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海英 吴凯 田胤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52-345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化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顺铂为基础化疗...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化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顺铂为基础化疗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标准的一线治疗,作为观察对象;同期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通过顺铂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治疗无效组15例,治疗有效组37例;治疗显效组78例,比较各组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探索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顺铂治疗后,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均降低(P<0.05);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显效组、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均降低(P<0.05);对比治疗显效组、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患者各项因素分析,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CYRFA21-1、VEGF同样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采用ROC分析得出,血清MMP-9、CYRFA21-1、VEGF单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顺铂治疗效果,预测价值较高(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MMP-9、CYRFA21-1、VEGF表达水平升高,MMP-9、CYRFA21-1、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顺铂治疗后,其表达降低,且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有关,临床可通过早期监测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早期预测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正畸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敏 孙新华 付春茂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兔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及实验1、3、5、7、14、21d组,每组5只。实验组动物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至切牙间拴结镍钛螺簧,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兔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及实验1、3、5、7、14、21d组,每组5只。实验组动物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至切牙间拴结镍钛螺簧,0.08N力拉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对实验标本行HE染色、VEGF、VEGFR-2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对VEGF、VEGFR-2表达的灰度积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牙周组织中VEGF及VEGFR-2有少量表达。实验1d组~7d组压力区VEGF及VEGFR-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牙周组织,有显著性差异,峰值均出现在5d组;实验1d组张力区VEGF及VEGFR-2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别;实验3d组~14d组张力区VEGF及VEGFR-2表达均高于正常牙周组织,VEGF的表达峰值出现在14d组,VEGFR-2的表达在7d组出现峰值。无论在压力区还是在张力区,VEGF与VEGFR-2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兔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VEGF及VEGFR-2的表达增强,VEGF与VEGFR-2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及VEGFR-2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斑秃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16
3
作者 康瑞花 高顺强 +1 位作者 赵保亭 李艳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5-416,共2页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VEGF)是一种特殊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丝裂原,在体内能诱导血管形成。为探讨VEGF与斑秃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VEGF在30例斑秃皮损中的表达和分布,以16例正常人头...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VEGF)是一种特殊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丝裂原,在体内能诱导血管形成。为探讨VEGF与斑秃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VEGF在30例斑秃皮损中的表达和分布,以16例正常人头皮为对照。结果表明斑秃皮损中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提示VEGF的表达下调可能与斑秃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斑秃 免疫组化 皮损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江 温玉明 +1 位作者 李龙江 王昌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3-305,30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与口腔癌癌灶微血管密度改变的关系及其在口腔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化学研究选择抗VEGF单克隆抗体及抗CD34单克隆抗体为第一抗体 ,对 6 0例口腔癌组织切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VEGF及C...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与口腔癌癌灶微血管密度改变的关系及其在口腔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化学研究选择抗VEGF单克隆抗体及抗CD34单克隆抗体为第一抗体 ,对 6 0例口腔癌组织切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VEGF及CD34的免疫组化方法采用S_P组化染色法。结果 :在 6 0例口腔癌中Ⅰ、Ⅱ、Ⅲ、Ⅳ期VEGF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颈淋巴结转移组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表达 ,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Ⅳ期病例的微血管密度 (IMVD)与Ⅰ、Ⅱ期病例有显著性差异。随着IMVD的提高 ,其VEGF阳性级别也随之升高 ,IMVDⅠ级与IMVDⅣ级的VEGF阳性表达程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肖扬 娄永华 +2 位作者 王路 朱玉平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 :对可溶性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 ,检测表达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方法 :将可溶性人 VEGI基因克隆入载体 p U C19后测序 ;再将正确的 VEGI基... 