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全氟乙丙烯耐高温非金属内衬油管的服役工况适应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玉洁 徐创伟 +3 位作者 张江江 李芳 孟晓宇 谢思黔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选用耐温优异的聚全氟乙丙烯(FEP),测试了其基础物理力学特性和耐环境特性,总结分析了FEP挤出内衬油管的服役工况适应性。结果表明,FEP挤出管的熔点高达255℃,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拉伸强度达到28.0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503.58%,基本性... 选用耐温优异的聚全氟乙丙烯(FEP),测试了其基础物理力学特性和耐环境特性,总结分析了FEP挤出内衬油管的服役工况适应性。结果表明,FEP挤出管的熔点高达255℃,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拉伸强度达到28.0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503.58%,基本性能能够满足内衬管需求;在模拟塔河油田的工况条件下,腐蚀前后的FEP样品外观未出现破损、变形现象;对比腐蚀前后FEP样品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下降了6.8%,断裂伸长率上升了8.9%,硬度下降了6%,质量增加了1.6%。进一步分析对比腐蚀试验前后FEP样品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能和微观结构,发现FEP样品腐蚀前后的官能团结构和晶体类型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腐蚀前后的拉伸断面粗糙程度略有变化,但其结构仍保持完整、连续,没有显著的缺陷。FEP挤出管在高温高压腐蚀介质的环境中具有优异的环境适应性,是一种适合运用于塔河油田井下耐高温的非金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全氟乙丙烯 内衬油管 耐高温 耐环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衬油管配套用接箍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于友坤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78,共2页
针对组成内衬油管管柱的接箍中间存在空档的问题,对接箍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即加装非金属密封圈,使管柱形成完整耐腐蚀的非金属密封通道。改进后的接箍主要由加长接箍和密封环组成,与油管连接后,使其外螺纹在密封环上旋合,管柱内壁形... 针对组成内衬油管管柱的接箍中间存在空档的问题,对接箍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即加装非金属密封圈,使管柱形成完整耐腐蚀的非金属密封通道。改进后的接箍主要由加长接箍和密封环组成,与油管连接后,使其外螺纹在密封环上旋合,管柱内壁形成连续密封抗腐层,可阻止湍流对接箍中部造成损伤,减少流体摩阻。在胜利采油厂的应用表明,该接箍可提高油管管柱的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节约成本,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衬油管 加长接箍 密封环 防偏磨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井内衬保温油管热损失分析及开采参数优化
3
作者 曾文广 王熙 +2 位作者 李芳 张江江 曾德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1,共8页
针对塔河油田稠油开采过程中原油热量损失大、资源浪费的问题,开展内衬保温油管开采技术研究。基于井筒稳态热传递与地层非稳态热传递理论,建立了稠油井井筒热传递数学模型,评价了不同内衬材料油管的保温性能,揭示了含水率、日产液量及... 针对塔河油田稠油开采过程中原油热量损失大、资源浪费的问题,开展内衬保温油管开采技术研究。基于井筒稳态热传递与地层非稳态热传递理论,建立了稠油井井筒热传递数学模型,评价了不同内衬材料油管的保温性能,揭示了含水率、日产液量及内衬保温油管下深对井筒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内衬聚酮防腐层与气凝胶保温层的保温油管保温性能最佳,日产液量和保温油管下深对井口温度影响较大,含水率对井口温度的影响较小;日产液量大于72 t/d且保温油管下深大于3 500 m时,可满足稠油开采的温度要求。该研究明确了内衬保温油管保温的可行性,可为油田保温油管内衬的选材、稠油开采工艺参数的制订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损失 内衬保温油管 温度场 聚酮防腐层 气凝胶保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