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洁 徐大宝 +4 位作者 金毅然 罗桑 杨澈 邹晓洁 刘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d)。2月后复查宫腔镜,3月后随访月经量、B超检测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纤维化及血流相关因子。结果:①重度IUA组内,A_(2)组与B_(2)组在宫腔再粘连率无差异,B_(2)组子宫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及子宫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A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月:重度IUA组内,两组在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容积(EV)、子宫内膜血流值(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中度IUA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标志物检测:重度IUA组内B_(2)组的增殖标志物(Ki-67)及血管生成标志物(CD31、CD34、CD146、b-FGF、VEGF)表达较A_(2)组高,而纤维化标志物(α-SMA、TGF-β1)表达较A_(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A_(1)组和B_(1)两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短期应用相对大剂量雌激素(6 mg/d)可以通过对重度IUA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改善促进子宫内膜更好地修复,而对中度IUA子宫内膜修复影响没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激素 子宫内膜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测子宫内膜血流评价IVF-ET结局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丽娜 乔杰 +3 位作者 李蓉 刘平 刘朝晖 赵淑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子宫内膜血流检测在预测IVF-ET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11月~12月于我中心行IVF-ET,年龄在38岁以下的患者182例,测定hCG注射日(注射hCG前8h)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状态,按子宫内膜血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子宫内膜血流检测在预测IVF-ET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11月~12月于我中心行IVF-ET,年龄在38岁以下的患者182例,测定hCG注射日(注射hCG前8h)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状态,按子宫内膜血流显示情况分为3组:A组,不能检测到子宫内膜血流;B组,仅可检测到子宫内膜下血流;C组,可检测到子宫内膜内及子宫内膜下血流。随访IVF—ET结局,组1为未妊娠组,组2为宫内孕活胎组(移植后30d超声检查宫内可见妊娠囊及有原始胎心管搏动),组3为其他(包括生化妊娠、异位妊娠、胚胎停育和自然流产)。结果c组的宫内活胎率为62,2%(59/90)、胚胎种植率为65.6%(59/90),明显高于A组(0、0)及B组[17.1%(14/82)、20.7%(17/82)],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组2(宫内孕活胎组)子宫内膜PI、RI及S/D分别为1,0±0.2、0,6±0.1及2,5±0.4,明显低于组1的1.1±0.2、0.6±0,0、2.8±0.4及组3的1,0±0.1、0.6±0,0、2.8±0.4(P1-2〈0.001,P2-3〈0,05)。妊娠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容积及子宫、卵巢动脉血流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CG日子宫内膜内血流存在与否与胚胎种植及继续发育明显相关;存在子宫内膜内血流及子宫内膜血流阻力低者,显示了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测子宫内膜血流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血流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血流参数联合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水平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涛 宋玉霞 +2 位作者 张宏煜 李晓欢 孟桐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血流参数联合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因绝经后异常阴道出血进行相关检查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血流参数联合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因绝经后异常阴道出血进行相关检查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55例)和子宫内膜癌组(5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检查和血清HE4水平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和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均P<0.05),血清HE4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子宫内膜血流参数联合血清HE4水平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98.04%,特异度为94.55%,阳性预测值为95.61%,阴性预测值为92.44%,约登指数为0.926,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检查(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血流参数联合血清HE4水平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血流参数 人附睾分泌蛋白4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增膜汤对IVF-ET失败患者不良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志云 高修安 +2 位作者 马文敏 韦德湛 刘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二至增膜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薄”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选取62 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 例.治疗组行二至增膜汤治疗3 个周期,对照组休息3 个月经周期,再行IVF-ET 常规方案胚... 目的探讨二至增膜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薄”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选取62 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 例.治疗组行二至增膜汤治疗3 个周期,对照组休息3 个月经周期,再行IVF-ET 常规方案胚胎移植.观察前后2 个周期hCG 注射日的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动脉血流、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在hCG 注射日的子宫内膜血流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数RI、PI 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至增膜汤能改善子宫内膜血流,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提高临床妊娠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增膜汤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子宫内膜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丽娟基于“宫络学说”改善人流术后子宫内膜血流经验 被引量:8
5
作者 代林莉 田甜 +1 位作者 解丽菲 姜丽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9-22,共4页
