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集的血小板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内皮细胞舒血管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岚 陈思聪 +3 位作者 张亚霏 张国元 龚肖崎 罗在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9期544-546,共3页
缺氧─再给氧、机械方法分别作为大鼠胸主动脉环内皮损伤和去除的手段,观察聚集的血小板及血小板分泌产物二磷酸腺苷(ADP)、5-羟色胺(5-HT)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内皮细胞舒血管因子(EDRF)的作用。发现聚集的血小板、... 缺氧─再给氧、机械方法分别作为大鼠胸主动脉环内皮损伤和去除的手段,观察聚集的血小板及血小板分泌产物二磷酸腺苷(ADP)、5-羟色胺(5-HT)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内皮细胞舒血管因子(EDRF)的作用。发现聚集的血小板、ADP和5-HT均引起内皮正常的血管环呈浓度依赖性舒张,且这种舒张作用可被EDRF特异抑制剂血红蛋白(Hb)逆转。缺氧─再给氧使血管环的此种舒张作用明显减弱,在去内皮的血管环几乎消失。提示正常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EDRF,介导聚集血小板、ADP和5-HT所致的血管舒张,缺氧一再给氧可致内皮分泌EDRF机制受损,去内皮则使该机制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舒血管 血小板 离体动脉环 ED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血压患者静脉注射L-精氨酸的观察
2
作者 陈鹏 张艳红 +1 位作者 马骥 单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 E C)在原发性高血压( E H)发病中的作用,以及 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 L Arg N O)与高血压早期 E C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比较11 例正常血压健康者和14例 E H 患者血浆中血...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 E C)在原发性高血压( E H)发病中的作用,以及 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 L Arg N O)与高血压早期 E C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比较11 例正常血压健康者和14例 E H 患者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并观察比较静脉注射 L Arg(300 m g/kg)对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E H 组血浆环磷酸鸟苷(c G M P)及亚硝酸盐( N O2- )水平低于正常组( P< 0.05);两组的血浆内皮素( E 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注射 L Arg 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及血浆c G M P水平提高,肾图高峰时间提前。两组的血浆 N O2- 、 E T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在注射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 E H 早期即存在 E C功能的改变,且可能以 E C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害为主; L Arg N O途径的异常可能是 E C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的重要环节;体内 L Arg 缺乏并非 E H L Arg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理生理学 精氨酸/药理学 内皮 血管 内皮细胞舒血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