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质网应激对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宁 赵有祺 徐灵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是在内质网腔完成的,Ca^(2+)或内环境稳态的任何干扰均可导致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的产生,进而导致内质网应激(ERS)。通过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中的三条信号通路:肌醇需求酶1(IRE1)、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 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是在内质网腔完成的,Ca^(2+)或内环境稳态的任何干扰均可导致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的产生,进而导致内质网应激(ERS)。通过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中的三条信号通路:肌醇需求酶1(IRE1)、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转录激活因子6(ATF6),ERS可维持分泌蛋白的正确折叠。细胞因子作为小分子分泌蛋白,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等疾病状态下,多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大量分泌,其分泌途径的平衡受ERS调节,进而影响细胞功能。有关ERS调节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对ERS调节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未折叠蛋白反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生肌膏通过抑制过度内质网应激和调控PERK/IRE1/NLRP3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
2
作者 杨柳 丁雅容 +5 位作者 贺梅津 王栩冰 杨双喜 廖亮英 黄新灵 周忠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5-952,共8页
目的: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需求酶1(IRE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角度探讨解毒生肌膏(JDSJG)调控内质网应激(ERS)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生肌... 目的: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需求酶1(IRE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角度探讨解毒生肌膏(JDSJG)调控内质网应激(ERS)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生肌膏组和磺胺嘧啶银乳膏组,除对照组不进行糖尿病造模外,其余3组大鼠均通过腹腔注射45 mg/kg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4组均手术切除大鼠背部全层皮肤制备大鼠创面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用生理盐水涂抹创面,解毒生肌膏组每日外敷解毒生肌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组每日外敷磺胺嘧啶银乳膏,换药后创面均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连续给药14 d后分析大鼠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检测创面组织内质网数量、形态及其肿胀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创面PERK、IRE1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组织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TXNIP和NLRP3表达;ELISA检测创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IL-1β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干预14 d后,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创面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炎性渗出多和肉芽组织生长差,模型组中PERK、IRE1、TXNIP、CHOP、NLRP3和ASC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炎症因子IL-1β、IL-18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解毒生肌膏组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P<0.01),且炎症渗出减少,肉芽组织的生长明显改善,创面组织TXNIP、PERK、IRE1、CHOP、ASC和NLRP3表达显著下降(P<0.01),炎症因子IL-1β和IL-18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解毒生肌膏可能通过抑制PERK/IRE1/NLRP3通路的过度激活,减轻过度的ERS及持续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生肌膏 内质网 PERK/IRE1/NLRP3信号通路 糖尿病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sigma-1受体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傅程龙 徐迅 +3 位作者 郭燕兰 周琛婓 郭杨博 崔建梅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及sigma-1受体(SIR)和内质网应激(ERS)通路分子的表达,探讨跑台运动改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MS组及CUMS运动组(CUMS+TR),每组10只大鼠。随后,... 目的:通过检测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及sigma-1受体(SIR)和内质网应激(ERS)通路分子的表达,探讨跑台运动改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MS组及CUMS运动组(CUMS+TR),每组10只大鼠。随后,CUMS组及CUMS+TR组大鼠建立CUMS抑郁模型,同时,CUMS+TR组大鼠进行4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20 m/min)。运动及应激结束后采用八臂迷宫(RAM)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肌醇必需酶l(IRE1)、X-盒结合蛋白1(XBP1)、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SI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M实验中CUMS组大鼠总记忆错误次数增多,完成八臂迷宫时间延长(P<0.05);并且CUMS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结构呈明显病理改变、海马SIR蛋白表达减少,GRP78、IRE1、XBP1、CHOP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4周跑台运动可显著改善CUMS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与CUMS组比较,CUMS+TR组大鼠海马SIR表达增加,GRP78、IRE1、XBP1、CHOP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跑台运动可改善CUMS大鼠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SIR表达及抑制ERS介导细胞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慢性不可预知 认知障碍 sigma-1受体 内质网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蒿汤合泽泻汤对NASH小鼠内质网应激IRE1信号通路介导铁死亡的影响
