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梅素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馨予 张婷 +6 位作者 周永 施琳颖 陈军丽 王丽 康超 朱俊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01-2305,共5页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 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 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27.8 mmol/L甘露醇)、高糖处理组(葡萄糖浓度33.36 mmol/L)、杨梅素保护组(0.1~10μmo/L杨梅素+33.36 mmol/L葡萄糖),处理48 h后,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及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高糖处理HUVECs 48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ROS及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杨梅素预处理HUVECs后,可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HUVECs细胞凋亡、ROS和MDA含量的增加以及细胞活力、SOD和CAT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杨梅素可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高糖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过氧化氢致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健 魏欣冰 +1 位作者 丁华 娄海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carved ilol)对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H2O2)致内皮细胞损伤及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2O2作为外源性自由基生成系统,模拟内皮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建立离体培养的ECV-304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观察卡...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carved ilol)对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H2O2)致内皮细胞损伤及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2O2作为外源性自由基生成系统,模拟内皮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建立离体培养的ECV-304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观察卡维地洛对H2O2致内皮细胞损伤及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卡维地洛各浓度组均明显改善H2O2(1.0×10-6mol.L-1)所致ECV-304细胞形态学损伤,提高细胞生存率,降低LDH释放,并可使细胞内及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亦可下调ICAM-1蛋白及细胞内ICAM-1mRNA表达水平,上述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呈增强趋势。结论卡维地洛可保护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能力,并从转录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诱导的粘附分子表达增加,降低单核-内皮细胞粘附,有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和早期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V-304细胞 氧化 氧化应激损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l 卡维地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UCP2通路在白藜芦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曦 易龙 +6 位作者 金鑫 陈明亮 陈春烨 王丽 高燕翔 施琳颖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671-1675,共5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并围绕SIRT1/UCP2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建立HUVECs氧化应激损伤模...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并围绕SIRT1/UCP2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建立HUVECs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确定半抑制浓度(IC50)。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t-BHP诱导的HUVECs活力的影响;qRT-PCR法检测白藜芦醇对SIRT1和UCP2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SIRT1、UCP2和Caspase-3在细胞内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BHP明显抑制细胞活力,IC50为80μmol/L。白藜芦醇(0.1、1、10μmol/L)预处理2 h能显著抑制t-BHP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并抑制t-BHP诱导的细胞内ROS增加(P<0.05)。同时,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t-BHP诱导的SIRT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UC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及Caspase-3表达增加(P<0.05),而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能削弱白藜芦醇的抑制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活化SIRT1抑制UCP2表达,削弱t-BHP诱导的细胞内ROS生成,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白藜芦醇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SIRT1 UC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在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许文虎 金春子 +2 位作者 王晓龙 丛柏林 崔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在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8 mmol·L^(-1))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刺激HUVECs 0、12、24、48...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在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8 mmol·L^(-1))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刺激HUVECs 0、12、24、48 h,CCK-8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p47phox、p67phox、gp91phox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水平。结果 0.4 mmol·L^(-1)PA刺激HUVECs 24、48 h组的细胞增殖率出现明显降低。因此,实验中我们采用0.4 mmol·L^(-1)PA刺激24 h作为模型组;0.4 mmol·L^(-1)PA刺激HUVECs24、48 h时,p22phox、p47phox、p67phox、gp91phox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24 h组与48 h组差异不明显(P>0.05);0.4mmol·L^(-1)PA刺激血管内皮细胞24、48 h时,细胞内ROS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24 h组与48 h组差异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0.4 mmol·L^(-1)PA刺激24 h)相比,NADPH氧化酶抑制剂diphenyliodonium(DPI,10μmol·L^(-1))预处理可以使模型组血管内皮细胞ROS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NADPH氧化酶活性对高脂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 高脂 棕榈酸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宏博 王秀宏 +5 位作者 王爱民 刘明 申峰 吕昌莲 吕丹 周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8-532,共5页
