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管支架对胆总管插管困难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影响
1
作者 王盟 杨阳 +3 位作者 张红宇 王晓 尚佳 李建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7-188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术中置入胰管支架的胆总管插管困难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了解胰管支架置入对PEP的防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接受ERCP... 目的通过观察术中置入胰管支架的胆总管插管困难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了解胰管支架置入对PEP的防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接受ERCP且术中胆总管插管困难的186例胆道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胰管支架置入情况分为5Fr-5 cm支架组(n=67)、7Fr-5 cm支架组(n=46)以及未置入胰管支架的对照组(n=73)。比较3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操作方式、术后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困难插管患者PEP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总PEP发生率为12.37%(23/186)。对照组PEP发生率、术后腹痛评分和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5Fr-5 cm支架组和7Fr-5 cm支架组(P值均<0.01),且对照组PEP以中-重型为主(55.5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憩室内乳头、双导丝插管、针刀预切开、胆总管网篮联合球囊取石、术中组织活检、置入胰管支架、插管时间≤10 min、插管次数≤5次、术前CRP≤5 mg/L是PEP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胰管置入支架、针刀预切开和术中组织活检是PE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ERCP术中置入胰管支架可有效降低困难插管患者PEP的发生风险,针刀预切开和术中组织活检会增加困难插管患者PEP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穿孔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2
作者 刘晶晶 郭亚荣 柴宝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6-1000,共5页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镜诊疗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复杂的操作过程及较高的技术要求,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其中穿孔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穿孔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还可能...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镜诊疗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复杂的操作过程及较高的技术要求,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其中穿孔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穿孔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为了确保良好的临床手术结果,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ERCP并发穿孔的预测、诊断和处理的标准化流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影响ERCP相关消化道穿孔的各种危险因素、诊断方式、预防措施及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识别穿孔高危人群、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穿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麻醉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6-826,共1页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普外科或消化科医师解决结石或肿瘤引起肝胆梗阻的一项成熟技术。2006年以来,我院逐渐开展“无痛ERCP”。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是两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普外科或消化科医师解决结石或肿瘤引起肝胆梗阻的一项成熟技术。2006年以来,我院逐渐开展“无痛ERCP”。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是两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本研究比较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在ERCP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 静脉麻醉药物 瑞芬太尼 丙泊酚 ERCP 消化科 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管结石合并肝吸虫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子英 赵亚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95-695,共1页
患者男,29岁,因“全身乏力、上腹痛2d”入院.急性病程.患者入院2d前晚餐后出现剑突下、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呕吐进食的食物1次,呕吐后腹痛无缓解,伴腹胀、气促、全身乏力,遂到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8.92×10^9/L,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 肝吸虫病 胆管结石 治疗 全身乏力 右上腹疼痛 急性病程 上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陈玉梅 任爱玲 吕玉洁 《护理研究》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 血流动力学 健康教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86例的护理
6
作者 曹敏 何珂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7年第2期38-39,共2页
作者介绍对86例患者施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前后的护理,即检查前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顾虑相紧张心理,检查后严密观察体温及腹部体征。强调重视注射性胰腺炎、胆道感染以及胃肠道穿孔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 患者 观察与护理 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 并发症 检查 腹部体征 胃肠道穿孔 作者介绍 紧张心理 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内窥镜胆管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东升 张国祥 严相默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 胆管取石术 复合丙泊酚 麻醉管理 芬太尼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治疗效果 常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春秋 马颖才 +1 位作者 朱志勇 袁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并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组292例,根据有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分为复发组31例...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并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组292例,根据有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分为复发组31例和未复发组261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胆道情况和胆石情况等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筛选出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结石数量≥2个和胆管直径≥14 mm两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0、5.61,P值均<0.05),而既往有胆囊切除史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0.10,95%可信区间:4.11~98.25,P<0.05)。结论既往有胆囊切除史是导致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复发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高龄人群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附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金景鹏 张斌 +4 位作者 李长锋 杨蕾 李丹丹 张宝刚 张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91例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内镜诊治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91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全部成功,其中18例因插...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91例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内镜诊治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91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全部成功,其中18例因插管困难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所有患者均有胆总管结石,其中1枚结石者48例,2枚结石者19例,3枚或3枚以上结石者24例;取石方法:网篮直接取石13例,机械碎石后取石52例,球囊扩张后取石11例;胆总管放置塑料支架而未能一次取石15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4~4.5 cm,平均(1.9±0.7)cm。7例出现出血并发症,应用局部喷洒或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局部电凝方法止血;1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淀粉酶升高,2例患者发生ERCP相关胰腺炎,上述患者行禁食、抑制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抗炎补液等治疗。入组患者无ERCP相关性死亡,89例患者随访6~12个月,2例失访,5例出现结石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胆管造影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诊断价值及结石残留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边大鹏 董锦沛 +2 位作者 牛海霞 杨尹默 冯秋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8-871,共4页
