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中东部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及其大地构造环境 被引量:5
1
作者 柳永正 张海平 +3 位作者 张永清 贺宏云 徐铭池 焦建刚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60,共15页
玛尼吐组广泛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长期以来与满克头鄂博组和白音高老组的地质时代被定为晚侏罗世,然而前人在玛尼吐组中发现Nestoriapissovi化石,并认为是早白垩世冀北阶的带化石,同位素年代学结果差异也较大,而且形成的大地构造环... 玛尼吐组广泛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长期以来与满克头鄂博组和白音高老组的地质时代被定为晚侏罗世,然而前人在玛尼吐组中发现Nestoriapissovi化石,并认为是早白垩世冀北阶的带化石,同位素年代学结果差异也较大,而且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仍然存在争论。因此,笔者对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分析,并利用全岩成分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玛尼吐组采集的3个安山岩和粗安岩的锆石U–Pb(LA–ICP–MS)测年结果分别为(142.4±1.4)Ma、(130.0±1.4)Ma和(145.0±1.5)Ma,显示该地区玛尼吐组形成于早白垩世。样品SiO2含量为59.43%~64.73%,Al_(2)O_(3)含量为15.66%~17.19%,K_(2)O含量为2.56%~5.03%,Na_(2)O含量为3.59%~4.53%,全碱含量为6.36%~9.56%;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亏损Nb、Sr、P和Ti为特征;稀土元素ΣREE=118.71×10^(–6)~189.99×10^(–6),轻重稀土分馏系数(La/Yb)N为8.88~9.58,δEu值为0.66~0.95,Eu负异常,与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对比大兴安岭西部玛尼吐组西部、中部(~140 Ma)和东部火山岩年龄,笔者认为其玛尼图组火山岩类最老形成于晚侏罗世(~158 Ma),向东逐渐变新为早白垩世(140~130 Ma),这一变化与蒙古–鄂霍次克洋自西向东的闭合及陆块的后碰撞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 玛尼吐组 锆石U–Pb年龄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