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混凝土受拉断裂数值模拟与概率本构模型
1
作者 郭文华 冶桐杰 陈定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97,共12页
提出一种高效的混凝土多边形随机骨料生成算法,基于内聚力模型研究混凝土的细观断裂行为,并建立混凝土细观受拉概率本构模型。首先,采用Monte Carlo方法建立细观混凝土结构模型,并采用射线法判断多边形之间的干涉关系。其次,编制全局内... 提出一种高效的混凝土多边形随机骨料生成算法,基于内聚力模型研究混凝土的细观断裂行为,并建立混凝土细观受拉概率本构模型。首先,采用Monte Carlo方法建立细观混凝土结构模型,并采用射线法判断多边形之间的干涉关系。其次,编制全局内聚力单元插入程序,基于大量细观混凝土骨料模型的断裂数值模拟探究混凝土细观尺度断裂行为,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最后,研究骨料体积分数和加载速率对混凝土断裂行为的影响,基于大量试件计算结果建立混凝土细观受拉概率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射线法可有效提升随机多边形骨料的生成效率和投放体积;建立的混凝土细观概率力学本构模型能够反映骨料随机性导致的混凝土本构曲线变异性;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骨料体积分数增加而呈现线性下降,但混凝土弹性模量有所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加载速率增加而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层次 随机骨料 内聚力模型 断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风电混塔胶黏拼缝的内聚力本构模型及塔筒承载力研究
2
作者 黄赐荣 张栋梁 +3 位作者 付坤 李天昊 何澜 章家炜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1,共11页
为了探究装配式风电混塔胶黏拼缝的黏结性能以及塔筒整体的承载力,开展了混凝土-结构胶黏结界面的法向拉伸和切向剪切试验。针对混凝土黏结界面位置的裂纹开展以及破坏模式进行了详细考察,明确了黏结界面的法向以及切向的内聚力本构模... 为了探究装配式风电混塔胶黏拼缝的黏结性能以及塔筒整体的承载力,开展了混凝土-结构胶黏结界面的法向拉伸和切向剪切试验。针对混凝土黏结界面位置的裂纹开展以及破坏模式进行了详细考察,明确了黏结界面的法向以及切向的内聚力本构模型。基于试验得到的内聚力本构模型建立了6节段的装配式风电混塔简化模型,开展了装配式塔筒在纯扭及弯扭荷载工况下的承载能力研究,探究了竖缝结构胶对于装配式混塔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胶-混凝土黏结试件的剪切破坏模式以黏结界面破坏为主,抗剪性能会弱于混凝土本身;而法向拉伸破坏模式以混凝土基材破坏为主,抗拉性能会强于混凝土本身;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发现,相比于摩擦接触模型,竖缝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CZM)的抗扭承载能力有显著提升,但扭矩持续加载导致竖缝内聚力单元破坏后,其抗扭承载力和摩擦接触模型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上风电 装配式 混塔 胶黏拼缝 内聚力模型(czm) 数学本构模型 抗扭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断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昊 宋卫民 邓子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3-484,共12页
内聚力模型(CZM)在沥青混凝土开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采用内聚力模型对再生沥青混凝土断裂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采用随机算法和坐标控制法建立包含旧集料和新集料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拉模型,将模型分为集料同分布模型和集料随机... 内聚力模型(CZM)在沥青混凝土开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采用内聚力模型对再生沥青混凝土断裂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采用随机算法和坐标控制法建立包含旧集料和新集料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拉模型,将模型分为集料同分布模型和集料随机分布模型两类。研究-10℃时不同RAP掺量(0、25%、50%、75%、100%,质量分数)对再生沥青混合料SCB试件应力强度因子K_(IC)、断裂能G_(F)和抗裂指数I_(C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RAP掺入的SCB试件具有较好的断裂性能;随着RAP掺量增大,应力强度因子K_(IC)、断裂能G_(F)和抗裂指数I_(CR)均减小,表明RAP的掺入会削弱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断裂性能;采用有限元模型得到的断裂参数与室内试验结果一致;相比于集料同分布模型,集料随机分布模型各评价指标的变异性系数整体更大,表明集料分布状态对开裂结果有一定影响;当计算样本足够多时,这两类模型获得的抗裂参数变化规律一致,可有效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混合料 应力强度因子 断裂能 抗裂指数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内聚力模型(CZM)模拟弹粘塑性多晶体的裂纹扩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艳青 张克实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462,共9页