目的评价经鼻胆管造影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残留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完成ERCP取石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后鼻胆管造影的病例... 目的评价经鼻胆管造影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残留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完成ERCP取石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后鼻胆管造影的病例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66例患者完成ERCP取石及鼻胆管造影,27例可疑残留结石,再次ERCP证实其中25例为结石残留(残留组),另341例无残留(无残留组)。ERCP胆管取石后结石残留率为6.8%(25/366),鼻胆管造影对胆总管残留结石的阳性预测值为92.6%(25/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石、胆总管直径≥1.5cm、机械碎石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14、7.651、9.67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发结石(OR=2.713,95%CI:1.002~7.345,P=0.049)、机械碎石(OR=9.183,95%CI:2.347~35.925,P=0.001)是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鼻胆管造影是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有效手段。多发结石和术中使用机械碎石是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范燕云 林梦婕 +1 位作者 林振和 刘文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所有接受ERCP的3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AD分为PAD组(67例...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所有接受ERCP的3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AD分为PAD组(67例)和非PAD组(284例)。分析并比较PAD组与非PAD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不同PAD与十二指肠乳头相对位置(包绕型、并列型、边缘型)患者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效果(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性肿瘤、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D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P<0.05)。边缘型PAD患者胆总管结石发生率高于包绕型、并列型(P<0.05)。PA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与非PA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取石成功率、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术中少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可能是胆总管结石的病因之一;PAD对ERCP取石效果的影响是有限的,只要熟练掌握内镜下操作技巧,注意手术方式,ERCP取石对PAD合并胆总管结石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憩室 十二指肠 胆总管结石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蒋圣军 王永光 +4 位作者 李其美 刘骥 陶玲云 晋辉 刘晓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分析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胰疾病患者肝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2005年1月-2015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ERCP治疗的397例胆胰疾病患者。根据不同病种分为8组:良性梗阻组(109例)、恶... 目的分析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胰疾病患者肝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2005年1月-2015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ERCP治疗的397例胆胰疾病患者。根据不同病种分为8组:良性梗阻组(109例)、恶性梗阻组(47例)、胰腺炎组(27例)、异物梗阻组(127例)、单纯性胆管炎组(19例)、胆瘘组(15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组(29例)、肝移植术后组(24例)。实施ERCP前1天和实施ERCP 4周后检测受试者的肝功能:ALT、AST、ALP、GGT和TBil。ERCP治疗完成后1个月对疗效进行全面评估。计量资料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各组受试者实施ERCP后,其ALT、AST、ALP、GGT以及TBil均有显著改善,即ERCP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肝功能(P值均〈0.05)。疗效评估发现,ERCP治疗后,各组的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单纯性胆管炎组全部治愈,而肝移植术后组和恶性梗阻组只能达到好转的效果。结论治疗性ERCP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但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和胆胰肿瘤患者,需要在进行ERCP治疗的同时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40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娟 刘军 +6 位作者 邓登豪 向晓星 陈超伍 陈娣 鲁邦巧 陆玲波 黄文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密切监护下经十二指肠镜先行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和机械碎石(EML...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密切监护下经十二指肠镜先行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和机械碎石(EML)取石,视具体情况留置鼻胆管引流及支架置入引流。结果 40例患者37例取石获得成功,成功率92.5%;其中10例经过二次取石。所有患者腹痛症状明显改善,皮肤巩膜黄染迅速消褪,发热患者48 h内体温趋于正常。术后并发轻型胰腺炎4例,乳头肌切口创面轻度渗血2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未发生肠穿孔、胆道撕脱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考虑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老年人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留置导丝法和胰管支架法在困难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仲恒高 缪林 +4 位作者 季国忠 蒋国斌 杨丽华 刘政 范志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留置导丝法和胰管支架法在困难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困难性ERCP患者309例。其中228例放入胰管导... 目的探讨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留置导丝法和胰管支架法在困难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困难性ERCP患者309例。其中228例放入胰管导丝或胰管塑料支架,或常规乳头预切开,胆管插管成功;剩余81例,行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留置导丝术(导丝组,37例)和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留置胰管支架术(支架组,44例),比较两种方法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81例患者中77例成功插入胆管,导丝组成功率91.89%(34/37),支架组97.73%(43/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例患者中1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导丝组急性胰腺炎8例,出血3例,胆道感染1例;支架组急性胰腺炎3例,出血1例,胆道感染1例。两组比较,支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导丝组(11.36%vs 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P〈0.05)。其中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支架组低于导丝组(6.82%vs 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结论经胰管胆胰管隔膜预切开术可进一步提高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其中支架法较导丝法具有更高的胆管插管成功率,前者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85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15
