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 被引量:75
1
作者 程新生 张宜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财务业绩为标准 ,对不同类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公司绩效进行研究 ,以截面数据分析内部审计模式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论是设立内部审计有利于公司生存 。
关键词 内部审计模式 公司绩效 中国制造业 上市公司 财务业绩 实证研究 截面数据 设立 职能 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及其需求动因研究——基于对湘潭市上市公司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钰 钟希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9,共7页
2008年6月中央五部委①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并未限定其具体模式。在对现有内审模式分类研究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划分方法,即将内部审计划分为合规型、增值型... 2008年6月中央五部委①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并未限定其具体模式。在对现有内审模式分类研究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划分方法,即将内部审计划分为合规型、增值型与过渡型三类,而增值型模式无疑代表了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市4家上市公司内审机构负责人及管理当局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专访,发现企业内审模式的形成主要受上市公司面临的竞争和风险、企业所有权性质与结构以及企业管理水平与理念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模式 需求动因 合规型 增值型 过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 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经营能力 被引量:31
3
作者 任志宏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2-84,共3页
近年来,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与组织机构和经营特点的不相适应,集团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企业集团的经营与经济效益的提升。转变内部审计目标定位、提升内部审计组织地位、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完... 近年来,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与组织机构和经营特点的不相适应,集团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企业集团的经营与经济效益的提升。转变内部审计目标定位、提升内部审计组织地位、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完善内部审计程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式,以强化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适应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集团面临经营风险和竞争不断加剧的局面,重塑并完善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审计模式 中国 内部控制制度 经营能力 战略决策 审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分析--基于公司治理绩效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奇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128,共6页
本文以2008年沪深两市江苏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窗口,对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和非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下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文以2008年沪深两市江苏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窗口,对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和非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下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多元分析发现,内部审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关系正相关,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为此,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模式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改进与支持——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观视角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白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共5页
内部审计的模式已经发展到了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阶段。金融危机后,风险领域的变化和利益相关者期望的提升对当前的内部审计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内部审计模式需要针对这些变化做出改进。文章尝试引入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思想,从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的模式已经发展到了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阶段。金融危机后,风险领域的变化和利益相关者期望的提升对当前的内部审计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内部审计模式需要针对这些变化做出改进。文章尝试引入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思想,从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角色和价值增值途径入手,对增值型内部审计提出改进,进而分析了改进过程中需要的支持,并尝试构建了"内部审计价值实现金字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增值 内部审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海燕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X期85-86,共2页
企业组织结构是影响企业集团构建内部审计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集团采取的组织结构模式不同,其构建的内部审计模式也应该不同。不同组织结构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模式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企业集团应该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模式来合理... 企业组织结构是影响企业集团构建内部审计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集团采取的组织结构模式不同,其构建的内部审计模式也应该不同。不同组织结构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模式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企业集团应该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模式来合理选择适合的内部审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模式 企业集团 组织结构模式 评价 企业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内部审计模式创新思路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5
7
作者 管亚梅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德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除了得益于企业经营活动和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化所引发的加强内部管理和控 制的内在需求外,还与内部审计自身目标定位、工作理念的转变及其对提升企业价值的贡献密不可分。在德国内 部审计的发展中,既体现了国际内部... 德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除了得益于企业经营活动和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化所引发的加强内部管理和控 制的内在需求外,还与内部审计自身目标定位、工作理念的转变及其对提升企业价值的贡献密不可分。在德国内 部审计的发展中,既体现了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一般趋势,也明显受到具有德国特色的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模式 经营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模式探析
8
作者 柏思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60-61,共2页
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设置和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IT环境发展迅速,许多非人为的因素均会影响企业经营者履约。为此企业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设置和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IT环境发展迅速,许多非人为的因素均会影响企业经营者履约。为此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环境 内部审计模式 监督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9
作者 梁素萍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4,共2页
一、风险控制内部审计产生的背景条件 (一)产生基础企业内审由“监督和服务导向型”向“管理导向型”发展需要为更好地配合管理者经营目标的实现,内审应充分分析、估计经营风险,及时提出预防风险的对策建议;做好内控制度的测试和... 一、风险控制内部审计产生的背景条件 (一)产生基础企业内审由“监督和服务导向型”向“管理导向型”发展需要为更好地配合管理者经营目标的实现,内审应充分分析、估计经营风险,及时提出预防风险的对策建议;做好内控制度的测试和评估,检验关键控制点设置的恰当性以及有效性、完整性,分别予以补设、重建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模式 风险控制 管理框架 服务导向型 经营风险 控制点设置 内控制度 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驱动下“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新鹏 冯均科 李之媛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116,共7页
数字化背景下推动内部审计由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分析数字化条件下“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内部审计理论阐述数字化驱动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内涵,并探讨其具体内容。数... 数字化背景下推动内部审计由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分析数字化条件下“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内部审计理论阐述数字化驱动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内涵,并探讨其具体内容。数字化驱动下“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的关键在于内部审计重心的转移、内部审计“双重身份”的确立、内部审计“增值型”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内部审计的动力升级。该研究对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内部审计的变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驱动 内部审计模式 增值型 国家微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内部审计模式选择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志峰 张珊珊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3,共2页