采用过氧化氢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成功地制作了氧化应激损伤的细胞模型 ,将培养的细胞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损伤组 (给予过氧化氢 )和血红素组 (同损伤组的制备 ,预先加入血红素 ) .观察各组细胞在光、电镜下形态学和蛋白质电泳... 采用过氧化氢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成功地制作了氧化应激损伤的细胞模型 ,将培养的细胞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损伤组 (给予过氧化氢 )和血红素组 (同损伤组的制备 ,预先加入血红素 ) .观察各组细胞在光、电镜下形态学和蛋白质电泳的改变 ,用MTT法检测了各组细胞的生长状态 .结果表明 :在血红素组 ,细胞生长状态、MTT水平和蛋白质电泳结果与损伤组相比有明显好转且差异显著 ,证明血红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保护作用 抗乳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婷 王凡 +3 位作者 朱俊东 易龙 付钰洁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Ge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Gen对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Ge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Gen对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en对Bcl-2、Nrf2、HO-1表达的影响。结果 H2O2明显影响细胞活力和诱导凋亡(IC50为650μmol/L),Gen(100~500 nmol/L)处理能显著抑制细胞活力下降,且细胞凋亡率由16.54%下降为6.18%;Gen对Bcl-2有上调作用;Gen能激活Nrf2/HO-1抗氧化途径。结论 Gen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与对Bcl-2的调节和Nrf2/HO-1抗氧化途径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染料木黄酮 人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v1.5蛋白对内毒素致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许美霞 邹丽绢 +2 位作者 张晓霞 杨涛 许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Kv1.5蛋白对内毒素(LPS)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给予5μg/mL LPS刺激建立脓毒症细胞模型,并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MT1组(以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MT 250nmol/L预处... 目的研究Kv1.5蛋白对内毒素(LPS)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给予5μg/mL LPS刺激建立脓毒症细胞模型,并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MT1组(以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MT 250nmol/L预处理30min)及LPS+MT2组(MT浓度为500nmol/L)。采用MTT法检测内皮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内皮细胞E-选择素(E-selectin)、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浓度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内ROS水平;比色法检测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组内皮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32.54±1.87)%vs.(98.64±0.92)%,P<0.01],而LPS+MT1组及LPS+MT2组内皮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7.39±1.15)%、(93.22±1.15)%,均较LPS组上升(均P<0.01);LPS组内皮细胞E-selectin、ICAM-1分泌增加(均P<0.01),予以250、500nmol/L MT预处理后,E-selectin、ICAM-1分泌减少(均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内ROS水平发现,LPS组细胞内ROS水平升高为空白对照组的(3.39±0.42)倍(P<0.05),予以250、500nmol/L MT预处理后,ROS水平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88±0.36)倍、(1.46±0.47)倍,与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LPS组较空白对照组MDA水平上升、SOD活性降低(均P<0.01),而MT预处理可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均P<0.01)。结论 Kv1.5蛋白与内毒素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MT通过阻断Kv1.5通道可减轻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1.5蛋白 活性氧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在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特点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正力 訾亚飞 +2 位作者 刘杨东 傅麒宁 王学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1-1228,共8页
目的 探究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CMA)这两种自噬途径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氧化应激损伤中特点。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0、20、50、100、200μg/mL)氧化... 目的 探究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CMA)这两种自噬途径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氧化应激损伤中特点。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0、20、50、100、200μg/m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on low lipoprotein, OX-LDL)作用HUVECs后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筛选诱导HUVECs氧化应激的适宜浓度。设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单纯抑制巨自噬组(10 mmol/L 3-MA)、氧化应激组(50μg/mL OX-LDL)和抑制巨自噬-氧化应激组(10 mmol/L 3-MA+50μg/mL OX-LDL),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标志蛋白PCNA、凋亡标志蛋白Caspase-3、巨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分子伴侣介导自噬两种标志蛋白Hsc70和Lamp-2蛋白表达,评估不同处理下HUVECs增殖、凋亡及两种自噬的变化。其中氧化应激组和抑制巨自噬-氧化应激组处理不同时间(1、3、6、12、48 h)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V/PI双染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两种自噬途径蛋白Beclin-1、Hsc70、Lamp-2表达,评估巨自噬抑制前后氧化应激下HUVECs的增殖、凋亡及两种自噬的时间调控特点。结果 OX-LDL诱导氧化应激下ROS浓度呈递增关系,选择50μg/mL为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组HUVECs Caspase-3、Beclin-1、Hsc70、Lamp-2上调,PCNA下调(P<0.05),同时随处理时间延长,48 h内细胞增殖抑制率、全期凋亡率及Lamp-2递增,Hsc70在6 h后递增,12 h内Beclin-1水平递增(P<0.05);与氧化应激组比较,抑制巨自噬-氧化应激组Caspase-3、Hsc70、Lamp-2上调,PCNA下调(P<0.05),随处理时间延长,同时段Hsc70、Lamp-2上调,且Hsc70在3 h后递增(P<0.05)。结论 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在内皮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先后激活,巨自噬抑制后提高分子伴侣介导自噬水平,并提前激活时间,减轻氧化应激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伴侣介导自噬 巨自噬 氧化应激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激活Nrf2/HO-1通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1