作者 韦璐 王长青 刘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85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ERCP治疗的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85岁的患者(高龄组)50例,≤60...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85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ERCP治疗的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85岁的患者(高龄组)50例,≤60岁的患者(非高龄组)100例。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发热、腹痛等症状,监测术后3 h及24 h血常规、血淀粉酶,对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一次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胆总管结石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8.0%(49/50),非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9.0%(99/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3,P>0.05)。高龄组患者一次取石成功率为70.0%(35/50),非高龄组为91.0%(91/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8,P<0.05)。高龄组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4/50),非高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12/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P>0.05)。结论 ERCP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可考虑作为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胆总管结石 老年人 80以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消化内镜学会2014年6月指南更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预防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晓青 钱家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主要推荐: (1)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推荐,在没有禁忌情况下所有患者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或后即刻常规直肠给予100 mg双氯芬酸或吲哚美辛。此外,对于 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高危人群,强烈推荐预防性放置5-F... 主要推荐: (1)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推荐,在没有禁忌情况下所有患者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或后即刻常规直肠给予100 mg双氯芬酸或吲哚美辛。此外,对于 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高危人群,强烈推荐预防性放置5-Fr胰管支架。在高危病例中如果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有禁忌、无法放置预防性胰管支架或放置失败,可以舌下含服250μg三硝酸甘油酯(GTN )或弹丸式注射生长抑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欧洲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朝晖 祝伟 谢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641-1644,共4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检测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4年11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50例AOS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RCP治疗,治疗中抽取...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检测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4年11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50例AOS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RCP治疗,治疗中抽取患者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选择抗生素,评价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总插管成功率为92%(138/150),引流有效率为94.2%(130/138);有效引流的130例患者TBil和DBil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60.3±43.4)μmol/L vs(110.2±53.1)μmol/L,(35.5±23.6)μmol/L vs(65.5±33.2)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6、8.65,P值均<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65.2%vs 83.4%)(χ2=11.85,P<0.05);胆汁培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胆汁培养阳性标本总数的85.7%(78/91),加入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做为首选用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做为二线用药。结论 ERCP是治疗AOSC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胆汁标本的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可迅速缓解患者中毒症状,预防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胆汁淤积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雷婷 聂占国 +4 位作者 热合曼 刘萍 游云 蒋丽丽 张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胃Billroth-Ⅱ式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6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收治的胃Billroth-Ⅱ式术后43例患者行ERCP。结果 43例行ERCP的患者中插管成功39例(90.7%),插管失败2例(4.7%)... 目的探讨胃Billroth-Ⅱ式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6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收治的胃Billroth-Ⅱ式术后43例患者行ERCP。结果 43例行ERCP的患者中插管成功39例(90.7%),插管失败2例(4.7%),并发消化道穿孔2例(4.7%)。39例患者中经ERCP诊断为胆总管结石31例(79.5%),其中3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28例行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取石;诊断为胆管末端良性狭窄6例(15.4%),其中4例行单纯乳头球囊扩张术、2例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诊断为壶腹部肿瘤、胃癌肝门部转移各1例(2.6%),分别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塑料支架。术后急性胰腺炎1例(2.6%)。结论对胃Billroth-Ⅱ式术后患者进行ERCP检查及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胃肠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对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发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孝文 鲍峻峻 +5 位作者 胡翠 丁浩 徐张巍 刘晓昌 梅俏 许建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预防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60例,根据术中是否放置鼻胆管分为ENBD组(试验组)...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预防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60例,根据术中是否放置鼻胆管分为ENBD组(试验组)371例和非ENBD组(对照组)189例,观察术后3、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8.1%(30/371)和13.7%(51/371),显著低于对照组13.8%(26/189)(χ2=4.47,P=0.034)和21.2%(40/189)(χ2=5.06,P=0.024)。试验组患者术后3及24 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215.34±304.00)U/L、(199.38±273.32)U/L,显著低于对照组(283.28±261.76)U/L、(257.05±199.2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2.57,P均=0.01)。结论 ENBD可有效预防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患者多次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继恒 苏锡铭 +1 位作者 高革 何玉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对80岁以上反复多次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至少进行2次以上ERCP的>80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男33例,... 目的对80岁以上反复多次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至少进行2次以上ERCP的>80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男33例,女27例)共完成146次ERCP,其中47例完成2次ERCP,5例完成3次ERCP,5例完成4次ERCP,2例完成5次ERCP,1例完成7次ERCP。2例发生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大出血,1例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2例在术后3周内因慢阻肺死亡。结论胆总管结石的反复发作和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是高龄患者反复多次ERCP的原因,整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ERCP可以改善高龄胆胰疾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胆总管结石 黄疸 阻塞性 老年人 80以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