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氨酸限制与补偿对羔羊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杰 崔凯 +6 位作者 毕研亮 柴建民 祁敏丽 张帆 王世琴 刁其玉 张乃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69-367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限制与补偿对羔羊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12对1周龄断奶的湖羊双胞胎公羔羊,采用配对试验设计,每对双胞胎羔羊分别分到2组中。第1阶段,2-8周龄,分别补充[基础代乳粉+0.70%蛋氨酸,基础开食料+0.40%蛋...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限制与补偿对羔羊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12对1周龄断奶的湖羊双胞胎公羔羊,采用配对试验设计,每对双胞胎羔羊分别分到2组中。第1阶段,2-8周龄,分别补充[基础代乳粉+0.70%蛋氨酸,基础开食料+0.40%蛋氨酸,对照(control,CON)组]和限制蛋氨酸[基础代乳粉,基础开食料,限制(restriction,RES)组];第2阶段,9-12周龄,2组羔羊饲喂相同的饲粮(基础开食料+0.40%蛋氨酸)。在8和12周龄末,各选取6对双胞胎羔羊进行屠宰,分离内脏器官并称重。结果表明:1)8周龄,RES组的体重显著低于CON组(P〈0.05);2-8周龄,RES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而RES组料重比显著高于CON组(P〈0.05);9-12周龄,2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8周龄,RES组的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2组间的屠宰率无显著差异(P〉0.05);12周龄,RES组和CON组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8和12周龄,2组的各内脏器官在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4)8周龄,RES组的瘤胃重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其余各胃肠道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12周龄,2组间各胃肠道指数也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限制饲粮蛋氨酸水平降低了羔羊瘤胃重量、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恢复饲粮蛋氨酸水平后,羔羊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状况也随之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蛋氨酸限制 蛋氨酸补偿 生长性能 内脏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水平对多浪羊生产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昕炜 马绍楠 +1 位作者 周艳 许贵善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6-39,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20~35 kg多浪羊公羔的生产性能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5只多浪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羊。三组试验羊分别按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20~35 kg多浪羊公羔的生产性能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5只多浪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羊。三组试验羊分别按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3个饲喂水平投喂试验饲粮。当自由采食的羊只体重达到35 kg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宰前活重、空体重和胴体重在3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即AL组>IR70组>IR40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和骨重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占宰前活重比例在自由采食组较高,与IR70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IR40组(P<0.05);肝脏占宰前活重的比例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喂水平对多浪羊的生产性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饲喂水平会影响到胃室的增重和发育,影响最大的是瘤胃和皱胃;多浪羊公羔的主要内脏器官发育受饲喂水平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其中肝脏受体重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内脏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木薯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旭东 左清清 +3 位作者 孙海彦 包晓东 郑永清 李伯松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1年第6期8-12,共5页
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发酵木薯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实验设6个组:1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个抗生素对照组,饲喂添加抗生素的日粮(1 kg日粮添加20%土霉素钙0.1 g、4%恩拉霉素1 mg);4个实验组,饲... 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发酵木薯渣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实验设6个组:1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个抗生素对照组,饲喂添加抗生素的日粮(1 kg日粮添加20%土霉素钙0.1 g、4%恩拉霉素1 mg);4个实验组,饲喂添加发酵木薯渣混合料(100 kg木薯渣,20 kg豆粕,0.12 kg微生物菌剂,0.12 kg红糖)的日粮,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实验期28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5%~20%发酵木薯渣混合料,对黄羽肉鸡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有一定影响,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对屠宰性能以及内脏器官发育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4个添加发酵木薯渣混合料实验组中,以添加质量分数为20%的料重比最高,该组鸡只每增重1 kg,较对照组节省饲料成本0.17元。结果表明,在黄羽肉鸡养殖中,饲粮原料中添加5%~20%发酵木薯渣混合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木薯渣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内脏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氮代谢、血液成分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伟 申垒 +5 位作者 刘公言 张斌 杨国雨 李淑 陈晓阳 李福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4-37,共4页
为研究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氮代谢、血液成分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3月龄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4、0.8、1.6 mg/kg碘(碘的添加形式为碘化钾)... 为研究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氮代谢、血液成分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3月龄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4、0.8、1.6 mg/kg碘(碘的添加形式为碘化钾)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不同碘水平对獭兔的沉积氮(RN)有显著影响(P < 0.05),并且添加水平为0.8 mg/kg时达到最大值。饲粮碘的添加水平对獭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四碘甲腺原氨酸(T4)、游离态的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有显著的影响(P < 0.05),并分别在添加水平为0.4、0.8、0.8 mg/kg和0.8 mg/kg时达到最大值。另外,饲粮不同碘水平对獭兔的内脏器官发育和脂肪沉积无显著影响(P> 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3~5月龄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碘添加水平为0.8 mg/kg(饲粮中碘的实测值为0.9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獭兔 氮代谢 血液成分 内脏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草粉对苏山猪生长速度、血液生化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碧侠 赵为民 +4 位作者 付言峰 涂枫 王学敏 方晓敏 任守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75-2680,共6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苜蓿草粉含量对生长期和育肥期苏山猪生长速度、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以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重为(30.0±1.0)kg的苏山猪54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生...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苜蓿草粉含量对生长期和育肥期苏山猪生长速度、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以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重为(30.0±1.0)kg的苏山猪54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生长期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0%(试验Ⅰ组)、15%(试验Ⅱ组)苜蓿草粉,育肥期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5%(试验Ⅰ组)、20%(试验Ⅱ组)苜蓿草粉。预试期7 d,正试期124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头猪屠宰。【结果】(1)少量添加苜蓿草粉可提高生长期苏山猪平均日增重,苜蓿草粉含量过多将降低生长期苏山猪平均日增重;苜蓿草粉可提高育肥期苏山猪平均日增重,但饲粮中苜蓿草粉对生长期和肥育期苏山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生长期,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育肥期,试验Ⅰ组尿素氮浓度、总胆固醇浓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板油重和胴体直长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背膘厚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4)试验Ⅱ组大肠重和小肠重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其中试验Ⅱ组大肠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在其余内脏器官指标上,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可影响育肥期苏山猪的生长性能,苏山猪具有一定的耐粗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山猪 苜蓿草粉 生长速度 血液生化指标 屠宰性能 内脏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育成期的管理要点
6
作者 王永存 《农村百事通》 2021年第12期32-34,共3页
育雏结束后,蛋鸡进入7~20周龄的育成期培育阶段,共98天左右,占母鸡寿命的近1/5。育成期在母鸡一生中虽然时间不长,但其所有的内脏器官发育,如心脏、肺脏、肾脏等,都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育成期培育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是无法在今后的产... 育雏结束后,蛋鸡进入7~20周龄的育成期培育阶段,共98天左右,占母鸡寿命的近1/5。育成期在母鸡一生中虽然时间不长,但其所有的内脏器官发育,如心脏、肺脏、肾脏等,都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育成期培育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是无法在今后的产蛋期进行纠正和调整的,因而会严重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期 培育阶段 产蛋性能 培育过程 蛋鸡 产蛋期 管理要点 内脏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