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母亲的敏感性到学步儿的依恋安全性:内部工作模式的桥梁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青 王争艳 +4 位作者 卢珊 梁熙 贺琼 王朝 胡若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366,共14页
采用视觉习惯化实验程序、陌生情境技术及母亲行为Q分类方法对41名14个月的学步儿及其母亲进行了学步儿内部工作模式、学步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依恋类型以及母亲在母婴互动中的敏感性的评估。结果发现:(1)不安全型的学步儿预期看护者对他... 采用视觉习惯化实验程序、陌生情境技术及母亲行为Q分类方法对41名14个月的学步儿及其母亲进行了学步儿内部工作模式、学步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依恋类型以及母亲在母婴互动中的敏感性的评估。结果发现:(1)不安全型的学步儿预期看护者对他们痛苦的信号是无回应的。(2)以自身为中心的母亲的学步儿预期看护者是无回应的。(3)潜类别分析的结果发现母亲敏感性影响学步儿依恋行为的2种关系模式:类别1,以孩子为中心的母亲的学步儿更容易形成看护者是有回应的预期,持这种预期的学步儿在陌生情境程序中表现出安全依恋行为;类别2,以自身为中心的母亲养育出的学步儿更容易对看护者形成无回应的预期,并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不安全依恋行为。研究表明:内部工作模式在母亲的敏感性和学步儿的依恋安全性之间起着重要的内部机制作用——母亲的敏感性行为的累积促进了学步儿内部工作模式关于母亲的预期,这种预期又进一步引导着学步儿的依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步儿 依恋 内部工作模式 母亲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 被引量:90
2
作者 王争艳 刘迎泽 杨叶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9-639,共11页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在婴儿/孩子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Bowlby的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为理解依恋行为的发展提供了方法,是依恋研究工作的进步...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在婴儿/孩子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Bowlby的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为理解依恋行为的发展提供了方法,是依恋研究工作的进步。该文从内部工作模式的性质、内部工作模式的结构和其稳定性的研究对内部工作模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详细论述了在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不同理论背景下的几种可能的结构,进一步分析了内部工作模式的稳定性和变化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今后内部工作模式概念的发展和可能的不同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型结构的存在进行了思考和探索。特别的提出,随着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人际关系的不断复杂化,个体可能在自身的依恋模式基础上分别分化出不同类型的工作模式结构,对这一理论构想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可能揭示内部工作模式的个体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 内部工作模式 成人依恋 依恋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社会认知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争艳 杨叶 汪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0-887,共8页
社会认知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在验证依恋理论的核心假设和探索与情绪调节策略、依恋系统活动有关的心理活动过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把当前社会认知理论特别是心理表征这一重要概念运用到理解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working... 社会认知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在验证依恋理论的核心假设和探索与情绪调节策略、依恋系统活动有关的心理活动过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把当前社会认知理论特别是心理表征这一重要概念运用到理解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中去的价值已经逐渐显露。文章概述了关于内部工作模式与心理表征的关系及其在启动效应、可得性与通达性、记忆、情绪、归因等五个重要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 依恋风格 心理表征 启动效应 可得性与通达性 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与亲子沟通之关系探微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争艳 王军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本文在回顾依恋理论中有关沟通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和亲子沟通间的联系,特别强调依恋理论中的沟通,关于依恋和亲子沟通间关系的实验研究,沟通、依恋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本文最后还探讨和分析了沟通的界... 本文在回顾依恋理论中有关沟通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和亲子沟通间的联系,特别强调依恋理论中的沟通,关于依恋和亲子沟通间关系的实验研究,沟通、依恋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本文最后还探讨和分析了沟通的界定、依恋与家庭系统沟通的关系、通过沟通改善依恋安全性从而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 内部工作模式 沟通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新视角:客体关系学派的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圣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5,共4页
作为婴儿与主要呵护人之间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依恋的研究甚受心理学家的重视,尤其是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表征问题。文章通过依恋理论的简单回顾,从客体关系尤其是Winnicott的过渡性客体这一角度对不同依恋类型的依恋内部工作模... 作为婴儿与主要呵护人之间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依恋的研究甚受心理学家的重视,尤其是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表征问题。文章通过依恋理论的简单回顾,从客体关系尤其是Winnicott的过渡性客体这一角度对不同依恋类型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发展,婴幼儿对他人和父母的依恋表征的形成,婴幼儿在与母亲的短暂分离中内心体验对依恋类型形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工作模式 过渡性客体 陌生情境测验 依恋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基于信息技术二重性理论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庆龙 何佳楠 芮柏松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7,共7页
