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内蒙古音乐评论的审美格局
- 1
-
-
作者
张惠熙
-
机构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
文摘
内蒙古音乐评论积极探索文艺规律,热情评价区内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引领正确的创作思路,从而促进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繁荣和音乐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在提高群众审美欣赏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音乐评论既包含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带有评论者自身的审美价值判断,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格局,在他们的评论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审美个性和审美风格,彰显了内蒙古音乐评论的人文风貌,形成了本地域特有的思想观念体系和价值系统。
-
关键词
新世纪
内蒙古音乐评论
审美格局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内蒙古竹笛音乐初探
- 2
-
-
作者
牛宇辰
-
机构
山西工商学院
-
出处
《北方音乐》
2018年第16期38-38,共1页
-
文摘
内蒙古音乐一直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人们称为“草原音乐”,这也是它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竹笛在内蒙古音乐乐曲一直就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当音乐响起时总能使人想起辽阔的大草原,热情内蒙人,好客的牧民,以及载歌载舞的情景。
-
关键词
内蒙古乐曲
长调
短调
内蒙古音乐技巧
-
分类号
J61
[艺术—音乐]
-
-
题名内蒙古传统音乐与当代草原艺术歌曲的演变表述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罗英
-
机构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北方音乐》
2015年第8期29-,共1页
-
文摘
首先,本文对当代草原艺术歌曲对内蒙古传统音乐的继承加以论述,指出当代草原歌曲的民族性在于保留了传统的曲调特征、保留了传统的词缀特征、保留了传统的创作群体以及保留了传统的音乐主题;接下来,又论述了当代草原艺术歌曲对内蒙古传统音乐的发展,包括演唱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歌曲传播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伴奏乐器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演唱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四个方面。
-
关键词
草原歌曲
内蒙古音乐
艺术流变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
-
题名内蒙古地区音乐教育与文化产业互动整合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玲
-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
出处
《北方音乐》
2019年第5期109-110,共2页
-
基金
2016年度内蒙古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地区音乐教育与文化产业互动整合研究"的一部分(项目编号:NJSY16223)
-
文摘
当前,文化产业日益成国家、社会以及人们关注的话题。文化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与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二者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一者,文化产业可以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提供施展艺术才华的平台、拓宽高校音乐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渠道,丰富校园的文化艺术建设的厚度,拓展学校教学课程范围的广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以及创意的能力;二者,高校科学、严谨、正规、专业的音乐教育,也能为社会文化市场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的理论支持。因此产教二者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助,有利于取得文化事业与高校教育的同步突破与发展。
-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音乐教育
文化产业
互动整合研究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多元文化背景下内蒙古民族音乐的传承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柴静
-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出处
《艺海》
2020年第6期40-41,共2页
-
文摘
本文立足于内蒙古民族音乐开发传承现状,挖掘多元文化为民族音乐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内蒙古民族音乐具有的多元性、独立性、叙事为主等文化特征,最后提出民族音乐传承的路径与方法。
-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内蒙古民族音乐
传承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当代发展路径探究
- 6
-
-
作者
高巧艳
布日古德
-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出处
《音乐传播》
2018年第4期35-37,共3页
-
基金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文化变迁视域中的科尔沁短调民歌调查研究"(项目编号:NMDYB15107)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是重要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抒情性、叙事性和戏剧性等特点使之成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资源。在当代,对它的保护和发扬需要立足于传统,加强音乐形态方面的收集和对艺人的寻访与扶助,创造培养中青年传承人的有利条件,同时积极尝试将其与多种音乐艺术形式适当结合,善用学校特别是学生兴趣团体的渠道,并加强网络媒体阵地的开发,以推动其参与跨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地展现风采。
-
关键词
科尔沁文化
短调民歌
内蒙古音乐
当代发展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