目的 :对可溶性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 ,检测表达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方法 :将可溶性人 VEGI基因克隆入载体 p U C19后测序 ;再将正确的 VEGI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 p PROEXHTb,IPTG诱导表达 ;初步纯化表达产物 ,检测对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结果 :可溶性人 VEGI可以直接抑制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结论 :VEGI是一种新的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可用于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顺乐 陈熹 +3 位作者 张洺 吴涛 纪宗正 张心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64只,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SAP模型,分别于术后1、3、6、12 h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V...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64只,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SAP模型,分别于术后1、3、6、12 h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VEGF在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VEGF活性。另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及SAP+VEGF重组体注射组,每组各10只,应用伊文思蓝漏出率法检测胰腺微循环血管通透性。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VEG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VEGF含量显著升高(P<0.05),并随SAP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P<0.05)。SAP时胰腺血管通透性显著升高(P<0.05),应用VEGF重组体注射后伊文思蓝漏出率升高显著(P<0.05)。结论 VEGF参与了SAP的发病过程,可能是胰腺炎时水肿充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清VEGF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胰腺病理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循环 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夏丽娟 陈飞虎 +2 位作者 黄学应 刘永靖 李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CF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CF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大鼠模型,用足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弗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 10,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出现继发性炎症,皮下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内抑素(1.25、2.5、5 mg.kg-1),连续7 d,对照组于d 10给予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1.0 mg.kg-1)。重组人内抑素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AA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重组人内抑素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减少A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高表达的VEGF,还可使滑膜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减少。结论:重组人内抑素可显著抑制AA大鼠滑膜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翳的生成及减少滑膜细胞表面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内抑素 佐剂性关节炎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吴迪 骆丹 +2 位作者 张镇静 闵玮 林向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6-438,共3页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状态及两种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和复苏血管内皮细胞株(ECV034),分别采用波长为590~1200nm和520~1200nm的...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状态及两种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和复苏血管内皮细胞株(ECV034),分别采用波长为590~1200nm和520~1200nm的能量密度为29J/cm2强脉冲光照射上述培养细胞。在照射结束后1、12、24及48h,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情况。结果:成纤维细胞经强脉冲光照射24h及48h后,细胞增殖活性增强(P<0.05),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改变。强脉冲光照射对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分泌无影响。结论:强脉冲光能增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但不影响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脑皮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袁琼嘉 苏全生 +1 位作者 熊若虹 李雪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大脑皮质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发生机制提供神经生物学实验资料。方法4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C组)、中等强度运动组(M组)和大强...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大脑皮质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发生机制提供神经生物学实验资料。方法4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C组)、中等强度运动组(M组)和大强度运动组(S组)。C组大鼠不加任何干预;M组和S组大鼠分别在进行为期5周不同强度的游泳训练。C组、M组和S组大鼠5周游泳训练完成后即刻灌注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大脑皮质VEGF阳性表达部位定位于神经元细胞和内皮细胞胞浆。M、S组与C组比较,大鼠大脑皮质VEGF阳性表达IOD值则呈显著性增高(P<0.01);S组VEGF阳性表达显著高于M组(P<0.05)。结论不同强度运动可引起大鼠大脑皮质VEGF表达特异性增加,VEGF的表达强度与运动强度成正比。提示VEGF的增加可以促进大脑皮质血管的生成,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而且可能对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大脑皮质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_(151)重组腺病毒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柳林 刘银萍 +4 位作者 潘欣 孙琰 徐琪 沈炜 刘志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研究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151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CA13构建携带VEGI151基因的质粒,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WesternBlot检测病变细胞内基因的蛋白质表达,体外检测Ad... 目的研究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151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CA13构建携带VEGI151基因的质粒,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WesternBlot检测病变细胞内基因的蛋白质表达,体外检测AdVEGI151对ECV304细胞的抑制作用,缝线诱导法建立炎症性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给予体内基因治疗。