4
作者 沙小钰 黄艳阳 +3 位作者 刘宝莹 杨思琦 贾连群 隋国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99-1708,共10页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合泽泻汤对NASH小鼠内质网应激IRE1信号通路介导铁死亡的影响。方法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茵陈蒿汤组、泽泻汤组、合方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其他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饲,20周后,茵陈蒿汤组...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合泽泻汤对NASH小鼠内质网应激IRE1信号通路介导铁死亡的影响。方法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茵陈蒿汤组、泽泻汤组、合方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其他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饲,20周后,茵陈蒿汤组、泽泻汤组、合方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采用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和肝功能,RT-qPCR法检测TFR1、FPN、Xbp1、Xbp1s、XBP1等依赖性UPR靶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GRP78、P-IRE1α、GPX4、TFR1、FPN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Fe^(2+)、MDA含量,WST-8法检测SOD活性,ELISA检测ROS含量,GPO-PAP法检测小鼠肝组织TG含量。结果茵陈蒿汤组、泽泻汤组、合方组与模型组相比NAS评分均显著降低,其中合方组效果更显著。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肝脏脂质沉积明显,茵陈蒿汤组、泽泻组、合方组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合方组效果更显著。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明显发生纤维化,茵陈蒿汤组、泽泻组、合方组肝脏纤维化程度均有所改善,其中合方组效果更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C、HDL-C、LDL-C、AST、ALT水平显著升高,肝脏中TG、Fe^(2+)、MDA、ROS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显著下降,肝脏中Xbp1、Xbp1s、Dnajb9、Edem1、Sec61a1、Bip、Chop、TFR1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FPN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肝脏中GRP78、P-IREα、GPX4、T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P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合方组小鼠血清TG、TC、LDL-C、AST、ALT水平显著降低,合方组肝脏中TG、Fe^(2+)、MDA、ROS含量显著减少,SOD活性显著提升,肝脏Xbp1、Xbp1s、Dnajb9、Edem1、Sec61a1、Bip、Cho中、TFR1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PN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肝脏GRP78、P-IRE1α、GPX4、T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FP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茵陈蒿汤合泽泻汤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IRE1α通路抑制肝细胞铁死亡进而改善NA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茵陈蒿汤合泽泻汤 内质网 IRE1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rlin-1/PERK/eIF2α/CHOP信号通路探讨人参皂苷Rd抑制内质网应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路瑶 李丽萍 +1 位作者 王炳予 袁星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20-1228,共9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d对肝细胞Derlin-1/PERK/eIF2α/CHOP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阐明其调控内质网应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皂苷Rd的肝细胞毒性,随后通过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构建NASH细胞模型...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d对肝细胞Derlin-1/PERK/eIF2α/CHOP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阐明其调控内质网应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皂苷Rd的肝细胞毒性,随后通过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构建NASH细胞模型,并给予人参皂苷Rd和内质网抑制剂进行干预。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生化检测、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参皂苷Rd对甘油三酯、肝功能、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和Derlin-1/PERK/eIF2α/CHOP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d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中TG的含量和AST与ALT的水平,增加GSH的含量和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和ROS的平均荧光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人参皂苷Rd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中TNF-α、IL-1β、CCL2和CXCL1的含量,下调ATF4、CHOP蛋白的表达和降低p-PERK/PERK和p-eIF2α/eIF2α的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仅如此,人参皂苷Rd干预还能显著抑制Derl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d通过抑制Derlin-1/PERK/eIF2α/CHOP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内质网应激,达到治疗NAS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D Derlin-1 内质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熄风解痉汤调控内质网应激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应用
6
