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默川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区土壤水力侵蚀研究
1
作者 雷军 包玉海 +1 位作者 银山 阿拉坦图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188-190,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根据 TM影像、数字坡度模型、NDVI模型及气候资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L190~ 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总体要求 ,分析和评价了土默川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区土壤水力侵蚀因子及水力侵蚀强度 ,结合水力侵蚀分... 通过野外调查和根据 TM影像、数字坡度模型、NDVI模型及气候资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L190~ 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总体要求 ,分析和评价了土默川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区土壤水力侵蚀因子及水力侵蚀强度 ,结合水力侵蚀分布区域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部低山丘陵区 土壤水力侵蚀 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盟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治理开发对策浅析
2
作者 薛洪祥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7年第2期36-39,共4页
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建设,是国土整治,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尽快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保证农牧业高效、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奈曼旗铁匠沟为例,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发利用途径及模... 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建设,是国土整治,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尽快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保证农牧业高效、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奈曼旗铁匠沟为例,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发利用途径及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丘陵区 生态环境治理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兴安盟着眼可持续发展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3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咋结合?保护、开发、建设并重,整治农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这阵子,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建设村农民韩满全心情格外的好。村里去年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原来"靠天收"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2011... 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咋结合?保护、开发、建设并重,整治农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这阵子,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建设村农民韩满全心情格外的好。村里去年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原来"靠天收"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2011年实现了大丰收。兴安,为满语丘陵的意思,地如其名,兴安盟大部地区属低山丘陵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兴安盟 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 丘陵区 生态保护 农业发展 植树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月峰 姚云峰 +2 位作者 秦富仓 祁伟 王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109,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旨在为低山丘陵区土壤改良提供参考。【方法】2012-07-09,在内蒙古赤峰市低山丘陵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敖汉旗黄花甸子小...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旨在为低山丘陵区土壤改良提供参考。【方法】2012-07-09,在内蒙古赤峰市低山丘陵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敖汉旗黄花甸子小流域山杏(Prunus sibirica)林、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林、小叶杨(Populussimonii)林、白榆(Ulmus pumila)林、天然草地、油松×山杏(Pinus tableulaeformis×P.sibirica)混交林、天然次生灌木林及农业用地8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及pH值进行了测定,并对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山杏林、柠条林、小叶杨林、白榆林、天然草地、油松×山杏混交林、天然次生灌木林及农业用地0~10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差异明显,分别为7.72,5.23,7.40,6.11,3.14,10.26,17.51和5.33g/kg。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速效钾及有效磷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70,0.66,0.63,0.57及0.55。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建立了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大,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联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为:全氮>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速效钾>有效磷;建立的土壤有机碳(Y)与全氮(X2)、pH值(X5)最优回归方程为:Y=-6.269 8+19.383 2 X2-0.010 2 X5,R2=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理化指标 内蒙古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林下黄芪种植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明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2年第12期36-37,共2页
辽宁省西北部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及科尔沁草原的南部,以低山丘陵区为主要地貌特征。年无霜期115~155天,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种植技术 黄芪 科尔沁草原 内蒙古高原 西北部地区 丘陵区 地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春播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品松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阜新市位于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中间过渡带,属于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农业生产属于旱作农业类型区之中的半干旱区。据统计,这里50年平均降水519.8mm;而近20年进入少雨期,年均降水481mm。阜新市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冬春少,而夏秋多。
关键词 技术 春播 抗旱 平均降水 内蒙古高原 丘陵区 辽河平原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平县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凡恩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16期49-49,共1页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系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的过渡性地带,属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地区的低山丘陵区农业县。该区十年九旱,土地资源极其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10℃的有效积温较高,雨热同季。要想实现农业的高产稳产,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建平县 内蒙古高原 丘陵区 半干旱地区 昼夜温差 有效积温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玉米倒伏的成因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威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3期35-35,共1页
建平县地处辽西北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的过渡性地带,横跨辽蒙边界的河西走廊,该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和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7.2℃,年降水量400~500mm,降雨时间大都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 建平县地处辽西北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的过渡性地带,横跨辽蒙边界的河西走廊,该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和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7.2℃,年降水量400~500mm,降雨时间大都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1853mm,无霜期145d左右,生长季节日照时数为1302h,光能利用率较高,全年≥10℃的有效积温为2800℃~3600℃,光热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玉米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防控对策 玉米 成因 倒伏 内蒙古高原 丘陵区 大陆性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