、财务舞弊事件通常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深交所2007—2008年138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与138家非重大缺陷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 公司破产风险、财务舞弊事件通常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深交所2007—2008年138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与138家非重大缺陷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模型,帮助监管方、外部投资者等更好地预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研究表明,相比非重大缺陷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上市年限较长、规模较小、外部审计师变更更加频繁,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差,但流动性、营运能力指标的检验结果是混合性的。交互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企业内部特征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越冬 刘伟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86-94,共9页
文章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进行分组、对比,发现其业务复杂性、企业变化性、上市时间、资金投入可能性和获利能力等企业自身内部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 文章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进行分组、对比,发现其业务复杂性、企业变化性、上市时间、资金投入可能性和获利能力等企业自身内部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考虑行业和年度变量的情况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企业内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文章的贡献在于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从内部控制缺陷中分离出来研究,且把企业内部特征划分为五类,并考虑事务所特征、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等企业外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验证基于不同层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企业治理的作用,扩展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从而丰富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业务复杂性 机构投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认知偏差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基于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上市公司的两阶段分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许宁宁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53,共11页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降低对缺陷严重程度的认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隐瞒所识别的重大缺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即从隐瞒重大缺陷逐渐转变为降低重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披露。在该情形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仍然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认知偏差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识别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非标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5
12
作者 尚兆燕 扈唤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0,共7页
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往往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而内控有重大缺陷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会增加。因此,考察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信号传递作用对加强市场监管有重要意义。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独立董事辞职... 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往往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而内控有重大缺陷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会增加。因此,考察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信号传递作用对加强市场监管有重要意义。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独立董事辞职的数据表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与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公司当年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这说明独立董事的主动辞职行为确实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信号;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信号的强弱会因辞职独立董事的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更为强烈的信号,公司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会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主动辞职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非标审计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披露现状研究——基于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焱 姚海鑫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3,共6页
本文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统计了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整体状况、财务状况以及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样本公司财务指标并没有低于行业均值,样本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 本文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统计了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整体状况、财务状况以及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样本公司财务指标并没有低于行业均值,样本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比例较总体水平也偏高,但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引致市场的负面反应,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足的明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财务状况 市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审计质量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基于贵糖股份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波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297-309,共13页
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潜在的私人收益(例如,更加便利的盈余操控)相关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有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强烈动机。本文通过贵糖股份的案例揭示了在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控制,且股权集中的"壕沟效应"压倒"... 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潜在的私人收益(例如,更加便利的盈余操控)相关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有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强烈动机。本文通过贵糖股份的案例揭示了在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控制,且股权集中的"壕沟效应"压倒"利益协调效应"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人选而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督机制失效,导致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无法得到及时的识别、披露和整改。但高质量审计师的引入,能够发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治理功能,揭露被隐瞒不报的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监管者应高度关注大股东控制对于内部控制规范有效执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高质量审计师有效发挥治理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公司治理 审计质量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3,共8页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性质 机构投资者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整改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如实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吗?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武朝 贾丽丽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1,共5页
文章将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定义为内部控制强制披露规定,将存在"因财务违规被监管机构处罚"和"发生财务重述"但未在违规年度或财务重述事项发生年度披露内部... 文章将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定义为内部控制强制披露规定,将存在"因财务违规被监管机构处罚"和"发生财务重述"但未在违规年度或财务重述事项发生年度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为未如实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研究了强制披露规定下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未如实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超过一半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未如实披露其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文章还研究了披露或未如实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并提出由监管机构对公司和审计师检查进行治理,促使公司如实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如实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高管因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受到惩罚了吗?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宁宁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5,共11页
上市公司高管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行为会影响信息披露质量,损害资本市场的效率。本文主要考察了高管是否会因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而受到惩罚,研究发现:公司隐瞒重大缺陷会导致高管薪酬显著降低,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上市公司高管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行为会影响信息披露质量,损害资本市场的效率。本文主要考察了高管是否会因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而受到惩罚,研究发现:公司隐瞒重大缺陷会导致高管薪酬显著降低,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确会因隐瞒重大缺陷而受到惩罚。在按照企业所有制分组的样本中,该惩罚效应仍旧存在。但是,该惩罚效应在机构持股高、所处地区法律环境较好的公司更明显,且随着管理层权力的上升,惩罚效应有所减弱。文章建议关注内部控制等非财务业绩指标对高管薪酬的影响,重视高管诚信在薪酬契约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以实现权力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非重大缺陷的“蝴蝶效应”及审计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永志 唐秋玲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6,共3页
内部控制非重大缺陷比重大缺陷更有可能诱发"蝴蝶效应",这种"蝴蝶效应"需要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认为,应该综合运用法律、制度、技术等手段采取措施,以促使审计师、被审计单位对内... 内部控制非重大缺陷比重大缺陷更有可能诱发"蝴蝶效应",这种"蝴蝶效应"需要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认为,应该综合运用法律、制度、技术等手段采取措施,以促使审计师、被审计单位对内部控制非重大缺陷"蝴蝶效应"的应有关注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重大缺陷 蝴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69,共4页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决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其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中最核心的信息。围绕着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分类与认定、披露的影响因素以及披露的经济后果三个层...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决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其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中最核心的信息。围绕着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分类与认定、披露的影响因素以及披露的经济后果三个层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后续的研究方向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分类与认定 影响因素 经济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海荣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28-131,共4页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事件频频发生,公司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严重危害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营,给各界资本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失。为了防止该类事件发生,我国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内部控制的政策文件,但由于规定...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事件频频发生,公司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严重危害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营,给各界资本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失。为了防止该类事件发生,我国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内部控制的政策文件,但由于规定内容较为宽泛不够具体,致使上市公司出具的内部评价报告与审计报告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认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方面。为解决二者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文章以上市公司*ST天化为案例,对公司与注册会计师内控重大缺陷差异进行研究,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减少上市公司内控重大缺陷认定差异的举措,以期帮助上市公司增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可用性,降低该差异给公司以及利益相关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上市公司 认定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