姜丽娟教授创新性提出"宫络学说",并将该理论运用于人流术后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导师认为人流手术乃金刃创伤胞宫直损冲任,导致子宫内膜血流状态异常改变,继发人流术后疾病。导师在"治未病"思想基础上... 姜丽娟教授创新性提出"宫络学说",并将该理论运用于人流术后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导师认为人流手术乃金刃创伤胞宫直损冲任,导致子宫内膜血流状态异常改变,继发人流术后疾病。导师在"治未病"思想基础上,结合患者体质及"流产后多虚多瘀"病机,以调肾、和血、畅膜为治疗大法,运用灸药联合对行人流手术者行早期干预,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作者主要总结导师姜丽娟教授运用"宫络学说"改善人流术后子宫内膜血流状态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络学说 人流术后子宫内膜血流状态 灸药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内及子宫内膜下血流对胚胎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7
6
作者 王丽娜 苏雪松 +4 位作者 乔杰 李蓉 甄秀梅 王丽颖 徐东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子宫内膜血流检测在预测胚胎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2009年6~12月于我中心行胚胎解冻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者,共744个周期。解冻移植前1天上午彩色多普勒能量超...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子宫内膜血流检测在预测胚胎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2009年6~12月于我中心行胚胎解冻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者,共744个周期。解冻移植前1天上午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状态。按子宫内膜血流分为3组:未检测到子宫内膜血流;仅可检测到子宫内膜下血流;可检测到子宫内膜内及子宫内膜下血流。随访FET结局,将妊娠结局分为2组:未妊娠组和妊娠组[妊娠组为胚胎移植后14天查血hCG>35 U/L,包括宫内活胎和妊娠结局不良(生化妊娠、异位妊娠、早孕流产)]。结果 744例行胚胎解冻移植,妊娠率为45.6%(339/744),胚胎种植率17.6%(393/2232)。未检测到血流组的宫内活胎率为25.2%(81/321),仅有内膜下血流组49.1%(162/330),内膜内及内膜下均有血流组为77.4%(72/93),内膜内及内膜下均有血流组明显高于另外2组(χ2=84.287、23.556,P均=0.000),仅有内膜下血流组也明显高于未检测到血流组(χ2=39.589,P=0.000)。解冻移植日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妊娠组子宫内膜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分别为2.447±0.422、0.941±0.174及0.583±0.074,明显低于未妊娠组2.947±0.406、1.166±0.219、0.651±0.052(t=16.431、15.301、14.667,P均=0.000)。子宫内膜血流S/D、PI、RI的接受者运行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816、0.808及0.818。结论胚胎解冻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内血流存在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未检测到血流者,存在子宫内膜内血流及子宫内膜血流阻力低者,显示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子宫内膜血流检查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好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胚胎解冻移植 子宫内膜血流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米芬与来曲唑对PCOS促排卵患者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丽 吕淑兰 +1 位作者 毛文军 白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4-739,共6页
目的研究氯米芬与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促排卵患者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PCOS排卵障... 目的研究氯米芬与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促排卵患者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PCOS排卵障碍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氯米芬组(CC组,102例)、来曲唑组(LE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促排卵率和妊娠率等。结果 (1)两组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302~1.644,P均>0.05),LE组子宫内膜生长速度显著优于CC组(t值3.750~9.573,P均<0.05),两组患者内膜下血流PI无统计学差异(t值0.153~1.042,P均>0.05),但LE组促排卵后月经第17、19、20天内膜下RI显著低于CC组(t值分别为2.809、4.776、5.231,P均<0.05);(2)比较两组促排卵成功患者相关数据发现,LE组注射hCG日、排卵后5~6d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CC组(t值分别为4.839、4.438,P均<0.05),且子宫内膜形态显著优于CC组(χ~2=12.674,P<0.05),两组排卵日、平均优势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排卵数、注射hCG日及排卵后5~6d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值0.402~1.234,P均>0.05);(3)CC组促排卵成功率为63.73%,LE组促排卵成功率为59.3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96,P>0.05),LE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3%、27.08%,显著高于CC组的20.59%、14.71%(χ~2=4.098、4.614,P均<0.05);(4)两组促排卵成功患者注射hCG日、排卵后5~6d子宫动脉PI、RI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435、0.324、0.564、0.879,P均>0.05),且两组子宫内膜下PI亦无统计学差异(t=0.442、0.490,P均>0.05),但子宫内膜下LE组RI均显著低于CC组(t=3.097、4.036,P均<0.05)。结论来曲唑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使内膜血供增加,容受性好,进而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米芬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动脉 内膜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指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淑娜 张轶乐 +1 位作者 孙婧 孙莹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采用三维超声测量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等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226周期。采用三维超声测量胚胎移植...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采用三维超声测量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等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226周期。采用三维超声测量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指数。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宫内妊娠组和异位妊娠组。结果:226周期中76周期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临床妊娠率33.6%,3例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率3.9%。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子宫内膜血流指数(FI)[(22.199±5.961)vs(19.813±8.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7,P=0.014);妊娠组内膜容积(4.181±1.899)mL大于未妊娠组的(3.678±1.557)mL(t=2.128,P=0.034);内膜容积<1.5 mL的患者共7例,均未获临床妊娠;2组间内膜厚度、其他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内妊娠组和异位妊娠组相比,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三维超声测量的子宫内膜容积及内膜FI可预测妊娠结局;但三维超声测量指标不能预测妊娠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内膜容积 内膜内膜血流 冻融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下血流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纪意如 刘琴 +2 位作者 陈惠芳 王玲玲 邱慧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607-1608,共2页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下血流情况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因中重度宫腔粘连实施粘连分离术的1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术前当天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状态,按血流情况分为三组:A组...