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TIA患者67例,根据病变、手术复杂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38例)和B组(29例),所有患者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6...目的探讨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TIA患者67例,根据病变、手术复杂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38例)和B组(29例),所有患者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6、24 h,2周测静脉血浆P选择素、vWF、内皮素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TIA患者术后1、6、24 h,2周P选择素、内皮素1明显升高,术后1、6、24 h vWF明显升高;A组患者术后1、6 h P选择素和vWF明显升高,术后1、6、24 h内皮素1明显升高;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P选择素、内皮素1明显升高,术后1、6、24 h vWF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内皮素1明显升高,术后1、6、24 h vWF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P选择素、vWF、内皮素1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有一定程度的激活,并与病变程度、手术复杂程度有关;术后监测对患者危险分层、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可能有重要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外源性脂联素对内皮素(ET)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T6收缩的影响,探讨脂联素在此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胶原晶格法观察不同浓度(0.25、0.5μg/ml)脂联素及脂联素(0.5μg/ml)与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5 mmol/L)共同作用下对ET-1诱导的HSC-T6细胞收缩的影响;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脂联素(0.5μg/ml)作用后HSC-T6细胞中E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脂联素(0.5μg/ml)作用后HSC-T6细胞培养液中ET-1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0.5、1、2μg/ml)脂联素与ET-1共同作用下HSC-T6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HSC-T6细胞中AMPK、p-AMPK、Akt、p-Akt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法。结果 (1)胶原晶格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T-1组凝胶面积显著收缩[(24.8±7.3)%vs(71.9±4.1)%,P<0.01];脂联素(0.5μg/ml)处理后,明显抑制ET-1引起的收缩[(52.7±20.6)%vs(24.8±7.3)%,P<0.05];L-NAME(5 mmol/L)可以部分抵消脂联素的抑制作用(P>0.05)。(2)脂联素(0.5μg/ml)可以抑制HSC-T6细胞中E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可以抑制细胞上清液中ET-1的蛋白表达,在脂联素的基础上加入L-NAME后,脂联素的上述抑制作用均得到部分逆转。(3)HSC-T6细胞中有i NOS mRNA表达,加入ET-1后i NOS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同时加入ET-1和脂联素作用后i NOS mRNA表达较ET-1组增加,且随着脂联素浓度升高i NOS mRNA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HSC-T6细胞中i NOS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趋势一致;ET-1处理24 h后HSC-T6细胞中p-AMPK表达水平明显减低,在此基础上加入脂联素后,p-AMPK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且随脂联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ET-1处理24 h后HSC-T6细胞中p-Akt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在此基础上加入脂联素后,p-Akt的表达水平下降,且随脂联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结论脂联素能够抑制ET-1诱导的HSC收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增加NO的合成,减少ET-1的合成分泌,同时阻断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脂联素抑制HSC的收缩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文摘目的探讨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TIA患者67例,根据病变、手术复杂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38例)和B组(29例),所有患者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6、24 h,2周测静脉血浆P选择素、vWF、内皮素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TIA患者术后1、6、24 h,2周P选择素、内皮素1明显升高,术后1、6、24 h vWF明显升高;A组患者术后1、6 h P选择素和vWF明显升高,术后1、6、24 h内皮素1明显升高;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P选择素、内皮素1明显升高,术后1、6、24 h vWF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内皮素1明显升高,术后1、6、24 h vWF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P选择素、vWF、内皮素1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有一定程度的激活,并与病变程度、手术复杂程度有关;术后监测对患者危险分层、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可能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