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介绍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王怡心
-
机构
台湾内部稽核协会
-
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3,共3页
-
文摘
一、背景说明COSO委员会于1992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亦即所谓的旧框架,并于1994年进行了一些内容增补。该框架逐渐得到世界各国内部控制准则制定机构的认同,成为国际通用的内部控制准则。特别是为遵循美国《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2002)中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要求,在美国,
-
关键词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COSO委员会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萨班斯法案》
制定机构
国际通用
美国
企业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依托COSO框架优化内部控制审计
- 2
-
-
作者
于伯新
-
机构
青海油田分公司审计处
-
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2006年第9期41-42,共2页
-
文摘
本文从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创新特点和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提出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的几点认识。
-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COSO
优化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创新特点
-
分类号
F239.45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如何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李小青
-
机构
太原市体育运动学校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X期23-23,共1页
-
文摘
本文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入手简述其含义,从概括性原则和具体性措施两方面,论述了事业单位如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着重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要素进行探讨。
-
关键词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概括性
-
分类号
F230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基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内部控制评估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崔松
-
机构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
-
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2010年第2期88-90,共3页
-
文摘
2009年7月,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在上市公司范围内率先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企业防范风险,减少舞弊行为,改进财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构建了内部控制体系,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10年,许多中央企业和上市公司都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作为新一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
关键词
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评估
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上市公司
《基本规范》
财务信息质量
风险管理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中美内部控制发展的比较研究
- 5
-
-
作者
刘杰
-
机构
山东聊城大学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2-112,共1页
-
文摘
一、美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一)美国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国内对美国内部控制的发展研究比较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四个阶段,一种观点认为是五个阶段。我们赞同五个阶段的观点,也就是说美国的内部控制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萌芽期,也叫内部牵制阶段,时间在20世纪40年代前;第二阶段称为发展期,也叫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时间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第三阶段称为过渡期,也叫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四阶段称为完善期,也叫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五阶段称为成熟期,也叫企业风险管理阶段,时间在2003年以后。
-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中美
内部控制结构
企业风险管理
40年代
-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被引量:11
- 6
-
-
作者
路世谊
-
机构
北京华泰君安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5-27,共3页
-
文摘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时至今日,风险管理的概念跃然纸上,为众人所探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分别是什么?关系如何?首先,要从两者的定义着眼。1992年发表的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个企业董事会、
-
关键词
内部控制理论
全面风险管理
企业董事会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结构
内部牵制
整合框架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课题组
-
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2009年第4期60-61,共2页
-
文摘
一、作用
1、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根据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要求,内部控制活动始于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过程包括确立商业银行的目标,识别目标相关的风险,评估风险的后果和可能性,并针对风险评估结果考虑适当的控制活动。可见,只有确定了风险点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控制程序。如今,现代内部审计已经从一般的查错防弊发展到对内部控制和经营情况的参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也不例外。随着商业银行科技的广泛应用和业务的不断更新,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活动
风险评估
COSO
-
分类号
F239.45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如何完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管述学
-
机构
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
-
出处
《现代金融》
2012年第6期43-44,共2页
-
文摘
国际上内部控制理论先后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及最新的全面风险管理总体框架五个阶段。1992年,美国著名的内部控制研究机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提出了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专题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也称COSO报告,成为内部控制领域最为权威的文献之一。我国监管机构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基本上沿袭了COSO内部控制报告的框架。2004年,COSO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总框架。本文对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内控体系的建议。
-
关键词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内控体系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内部控制理论
全面风险管理
COSO报告
企业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制度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