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中东部向日葵半覆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1
作者 张玮 毕经伟 +3 位作者 薛伟 张云彤 田军 谭丽萍 《中国种业》 2025年第6期191-193,共3页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向日葵产区,当前正面临着种植技术落后、水肥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促进该地区向日葵产业提质增效,根据多年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出了向日葵半覆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从技术原理、优势及各栽培要点等...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向日葵产区,当前正面临着种植技术落后、水肥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促进该地区向日葵产业提质增效,根据多年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出了向日葵半覆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从技术原理、优势及各栽培要点等方面对该种植技术进行了详尽阐述,以期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向日葵种植提供参考并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半覆膜 膜下滴灌 水肥一体化 内蒙古中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景观区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樊连杰 马生明 +2 位作者 岑况 郭志娟 艾金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7-1124,共8页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景观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由于风成砂等的覆盖,导致常规地球化学勘查在该地区找矿中受到限制。在内蒙古东乌旗1017高地进行了土壤热磁组分测量、土壤细粒级组分测量和铁锰氧化物态测量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景观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由于风成砂等的覆盖,导致常规地球化学勘查在该地区找矿中受到限制。在内蒙古东乌旗1017高地进行了土壤热磁组分测量、土壤细粒级组分测量和铁锰氧化物态测量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圈出地球化学异常,而且3种方法圈定的异常吻合程度很好。相比较而言,土壤热磁组分测量能够显著提高异常强度,有利于发现微弱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显示出该方法在草原景观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磁组分测量 土壤细粒级组分测量 铁锰氧化物态测量 草原景观区 内蒙古中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沙地节水灌溉苜蓿越冬管理技术规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秀芳 梁庆伟 +2 位作者 娜日苏 张晴晴 潘翔磊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年第10期37-38,共2页
为了解决内蒙古中东部苜蓿"活"的问题,以区域自然条件为基础,结合相关试验研究,制定了内蒙古中东部沙地节水灌溉苜蓿越冬管理技术规程,包括苜蓿安全越冬的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刈割制度、越冬水和返青水灌溉时间及灌溉... 为了解决内蒙古中东部苜蓿"活"的问题,以区域自然条件为基础,结合相关试验研究,制定了内蒙古中东部沙地节水灌溉苜蓿越冬管理技术规程,包括苜蓿安全越冬的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刈割制度、越冬水和返青水灌溉时间及灌溉定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东部 沙地 节水灌溉 苜蓿 越冬管理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4
作者 范红科 温银维 +1 位作者 姜羡义 朱亚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9,共6页
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选择B层-5~+40目粗粒级段的风化岩屑样品可以有效地排除风成沙的干扰,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文中介绍了该景观条件下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技术,分析了白音查干矿区、油房西矿... 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选择B层-5~+40目粗粒级段的风化岩屑样品可以有效地排除风成沙的干扰,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文中介绍了该景观条件下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技术,分析了白音查干矿区、油房西矿区和小东沟矿区的化探异常特征和找矿成果。认为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已取得了明显的化探异常圈定和地质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 岩屑地球化学测量 找矿效果 内蒙古中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大豆生产现状、技术需求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会才 魏云山 +3 位作者 丁素荣 张晓荣 生国利 张洪涛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86-87,共2页
为了深入地了解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及技术需求,根据农业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安排及农业部制定的产业技术需求调查表和产业体系的调查方案,开展针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大豆生产状况的调研,通过调研明确大豆生产中存... 为了深入地了解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及技术需求,根据农业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安排及农业部制定的产业技术需求调查表和产业体系的调查方案,开展针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大豆生产状况的调研,通过调研明确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及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 大豆 生产现状 技术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食用向日葵品种的生态类型分布规律和利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谭丽萍 曲文祥 +2 位作者 张玮 刘庆鹏 陈琪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81-82,87,共3页
