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高血压科住院的49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高血压科住院的49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维吾尔族197例,汉族297例。根据颈动脉IMT分组,将维吾尔族患者分为正常组100例和异常组97例,汉族患者分为正常组179例和异常组118例。收集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IMT正常与异常患者生化指标〔空腹血糖、Cys-C、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及动态血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结果维吾尔族患者中,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Cys-C、24 h 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中,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者中,年龄、空腹血糖、Cys-C、24 h SBP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校正年龄、空腹血糖、24 h SBP后,Cys-C仍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217,P=0.010)。汉族患者中,年龄、体质指数、24 h SBP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Cys-C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校正年龄、体质指数、24 h SBP后,Cys-C仍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163,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ys-C是维吾尔族患者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汉族患者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升高是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危险因素,而可能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无关。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外周血Rho激酶1(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ROCK1)水平与其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目的研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外周血Rho激酶1(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ROCK1)水平与其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126例老年病例,分为UA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且诊断为UA,74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不存在UA,52例)。通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乙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尿酸、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ROCK1的水平;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径变化率(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及IMT。多因素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除吸烟、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相关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患者的FMD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MT及ROCK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MD及IMT纳入回归方程,FMD与ROCK1呈负相关关系,IMT与ROCK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老年UA患者的外周血ROCK1与其血管内皮功能及IMT存在一定相关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高血压科住院的49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维吾尔族197例,汉族297例。根据颈动脉IMT分组,将维吾尔族患者分为正常组100例和异常组97例,汉族患者分为正常组179例和异常组118例。收集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IMT正常与异常患者生化指标〔空腹血糖、Cys-C、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及动态血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结果维吾尔族患者中,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Cys-C、24 h 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中,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者中,年龄、空腹血糖、Cys-C、24 h SBP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校正年龄、空腹血糖、24 h SBP后,Cys-C仍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217,P=0.010)。汉族患者中,年龄、体质指数、24 h SBP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Cys-C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校正年龄、体质指数、24 h SBP后,Cys-C仍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163,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ys-C是维吾尔族患者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汉族患者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升高是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危险因素,而可能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无关。
文摘目的研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外周血Rho激酶1(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ROCK1)水平与其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126例老年病例,分为UA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且诊断为UA,74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不存在UA,52例)。通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乙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尿酸、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ROCK1的水平;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径变化率(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及IMT。多因素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除吸烟、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相关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患者的FMD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MT及ROCK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MD及IMT纳入回归方程,FMD与ROCK1呈负相关关系,IMT与ROCK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老年UA患者的外周血ROCK1与其血管内皮功能及IMT存在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