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部控制披露:争论与思考——兼对SOX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的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艳 钟文胜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8,共6页
SOX法案的颁布引发了各国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及披露制度的强烈关注,其中很多争议性问题一直延续至今,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披露规范的统一性。在财务报告监管系统中,不同的控制机制之间存在替代或补充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机制间的协同性... SOX法案的颁布引发了各国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及披露制度的强烈关注,其中很多争议性问题一直延续至今,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披露规范的统一性。在财务报告监管系统中,不同的控制机制之间存在替代或补充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机制间的协同性,才能更好地防范公司造假,保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并能分散系统中的制度风险。SOX404条款对内部控制披露制度的部分设计破坏了这种协同性,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也导致了实务的混乱。未来内部控制披露制度的完善必须考虑财务报告系统内机制设计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披露 财务报告系统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教育背景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百兴 李弄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7,共18页
高学历水平通常意味着拥有更扎实的专业素养以及更理性的行为,而在愈发重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中,作为核心管理者的首席执行官(CEO),其教育背景是否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具有重要联系?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 高学历水平通常意味着拥有更扎实的专业素养以及更理性的行为,而在愈发重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中,作为核心管理者的首席执行官(CEO),其教育背景是否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具有重要联系?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CEO教育背景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高学历CEO能稳健地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CEO学历水平有效提升了CEO能力,从而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而CEO能力所隐含的声誉也是重要机制之一。分项检验结果显示,高学历CEO主要提高了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及信息与沟通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代理问题成本高、规模小的企业,高学历CEO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CEO个人特征的经济后果研究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经理人的治理作用增添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 教育背景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CEO能力 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影响:一项实验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池国华 张传财 韩洪灵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研究个人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与内部控制披露管制相关的政策含义。本文运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具... 研究个人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与内部控制披露管制相关的政策含义。本文运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但投资者对不披露任何缺陷与披露重要缺陷并没有进行差异化的风险认知反应;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描述程度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无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还发现,对管理者的信任是内部控制缺陷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影响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使用程度越高,越能强化内部控制缺陷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缺陷 个人投资者 风险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市场反应研究——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6
4
作者 杨清香 俞麟 宋丽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30,共8页
本文以2006-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市场反应,但从不同侧面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 本文以2006-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市场反应,但从不同侧面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内部控制有效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则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从披露类型看,强制性披露较自愿性披露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从披露详略看,详细披露会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简单披露则不一定。此外,与单独的强制性披露或自愿性披露的市场反应相比,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据此本文认为,在进一步加强强制性披露的日常监管的同时完善自愿性披露的激励政策,是当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和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市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基于治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5
5
作者 刘亚莉 马晓燕 胡志颖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43,共9页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视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表现的调查显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将样本...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视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表现的调查显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将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在控制了经营复杂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后发现,当年才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更频繁,重述报告的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 外部审计 上市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2
6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唐亮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4,共7页
本文选取2006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整理,选取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自变量,替代股权结构,分析其对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股权结构... 本文选取2006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整理,选取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自变量,替代股权结构,分析其对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股权结构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场评价与盈余信息含量 被引量:42
7
作者 余海宗 丁璐 +1 位作者 谢璇 吴艳玲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95,共9页
本文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09至2011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验证了引起市场反应的具体路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间接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和投入水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我... 本文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09至2011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验证了引起市场反应的具体路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间接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和投入水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我们通过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表现越好,市场评价越高;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增进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表现越好,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市场评价 盈余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 被引量:142
8
作者 赵息 许宁宁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109,共9页