内蒙古中东部食用向日葵地方品种资源丰富,品种生态类型多样。地理分布上有明显规律,从东南到西北,海拔逐渐升高,温度逐渐下降;早、中熟品种较多,晚熟品种较少;生育期逐渐缩短;同一类型的品种叶片数明显减少,株高也有所变化,商品性也有... 内蒙古中东部食用向日葵地方品种资源丰富,品种生态类型多样。地理分布上有明显规律,从东南到西北,海拔逐渐升高,温度逐渐下降;早、中熟品种较多,晚熟品种较少;生育期逐渐缩短;同一类型的品种叶片数明显减少,株高也有所变化,商品性也有所不同。文章在分析内蒙古中东部食用向日葵生态类型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就地方品种改良利用和开展该区域新品种选育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东部 食用向日葵 生态类型 分布规律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及其大地构造环境 被引量:5
7
作者 柳永正 张海平 +3 位作者 张永清 贺宏云 徐铭池 焦建刚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60,共15页
玛尼吐组广泛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长期以来与满克头鄂博组和白音高老组的地质时代被定为晚侏罗世,然而前人在玛尼吐组中发现Nestoriapissovi化石,并认为是早白垩世冀北阶的带化石,同位素年代学结果差异也较大,而且形成的大地构造环... 玛尼吐组广泛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长期以来与满克头鄂博组和白音高老组的地质时代被定为晚侏罗世,然而前人在玛尼吐组中发现Nestoriapissovi化石,并认为是早白垩世冀北阶的带化石,同位素年代学结果差异也较大,而且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仍然存在争论。因此,笔者对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分析,并利用全岩成分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玛尼吐组采集的3个安山岩和粗安岩的锆石U–Pb(LA–ICP–MS)测年结果分别为(142.4±1.4)Ma、(130.0±1.4)Ma和(145.0±1.5)Ma,显示该地区玛尼吐组形成于早白垩世。样品SiO2含量为59.43%~64.73%,Al_(2)O_(3)含量为15.66%~17.19%,K_(2)O含量为2.56%~5.03%,Na_(2)O含量为3.59%~4.53%,全碱含量为6.36%~9.56%;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亏损Nb、Sr、P和Ti为特征;稀土元素ΣREE=118.71×10^(–6)~189.99×10^(–6),轻重稀土分馏系数(La/Yb)N为8.88~9.58,δEu值为0.66~0.95,Eu负异常,与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对比大兴安岭西部玛尼吐组西部、中部(~140 Ma)和东部火山岩年龄,笔者认为其玛尼图组火山岩类最老形成于晚侏罗世(~158 Ma),向东逐渐变新为早白垩世(140~130 Ma),这一变化与蒙古–鄂霍次克洋自西向东的闭合及陆块的后碰撞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 玛尼吐组 锆石U–Pb年龄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浅覆盖区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化的地质依据
8
作者 闫岩 陈英富 +3 位作者 赵国春 渠洪杰 陈思雨 汪旭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0-640,共11页
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成为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的热点地区。在这个区域内,一方面针对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其覆盖层的揭露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又存在沙质荒漠化和... 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成为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的热点地区。在这个区域内,一方面针对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其覆盖层的揭露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又存在沙质荒漠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其覆盖层结构、风沙来源、驱动因素和演化趋势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研究沙质荒漠化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演变规律、成因机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认为:(1)借助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气候变化可能造就中国北方干旱气候的大背景,新构造运动为沙质荒漠化的孕育圈闭了沉积空间。同时,构造抬升使得周围山体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推动下易于风化剥蚀沙质的沉积;(2)气候干旱和水资源匮乏是沙质荒漠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河流的改道和变迁也是沙质荒漠化发生的动力条件。现代河流阶地和河漫滩上丰富的沙物质是现代沙质荒漠化和沙尘暴的沙源;(3)空间上半干旱典型的气候带是多动力复合侵蚀的根本原因,时间上,季节性风沙和河流的更替使得复合侵蚀作用更为突出;(4)、人为活动对自然的改造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沙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催化剂。在上述背景下,以地质成因的角度揭示沙质荒漠化形成与演化,为荒漠化的科学治理提供相应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地质地貌区 浅覆盖区 荒漠化 环境变迁 驱动因素 内蒙古中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拜仁达坝铅-锌-银矿床:元素分带及其成因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翼飞 聂凤军 +2 位作者 江思宏 刘妍 梁清玲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5-1068,共14页
内蒙中东部拜仁达坝矿床是一个以石炭纪石英闪长岩及锡林浩特杂岩为赋矿围岩的断裂充填型热液脉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床分东西两个矿段,拜东矿区1号矿体及拜西矿区3号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矿体。矿体沿着走向方向具有明显的矿化分带特征... 内蒙中东部拜仁达坝矿床是一个以石炭纪石英闪长岩及锡林浩特杂岩为赋矿围岩的断裂充填型热液脉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床分东西两个矿段,拜东矿区1号矿体及拜西矿区3号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矿体。矿体沿着走向方向具有明显的矿化分带特征,锌-铜矿石、锌矿石及铅-锌-银矿石依次从矿化中心向外侧产出。代表性矿体拜东矿区1号矿体的块段金属量、平均品位及元素比值由西向东沿着走向方向显示出明显而系统的变化规律。锌的块段金属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铅和银的矿段金属量则先增加后下降;锌的块段平均品位由西向东逐渐降低,铅和银的块段平均品位则先上升随后下降;Ag/Pb值先上升随后下降,Ag/Zn和Pb/Zn值则逐渐上升。这种矿化的分带性可能是成矿热液在中偏高温向低温演化的过程中,沿着矿体的走向方向从矿化中心向外侧运移,在矿体不同位置有选择地将成矿物质卸载的结果。而成矿热液在断裂系统内与不同比例大气水的混合则可能是成矿系统内温度梯度形成的重要原因。矿床中不同位置的矿物组合记录了成矿热液中硫逸度由高向低,pH值由低向高的演化过程。拜仁达坝矿床与邻近的维拉斯托矿床组成了一个由温度场控制的具有明显矿化分带现象的低硫化热液脉状多金属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矿床 元素分带 矿床成因 拜仁达坝 内蒙古中东部 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拜仁达坝矿区闪长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翼飞 江思宏 张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8-696,共9页