采用内聚力模型(CZM),模拟多晶体中起裂于晶界的二维平面应变裂纹扩展.结果表明,弹粘塑性体中,初始裂纹尖端不会最先开裂.晶体本构的率敏感指数表征了塑性变形和内聚力区耗散两种机制的相互竞争.率敏感指数越大,塑性耗散能越大,内聚力... 采用内聚力模型(CZM),模拟多晶体中起裂于晶界的二维平面应变裂纹扩展.结果表明,弹粘塑性体中,初始裂纹尖端不会最先开裂.晶体本构的率敏感指数表征了塑性变形和内聚力区耗散两种机制的相互竞争.率敏感指数越大,塑性耗散能越大,内聚力区粘着能越小,使材料的塑性变形越容易,内聚力区诱发的破坏越不易;率敏感指数越小,材料响应越接近弹塑性性质,塑性耗散能减小,粘着能增大,外力功易转化为内聚力区的粘着能,使内聚力单元更易分离.增大内聚力区结合强度或临界张开位移使晶内和晶界的三轴应力度减小,即提高内聚力区韧性也使基体材料抗孔洞损伤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弹粘塑性 内聚力模型 多晶体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汽轮机末级叶片涂层裂纹扩展数值模拟
5
作者 孙长青 方镜森 +1 位作者 王超 张小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为探究汽轮机末级叶片基体与涂层结合强度和分析涂层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理论,建立了基体-涂层界面裂纹扩展计算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模拟了汽轮机末级叶片熔覆涂层脱落情况。结果表明,涂层和基体材料参数... 为探究汽轮机末级叶片基体与涂层结合强度和分析涂层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理论,建立了基体-涂层界面裂纹扩展计算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模拟了汽轮机末级叶片熔覆涂层脱落情况。结果表明,涂层和基体材料参数会影响涂层脱落时的裂纹扩展规律和力学响应;适当增大基体材料弹性模量和减小涂层材料弹性模量能延缓水蚀过程中涂层的失效时间;增大涂层和基体材料弹性模量,能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界面在裂纹扩展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进而提升涂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的耐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数值模拟 有限元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ECO混凝土交界面力学性能及内聚力模型研究
6
作者 黄方林 廖静雯 +2 位作者 高英杰 朱赫 周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98-5208,共11页
近年来,经济节能优化型混凝土(Ecology Conservation Optimization Concrete,简称ECO混凝土)由于自身优异的性能在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受到青睐,但其与钢板交界面的力学性能鲜有研究,从而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广泛应用。为了研究钢-ECO混凝土... 近年来,经济节能优化型混凝土(Ecology Conservation Optimization Concrete,简称ECO混凝土)由于自身优异的性能在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受到青睐,但其与钢板交界面的力学性能鲜有研究,从而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广泛应用。为了研究钢-ECO混凝土交界面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3个钢-ECO混凝土交界面试件进行四点弯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普通的钢-混凝土交界面,钢-ECO混凝土交界面的黏结强度、刚度和极限张开位移分别提高了289.3%、368.4%和160.0%,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此外,为准确描述钢-ECO混凝土交界面的法向开裂行为,提出一种适用于钢-ECO混凝土交界面法向开裂的内聚力模型,并基于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和断裂边界条件确定了模型系数的取值。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内聚力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表征钢-ECO混凝土交界面法向开裂损伤的萌生与发展过程,并能简便计算钢-ECO混凝土交界面的黏结强度、刚度、损伤起始时临界位移和临界断裂能。同时,与指数型模型相比,提出模型应用于各试件下降段的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了57.3%、46.0%和72.9%,显著提高了内聚力模型的精度。研究结果可为ECO混凝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推动ECO混凝土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 ECO混凝土 界面力学性能 四点弯曲试验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场耦合内聚力模型的身管镀层剥落数值模拟
7
作者 高健 邹利波 于存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81-4093,共13页
