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控主体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爽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3,共6页
作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和实施主体,董事会对于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及成效至关重要。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利用2005-2017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基于内控主体角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实施主体对于... 作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和实施主体,董事会对于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及成效至关重要。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利用2005-2017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基于内控主体角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实施主体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十分显著,董事会规模和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设立审计委员会、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能够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独立董事比例对内控有效性则不存在显著影响。基于产权性质的分组检验表明,两职兼任对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消极影响,而对非国有企业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实施主体 董事会特征 内部控制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信息错报风险与个体投资者的信息可靠性感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继勋 周冉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8,共7页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不同主体关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评价意见、信息错报风险对个体投资者感知财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错报风险高的情况下,有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时,个体投资者感知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最高,有独立董事意见...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不同主体关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评价意见、信息错报风险对个体投资者感知财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错报风险高的情况下,有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时,个体投资者感知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最高,有独立董事意见时次之,只有企业自我评价意见时最低;在信息错报风险低时,个体投资者的感知在以上三种主体意见之间没有差异;个体投资者对财务信息可靠性的感知"中介"了不同评价主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见与投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评价主体 信息错报风险 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信息可靠性感知 内部控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基本规范”应明确的三个问题
3
作者 王玉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5,共3页
企业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过程中,应明确理解内部控制的主体和控制目标,董事会、监事会、全体员工都是内部控制的主体,把全体员工列为控制主体是基本规范的一大特色;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日常控制的基本目标和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过程中,应明确理解内部控制的主体和控制目标,董事会、监事会、全体员工都是内部控制的主体,把全体员工列为控制主体是基本规范的一大特色;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日常控制的基本目标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内部控制原则。正确理解和运用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付诸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主体 内部控制原则 内部控制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