9
作者 曾洁 邓志慧 +4 位作者 付红娟 刘畅 古仪 邹奕昕 常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2-640,共9页
为探讨茶黄素(Theaflavin,TF)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损伤组(0.2 mmol·L^(-1) H_2O_2处理)和TF预处理组(2.0、5.0、10.0μmol·L^(-1... 为探讨茶黄素(Theaflavin,TF)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损伤组(0.2 mmol·L^(-1) H_2O_2处理)和TF预处理组(2.0、5.0、10.0μmol·L^(-1)TF和0.2 mmol·L^(-1) H_2O_2处理)。损伤组和TF组均以H_2O_2处理24 h,其中TF组先以不同浓度TF预处理2 h,对照组均以定量溶剂处理。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DCFH-DA探针测定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蛋白表达水平,相应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LDH释放量增加,NO水平降低,胞内ROS水平升高,MDA增加,抗氧化酶活力降低,细胞凋亡升高;TF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细胞活力,降低LDH水平,维持NO水平,降低胞内ROS水平及MDA的产生,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并抑制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显示,TF能够激活Nrf2/HO-1通路,且Nrf2抑制剂会显著降低TF的内皮细胞保护效应。可见,TF能够有效抑制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保护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ap1-Nrf2-ARE通路探讨补肺益阳化痰方对烟草烟雾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卢丽君 喻媛媛 郑洋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14-2219,2225,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肺益阳化痰方对烟草烟雾(C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Keap1-Nrf2-ARE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C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以及补肺益阳化痰方含药血清,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CS组)、CS+补肺益阳化... 目的:探讨补肺益阳化痰方对烟草烟雾(C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Keap1-Nrf2-ARE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C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以及补肺益阳化痰方含药血清,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CS组)、CS+补肺益阳化痰方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CS+BFYYHTF-L、CS+BFYYHTF-M、CS+BFYYHTF-H组)、CS+补肺益阳化痰方含药血清高+Nrf2抑制剂组(CS+BFYYHTF-H+ML385组);CCK-8检测细胞活性;DCFH-DA探针检测ROS含量;ELISA检测上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Keap1-Nrf2-ARE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CS组较Control组ROS、MDA、TNF-α、IL-6、IL-1β水平及细胞凋亡率、C-caspase3、C-caspase9、Keap1表达升高,SOD、GSH-Px活性及Nrf2、HO-1表达降低(P<0.05);CS+BFYYHTF-L、CS+BFYYHTF-M、CS+BFYYHTF-H组较CS组ROS、MDA、TNF-α、IL-6、IL-1β水平及细胞凋亡率、C-caspase3、C-caspase9、Keap1表达降低,SOD、GSH-Px活性及Nrf2、HO-1表达升高(P<0.05);CS+BFYYHTF-H+ML385组较CS+BFYYHTF-H组ROS、MDA、TNF-α、IL-6、IL-1β水平及细胞凋亡率、C-caspase3、C-caspase9、Keap1表达升高,SOD、GSH-Px活性及Nrf2、HO-1表达降低(P<0.05)。结论:补肺益阳化痰方可改善C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与抑制Keap1-Nrf2-ARE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ap1-Nrf2-ARE通路 补肺益阳化痰方 烟草烟雾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促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内皮祖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和成管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刘向男 梁译文 +7 位作者 周思源 司钰琪 余靓 瞿文静 贺有缘 许素琪 熊武 邹晓玲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8-141,I0002,I0003,共6页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损伤的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分化和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外周血分离并培养待鉴定的细胞,通过观...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损伤的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分化和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外周血分离并培养待鉴定的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核染及FITC-UEA-I和Dil-AC-LDL双荧光联合染色法对培养的人EPCs进行鉴定。将鉴定成功的人EPCs用500μM H_(2)O_(2)模拟氧化应激环境预处理3 h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并设置正常组,实验组加入100 mg/L AS-Ⅳ培养48 h;模型组和正常组用等体积的PBS液处理培养48 h。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31、vWF表达水平以检测人EPCs向ECs分化的能力,采用Matrigel体外成管实验检测细胞成管能力。结果 成功得到人EPCs。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D31、vWF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CD31、vWF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Matrigel体外成管实验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受损人EPCs向ECs分化后形成血管交叉点、血管总长度、血管分支长度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中受损人EPCs向ECs分化后血管总长度、血管分支长度明显增多(P<0.05),血管交叉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Ⅳ可促进氧化应激损伤的人EPCs向ECs分化和成管,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氧化应激 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 成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衍生的外泌体样纳米颗粒通过PI3K/Akt/eNOS信号通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
12