作者 向兴刚 周益凡 +4 位作者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赵永 买买江·阿不力孜 林琳 马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89-1897,1905,共10页
目的:探讨熄风解痉汤(XFJJ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早期脑损伤(EBI)中内质网应激(ER应激)的调控作用。方法:将96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SAH+XFJJT组,每组24只。SAH+XFJJT组在造模成... 目的:探讨熄风解痉汤(XFJJ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早期脑损伤(EBI)中内质网应激(ER应激)的调控作用。方法:将96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SAH+XFJJT组,每组24只。SAH+XFJJT组在造模成功后3 h开始给药,每日早、晚灌胃XFJJT 1.5 mL,持续72 h。建模后6、12、24、48、72 h记录Garcia评分;建模后3、6、12、24、48、72 h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形态;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AAT/增强子结合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酶12(Caspase-12)表达,以及脑含水量和血脑屏障完整性。结果:SAH组6、12、24、48、72 h神经评分低于对照组和Sham组,SAH+XFJJT组高于SAH组(P<0.05);对照组和Sham组各时点GRP78、CHOP、Caspase-12表达低于SAH组(P<0.05),SAH+XFJJT组6、12、24、48、72 h表达低于SAH组(P<0.05);SAH组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高于对照组和Sham组,SAH+XFJJT组6、48、72 h低于SAH组(P<0.05);SAH组脑组织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和Sham组,SAH+XFJJT组降低(P<0.05);SAH组6 h TUNEL阳性细胞增多,24 h达高峰,72 h减少,SAH+XFJJT组24、48、72 h凋亡率低于SAH组(P<0.05)。结论:SAH后EBI中存在ER应激反应,XFJJT可调控GRP78、CHOP、Caspase-12表达,改善神经评分,减轻脑含水量,并对血脑屏障通透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熄风解痉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内质网 早期脑损伤 海马葡萄糖调节蛋白78 CAAT/增强子结合同源蛋白 半胱氨酸酶12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睾丸内质网应激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艳 郭志新 +3 位作者 闫旭红 王蕾 景晓锐 刘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3-807,共5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内质网应激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的影响,探讨替米沙坦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睾丸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糖尿...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内质网应激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的影响,探讨替米沙坦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睾丸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C组)和糖尿病替米沙坦治疗组(D组),每组8只。B、C、D组用链脲佐菌素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C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精蛋白锌胰岛素,D组每日给予替米沙坦灌胃。于实验第8周末留取标本,测定并计算睾丸重量及睾丸指数、精子数量及活动率,测定睾酮水平及睾丸组织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Sirt1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糖尿病大鼠睾酮水平、睾丸重量、精子数量及活动率明显降低(P<0.05),睾丸组织CHOP、GRP-78、caspase-1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irt1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经胰岛素治疗后,C组大鼠血清睾酮、睾丸睾酮、睾丸重量、精子数量及活动率较B组明显升高(P<0.05),睾丸组织CHOP、GRP-78、caspase-12 m RNA表达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P<0.05),Sirt1 m RNA表达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P<0.05)。替米沙坦治疗后,D组大鼠精子数量、精子活动率较B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睾酮、睾丸睾酮、睾丸重量与B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睾丸组织CHOP、GRP-78、caspase-12 m RNA表达水平均较B组明显降低(P<0.05),Sirt1 m RNA表达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P<0.05)。4组大鼠睾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胰岛素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水平、上调Sirt1表达对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睾丸 内质网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胰岛素 替米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质网应激触发铁死亡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方虹 宋纯东 +3 位作者 王旭 樊艳敏 季晗舒 姜浩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9,共8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改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益气养阴活血方等剂量(益等)组、...