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东乌旗达亚纳钨-钼矿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岩体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向安平 陈毓川 +2 位作者 佘宏全 李光明 李应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24,共18页
内蒙古东乌旗达亚纳钨-钼矿是近年来正在勘查的一个规模有望达中型的新矿床,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中西部,矿床类型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钼矿,黑钨矿石英脉以近于直立(75°)的平直脉体产出在黑云母花岗岩内或岩体与地层的外接触带,并... 内蒙古东乌旗达亚纳钨-钼矿是近年来正在勘查的一个规模有望达中型的新矿床,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中西部,矿床类型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钼矿,黑钨矿石英脉以近于直立(75°)的平直脉体产出在黑云母花岗岩内或岩体与地层的外接触带,并向下尖灭于岩体内部,主要的矿化蚀变类型有云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硅化等。伴随黑钨矿化共生大量的辉钼矿,辉钼矿化多产出在黑钨矿石英脉两侧或石英脉内。本文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岩体——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球化学分析,U-Pb测年结果显示,两件黑云母花岗岩样品(DYN-19、DYN-30)有着一致的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34±1Ma(MSWD=0.41)、135±1Ma(MSWD=0.52)。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富硅、富碱,SiO_2平均74.43%,Na_2O+K_2O平均8.33%,Na_2O/K_2O平均0.73,明显富钾,属高钾钙碱性系列;Al_2O_3平均为12.72%,铝饱和指数A/CNK全部近1.0,为准铝质到弱过铝质花岗岩类,相对贫Mg;稀土总量较低,ΣREE变化于63.68×10^(-6)~91.11×10^(-6),表现为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弱富集轻稀土,并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高场强元素Th、U、Nd、Hf明显富集,而Ba、Sr、P、Ti、Nb显著亏损;为壳源重熔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176)Hf/^(177)Hf值0.28295~0.28302,ε_(Hf)(t)值+6.4^+8.8,二阶段模式年龄值408~540Ma,年轻的二阶段模式年龄和不大的ε_(Hf)(t)正值,指示了其岩浆源区可能为新生下地壳。同时对矿区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测试,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33±3Ma,MSWD值为2.2。可见成岩年龄和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具有一致性,为同一期地质作用的产物,即成岩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乌旗 达亚纳 黑钨矿 辉钼矿 年代学 石英脉型 黑云母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葛根敖包石英闪长岩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向安平 陈毓川 +2 位作者 佘宏全 李光明 李应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69-1483,共15页
内蒙古东乌旗地区新近发现的葛根敖包铅锌矿,成矿与赋矿岩体石英闪长岩关系密切,对石英闪长岩进行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并对石英闪长岩进行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2个样... 内蒙古东乌旗地区新近发现的葛根敖包铅锌矿,成矿与赋矿岩体石英闪长岩关系密切,对石英闪长岩进行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并对石英闪长岩进行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2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99±1Ma和301±1Ma,均为晚石炭世。岩石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显示,石英闪长岩具有典型的富硅、富碱特征,Na2O/K2O值为1.14~1.93,平均1.39,明显富钠高钾,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79~0.95,为准铝质或铝不饱和花岗岩类;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显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明显的右倾,显示岩浆源区可能有石榴子石残留;并有微弱负Eu异常,δEu=0.80~0.91,δCe=0.89~0.96,均靠近1,指示源区无斜长石残留;同时具低Sr、高Yb特征;并指示高场强元素U、La、Nd、Zr相对富集,而Th、Nb、Sr、P、Ti相对亏损,且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相对富集,Nb/Ta值低,指示岩浆源区可能为幔源为主。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εHf(t)值全部为正值,+10.8^+13.6(全部大于10,较高),TDM2介于440~629Ma之间,相对集中,明显大于其锆石U-Pb年龄,其年轻的TDM2年龄和较高的εHf(t)值表明,岩浆中有相当大的幔源物质的贡献。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葛根敖包石英闪长岩岩浆源区可能为亏损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并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少量壳源物质的混染,为活动陆缘弧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乌旗 葛根敖包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俊建 赵泽霖 +4 位作者 党智财 戴桐模 王守光 付超 赵丽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7-541,共5页
奥尤特铜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东乌旗地区,是二连-东乌旗成矿带最为典型的铜矿床之一,矿床赋存于侏罗纪一套陆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含砾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及流纹斑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的含矿石英脉,进行了石... 奥尤特铜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东乌旗地区,是二连-东乌旗成矿带最为典型的铜矿床之一,矿床赋存于侏罗纪一套陆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含砾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及流纹斑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的含矿石英脉,进行了石英^(40)Ar/^(39)Ar法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87.11±3.5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奥尤特铜矿床 内蒙古东乌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德勒乌拉组的建立及其构造环境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付冬 葛梦春 +2 位作者 黄波 周文孝 郑中亚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85,共11页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缘带内,晚古生代火山岩广泛发育,是研究古亚洲构造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地区。