身管武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内膛镀层会发生剥落现象,缩短身管武器使用寿命,该现象的机理尚未明确。为研究身管武器内膛镀层剥落现象,提出一种相场耦合内聚力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到相场具有的连续介质力学特性在裂纹扩展模拟中的优越... 身管武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内膛镀层会发生剥落现象,缩短身管武器使用寿命,该现象的机理尚未明确。为研究身管武器内膛镀层剥落现象,提出一种相场耦合内聚力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到相场具有的连续介质力学特性在裂纹扩展模拟中的优越性以及内聚力模型在多相材料界面损伤模拟中的普遍适用性,针对身管武器镀层和基体内部的裂纹扩展行为使用相场进行模拟,而针对基体和镀层界面的损伤使用内聚力模型进行模拟。针对裂纹在界面处发生偏转的现象,开展一条裂纹和两条裂纹发生扩展的有限元仿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镀层存在多条裂纹时不同裂纹间距对界面损伤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相场特征长度对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裂纹扩展至基体和镀层界面时会转而沿界面向两侧扩展,最终演化为界面失效;当多条裂纹扩展至界面处时,界面损伤主要发生在多条裂纹之间的区域,最终演化为镀层剥落;裂纹间距对界面的初始损伤和界面损伤发展速度存在影响;新提出的相场耦合内聚力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作为研究身管镀层失效机理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武器 镀层 相场方法 内聚力模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数值算法的无砟道床变形与损伤分析
8
作者 严道斌 石梓煊 许玉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7,共9页
针对高速铁路无砟道床层间黏结数值模拟问题,推导混合断裂模式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提出有限元分析框架下的双线性内聚力模型(CZM)数值算法,通过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对比,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基于所提出算法,以内聚力单元模拟层间界面,建立... 针对高速铁路无砟道床层间黏结数值模拟问题,推导混合断裂模式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提出有限元分析框架下的双线性内聚力模型(CZM)数值算法,通过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对比,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基于所提出算法,以内聚力单元模拟层间界面,建立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有限元模型,分析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与层间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所提出CZM数值算法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一致,可以反映内聚力单元在受拉、受剪、受拉剪模式下的力学与损伤特性;在-50~100℃/m温度梯度范围内,正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轨道板垂向位移可达0509 mm,负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则可达0409 mm;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层层间损伤受正温度梯度影响大,层间损伤萌生于板角并向板中发展,温度梯度为972℃/m时层间黏结局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道床 结构变形 层间损伤 双线性内聚力模型 数值算法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丝绳内聚力模型参数的构件与验证
9
作者 佘永明 代鹰 +1 位作者 张黎 李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178,共7页
为了确定双线性钢丝绳内聚力模型法向、切向、临界应力等参数值,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钢丝绳内聚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的方法。首先建立内聚力理论模型,分析法向、切向拉伸粘合强度与位移的变化关系;然后通过小型硫化装置制备法向和切向拉... 为了确定双线性钢丝绳内聚力模型法向、切向、临界应力等参数值,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钢丝绳内聚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的方法。首先建立内聚力理论模型,分析法向、切向拉伸粘合强度与位移的变化关系;然后通过小型硫化装置制备法向和切向拉伸粘合强度测定实验试样,使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参数进行测定。最后基于实验结果提取的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参数值,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误差约为2.7%,准确测定所需的钢丝绳-橡胶粘合界面的内聚力参数,适用于描述钢-橡胶界面的粘合、失效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有限元仿真 粘合强度 切向拉伸 法向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纳米烧结银内聚力模型参数反演与预测
10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1期86-86,共1页