作者 胡晓咏 杨朝颖 +4 位作者 宋乾华 吕忠英 唐瑞 王欢 李红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92-189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衍生的外泌体样纳米颗粒(DDN)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信号通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表征DDN。利用荧光显微镜...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衍生的外泌体样纳米颗粒(DDN)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信号通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表征DDN。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摄取DDN的能力。采用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UVECs的活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用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HUVECs氧化应激,并给予DDN和LY294002(PI3K抑制剂)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含量,使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ADPH氧化酶4(NOX4)、NOX2、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eNOS、p-eNOS、Akt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1)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显示,DDN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2)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HUVECs摄取DDN的能力极强。(3)与对照组相比,DDN显著增强HUVECs的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且效果呈现浓度梯度依赖性。(4)与对照组相比,DDN通过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显著提高内皮细胞内NO的水平,促进血管舒张功能。(5)PI3K/Akt/eNOS信号通路在DDN减轻氧化应激和改善细胞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结论:DDN通过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显著减轻Ang II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展现出潜在的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外泌体 纳米颗粒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PI3K/Akt/eNOS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水凝胶对H_(2)O_(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王岳 马宁 +5 位作者 卢嘉骏 王成瑶 陈琳渝 任宇晨 李景武 孙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59,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复合水凝胶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皮下注射水凝胶100μL,1、14和28 d正常饲养后处死小鼠,取材,HE染色观察水凝胶的组织相容性。提取出生1d SD大鼠... 目的:探讨新型复合水凝胶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皮下注射水凝胶100μL,1、14和28 d正常饲养后处死小鼠,取材,HE染色观察水凝胶的组织相容性。提取出生1d SD大鼠的原代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原代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组和水凝胶(H_(2)O_(2)+Hydrogel)组。对照组原代心肌细胞正常培养,H_(2)O_(2)组原代心肌细胞采用200μmol·L^(-1)H_(2)O_(2)溶液处理24 h;HH_(2)O_(2)+Hydrogel组原代心肌细胞采用1 g·L^(-1)的水凝胶与200μmol·L^(-1)H_(2)O_(2)共孵育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性,双氢乙啶(DHE)和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标记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连接蛋白43 (Cx43)和心肌肌钙蛋白T (cTnT)表达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 (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水凝胶周围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皮下埋植的炎症反应较小。与对照组比较,H_(2)O_(2)组心肌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Cx43、cTnT和F-ac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H_(2)O_(2)组比较,H_(2)O_(2)+Hydrogel组心肌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cTnT、Cx43和F-ac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水凝胶能够通过清除环境中的ROS促进心肌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对氧化应激环境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心肌细胞 氧化 氧化应激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胶和阿胶肽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段小波 杜芬 +8 位作者 王延涛 冯晓梅 刘海滨 王长伟 顾建军 李八方 刘明浩 王梦园 刘楚怡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62-167,180,共7页
[目的]分析阿胶和阿胶肽在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过氧化氢(H_(2)O_(2))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利用CCK-8检测阿胶和阿胶肽对建模前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存活率的影响,并研... [目的]分析阿胶和阿胶肽在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过氧化氢(H_(2)O_(2))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利用CCK-8检测阿胶和阿胶肽对建模前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存活率的影响,并研究阿胶和阿胶肽对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酶活的影响,以及对丙二醛(M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阿胶和阿胶肽能有效促进HUVEC的增殖、迁移,并能有效对抗氧化损伤造成的增殖抑制作用,200μg/mL阿胶和阿胶肽能显著抑制MDA和LDH的过量产生,200μg/mL阿胶能够显著提高GSH-px酶活、阿胶肽能够显著提高SOD的表达水平,修复HUVEC的氧化损伤;阿胶和阿胶肽均可有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VEGF和降低IL-6浓度,促进血管新生增多,降低炎症反应。[结论]阿胶和阿胶肽降低HUVEC氧化应激机制可能与改善细胞生长增殖状态、提高细胞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阿胶肽 氧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木复肝方调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胆汁淤积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华明 杨柳 +5 位作者 刘延鑫 杨念 郑思嘉 聂闪闪 魏炳琦 朱平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目的:研究荣木复肝方(RMFGF)对胆汁淤积肝损伤(C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灌胃建立胆汁淤积小鼠模型,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诱导L02细胞建立体外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熊去氧胆酸(U... 目的:研究荣木复肝方(RMFGF)对胆汁淤积肝损伤(C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灌胃建立胆汁淤积小鼠模型,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诱导L02细胞建立体外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熊去氧胆酸(UDCA)组以及高剂量+MCC950(NLRP3抑制剂)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生化法检测肝功能和氧化应激标志物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炎症介质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NLRP3途径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RMFGF给药后,体内外肝功能参数、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氧化应激标志物、炎症介质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RMFGF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ROS/NLRP3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活性氧 荣木复肝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杞强精颗粒对小鼠精原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6
