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黏膜瓣留置对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季青山 钟敬祥 +2 位作者 劳苇 涂云海 吴文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观察鼻黏膜瓣留置对慢性泪囊炎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endoscopic dacryoc ystorhinostomy,EES-DCR)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60例(1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ES-DCR联合鼻黏膜瓣留置组(A组... 目的观察鼻黏膜瓣留置对慢性泪囊炎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endoscopic dacryoc ystorhinostomy,EES-DCR)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60例(1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ES-DCR联合鼻黏膜瓣留置组(A组)和EES-DCR祛除鼻黏膜瓣组(B组),每组各80例(80眼)。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资料149例,其中A组73例、B组76例纳入分析。A组手术成功率97.3%(71/73)高于B组82.9%(63/76)。在随访期间;;A组有19.2%(14/73)、B组42.1%(32/76)患者吻合口周围发生肉芽组织增生(P<0.05)。术后随访12个月;;A组有7例、B组20例患者有明显瘢痕组织形成(P<0.05)。A组有2例因肉芽组织增生、B组有13例因肉芽组织和/或瘢痕组织增生阻塞造瘘口引起手术失败。结论 EES-DCR联合鼻黏膜瓣留置减少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提高EES-DCR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黏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泪管留置对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一龙 涂云海 +4 位作者 李康寯 王毅 王娜 莫百军 吴文灿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1-645,共5页
目的观察环形人工泪管植入对慢性泪囊炎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疗效的影响,为规范EES-DCR提供证据。方法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取单纯性慢性泪囊炎180例180眼根据常规EES+常规DCR手术后是否植入人工泪管分为人工泪管留置组和人... 目的观察环形人工泪管植入对慢性泪囊炎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疗效的影响,为规范EES-DCR提供证据。方法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取单纯性慢性泪囊炎180例180眼根据常规EES+常规DCR手术后是否植入人工泪管分为人工泪管留置组和人工泪管非留置组,患者的入院组别分配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人工泪管留置组术中环形植入人工泪管,泪管留置3~6个月后拔出。术后定期随访,鼻内窥镜下观察造瘘口开放情况。根据造瘘口形态及慢性泪囊炎治愈率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23例23眼不符合入选标准,资料齐全且符合研究标准者共157例157眼,其中人工泪管留置组73例,人工泪管非留置组8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1±1.1)个月,人工泪管留置组、人工泪管非留置组慢性泪囊炎治愈率分别为89.0%(65/73)、92.9%(78/8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P=0.403)。2组患者在术后7~14d鼻内窥镜下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人工泪管留置组62例、人工泪管非留置组70例泪囊鼻腔吻合口黏膜完全上皮化。长期随访发现人工泪管留置组11例(15.1%,11/73)、人工泪管非留置组8例(9.5%,8/84)患者泪囊鼻腔吻合口及周围2~3mm存在明显瘢痕增生和/或肉芽组织形成,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00,P=0.000)。结论人工泪管留置与否对EES-DCR的疗效无明显影响,一定程度上可刺激造瘘口周围组织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人工管植入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敬武 梅桢峰 +4 位作者 吕秋萍 金自仓 王明善 叶非常 刘认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 观测鼻腔外侧壁上泪囊窝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 ,为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参数。方法 在 2 0个尸头上观测泪囊窝的大小、骨质厚度及其毗邻关系。结果 泪囊窝长径 (17 86± 1 40 )mm ,前后径 (7 6 4&#... 目的 观测鼻腔外侧壁上泪囊窝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 ,为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参数。方法 在 2 0个尸头上观测泪囊窝的大小、骨质厚度及其毗邻关系。结果 泪囊窝长径 (17 86± 1 40 )mm ,前后径 (7 6 4± 0 2 9)mm。泪前嵴骨质较厚 ,泪后嵴次之 ,泪颌缝处最薄。泪囊窝后上界与中鼻甲前端附着处毗邻 ,距离0~ 4 46mm。中鼻道前方骨棱对应上颌骨额突 ,泪后嵴与钩突基部相平行 ,钩突上端对应泪囊和鼻泪管交接处。泪囊窝与筛前动脉存在三种毗邻关系。结论 中鼻甲前端附着处、钩突上端和中鼻道前方骨凌为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上的定位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造孔术 内窥镜 应用解剖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丽红 汤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鼻泪管阻塞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经皮肤切口泪囊鼻腔吻合术和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其中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外科创伤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无颜面部瘢痕,保护"泪液泵"生理功能等优点。随... 鼻泪管阻塞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经皮肤切口泪囊鼻腔吻合术和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其中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外科创伤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无颜面部瘢痕,保护"泪液泵"生理功能等优点。随着手术设备和鼻内镜技术的改进,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以其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已成为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就其手术适应证、辅助技术应用、手术效果评价以及导致手术失败相关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鼻腔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鼻内窥镜处理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阻塞 被引量:2