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改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益气养阴活血方等剂量(益等)组、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益高)组,从造模第10周起各治疗组灌胃给药,灌胃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ELISA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XBP1、HRD1、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q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XBP1、HRD1、Nrf2、SLC7A11、GPX4 mRNA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24h-UTP、BUN、SCr、GLU、CHOL、TG水平较正常对照均明显升高(均P<0.01),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XBP1、HRD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Nrf2、SLC7A11、GPX4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肾脏病理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益等组、益高组24h-UTP、BUN、SCr、GLU、CHOL、TG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XBP1、HRD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Nrf2、SLC7A11、GPX4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肾脏病理得到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XBP1/HRD1/Nrf2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减轻铁死亡损伤,保护肾功能,改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活血方 糖尿病肾病 内质网 铁死亡 XBP1/HRD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作用机制
9
作者 宋珂 宋纯东 +2 位作者 宋丹 张守琳 丁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GTW)对IgA肾病(IgAN)大鼠内质网应激-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雷公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联合应用牛血清白蛋白+...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GTW)对IgA肾病(IgAN)大鼠内质网应激-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雷公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联合应用牛血清白蛋白+脂多糖+四氯化碳建立IgAN动物模型。第13周起干预组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留取大鼠24 h尿液、尿常规、血液以及肾脏组织。生化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总蛋白定量(24 h-UTP)、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免疫荧光判定免疫球蛋白IgA在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蛋白免疫质印迹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肾组织中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激活转录因子(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TP、尿红细胞计数、血SCr、BUN显著升高,血ALB降低(P<0.01),肾脏PERK、ATF4、CHOP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病变严重,肾IgA沉积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24 h-UTP、尿红细胞计数、血SCr、BUN明显降低,血ALB升高(P<0.01),肾脏PERK、ATF4、CHO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肾脏病理和IgA沉积明显改善。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调控PERK/ATF4/CHOP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进而改善上述生化指标,保护肾脏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雷公藤多苷 内质网 系膜增生 免疫荧光 实验研究 作用机制 蛋白酶R样内质网酶/转录活化因子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对小鼠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尹立峰 刘庆 +4 位作者 朱健 王晨旭 郑天宇 朱永恒 莫烽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观察小鼠在慢性应激时及应激停止后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的变化,并初步探索应激依赖性的食欲变化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组,每组16只。CUMS组小鼠予以CUMS(持续11周)建立... 目的观察小鼠在慢性应激时及应激停止后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的变化,并初步探索应激依赖性的食欲变化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组,每组16只。CUMS组小鼠予以CUMS(持续11周)建立应激模型,Ctrl组正常饲养。记录小鼠摄食量和体重。通过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验证CUMS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第12周时从两组各随机取8只小鼠收集全脑、下丘脑组织待测;两组各剩余的8只小鼠重新编组为应激停止(C-CUMS)组和应激停止对照(C-Ctrl)组,继续观察3周后,取全脑、下丘脑组织待测。通过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小鼠下丘脑中食欲调节因子食欲素1型受体(OX1R)、瘦素受体(LEPR)和刺鼠相关蛋白(AgRP)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第2~11周,CUMS组小鼠累积摄食量高于Ctrl组(均P<0.05),11周内两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1周后CUMS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水中漂浮时间均长于Ctrl组小鼠(均P<0.01),提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CUMS组小鼠下丘脑组织中促食欲因子AgRP mRNA、OX1R mRNA表达量高于Ctrl组(均P<0.01),抑食欲因子LEPR mRNA表达量低于Ctrl组(P<0.01);CUMS组小鼠下丘脑弓状核中AgR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trl组(P<0.05),LEPR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trl组(P<0.01)。应激停止3周后,C-CUMS组小鼠累积摄食量少于C-Ctrl组(P<0.05),体重低于C-Ctrl组(P<0.05)。C-CUMS组小鼠LEPR mRNA表达量高于C-Ctrl组(P<0.01),AgRP mRNA、OX1R mRNA表达量与C-Ctr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CUMS组小鼠AgRP蛋白表达水平与C-Ctr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P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Ctrl组(P<0.01)。结论CUMS导致小鼠食欲增加,其机制可能与LEPR和AgRP的功能调节有关;应激停止后其食欲下降,机制可能涉及LEPR的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 食欲调节因子 下丘脑 食欲素1型受体 瘦素受体 刺鼠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中内质网应激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彩霞 于尚辰 张咸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6-690,共5页