结果VEGI151重组腺病毒在病变细胞内能成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7300的蛋白,体外实验表明,可以强烈抑制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体内实验表明,重组腺病毒对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VEGI151基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效果显著,为角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基因治疗 腺病毒载体 角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心肌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逸风 林晓耘 +4 位作者 陈双红 赵宏坤 姚均迪 陆传新 赵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3-444,471,共3页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体外培养的牛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BCAEC)、牛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BCASMC)和小鼠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BCAEC对照组与HGF组 12hVEGF浓度分别为 10 5 1± 2 90和 9 31&#...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体外培养的牛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BCAEC)、牛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BCASMC)和小鼠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BCAEC对照组与HGF组 12hVEGF浓度分别为 10 5 1± 2 90和 9 31± 2 78pg/ml;BCASMC对照组和HGF组 12hVEGF浓度分别为 3h的 3 35倍和 3 93倍 ,HGF组 3h和 12hVEGF浓度分别为对照组的 2 0 6倍和 2 4 2倍 ;心肌细胞对照组和HGF组 12hVEGF浓度分别为 3h的 5 4 3倍和 4 0 9倍 ,HGF组 3h和 12hVEGF浓度分别为对照组的 2 74倍和 2 0 6倍。提示BCAEC、BCASMC及小鼠心肌细胞均具有自分泌VEGF的作用 ,HGF促进BCASMC和心肌细胞VEGF的分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分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扬 焦炳华 +2 位作者 朱玉平 娄永华 王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EGI)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 VEGI对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 30 4)、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增殖抑制的活性以及对荷 S180肉瘤小鼠的疗效。 结果 :重组人可溶... 目的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EGI)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 VEGI对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 30 4)、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增殖抑制的活性以及对荷 S180肉瘤小鼠的疗效。 结果 :重组人可溶性 VEGI可以直接抑制 ECV30 4、BAEC的增殖 ,强烈抑制 S180肉瘤生长并延长 S180腹水瘤小鼠的寿命。结论 :重组人可溶性 VEGI可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用于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内皮 新生血管 生长抑制物 抗肿瘤药 VE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运动对大鼠腓肠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维群 陆彩凤 +2 位作者 姜文凯 雷涛 潘菊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7,共5页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采用ELISA法,研究短期低氧、不同强度常氧运动和高住低练对大鼠腓肠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和常氧运动诱导的骨骼肌VEGF表达属早期效应,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比间歇性的高强度运动诱导更多的VEGF表达...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采用ELISA法,研究短期低氧、不同强度常氧运动和高住低练对大鼠腓肠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和常氧运动诱导的骨骼肌VEGF表达属早期效应,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比间歇性的高强度运动诱导更多的VEGF表达,高住低练削弱了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诱导的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低氧 高住低练 运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微振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卓立 马瑞阳 +1 位作者 杨扬 甘雪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微振动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每日施加0.2、0.5、2、5 Hz 4种低频率微振动30 min,通过Tag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蛋白质... 目的研究微振动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每日施加0.2、0.5、2、5 Hz 4种低频率微振动30 min,通过Tag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的表达,并检测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结果加载0.2 Hz和0.5 Hz微振动可使血管内皮细胞VEGF m 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加载2 Hz和5 Hz振动后VEGF m 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1);加载0.2 Hz和0.5 Hz微振动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强(P〈0.01),2 Hz和5 Hz微振动则使内皮细胞通透性降低(P〈0.01)。结论 0.2~0.5 Hz的微振动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分泌VEGF增高,并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微振动 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vβ3、组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仁泓 龙剑锋 陈百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2-767,共6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取成年雄性棕色...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取成年雄性棕色挪威大鼠25只,一眼为实验组,经氩激光(波长532 nm)光凝诱导CNV形成,另一眼为正常对照。分别于光凝后第3,7,14,21及28天随机取5只大鼠,行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检查,并取出视网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αvβ3,TF及VEGF在CNV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无新生血管生成,无整合素αvβ3和TF的表达,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少量VEGF的表达。光凝7 d后,FFA检查发现实验眼光凝区有圆盘状荧光渗漏,表明有新生血管生成。光凝后3 d,光凝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缺损区、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少量的VEGF、整合素αvβ3及TF,随着时间的延长,CNV逐渐形成,VEGF、整合素αvβ3及TF表达水平也逐渐增加(P<0.01),其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于第7天达高峰;VEGF的表达于第14天达高峰;TF的表达于第21天达高峰。