作者 甘典辉 夏冰雨 +3 位作者 李鑫 赖克道 宾彬 唐爱存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观察参杞强精颗粒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小鼠精原细胞(GC-1spg)氧化损伤以及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左卡尼汀阳性组、参杞强精颗粒组,灌胃给药7 d后,采集含药血清。将... 目的观察参杞强精颗粒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小鼠精原细胞(GC-1spg)氧化损伤以及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左卡尼汀阳性组、参杞强精颗粒组,灌胃给药7 d后,采集含药血清。将小鼠精原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血清组、左卡尼汀含药血清组、参杞强精颗粒含药血清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各组给药干预24 h,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铁离子比色法检测细胞内铁离子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与Caspase-9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mRN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细胞内ROS、MDA和铁离子水平显著升高,CAT、GSH、SOD活性显著降低,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显著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杞强精颗粒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提高,细胞内ROS、MDA和铁离子水平降低,CAT、GSH、SOD活性升高,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杞强精颗粒含药血清组GPX4 mRNA表达上调,ACSL4 mRNA表达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杞强精颗粒对氧化应激损伤和铁死亡的小鼠精原细胞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及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杞强精颗粒 含药血清 小鼠精原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BPTF靶向miR-224-3p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17
作者 杨慧慧 雷祥 +3 位作者 孟自军 刘慧红 于璐 袁慧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2-429,共8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溴结构域PHD指状转录因子(circBPTF)靶向微小RNA(miR)-224-3p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s)损伤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ECs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分别采用含5.5和30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培养48 h。另取HREC... 目的探讨环状RNA溴结构域PHD指状转录因子(circBPTF)靶向微小RNA(miR)-224-3p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s)损伤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ECs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分别采用含5.5和30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培养48 h。另取HRECs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siRNA阴性对照(si-NC)、circBPTF的siRNA(si-circBPTF)、miRNA拟似物对照(miR-NC)、miR-224-3p,于30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培养48 h,分别记作si-NC组、si-circBPTF组、miR-NC组和miR-224-3p组;采用双转染法将si-circBPTF与anti-miR-NC以及si-circBPTF与anti-miR-224-3p转染至HRECs,于30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培养48 h,分别记为anti-miR-NC组和anti-miR-224-3p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BPTF和miR-224-3p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caspase-3/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caspase-9蛋白表达量。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法验证circBPTF与miR-224-3p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量、cleaved-caspase-9/caspase-9蛋白表达量、ROS水平、MDA含量、circBPTF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SOD活性、miR-224-3p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NC组相比,si-circBPTF组circBPTF相对表达量、ROS水平、MDA含量、cleaved-caspase-3/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caspase-9蛋白表达量以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miR-NC组比较,miR-224-3p组HRECs中miR-224-3p相对表达量、SOD活性显著升高,ROS水平、MDA含量、cleaved-caspase-3/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caspase-9蛋白表达量以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circBPTF和miR-224-3p拟似物共转染后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为0.43±0.04,较野生型circBPTF和miR-NC共转染细胞的0.99±0.0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97,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224-3p组miR-224-3p表达量及SOD活性显著降低,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cleaved-caspase-3/caspase-3、cleaved-caspase-9/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干扰circBPTF通过靶向miR-224-3p抑制高糖诱导的HRECs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凋亡 氧化应激 环状RNA溴域PHD手指转录因子 miR-224-3p 高糖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修复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
18
作者 毛壮 李雪 +5 位作者 王唱垚 吕琳 曹虎 何智超 余祖胤 王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4-510,共7页