慢性疼痛作为公共卫生难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脊髓神经元兴奋、胶质细胞激活及受体活化等。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在慢性疼痛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影响疼痛感受器敏感性、调控伤害信号传... 慢性疼痛作为公共卫生难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脊髓神经元兴奋、胶质细胞激活及受体活化等。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在慢性疼痛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影响疼痛感受器敏感性、调控伤害信号传递、触发炎症反应及神经可塑性改变,加剧疼痛并促进其发展。本文综述了内质网蛋白激酶样内切割酶(PK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内质网应激调节因子1α (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 IRE1α)和激活转录因子6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 ATF6)等通路在内质网应激与慢性疼痛中的具体机制,旨在为其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支撑,并探讨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内质网 内质网蛋白酶样内切割酶 内质网应激调节因子1α 活转录因子6 未折叠蛋白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内质网应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任佳悦 杨燕冰 张晓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内质网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00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内质网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00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3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RR间期、QT间期、复律时间、内皮功能、内质网应激因子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RR间期、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EV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内质网应激因子(IRE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烧心及胃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用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能缩短复律时间,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及IRE1水平,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胺碘酮 老年心律失常 内皮功能 内质网因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RG2调控IRE1α-XBP1介导内质网应激逆转ER+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
13
作者 王守莹 杜彦艳 +5 位作者 曹鹏 刘文宇 齐俊愉 石炜业 张春晓 周晓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9-1416,共8页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作为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ER+)乳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使大多数患者受益,但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问题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深入研究ER+乳腺癌TAM耐药机制,改善治疗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抑癌因...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作为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ER+)乳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使大多数患者受益,但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问题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深入研究ER+乳腺癌TAM耐药机制,改善治疗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抑癌因子NDRG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2,NDRG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否参与ER+乳腺癌TAM耐药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明NDRG2在ER+乳腺癌TAM耐药中发挥的作用和机制。通过RT-PCR与免疫印迹分析对比TAM敏感型和耐药型ER+乳腺癌细胞发现,NDRG 2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翻译水平在TAM耐药细胞中表达显著下调,且与耐药能力负相关(P<0.001);CCK-8细胞毒性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在耐药细胞中过表达NDRG2可显著降低TAM药物半抑制浓度IC 50和软琼脂克隆形成率(P<0.001),逆转耐药表型。分子机制上,X-box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mRNA剪切实验与内质网相关降解(endoplasmic-reticulum 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报告蛋白的结果显示,过表达NDRG2可增强耐药细胞中剪切型XBP1s mRNA转录与ERAD报告蛋白CD3ε-YFP表达(P<0.001),引发耐药细胞内质网强应激反应;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NDRG2可显著提高耐药细胞中内质网应激感受器肌醇需要激酶1α(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IRE1α)的磷酸化水平及其下游因子,例如内质网EIP辅助因子(endoplasmic reticulum-localized DnaJ 4,ERdj4)、PKR蛋白激酶的细胞抑制剂(cellular Inhibitor of the PKR protein kinase,P58 IPK)、α甘露糖苷酶样应激蛋白(er degradation enhancingαmannosidase likeprotein,EDEM)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家族A成员5(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family a member 5,PDIA5)的表达水平(P<0.001)。小鼠异种移植瘤研究进一步证实,在耐药细胞中过表达NDRG2可增强TAM治疗效果,显著抑制耐药移植瘤生长(P<0.00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耐药细胞中NDRG2表达,增强TAM治疗引发的内质网强烈应激,可逆转ER+乳腺癌细胞耐药性,改善TAM治疗效果。研究结果为解决ER+乳腺癌TAM耐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价值的潜在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N-myc下游调节基因2 他莫昔芬 耐药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E1a与miR-346相互调节维持内质网应激强度促进宫颈癌细胞顺铂耐药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军飞 赖卫明 +1 位作者 马从利 穆小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76-2181,共6页