以深市A股主板市场2008—2011年财务重述公司为基础,利用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重述的因果关系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对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 以深市A股主板市场2008—2011年财务重述公司为基础,利用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重述的因果关系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对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上市公司管理层越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即在当前公司治理机制弱化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模糊的背景下,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资控股公司,国资控股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这表明,要想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真正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必须对管理层权力实施有效制衡以规范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机会主义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缺陷信息披露的实证证据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瑶 郭雪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100,共7页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角度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证据,从外部审计、公司治理和公司基本特征这三个角度,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角度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证据,从外部审计、公司治理和公司基本特征这三个角度,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师类型、审计委员会财会专业管理水平、审计委员会非财会专业管理水平、监事会规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董事会会议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系列研究为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外部审计 公司治理 公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嵌合治理框架的建构及理论诠释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晓岚 沈豪杰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115,126,共7页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均嵌合于公司治理,三者有着产生发展的同源性、终极目标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手段上的重叠性;在具有内在一致性并具有价值递进关系的目标结构牵引下,构成了有机链接的嵌合结构性框架;以内部控制为起点,以内部控...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均嵌合于公司治理,三者有着产生发展的同源性、终极目标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手段上的重叠性;在具有内在一致性并具有价值递进关系的目标结构牵引下,构成了有机链接的嵌合结构性框架;以内部控制为起点,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为链接载体,有效链接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形成起点决定终点,终点制约起点的互动运行模式。本文建议,应当注重内部控制设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协调,尽快推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以强化对上述治理框架的实际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选择”的视角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息 许宁宁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9,共5页
笔者基于"动机选择"的视角,对影响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建立在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以及源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昂贵显性和隐性成本是管理层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驱动力;薄弱的... 笔者基于"动机选择"的视角,对影响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建立在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以及源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昂贵显性和隐性成本是管理层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驱动力;薄弱的外部治理环境和不尽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基础则为管理层"动机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机会;而管理层所拥有的超出其特定控制权范畴的管理层权力又为其在信息披露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缺陷 管理层 动机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 被引量:28
12
作者 黄娟 张配配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绩效越好,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绩效越好,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绩效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是管理层权力影响企业绩效的部分中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企业绩效 中介效应模型 代理成本 融资成本 外部投资者 内部控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基于创业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常启军 苏亚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49,共6页
文章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披露和抑制代理成本... 文章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披露和抑制代理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同时,代理成本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传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代理成本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报告重述、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基于深圳主板市场2010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
14
作者 叶陈刚 刘桂春 姜亚凝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115,共8页
以深圳主板市场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因公司前期年... 以深圳主板市场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因公司前期年度报告存在缺陷而进行重述的公司更有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将内部控制缺陷进一步划分为财务报告层面缺陷和公司层面缺陷,财务报告重述与二者都呈显著正相关,而审计师变更仅与财务报告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单方面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报告重述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审计师变更 财务报告层面缺陷 公司层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认知偏差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基于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上市公司的两阶段分析 被引量:38
15
作者 许宁宁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53,共11页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降低对缺陷严重程度的认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隐瞒所识别的重大缺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即从隐瞒重大缺陷逐渐转变为降低重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披露。在该情形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仍然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认知偏差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识别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盈余质量效应研究——基于2007-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晓岚 沈豪杰 金俊超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9期68-76,共9页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熵模型计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7—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计量,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盈余质量越高...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熵模型计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7—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计量,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盈余质量越高,也即存在更少的盈余操纵行为;反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低的公司,盈余质量越差。这说明中国现阶段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有决策价值的,而这一发现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盈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基于2010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菊琴 严士锋 辜波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1-67,共7页
在对我国2010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就我国证券市场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具有信息含量,... 在对我国2010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就我国证券市场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具有信息含量,投资者能够利用这些信息获得超额收益;我国证券市场能够有效反映已公开的信息,进而消除市场套利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证明了我国证券市场价格中包含的信息越多,市场就越有效;盈利能力越强、成长性越好的公司越愿意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自我评价报告披露 SOX法案 股票价格 CAR 累计非正常报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风险如何影响审计师变更——基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佘晓燕 邱炀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7,共7页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控缺陷披露视角,研究上市公司风险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审计费用及非标审计意见均与审计师变更存在相关关系,且在不同风险程度下其对变更的影响存在...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控缺陷披露视角,研究上市公司风险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审计费用及非标审计意见均与审计师变更存在相关关系,且在不同风险程度下其对变更的影响存在不同效应。以上结论表明:公司面临风险困扰时,应加强风险控制而非与审计师合谋购买审计意见,应选聘执业质量好的审计机构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高度谨慎性和风险意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本研究为我国监管部门在完善内部控制和审计师变更制度等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审计师变更 变更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