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锅炉螺旋管圈与内螺纹垂直管圈水冷壁特性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高花妮 左霖 罗建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0,共6页
对超临界锅炉螺旋管圈和内螺纹垂直管圈2种水冷壁的结构特点、优缺点以及稳压吹管阶段和机组各负荷阶段的热偏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螺旋管圈水冷壁对机组负荷变化、燃料变化的适应性较好,但阻力较大,焊接工作量大,系统结构复杂... 对超临界锅炉螺旋管圈和内螺纹垂直管圈2种水冷壁的结构特点、优缺点以及稳压吹管阶段和机组各负荷阶段的热偏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螺旋管圈水冷壁对机组负荷变化、燃料变化的适应性较好,但阻力较大,焊接工作量大,系统结构复杂;内螺纹型垂直管圈水冷壁阻力小,安装焊缝少,支撑结构和刚性梁结构简单,但对吸热偏差较敏感。二者在性能上各有特点,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 螺旋管 内螺纹垂直管 节流孔圈 热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变压运行锅炉垂直上升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 被引量:7
2
作者 于猛 俞谷颖 +2 位作者 张富祥 杨勇 朱才广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1-324,共4页
在压力为10~28 MPa、质量流速为500~1 220 kg/(m2.s)、热负荷为140~400 kW/m2的工况范围内,在试验台上进行了直径38.1 mm、厚度7.5 mm垂直上升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压力区,内螺纹管的旋流作用使内螺纹管具有明... 在压力为10~28 MPa、质量流速为500~1 220 kg/(m2.s)、热负荷为140~400 kW/m2的工况范围内,在试验台上进行了直径38.1 mm、厚度7.5 mm垂直上升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压力区,内螺纹管的旋流作用使内螺纹管具有明显的传热强化效果;随着压力的升高,特别是在近临界压力区,由于汽-液比体积的差值减小,内螺纹管的旋流作用降低,所以强化传热效果降低.在超临界压力区,管内流体属于单相流体,当管中心处工质温度与贴壁处工质温度均低于拟临界温度时,管中心工质与管内贴壁处工质之间的比体积相差很小,使得内螺纹管的旋流作用降低,管壁温度升高较快,传热恶化;当管中心工质温度低于拟临界温度、而贴壁处工质温度高于拟临界温度时,两处工质之间的比体积差增大,使得内螺纹管的旋流作用增强,传热强化,壁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变压运行锅炉 垂直内螺纹 旋流作用 传热特性 膜态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质量流速垂直和倾斜并联内螺纹管两相流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志安 罗毓姗 +3 位作者 陈听宽 王海军 黄凡 贾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1,50,共6页
在200450 kg/(m^2·s)的低质量流速下,采用31.8 mm×6 mm的6头内螺纹管,在高压试验台上进行了垂直和倾斜并联内螺纹管两相流不稳定性对比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对压力降脉动和密度波脉动,随着进口压力和质量流速的增加,发生脉... 在200450 kg/(m^2·s)的低质量流速下,采用31.8 mm×6 mm的6头内螺纹管,在高压试验台上进行了垂直和倾斜并联内螺纹管两相流不稳定性对比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对压力降脉动和密度波脉动,随着进口压力和质量流速的增加,发生脉动的界限热负荷增加,垂直并联管的界限热负荷总是大于倾斜并联管,说明垂直并联内螺纹管的稳定性更好;过冷度对脉动发生的界限热负荷和脉动周期的影响出现不同的趋势.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给出了两种条件下发生不稳定性脉动的起始点无因次准则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质量流速 垂直并联内螺纹 倾斜并联内螺纹 超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质量流速垂直并联内螺纹管中两相流不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凡 罗毓珊 +4 位作者 陈听宽 王海军 李晨飞 邓志安 姚建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39,48,共5页
针对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低质量流速水冷壁所采用的内螺纹管及锅炉设计参数,在高压汽水两相流试验台上进行了垂直并联内螺纹管中两相流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并观测到了压力降和密度波两种形式的脉动.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就系... 针对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低质量流速水冷壁所采用的内螺纹管及锅炉设计参数,在高压汽水两相流试验台上进行了垂直并联内螺纹管中两相流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并观测到了压力降和密度波两种形式的脉动.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就系统压力、质量流速、进口过冷度、上游可压缩容积、出口节流度和不对称加热对两相流不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试验表明,在垂直并联内螺纹管中,压力降型脉动出现在干度较低的水动力曲线负斜率段,为两管整体脉动,而密度波型脉动出现在干度较高的正斜率区域,呈管间脉动.同时,根据试验结果,采用均相流模型得到了不稳定发生的界限关系式,为超临界锅炉低质量流速垂直并联内螺纹管水冷壁的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质量流速 垂直并联内螺纹 不稳定性 超临界锅炉 汽水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垂直并联内螺纹管内两相流不稳定性的研究
5
作者 黄凡 罗毓珊 +3 位作者 陈听宽 王海军 李晨飞 邓志安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357,共5页
针对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水冷壁管在低质量流速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垂直并联内螺纹管内两相流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曲线和压力降、密度波2种脉动的典型脉动曲线.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分析了... 针对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水冷壁管在低质量流速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垂直并联内螺纹管内两相流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曲线和压力降、密度波2种脉动的典型脉动曲线.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分析了系统压力、质量流速、进口过冷度和上游可压缩容积对两相流不稳定性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采用均相流模型得到了不稳定发生的界限关系式,为超临界CFB锅炉垂直并联内螺纹管水冷壁的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垂直并联内螺纹 汽水两相流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超(超)临界压力锅炉选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祥苓 林西奎 +5 位作者 张文鹏 韩奎政 蒋建设 陈自雨 陈兆庆 王保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优化我国电源结构,并利于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增强机械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探讨了超临界压力锅炉的特点及国际上超临界技术的发展情况,根据我国国情提出1000MW级超临界压力锅炉受热面管型的选择应遵循既适宜变负荷运行且安全可... 为优化我国电源结构,并利于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增强机械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探讨了超临界压力锅炉的特点及国际上超临界技术的发展情况,根据我国国情提出1000MW级超临界压力锅炉受热面管型的选择应遵循既适宜变负荷运行且安全可靠经济,又便于安装检修的原则;锅炉受热面金属材料的选择应根据金属部件的工作环境及参数,选择可靠、经济的较高等级的金属材料;燃烧系统的选择应依据国内烟煤居多的现状选择安全经济环保的燃烧系统。对于蒸汽参数的选择应遵循在国际上既成熟可靠又先进经济的参数,以确保我国的电力装备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学地指出了蒸汽参数25.0MPa/600℃/610℃或25.0MPa/600℃/600℃的垂直内螺纹管管屏超临界压力锅炉才是切实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选型 垂直内螺纹管管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