目的研究IRE1a和miR-346相互调节维持内质网应激(e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强度,在宫颈癌细胞顺铂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药物浓度的方法筛选顺铂耐药的宫颈癌细胞,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IRE1a和miR-346相互调节维持内质网应激(e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强度,在宫颈癌细胞顺铂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药物浓度的方法筛选顺铂耐药的宫颈癌细胞,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流式细胞术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方法检测顺铂耐药宫颈癌细胞miR-346、IRE1a的表达情况,并验证IRE1a-miR-346相互调控及其在宫颈癌细胞顺铂耐药中的作用。结果相对亲本细胞,在顺铂耐药的宫颈癌细胞中存在基础水平的ERS,ERS通过IRE1a依赖的途径促进miR-346的表达,miR-346参与宫颈癌细胞顺铂耐药;miR-346通过靶定并下调IRE1a的表达维持顺铂耐药细胞ERS强度,抑制IRE1a对miR-125b初始转录本的剪切,促进顺铂耐药细胞的存活。结论IRE1a和miR-346相互调节,维持顺铂耐药细胞中ERS强度,促进宫颈癌细胞顺铂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内质网 IRE1a miR-346 顺铂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1在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玮 宗佩君 刘珊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08-1613,共6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转染pcDNA3.1-HSF1上调血管内皮细胞中HSF1表达,再用AngⅡ处理血管内皮细胞。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研究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转染pcDNA3.1-HSF1上调血管内皮细胞中HSF1表达,再用AngⅡ处理血管内皮细胞。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内皮素1(ET-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和白细胞介素 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活化转录因子6(ATF6)和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高表达HSF1可以降低AngⅡ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ET-1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HOP、ATF6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减少细胞分泌TNF-α、IL-6和IL-1β。结论:高表达HSF1减轻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内质网应激,减少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热休克转录因子 1 内质网 细胞凋亡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通路对肝星状细胞激活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黎凤炎 刘泽峰 +4 位作者 夏雨艳 王文娟 李琪 唐利瑕 张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8-974,共7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肝穿刺病理提示S1~S4肝纤维化患者和9例肝血管瘤、肝腺瘤患者术后周围正常肝组织病理切片,进一步行...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肝穿刺病理提示S1~S4肝纤维化患者和9例肝血管瘤、肝腺瘤患者术后周围正常肝组织病理切片,进一步行组织免疫组化检测PERK、eIF2α、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表达情况;使用不同浓度的内质网应激诱导剂毒胡萝卜素(0、125、250、500、1000 nmol/L)作用于人HSC-LX2,使用qRT-PCR检测PERK mRNA及Western Blot检测PERK、肌醇需要酶1(IRE1)、激活转录因子6(ATF6)、CHOP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使用慢病毒转染构建PERK稳定过表达LX-2组及对照组,并通过qRT-PCR检测PERK、eIF2α、α-SMA mRNA,Western Blot检测PERK、p-eIF2α、α-SMA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胶Ⅰ型原蛋白(COL1A1)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PERK、eIF2α及CHOP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6、t=−5.75、Z=−3.52,P值均<0.001)。不同浓度毒胡萝卜素作用后,与溶媒组相比,内质网相关蛋白PERK、CHOP、IRE1、ATF6及α-SM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对照空载慢病毒组相比,PERK稳定过表达组PERK mRNA、eIF2αmRNA、α-SMA mRNA表达及PERK、p-eIF2α、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值均<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提示,PERK过表达组COL1A1表达升高(P<0.05)。结论PERK过表达可诱导LX-2细胞α-SMA、胶原蛋白COL1A1表达,提示PERK信号通路可能是HSC活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 肝星状细胞 胶原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抑制心肌肥厚 被引量:1
17
作者 边苗苗 孔晨 +2 位作者 吴紫琼 孙雨晴 封启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19-2325,共7页
目的 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oge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AngⅡ模型组、低浓度丹皮酚组、中浓度丹皮酚组、高浓度丹皮酚组。PAE每天灌胃(25... 目的 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oge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AngⅡ模型组、低浓度丹皮酚组、中浓度丹皮酚组、高浓度丹皮酚组。PAE每天灌胃(25、50和100 mg·kg^(-1)·d^(-1))1次,连续28 d。通过向H9c2细胞中加入1μmol·L^(-1)的AngⅡ诱导48 h,建立体外肥大模型。结果 在AngⅡ诱导的大鼠中,PAE改善了超声心动图指标,降低了大鼠的心脏肥厚指数,降低了ANP、BN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轻了心脏纤维化。在体外,PAE减轻了心肌细胞肥大,降低了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中ANP、BN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也降低了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p-PERK、GRP78、ATF4和CHOP的蛋白表达,并在内质网应激激动剂衣霉素(tunicamycin,TN)处理后逆转。结论 PAE可改善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它可能是延缓心肌肥大发展的一种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丹皮酚 大鼠 内质网 蛋白酶R样内质网 转录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伟灿 何荷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753,共6页