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下血流情况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因中重度宫腔粘连实施粘连分离术的1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术前当天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状态,按血流情况分为三组:A组:子宫内膜和内膜下均有血流通过:B组:内膜下有血流但内膜没有血流通过;C组:内膜和内膜下均无血流通过。在分离术后1个月再次做宫腔镜进行复查,以AFS评分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A组和B组患者术后AFS评分均有显著性下降,两组AFS评分下降的中位数分别为:A组7分,B组5分,C组患者术后AFS评分下降不大,下降的中位数为2分。A、B、C三组AFS评分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内膜下血流情况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治疗效果有影响,血流情况越好,治疗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内膜血流 宫腔粘连 粘连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血流成像技术评估复发性流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差异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珍 唐英 秦茜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评估复发性流产女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VI MV)差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87例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流产组,其...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评估复发性流产女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VI MV)差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87例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流产组,其中流产次数为2次有51例,3次有26例,≥4次有10例;另选取于本院同期就诊的90例无流产史的正常育龄期女性作为健康组。两组女性于黄体中期时经阴道超声运用MV-Flow成像技术测量子宫内膜VI MV,并将177例女性的子宫内膜VI MV均值进行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重复测量,比较两组子宫内膜VI MV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同时比较流产组中不同流产次数患者子宫内膜VI MV及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流产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子宫内膜VI MV高于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0%vs.3.70%,P<0.05)。流产组中流产次数为2次(5.30%)的患者子宫内膜VI MV高于流产次数为3次(3.25%)及≥4次(3.3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次数为3次的患者子宫内膜VI MV与≥4次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7例女性的子宫内膜VI MV均值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45,重复性均较好。结论:MV-Flow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估复发性流产女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VI MV的差异,且可能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子宫内膜VI MV也会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血管血流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血流血管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项超声指标在IVF-ET中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涛 朱爱红 +5 位作者 余晶晶 钱娟 金意 苏雁 吴云 曹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5-1828,共4页
目的:探讨多个超声指标在评估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治疗的患者87例,为病例组(其中54... 目的:探讨多个超声指标在评估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治疗的患者87例,为病例组(其中54例达到临床妊娠标准)和对照组34例,在内膜转化日进行超声指标评估,包括子宫内膜厚度、体积以及形态分型,内膜蠕动频率和方向,内膜血流深入分型及三维血流指数、血管指数和血流血管指数,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随访妊娠结局。结果:病例组54例妊娠,妊娠率62.1%(54/87)。对照组18例妊娠,妊娠率52.9%(18/34)。两组的子宫内膜蠕动频率、子宫内膜血管深入分型以及左侧子宫动脉S/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蠕动频率、子宫内膜血管深入分型及部分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等超声指标有评估ER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 冻融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血流 子宫内膜蠕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 被引量:43
12
作者 王统菲 贺立颖 +4 位作者 康晓敏 刘志兰 徐海静 刘芳荪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参数特征,观察阿司匹林对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1例有ERSA史妇女(ERSA组)和66例无反复自然流产史妇女(对照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 目的·研究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参数特征,观察阿司匹林对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1例有ERSA史妇女(ERSA组)和66例无反复自然流产史妇女(对照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血流参数。ERSA组予阿司匹林50 mg/d口服2个月及个体化治疗,观察其对子宫血流参数及再次妊娠的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ERSA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而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平均PI(m PI)、平均阻力指数(m RI)和平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m 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ERSA组子宫血流阻力明显改善(P=0.000),且对于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RSA组中163例完成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的子宫血流参数复测,其中136名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再次妊娠,其中97名患者妊娠≥12周,10名患者于妊娠12周内再次流产,29名患者早期妊娠结局尚无法确定。结论·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阻力较正常育龄妇女显著增加,内膜厚度较薄。阿司匹林可改善ERSA患者的子宫血流灌注,有利于早期妊娠结局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性流产 阿司匹林 子宫动脉血流 子宫内膜血流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