5
作者 金贵玉 田君焕 党永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鼻腔吻合术 吻合口阻塞 内窥镜 慢性 治疗方法 手术失败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与预防 被引量:6
6
作者 艾慧阳 马顺国 刘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逐渐成为鼻泪管阻塞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部分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导致手术失败,个别甚至危及生命。该文对En-DCR并发症及其处置、预...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逐渐成为鼻泪管阻塞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部分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导致手术失败,个别甚至危及生命。该文对En-DCR并发症及其处置、预防作一总结,旨在加深术者对手术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强调预防及妥善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性,为探索鼻泪管阻塞新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泪鼻腔吻合术 并发症 处理措施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咬骨钳及髓核钳在鼻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彭洪 周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817-3817,共1页
慢性泪囊炎为临床常见的泪器疾病.泪道阻塞问题既往多采用经鼻外内眦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解决。随鼻内窥镜和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近几年耳鼻咽喉科医师对鼻内进路的鼻腔泪囊造口术发生了兴趣,该术式的优点是治愈率高,面部无手术切... 慢性泪囊炎为临床常见的泪器疾病.泪道阻塞问题既往多采用经鼻外内眦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解决。随鼻内窥镜和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近几年耳鼻咽喉科医师对鼻内进路的鼻腔泪囊造口术发生了兴趣,该术式的优点是治愈率高,面部无手术切口瘢痕。我自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中运用椎板咬骨钳及髓核钳造骨孔,治疗慢性泪囊炎22例,术后近期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鼻腔吻合术 内窥镜 咬骨钳 髓核 椎板 鼻内鼻腔吻合术 鼻腔造口术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辅助下泪囊鼻腔吻合口浚通2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莲娜 仇长宇 +4 位作者 王鸿南 罗灵 赵军 韩浩伦 闫洪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鼻腔吻合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鼻内镜下与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旻 宋道亮 +2 位作者 韩学锋 王少鹏 刘永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将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84例(8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4例(47眼),采用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照组40... 目的将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84例(8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4例(47眼),采用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照组40例(42眼),采用改良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住院治疗并随访12个月,比较治愈率、有效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1.5%、有效率97.9%、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并发症发生率2.1%,对照组治愈率81%、有效率90.5%、平均手术时间60 min、并发症发生率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临床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易再处理、病人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优先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鼻内镜 改良鼻腔吻合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春晖 马忠恕 何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9-830,共2页