结论:整合素αvβ3,VEGF及TF分别表达于实验性大鼠CNV形成初期、中期及晚期,其在CNV中表达的顺序对临床选择抗新生血管药物的治疗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组织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外周静脉与子宫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业洲 梅立 +2 位作者 胡家骆 董巍 杨年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肌瘤发生和肌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手术中暴露子宫静脉后,抽取子宫静脉血3ml,同时抽取非输液肢体外周静脉血3ml。抽取配对正常妇女外周静脉血3ml。ELISA法测定VEGF水平。测量子宫重量、肌瘤...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肌瘤发生和肌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手术中暴露子宫静脉后,抽取子宫静脉血3ml,同时抽取非输液肢体外周静脉血3ml。抽取配对正常妇女外周静脉血3ml。ELISA法测定VEGF水平。测量子宫重量、肌瘤总重量、肌瘤数目和最大肌瘤最大径线值。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子宫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VEGF水平分别为159.38±25.63pg/ml和76.35±26.61pg/ml,对照人群外周静脉血VEGF水平为42.53±29.47pg/ml。子宫静脉血中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外周静脉血(P=0.019),子宫肌瘤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人群外周静脉血的VEGF水平(P=0.013)。子宫重量、肌瘤总重量、肌瘤数目、最大肌瘤最大径线都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静脉和外周静脉VEG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VEGF可能参与了子宫肌瘤的生长和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秋根 郑法雷 +3 位作者 文煜冰 谭小月 段林 李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5-331,i001,共8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HK-2转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HK-2转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SMA和VEGFmRNA表达,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上清中的VEGF,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裂解物中的VEGF及其受体。结果(1)HK-2细胞在TGFβ1(5、8ng/ml)刺激后,α-SMA免疫染色均为阳性,以8ng/ml时最强;TGFβ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诱导α-SMAmRNA表达(P<0.001)。(2)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VEGF从基因到蛋白水平呈双相改变:0.1和1ng/mlTGFβ1刺激后VEGF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3、5和8ng/mlTGFβ1刺激后表达强度则低于对照组(P<0.001)。8ng/mlTGFβ1刺激较短时间(12和24h),VEGF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01);而刺激较长时间(36、48和72h),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3)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VEGF受体表达增强(P<0.001)。结论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VEGF受体表达增强,而VEGF表达出现双相变化,高浓度的TGFβ1刺激可引起VEGF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及调节 被引量:7
18
作者 初同伟 王正国 朱佩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705-707,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分子生物学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移植制备大鼠血管瘤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军 宋建星 +4 位作者 邢新 吴国祥 欧阳天祥 杨超 杨志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移植制备大鼠血管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构建MFG逆转录病毒VEGF表达质粒(pMFGVEGF),转染鼠成肌细胞,将具有高分泌VEGF的大鼠成肌细胞移植入大鼠骨骼肌。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5只)和VEGF组(18只)。对...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移植制备大鼠血管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构建MFG逆转录病毒VEGF表达质粒(pMFGVEGF),转染鼠成肌细胞,将具有高分泌VEGF的大鼠成肌细胞移植入大鼠骨骼肌。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5只)和VEGF组(18只)。对照组移植携带LacZ基因的成肌细胞,VEGF组移植转染有VEGF表达质粒并携带LacZ基因成肌细胞。注射部位:右腓肠肌;注射细胞数目:5×105/5μlPBS。2组按时间再各分成3亚组:C11、C24、C44,V11、V24、V44,分别于注射后第11、24、44天处死行移植部位组织学检查。结果:免疫荧光检测VEGF阳性的成肌细胞占85%~90%,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EGF浓度平均为214ng/(106cell·24h)。注射后第24天注射VEGF成肌细胞的一侧鼠下肢肿大,组织学示肿大部位是由许多紊乱血管所构成的血管瘤。第44天所有VEGF注射的下肢肿胀更加明显,周径是对照肢体的2倍,表面皮肤发紫;组织学检查示VEGF注射侧肢体主要由血管瘤以及血池组成。VEGF组的免疫荧光显示此区域有单个或集聚成群的PECAM1阳性的细胞,这些细胞周围有巨噬细胞的浸润。而血管瘤相邻部位的肌肉内血管密度并没有改变(P<0.05)。V24组血标本检测不到VEGF。V44组VEGF水平为(40±21)ng/ml,而新生血管瘤内部血标本VEGF水平远远高于其全血水平。结论:VEGF基因移植方法可以产生稳定有效的大鼠血管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移植 血管瘤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微环境对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Tca8113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宇峰 冯红超 +2 位作者 唐路 彭江帆 马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通过酸性微环境下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对舌癌细胞株Tca8113杀伤作用的研究,探讨肿瘤内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在酸性微环境影响下的功能状态。方法从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并通过培养将其转化为单核... 目的通过酸性微环境下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对舌癌细胞株Tca8113杀伤作用的研究,探讨肿瘤内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在酸性微环境影响下的功能状态。方法从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并通过培养将其转化为单核/巨噬细胞,分别调整培养液的pH值为酸性:6.6、6.8;常规环境:pH值为7.2,将单核/巨噬细胞和舌癌细胞株Tca8113进行混合培养,MTT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对舌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微环境下单核/巨噬细胞VEGF的分泌情况。结果在酸性微环境下,单核/巨噬细胞对舌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低于常规环境下(P<0.05);而分泌VEGF的能力较常规环境下增强(P<0.05)。结论可能正是肿瘤组织局部的酸性微环境改变了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更多的参与了肿瘤的生长,但其在肿瘤中的具体机制及如何调节单核/巨噬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功能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 舌鳞状细胞 酸性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