通过内蒙古1∶5万东乌旗阿拉坦合力地区的地质调查,发现原宝力高庙组(CPbl)火山岩实际上是由下部安山质火山岩为主和上部...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缘带内,晚古生代火山岩广泛发育,是研究古亚洲构造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地区。通过内蒙古1∶5万东乌旗阿拉坦合力地区的地质调查,发现原宝力高庙组(CPbl)火山岩实际上是由下部安山质火山岩为主和上部粗面质火山岩为主的2套火山-沉积地层组成。这2套地层不仅岩性组合不同,而且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层时代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故将其解体为2个岩石地层单位。建议下部以安山质火山岩为主的地层保留原宝力高庙组的称谓,而将上部以粗面质火山岩为主的岩石地层新建为德勒乌拉组。新建的德勒乌拉组可分为2个段:下段为粗安质含角砾熔岩、河湖相砂砾岩;上段为以溢流相为主的粗面岩,该组与下伏老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其岩石化学特征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锆石U-Pb年龄为(302.3±1.7)^(309.7±1.1)Ma,属晚石炭世。综合研究表明,德勒乌拉组形成于早海西同碰撞-碰撞后伸展过渡的陆相构造环境。德勒乌拉组的建立为内蒙古兴安地层区石炭纪火山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海西构造层的划分以及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程式等方面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乌旗 德勒乌拉组 宝力高庙组 石炭纪 火山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东北部晚石炭世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尹志刚 郑贝 +5 位作者 王阳 刘成龙 韩宇 曹忠强 李敏 李海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65,共11页
为厘定内蒙古东乌旗东北部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的成岩时代,对其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的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11.8±7.0 Ma和302.5±3.3 Ma,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区内... 为厘定内蒙古东乌旗东北部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的成岩时代,对其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的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11.8±7.0 Ma和302.5±3.3 Ma,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区内花岗岩类具有高Si、富Na、K,中等Al,低Fe、Mn、Ti的特点,A/CNK为0.97~1.09;微量元素总量较低,显示出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相容元素亏损,而Ba和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的板内花岗岩特征;二者稀土配分曲线相似,均呈略微右倾,具弱-中负铕异常。上述特征显示区内花岗岩类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综上认为,该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可能为后碰撞早期伸展阶段的产物,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作用有关,构造背景与古亚洲洋持续向西俯冲有关,推测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在东乌旗地区应在311.8±7.0 Ma之前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花岗岩类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成岩环境 内蒙古东乌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达亚纳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与成岩-成矿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佘宏全 蔡明海 +6 位作者 张令进 向安平 李进文 杨郧城 李强 彭正安 唐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298,共16页
1∶5万矿产地质矿产调查表明,内蒙古东乌旗达亚纳地区的主要地层为下泥盆统泥鳅河组和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其次为上侏罗统、新近系和第四系。泥鳅河组为浅海相沉积,形成于被动陆缘环境;格根敖包组形成于活动陆缘,与古亚洲洋... 1∶5万矿产地质矿产调查表明,内蒙古东乌旗达亚纳地区的主要地层为下泥盆统泥鳅河组和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其次为上侏罗统、新近系和第四系。泥鳅河组为浅海相沉积,形成于被动陆缘环境;格根敖包组形成于活动陆缘,与古亚洲洋向西伯利亚板块向北俯冲有关。研究区构造主要为走向北东的褶皱构造,断裂较发育,与成矿有关的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裂。该地区发育2期岩浆作用和相关的多金属矿化。研究区多金属矿床发育,类型众多,成矿时间跨度长,形成构造背景多样。已发现的矿床类型有热液充填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高中温热液型钨钼矿床(石英脉型黑钨矿),分别形成于板块俯冲、陆陆碰撞和造山后伸展垮塌背景。研究区长期的构造-岩浆作用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暗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地质调查 泥鳅河组 格根敖包组 钨钼矿床 成矿背景 内蒙古东乌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索纳嘠铅锌银矿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与成矿意义 被引量:28
7
作者 梁玉伟 余存林 +6 位作者 沈国珍 孙庆茹 李进文 杨郧城 佘宏全 张斌 谭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7-779,共13页
内蒙古东乌旗索纳嘠铅锌银矿区赋矿侵入岩为一由中粗粒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组成的杂岩体。三种岩石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依次为(319.6±4.1)Ma、(172.5±1.4)Ma和(165.5±1.8)Ma。三者均以高钾、富... 内蒙古东乌旗索纳嘠铅锌银矿区赋矿侵入岩为一由中粗粒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组成的杂岩体。三种岩石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依次为(319.6±4.1)Ma、(172.5±1.4)Ma和(165.5±1.8)Ma。三者均以高钾、富碱、贫镁为特征,均属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分异程度较高。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相对富集,均具负铕异常;均富集U、Th,Rb/Sr值大于壳源Rb/Sr值,应属S型花岗岩。根据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中粗粒花岗岩形成于晚石炭世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中侏罗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产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为同源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富含成矿元素Pb和Zn,而且其成岩年龄与辉钼矿(163.4±2.4)Ma~(166.6±2.4)Ma的Re-Os同位素年龄基本一致,可能为成矿母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年龄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金属成矿 内蒙古东乌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