目的探讨牙髓干细胞(DPSC)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低氧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①建立PMVEC低氧损伤模型,用氯化钴0(细胞对照),10,25,50和100μmol·L^(-1)处理PMVEC 72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 目的探讨牙髓干细胞(DPSC)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低氧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①建立PMVEC低氧损伤模型,用氯化钴0(细胞对照),10,25,50和100μmol·L^(-1)处理PMVEC 72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OCLN)的蛋白表达水平。②设细胞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DPSC组,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ZO-1和OCLN蛋白水平。③设模型组、模型+DPSC组和模型+DPSC敲低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ZO-1和OCLN蛋白水平。结果①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氯化钴100μmol·L^(-1)处理PMVEC后细胞存活率>80%,HIF-1α蛋白水平升高(P<0.05),ZO-1和OCLN蛋白水平降低(P<0.01),PMVEC低氧损伤模型构建成功。②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模型组ZO-1和OCLN蛋白水平降低(P<0.01),ROS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ZO-1和OCLN蛋白水平升高(P<0.05),模型+DPSC组ROS水平降低(P<0.01);③与模型组相比,模型+DPSC组ZO-1和OCLN蛋白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DPSC组相比,模型+DPSC敲低SOD1组ZO-1和OCLN蛋白水平降低(P<0.01)。结论DPSC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修复PMVEC低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氧化应激 低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饥饿素对高糖下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李蓉 张敏 燕洁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996,共6页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饿素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生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Fe^(2+)浓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RMEC中铁死亡关键分子谷胱甘肽过氧化合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分别为(100.62±3.40)%、(63.74±4.25)%和(88.19±4.65)%,ROS荧光强度分别为15512.20±1347.53、46457.00±1072.65和22220.87±1669.20,GSH浓度分别为(68.52±7.61)、(21.45±1.57)和(55.68±5.15)μmol/L,MDA浓度分别为(0.79±0.10)、(2.47±0.27)和(1.08±0.15)μmol/L,SOD活性分别为(111.67±10.32)、(37.75±5.92)和(97.45±9.12)U/ml,Fe^(2+)浓度分别为(3.02±0.30)、(9.45±0.71)和(4.63±0.32)mmol/mgprot。各组间细胞增生率、ROS荧光强度、GSH浓度、MDA浓度、SOD活性及Fe^(2+)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2、414.59、61.28、67.24、61.64,146.1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均明显降低,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明显升高,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内线粒体铁死亡现象明显;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线粒体状态明显改善。各组间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94、182.8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2种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胃饥饿素可促进高糖下的HRMEC增生,抑制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和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饥饿素 铁死亡 氧化应激 高糖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5在脓毒症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赵善志 郑相涛 +3 位作者 王晓峰 陈尔真 龚方晨 陈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6-1125,共10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5(sirtuin 5,SIRT5)在脓毒症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对野生型(wild-type,WT)和Sirt5基因敲除的C57BL/6雄性小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对小...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5(sirtuin 5,SIRT5)在脓毒症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对野生型(wild-type,WT)和Sirt5基因敲除的C57BL/6雄性小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对小鼠安乐死后进行肺组织取材。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染色评估肺组织炎症水平;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染色评估血管渗漏;肺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小鼠凝血功能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蛋白表达,评估CLP小鼠内皮细胞炎症水平。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SIRT5基因进行敲减或者过表达,并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内皮细胞炎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CAM-1、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等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β等炎症指标。对SIRT5过表达的HUVEC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通过qPCR验证关键基因如F2R样凝血酶或胰蛋白酶受体3(F2R like thrombin or trypsin receptor 3,F2RL3)或serpin家族成员3(serpin family A member 3,SERPINA3)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2/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3,TGF-β2/3)的表达。结果·Sirt5基因敲除显著加重CLP小鼠肺损伤,使其生存率降低(P<0.001);H-E染色显示小鼠肺组织炎症浸润增加,EB染色观察到血管渗漏增加(P<0.001),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纤维蛋白原沉积升高。SIRT5基因敲减的HUVEC中VCAM-1、TF蛋白及IL-6、IL-1β、VCAM-1、E选择素(E-selectin)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上调(均P<0.001),而SIRT5过表达可逆转此效应。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SIRT5通过抑制F2RL3/SERPINA3/TGF-β通路调控内皮炎症与凝血反应。结论·SIRT5通过负向调控F2RL3/SERPINA3/TGF-β信号轴减轻内皮炎症及促凝血反应,提示其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潜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内皮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