纳米烧结银具有高熔点、高电导率、高热导率和低温无压烧结等优点,已经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封装互连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烧结银对烧结工艺和尺寸高度敏感,因此对纳米烧结银力学性能的反演和精确预测服役寿命是该领域的焦点问题。内聚... 纳米烧结银具有高熔点、高电导率、高热导率和低温无压烧结等优点,已经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封装互连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烧结银对烧结工艺和尺寸高度敏感,因此对纳米烧结银力学性能的反演和精确预测服役寿命是该领域的焦点问题。内聚力模型是一种典型的模拟粘结材料失效破坏的方法,已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也能很好地将纳米烧结银的断裂失效考虑为连续的损伤过程,进而应用于复杂条件下功率器件纳米烧结银封装互连层的失效模拟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烧结 内聚力模型 功率半导体 数据驱动 粘结材料 损伤过程 力学性能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CZM)的单筋拉拔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11
作者 景剑 强峰 施凯 《低温建筑技术》 2018年第7期57-60,64,共5页
目前化学植筋粘结性能数值模拟中界面单元均以双弹簧单元为主,但是模拟结果与相应的试验结果有较大偏差。为了提高数值模拟的精确度,本文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进行了单筋拉拔试验的有限元模拟,采用双线性应力-张... 目前化学植筋粘结性能数值模拟中界面单元均以双弹簧单元为主,但是模拟结果与相应的试验结果有较大偏差。为了提高数值模拟的精确度,本文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进行了单筋拉拔试验的有限元模拟,采用双线性应力-张开位移模型定义内聚力单元本构关系,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到了内聚力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并对一些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行参数拟合以确定合理参数,从而验证了该植筋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植筋 单筋拉拔试验 内聚力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X65管线钢稳定裂纹扩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苗婷 苗张木 冷晓畅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200,共9页
断裂破坏是海工结构中主要的失效模式之一。对管线钢管的断裂韧度评定以及其裂纹扩展行为的模拟研究,对于评估管道结构的安全性、结构完整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众多用于模拟裂纹大变形稳定扩展的理论中,内聚力模型方法(CZM),对大范围... 断裂破坏是海工结构中主要的失效模式之一。对管线钢管的断裂韧度评定以及其裂纹扩展行为的模拟研究,对于评估管道结构的安全性、结构完整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众多用于模拟裂纹大变形稳定扩展的理论中,内聚力模型方法(CZM),对大范围屈服的断裂行为分析十分有效。它具有强大的物理基础以及可在数值方法中逐步实现的适应性。鉴于此,文章运用CZM模型对X65管线钢双引伸计法的断裂韧度试验进行模拟,对比计算与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CZM模型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优化了模型。用其作为计算模拟预测X65管线钢稳定裂纹扩展行为的方法,可替代部分实验来完成可靠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czm) 双引伸计法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板与砂浆粘结试验及内聚力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刘学毅 苏成光 +3 位作者 刘丹 向芬 龚闯 赵坪锐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研究目的:目前轨道板与CA砂浆层离缝损伤是我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主要损伤形式,本文为研究砂浆层离缝损伤机理,制作混凝土和砂浆复合试件进行劈拉和剪切模型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得到加载过程的层间应变场分布,分析得到内... 研究目的:目前轨道板与CA砂浆层离缝损伤是我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主要损伤形式,本文为研究砂浆层离缝损伤机理,制作混凝土和砂浆复合试件进行劈拉和剪切模型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得到加载过程的层间应变场分布,分析得到内聚力模型参数,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内聚力模型参数且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得到轨道板与砂浆层间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模式。