内质网(ER)是维持细胞内Ca 2+稳态、折叠新合成的分泌蛋白和膜蛋白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细胞器。ER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可激活内质网应激(ERS),进而激活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需肌醇酶1α(IRE-1α)和活化转录因... 内质网(ER)是维持细胞内Ca 2+稳态、折叠新合成的分泌蛋白和膜蛋白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细胞器。ER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可激活内质网应激(ERS),进而激活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需肌醇酶1α(IRE-1α)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三个不同的下游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存活、分化和表型转换。近年来研究表明ERS下游信号级联反应与诱导巨噬细胞向促炎性M1型极化(IFN-γ和LPS)和抗炎性M2型极化(IL-4和IL-10)的信号通路之间存在密切相互作用,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分子机制错综复杂。文中总结了ERS介导巨噬细胞极化的主要机制,重点讨论了ERS的三个不同下游信号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巨噬细胞极化 蛋白酶R样内质网酶(PERK) 需肌醇酶(IRE-) 活化转录因子6(ATF6)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通过SCAP/SREBP-1c调控L02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佳 李传飞 +1 位作者 宁波 杨朝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3-448,共6页
目的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观察SCAP/SREBP-1c对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用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L02正常肝细胞株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蛋白表达。甘油三酯(TG)试剂盒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变程度;实时... 目的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观察SCAP/SREBP-1c对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用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L02正常肝细胞株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蛋白表达。甘油三酯(TG)试剂盒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变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REBP-1c下游脂代谢相关基因FAS、ACC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 SREBP-1c、FAS、ACC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miRNA瞬时转染沉默SCAP基因的表达,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GRP7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Tg在体外成功建立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组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P<0.05),脂滴明显增多;n SREBP-1c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下游靶基因FAS和ACC1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与n SREBP-1c的升高趋势一致。转染SCAP-3 miRNA载体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通过SCAP/SREBP-1c调控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促进脂质沉积,是NAFLD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靶向干扰SCAP,能减轻内质网应激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成为安全有效的NAFLD防治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内质网 SCAP RNA干扰 SREBP-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磊 冯丹丹 +6 位作者 戴发亮 董仕桢 吴玉丹 轩青霞 陈攀 金建军 高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调节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ERK和ATF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及距离病变组织5 cm以上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调节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ERK和ATF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及距离病变组织5 cm以上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PERK和ATF6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IHC)、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和ATF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ATF6和PERK 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织下调(P<0.05)。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PERK和ATF6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中。结论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下降说明缺乏适当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R样内质网调节 活化转录因子6 结肠癌 内质网 未折叠蛋白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