目的 :观察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泪囊炎患者 1 2 6例 ( 1 4 4眼 )随机分为 2组 :鼻内径路组 ( 64例、74眼 ) ,行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 ,术后不置管 ;颜面径路组 ( 6... 目的 :观察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泪囊炎患者 1 2 6例 ( 1 4 4眼 )随机分为 2组 :鼻内径路组 ( 64例、74眼 ) ,行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 ,术后不置管 ;颜面径路组 ( 62例、70眼 ) ,行传统颜面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结果 :术后 6个月随访 ,鼻内径路组治疗有效率 95 .9%,颜面径路组有效率 92 .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但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者颜面不留瘢痕 ,并发症少 ,术后不置管避免了闭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外科学 鼻腔吻合术 手术治疗 导管 留置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周吉超 倪薇 +4 位作者 刘海华 张雅斓 廖凯举 鹿培全 田彦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治疗慢性泪囊炎中应用透明质酸钠的价值。方法 2017年1~7月,应用En-DCR治疗单眼慢性泪囊炎58例,其中33例暴露泪囊后经上泪点将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1~2 m... 目的探讨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治疗慢性泪囊炎中应用透明质酸钠的价值。方法 2017年1~7月,应用En-DCR治疗单眼慢性泪囊炎58例,其中33例暴露泪囊后经上泪点将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1~2 ml注入泪囊支撑再继续手术(透明质酸钠组),25例采用传统方法应用泪道探针支撑泪囊(泪道探针组)。比较2组自泪囊第一次完全暴露至明胶海绵贴敷的操作时间,以及术后2个月功能学和解剖学评分、成功率。结果透明质酸钠组自泪囊第一次完全暴露至明胶海绵贴敷的操作时间比泪道探针组短[(21.3±4.5)min vs.(26.8±5.1)min,t=-4.334,P=0.000],2组术后2个月功能学和解剖学评分、成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En-DCR治疗慢性泪囊炎术中,通过上泪点将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入泪囊辅助手术,能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长期术后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鼻腔吻合术 内镜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文春 张兴华 +1 位作者 黄铁柱 何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成人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上,观测了泪囊的形态、毗邻、在鼻腔外侧壁上的投影及泪囊窝内侧壁骨质厚度。以鼻小柱基部为基准,鼻腔底为平面,对泪囊进行了定位。结果:... 目的: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成人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上,观测了泪囊的形态、毗邻、在鼻腔外侧壁上的投影及泪囊窝内侧壁骨质厚度。以鼻小柱基部为基准,鼻腔底为平面,对泪囊进行了定位。结果:泪囊的长度为13.3±2.2mm,内侧壁宽为6.0±1.1mm,横径为4.9±0.9mm,容积为0.33±0.07ml。从鼻小柱基部至泪囊下部和顶部的距离分别为32.8±3.7mm和43.4±4.3mm,两者与鼻腔底的夹角分别为47.5°±3.6°和65.6°±5.1°。结论:提出了泪囊鼻腔造口术时内窥镜进入深度和角度的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鼻腔造口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泪管逆行植管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比较 被引量:39
13
作者 罗红 蔡小军 金晶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5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慢性 鼻腔吻合术 管逆行植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导尿管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吉超 李伦昊 +3 位作者 王梓 范迪柳 田彦杰 施沃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0,64,共5页
目的探讨橡胶导尿管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6月,应用En-DCR治疗单眼慢性泪囊炎73例,其中41例切开泪囊后应用橡胶导尿管支撑泪囊... 目的探讨橡胶导尿管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6月,应用En-DCR治疗单眼慢性泪囊炎73例,其中41例切开泪囊后应用橡胶导尿管支撑泪囊黏膜和鼻黏膜的吻合口(橡胶导尿管组),32例以透明质酸钠凝胶填充泪囊,覆盖吻合口(透明质酸钠组)。比较2组泪囊造口时间(自泪囊完全暴露至贴敷明胶海绵),以及术后4个月Munk功能学、Park解剖学评分和成功率。结果橡胶导尿管组泪囊造口时间比透明质酸钠组短[(21. 1±4. 3) min vs.(27. 4±4. 7) min,t=-5. 956,P=0. 000],2组术后4个月Munk功能学评分、Park解剖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橡胶导尿管组功能学和解剖学成功率均为85. 4%(35/41),透明质酸钠组均为81. 2%(26/32),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 222,P=0. 638)。结论在En-DCR治疗慢性泪囊炎术中,应用橡胶导尿管支撑泪囊黏膜和鼻黏膜吻合口辅助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但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导尿管 鼻腔吻合术 内镜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囊鼻腔吻合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敬昌 李守明 +3 位作者 吴钦星 朱风云 卞彩玲 薛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63例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术中出血69例(42.33%),术中鼻粘膜损伤9例(5.52%),术后出血5例(3.07%),术后吻合口再阻塞11例(6.75%)。结论 ... 目的 探讨和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63例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术中出血69例(42.33%),术中鼻粘膜损伤9例(5.52%),术后出血5例(3.07%),术后吻合口再阻塞11例(6.75%)。