对拜仁达坝矿区闪长岩体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定年,获得13个锆石颗粒的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326.5Ma±1.6Ma(MSWD=1.7),表明岩体侵位于海西期。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较为明显地受到了锡林浩特杂岩的混染,具有火山... 对拜仁达坝矿区闪长岩体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定年,获得13个锆石颗粒的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326.5Ma±1.6Ma(MSWD=1.7),表明岩体侵位于海西期。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较为明显地受到了锡林浩特杂岩的混染,具有火山弧岩浆作用成因的特点。结合区域内其他海西期岩体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该区海西期经历了一次较为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也暗示该火山弧环境可能从苏尼特地区一直向东延伸至克什克腾旗的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东部 拜仁达坝闪长岩体 锆石SHRIMP U-PB定年 火山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迅速组织故障抢修 全力保障电网安全 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东北及周边地区雨雪冰冻侵袭 被引量:1
11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12期75-75,共1页
在强冷空气的影响下,11月17日起,新一轮寒潮席卷我国东北部地区,多地遭遇较大范围雨雪降温。其中,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出现大雨或暴雨,辽宁东南部局地有大暴雨,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局地有暴雪或大暴雪,严... 在强冷空气的影响下,11月17日起,新一轮寒潮席卷我国东北部地区,多地遭遇较大范围雨雪降温。其中,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出现大雨或暴雨,辽宁东南部局地有大暴雨,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局地有暴雪或大暴雪,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和社会生产生活。11月17日上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雨雪冰冻、暴雨蓝色预警,范围包括吉林、蒙东、辽宁、黑龙江电网等11个省级电网。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相关单位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加强负荷预测,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落实灾害预防措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电网公司 事故预想 灾害预防 故障抢修 雨雪冰冻 电网运行方式 内蒙古中东部 电网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约主编致读者
12
作者 代世峰 黄文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1,共1页
煤是一种具有还原障和吸附障性能的有机岩和矿产,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由于成煤地质背景复杂,我国煤炭资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如西南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和内蒙古中东部的一些煤层高度富集砷、汞、氟、铍、铀等有害元素。这些煤炭资... 煤是一种具有还原障和吸附障性能的有机岩和矿产,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由于成煤地质背景复杂,我国煤炭资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如西南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和内蒙古中东部的一些煤层高度富集砷、汞、氟、铍、铀等有害元素。这些煤炭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以及燃煤型砷中毒、氟中毒。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健康危害尤为突出。研究有害元素分布富集机理、研发环境危害的防控技术,对合理和洁净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煤中有害元素 燃煤型 研发环境 内蒙古中东部 砷中毒 重要战略意义 成煤 防控技术 基础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葵花菌核病诱发因素及解决办法
13
作者 孙玉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11期28-28,共1页
2020年,内蒙古中东部的乌盟、锡盟、赤峰等食葵主产区菌核病(俗称葵花烂头病)重度发生,葵花烂头较为普遍,部分种植户损失惨重甚至绝收。诱发向日葵菌核病的原因有很多,跟品种、天气、地块、土质、灌溉等都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向日葵菌核病 食葵 种植户 内蒙古中东部 葵花 诱发因素 解决办法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秋冬季全国气候特征及森林火险趋势预测报告
14
《森林防火》 2014年第3期1-2,共2页
1前期天气气候状天气气候状况回顾 2014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预计在2014年秋季可以达到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最终发展为弱或者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夏季中高纬冷空气活动偏东,贝加尔湖地区高度场偏高,东亚夏季风前期偏... 1前期天气气候状天气气候状况回顾 2014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预计在2014年秋季可以达到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最终发展为弱或者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夏季中高纬冷空气活动偏东,贝加尔湖地区高度场偏高,东亚夏季风前期偏强后期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持续偏南且阶段性加强西伸明显,从而造成我国北方降水偏少、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偏多,出现北旱南涝的形势,目前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南部、华北大部、黄淮、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气象干旱较重。夏季气温总体接近常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 天气气候 预测报告 东亚夏季风 内蒙古中东部 东北南部 贝加尔湖地区 冷空气活动 高度场 火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