一、内部审计模式的现状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严肃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制衡的运作机制,上市公司大都建立了... 一、内部审计模式的现状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严肃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制衡的运作机制,上市公司大都建立了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较晚,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也不尽一致,内部审计模式存在多种类型,也各有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 自我约束机制 内部审计制度 上市公司 财产所有者 财经纪律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1
12
作者 暴水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8-49,共2页
随着我国企业集团规模的壮大,建立一个通过发挥单位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控制职能的监管机制来为企业的决策服务,已经成为企业集团管理的内在需要。本文主要从如何设定一种合理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目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创新设置模... 随着我国企业集团规模的壮大,建立一个通过发挥单位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控制职能的监管机制来为企业的决策服务,已经成为企业集团管理的内在需要。本文主要从如何设定一种合理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目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创新设置模式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管理 内部审计模式 创新 集团规模 我国企业 决策服务 监管机制 控制职能 内在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基于信息技术二重性理论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庆龙 何佳楠 芮柏松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7,共7页
以信息技术的二重性("环境"和"工具"的双重属性)作为理论基础,对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的发展既是一部基于广义"环境观"的演进历史,也是一部贯穿了以信... 以信息技术的二重性("环境"和"工具"的双重属性)作为理论基础,对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的发展既是一部基于广义"环境观"的演进历史,也是一部贯穿了以信息技术环境为主线的基于"工具观"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演进历史,而基于环境需求与技术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是决定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发展的关键。信息化时代,基于"工具观"的审计方法的应用能力无法从根源上改变审计抽样方法,由此体现为以内部审计信息化对于审计期望差距的弥合程度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的渐进性发展。从信息技术到新技术,其颠覆性变革推动内部审计从信息化走向数智化,而该阶段新技术的二重性涵义也发生了重要变革,数据导向审计工作模式破土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二重性 内部审计工作模式 内部审计信息化 数据导向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钊平 仇美云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为继续保持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必要。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分别从组织模式、业绩考核、法规体系、员工素质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模式 业绩考核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与创新 被引量:7
15
作者 伍珊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47,共2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和高校多渠道办学能力的逐步增强,高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高校规模也不断扩大,其组织管理幅度更宽,教学、经济活动更丰富,财务预算资金更大。高校内部审计作为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经济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和高校多渠道办学能力的逐步增强,高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高校规模也不断扩大,其组织管理幅度更宽,教学、经济活动更丰富,财务预算资金更大。高校内部审计作为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经济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许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模式同高校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而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内部审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工作 高校建设 高等教育投入 高校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模式 办学能力 高校规模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实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晓琴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86,共2页
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对企业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内部审计系统框架,使风险导向审计能更好地顺利实施。(一)框架内容风险导向审计框架划分成五大子系统。即战略计划、业务程序、组织建构、风险评估体系和抽样模... 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对企业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内部审计系统框架,使风险导向审计能更好地顺利实施。(一)框架内容风险导向审计框架划分成五大子系统。即战略计划、业务程序、组织建构、风险评估体系和抽样模型。具体如下:(1)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指建立定位及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框架构建 内部审计模式 流程再造理论 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评估体系 审计系统 审计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内部审计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光绪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2-66,共5页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模式滞后传统的监督型审计正在向管理型审计转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不再仅仅是监督,还应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这就要求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延伸,将内部审计覆盖整...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模式滞后传统的监督型审计正在向管理型审计转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不再仅仅是监督,还应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这就要求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延伸,将内部审计覆盖整个企业管理活动,将审计的“秋后算账”转变为“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这对于降低企业损失和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内部 审计评价 层次分析法 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管理决策 管理型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
18
作者 徐桂菊 李晓琳 《山东经济》 2006年第5期99-100,139,共3页
通过对内部审计理论近几年的发展和我国企业现状的分析,看到我国的内部审计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必须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使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以加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企... 通过对内部审计理论近几年的发展和我国企业现状的分析,看到我国的内部审计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必须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使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以加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理论 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控制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14
19
作者 卓和平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2,4,共3页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风险在持续增大,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匈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运行的一种治理机制,往企业法人治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很多学...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风险在持续增大,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匈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运行的一种治理机制,往企业法人治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很多学者对时下流行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风险导向型审计技术和方法在内部审计领域的运用还主要局限于宏观层面。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了解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本文从企业法人治理理论、审汁方向的演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做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机制 风险管理 导向型 企业法人治理 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模式 企业规模 系统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创新之我见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述君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1,共2页
一、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因素分析施工企业具有复杂的多层次组织机构,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既要对施工企业本身及其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又要对控股企业、参股企业和关联企业进行审计,审计范围空前扩大。另外,现代施工企业往往... 一、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因素分析施工企业具有复杂的多层次组织机构,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既要对施工企业本身及其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又要对控股企业、参股企业和关联企业进行审计,审计范围空前扩大。另外,现代施工企业往往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经营范围横跨多个行业,又使审计的难度加大了。因此,客观上要求施工企业设立一个与其内部组织机构相适应的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也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施工企业 企业内部审计 审计创新 内部组织机构 多元化发展战略 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体系 分支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