以信息技术的二重性("环境"和"工具"的双重属性)作为理论基础,对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的发展既是一部基于广义"环境观"的演进历史,也是一部贯穿了以信... 以信息技术的二重性("环境"和"工具"的双重属性)作为理论基础,对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的发展既是一部基于广义"环境观"的演进历史,也是一部贯穿了以信息技术环境为主线的基于"工具观"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演进历史,而基于环境需求与技术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是决定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发展的关键。信息化时代,基于"工具观"的审计方法的应用能力无法从根源上改变审计抽样方法,由此体现为以内部审计信息化对于审计期望差距的弥合程度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的渐进性发展。从信息技术到新技术,其颠覆性变革推动内部审计从信息化走向数智化,而该阶段新技术的二重性涵义也发生了重要变革,数据导向审计工作模式破土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二重性 内部审计工作模式 内部审计信息化 数据导向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对成人依恋安全感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曹贤才 王大华 白学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依恋的可塑性是成人依恋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而探究依恋的可塑性首先需要了解依恋安全感是如何获得的。依恋控制系统模型指出,个体可以通过内部表征的方式通达依恋安全感。现有研究中常常将安全基地脚本作为这种内部表征方式,但忽视了... 依恋的可塑性是成人依恋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而探究依恋的可塑性首先需要了解依恋安全感是如何获得的。依恋控制系统模型指出,个体可以通过内部表征的方式通达依恋安全感。现有研究中常常将安全基地脚本作为这种内部表征方式,但忽视了另一种内部表征形式,即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先前有几项研究提出并证实了依恋相关情景模拟这一新的依恋安全感通达路径,但尚未回答:这一新的通达路径与已有路径相比有何特异性?其作用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基于此进行特质依恋安全干预?本课题将通过3项研究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研究1考察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对依恋安全感的影响及其特异性;研究2从依恋相关情景模拟的内容和加工过程的角度考察其对依恋安全感的影响机制;研究3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分类方法,并将其用于特质依恋安全干预。本课题将补充依恋控制系统模型的内容,能够解释依恋系统的情境灵活性,并为理解依恋的可塑性及进行依恋安全的干预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依恋 情景模拟 依恋控制系统模型 依恋安全感 内部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情境下内隐-外显地方依恋模型研究——基于心理学视角 被引量:40
8
作者 骆泽顺 林璧属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2期45-54,共10页
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无法解决地方依恋形成心理机制这一理论问题。在当前旅游领域研究中,有关实证研究在地方依恋已经形成的理论预设前提下,通过编制相关量表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来探讨目的地社区居民和游客地方依恋形成的影... 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无法解决地方依恋形成心理机制这一理论问题。在当前旅游领域研究中,有关实证研究在地方依恋已经形成的理论预设前提下,通过编制相关量表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来探讨目的地社区居民和游客地方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行为。至于这两种依恋有何区别、如何形成以及如何指导相应的依恋行为等相关理论问题却鲜有涉及。该研究回溯到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构建了旅游情境下的内隐-外显地方依恋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1)内部工作模式(依恋表征)原理可用以解释地方依恋形成的心理机制;(2)内部工作模式是由一般依恋表征和特殊依恋表征组成的层级结构,前者指导社区居民依恋的形成,后者指导游客依恋的形成;(3)地方依恋存在内隐和外显两种状态。社区居民依恋由内隐状态激发为外显状态去指导其依恋行为,游客依恋从外显状态内化为内隐状态去指导其依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内部工作模式 内隐依恋 外显依恋 旅游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恋理论在亲子关系服务中的行动过程框架及其适应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美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6,共7页
发端于心理学的依恋理论近年来逐渐运用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依恋理论对依恋关系的关注,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种实践路径,即以"关系"为主的实践。在为亲子关系服务中,其实践注重关系的中介性与中心性,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 发端于心理学的依恋理论近年来逐渐运用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依恋理论对依恋关系的关注,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种实践路径,即以"关系"为主的实践。在为亲子关系服务中,其实践注重关系的中介性与中心性,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改善亲子关系。但是依恋理论根植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与东方的情境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应用中须考虑理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类型 内部工作模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