研究结论:(1)DIC技术能较好地描述复合试件的层间应变场分布,以及层间损伤、裂纹萌生、扩展及破坏的全过程;(2)轨道板与砂浆层间粘结破坏属脆性破坏,层间法向和切向张力-位移关系均表现为双线性关系;(3)轨道板与砂浆层间参数可取法向内聚强度1.792 MPa、界面刚度708.485 MPa/mm、临界断裂能0.025 2 mJ/mm^2,切向内聚强度0.956 MPa、界面刚度63.039 MPa/mm、临界断裂能0.018 mJ/mm^2;(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分析轨道板与砂浆层间损伤开裂行为,可为Ⅱ型板式轨道结构的设计及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层间粘结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模拟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东 黄晓明 赵永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6-1281,共6页
为了深入分析沥青混合料在荷载作用下的破损机理,引入了内聚力模型.使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模拟了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过程,比较并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研究了劈裂试验过程中试件纵轴上的法向应力分布、损伤规律以及裂缝的形成和... 为了深入分析沥青混合料在荷载作用下的破损机理,引入了内聚力模型.使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模拟了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过程,比较并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研究了劈裂试验过程中试件纵轴上的法向应力分布、损伤规律以及裂缝的形成和扩展情况,描述了劈裂试验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当吻合,因而可以用来模拟沥青混合料的损伤断裂行为;劈裂试件纵轴上两端为压应力,中间为拉应力,且试件两端产生了显著的压应力集中;试件纵轴上的损伤值和损失长度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纵轴中间的损伤值达到1时,试件中就会产生一定长度的宏观裂缝,而后裂缝向两端扩展,但扩展速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内聚力模型 劈裂试验 损伤规律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高心墙堆石坝坝顶裂缝模拟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超 周伟 +2 位作者 常晓林 马刚 郑华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03-2310,共8页
将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的内聚力模型引入有限元法,采用非线性界面单元,通过定义界面单元的法向和切向应力与张开和滑移变形之间的关系描述裂缝发生后的界面力学特性,模拟某高心墙堆石坝的坝顶裂缝。计算过程中考虑筑坝材料的流变和湿化... 将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的内聚力模型引入有限元法,采用非线性界面单元,通过定义界面单元的法向和切向应力与张开和滑移变形之间的关系描述裂缝发生后的界面力学特性,模拟某高心墙堆石坝的坝顶裂缝。计算过程中考虑筑坝材料的流变和湿化变形。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有限元法计算出的裂缝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采用该方法计算了蓄水期之后3年的坝顶裂缝,裂缝变化幅度微小,较为稳定,且并未深入心墙。在首次蓄水的过程中,上游堆石流变和湿化变形较大,上下游坝壳料沉降不均匀程度也较大,因此,坝体变形不协调导致坝顶出现纵向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内聚力模型 裂缝 裂缝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圆形夹杂与基体界面渐进脱粘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炯 屈展 +1 位作者 黄其青 王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采用ABAQUS中基于内聚力模型的Surface-based cohesive方法,对圆形夹杂和基体的二维界面脱粘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界面的脱粘过程和多个夹杂相互作用对脱粘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其加载过程的力学行为可划分成3个... 采用ABAQUS中基于内聚力模型的Surface-based cohesive方法,对圆形夹杂和基体的二维界面脱粘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界面的脱粘过程和多个夹杂相互作用对脱粘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其加载过程的力学行为可划分成3个阶段:无脱粘阶段、渐进脱粘阶段和完全脱粘后。对颗粒复合材料界面脱粘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面脱粘 内聚力模型 Surface-based COHES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铝/丁羟胶粘接界面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韦震 鞠玉涛 +1 位作者 周清春 韩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1-246,252,共7页