结论 术中出血和术后吻合口再阻塞是常见并发症,鼻内窥镜修复是处理术后吻合口再阻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吻合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邱四可 秦军 +1 位作者 王皓月 姜克亮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 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 92例 10 5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为 MMC组 48例 5 5眼和对照组 44例 5 0眼 ,MMC组术中应用 0 .4g· L- 1 MMC,对照组未用 MMC,术后平均随访 2 9m o。结果 手术成功率 :...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 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 92例 10 5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为 MMC组 48例 5 5眼和对照组 44例 5 0眼 ,MMC组术中应用 0 .4g· L- 1 MMC,对照组未用 MMC,术后平均随访 2 9m o。结果 手术成功率 :MMC组为98.0 8% ,对照组为 82 .6 1% (P<0 .0 5 )。吻合口开通率 :MMC组为 10 0 % ,对照组为82 .6 1% (P<0 .0 1)。前后瓣膜愈合时间 :MMC组为 7.86 d± 2 .75 d,对照组为 7.2 2 d±2 .2 3d(P>0 .0 5 )。吻合口出血发生率 :MMC组为 3.6 2 % ,对照组为 2 % .结论  MMC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辅助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慢性 鼻腔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孔术后综合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淳 周川 +2 位作者 王家东 孙平 蔡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43-244,247,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后综合治疗在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术腔恢复中的作用。 方法 30例行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患者,观察术后药物应用、鼻腔处理、泪道冲洗等治疗措施对术腔恢复过程的影响。 结果 所有病例于术后2周出现术腔粘膜充血水肿... 目的 探讨术后综合治疗在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术腔恢复中的作用。 方法 30例行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患者,观察术后药物应用、鼻腔处理、泪道冲洗等治疗措施对术腔恢复过程的影响。 结果 所有病例于术后2周出现术腔粘膜充血水肿,泪道冲洗需加压,其中15例有痂皮形成;10例于术后2月造孔口周围出现肉芽;5例硅胶管从造孔口滑脱。经过相应的处理后,19例于术后3月拔管,其余分别于术后4月(4例)、6月(6例)、8月(1例)拔管。有效17例,好转13例。无1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 术后综合治疗的关键在于密切随访,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激素;泪道冲洗;内窥镜下清理造孔口周围肉芽及疤痕组织;保持硅胶管的正确位置及准确掌握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鼻腔造孔术 综合治疗 术后 慢性 肉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冰洁 马明远 +2 位作者 程广印 贾卉 欧仁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吻合成功的关键所在。方法 :对 1 1 1例 1 30眼慢性泪囊炎行改进的泪囊鼻腔吻合术 ,术后冲洗泪道及随访。结果 :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1 30眼 ,成功 1 2 9眼 (99.2 % ) ,不同年龄组间成功率比较 (P=0 .831 )、伴有...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吻合成功的关键所在。方法 :对 1 1 1例 1 30眼慢性泪囊炎行改进的泪囊鼻腔吻合术 ,术后冲洗泪道及随访。结果 :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1 30眼 ,成功 1 2 9眼 (99.2 % ) ,不同年龄组间成功率比较 (P=0 .831 )、伴有及不伴有沙眼或结膜炎组间成功率比较 (P=1 .0 )、伴有及不伴有泪小管阻塞及泪囊瘘组间成功率比较 (P=1 .0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改进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术后的正确处理可以极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外科学 鼻腔吻合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20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一涛 唐罗生 +2 位作者 魏为 周清华 李惠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行泪囊鼻腔吻合术12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60例,A组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6... 目的探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行泪囊鼻腔吻合术12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60例,A组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2a,从手术时间等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A、B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4.43±3.71)min、(74.97±10.92)min,2组比较,P=0.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治愈58例、好转2例、无效0例.B组治愈50例、好转6例、无效4例,2组比较,P=0.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操作简便省时,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眼科新进展2008;28(2):143—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鼻腔吻合术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及复发33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石东英 刘子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鼻腔吻合术 道扩通 逆行插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