通过建立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研究了Al/HTPB双悬臂梁形式粘接件的I型断裂行为,并通过数值仿真双悬臂梁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相匹配的分部反演数值方法,获得了双线性内聚力模型中的2个重要内聚参数。通过与线弹性断裂力学下经典梁理论... 通过建立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研究了Al/HTPB双悬臂梁形式粘接件的I型断裂行为,并通过数值仿真双悬臂梁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相匹配的分部反演数值方法,获得了双线性内聚力模型中的2个重要内聚参数。通过与线弹性断裂力学下经典梁理论方法得到的断裂韧性相比,表明反演获得的参数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材料的粘接性质,并分析了经典梁理论方法得到的断裂韧性参数不准确的原因。通过Al/HTPB粘接件的单轴拉伸试验,对所建立的内聚力模型及获得的相关参数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内聚力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粘接件的力学行为,可作为HTPB推进剂进一步的细观力学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HTPB粘接 内聚力模型 I型断裂 双悬臂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聚力模型的形状对胶接结构断裂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军 贾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8-1095,共8页
内聚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粘接结构的断裂数值模拟过程中,为深入分析不同形状内聚力模型与胶黏剂性质和粘接结构断裂之间的关系,本文分别采用脆性和延展性两种类型胶黏剂,对其粘接的对接试件进行了单轴拉伸、剪切实验,以及其粘接的双臂梁... 内聚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粘接结构的断裂数值模拟过程中,为深入分析不同形状内聚力模型与胶黏剂性质和粘接结构断裂之间的关系,本文分别采用脆性和延展性两种类型胶黏剂,对其粘接的对接试件进行了单轴拉伸、剪切实验,以及其粘接的双臂梁试件进行了断裂实验.3种类型的内聚力模型(抛物线型、双线型和三线型)分别模拟了以上粘接结构的断裂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双线型的内聚力模型适用计算脆性胶黏剂的拉伸与剪切的断裂过程;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较适合计算延展性胶黏剂的拉伸和剪切的断裂过程,临界应力、断裂能和模型的形状参数是分析拉伸和剪切的重要参数;双臂梁试件的断裂过程模拟结果发现,断裂曲线与胶黏剂性质有关,内聚力模型形状参数也有影响.通过实验与计算结果分析,双线型内聚力模型更适合脆性胶黏剂粘接的双臂梁断裂计算,而三线型更适合计算延展性胶黏剂粘接的双臂梁断裂过程,此研究结果对胶黏剂的使用和粘接结构的断裂分析有很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胶黏剂 粘接结构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塑性内聚力模型的纤维拔出界面宏观行为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玉萍 袁鸿 韩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用解析法分析了单纤维从聚合物基体中的拔出过程,采用弹性-塑性内聚力模型模拟裂纹的扩展和界面失效,确定了临界纤维埋入长度,该值区分两种不同长度的纤维拔出过程.在纤维拔出过程,界面经历不同的阶段.纤维埋长小于临界长度时,界面的脱... 用解析法分析了单纤维从聚合物基体中的拔出过程,采用弹性-塑性内聚力模型模拟裂纹的扩展和界面失效,确定了临界纤维埋入长度,该值区分两种不同长度的纤维拔出过程.在纤维拔出过程,界面经历不同的阶段.纤维埋长小于临界长度时,界面的脱粘载荷与纤维的埋长成正比;超过临界长度后,界面的脱粘载荷近似为常数.分析了界面参数对脱粘载荷的影响:增加界面的剪切强度和界面的断裂韧性,或减小界面裂纹萌生位移,均能提高界面的脱粘载荷;界面脱粘后无界面摩擦应力时,拔出载荷-位移曲线的峰值载荷等于界面的脱粘载荷;界面摩擦应力存在时,使峰值载荷大于脱粘载荷,需要较长的纤维埋入长度和较大的界面摩擦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基体粘结 纤维拔出 内聚力模型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接界面弹塑性内聚力模型子程序开发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军 贾宏 田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内聚力单元,采用自定义材料(VUMAT)编译二维平面状态下弹塑性内聚力模型子程序.用所编写的弹塑性内聚力模型VUMAT子程序对薄板粘接结构的开裂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多项式内聚力模型的VUMAT子程...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内聚力单元,采用自定义材料(VUMAT)编译二维平面状态下弹塑性内聚力模型子程序.用所编写的弹塑性内聚力模型VUMAT子程序对薄板粘接结构的开裂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多项式内聚力模型的VUMAT子程序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聚力关系对粘接结构开裂过程的拉力变化影响较大,对不同胶体的粘接结构应选择相应的内聚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本构关系 自定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