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在其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世卿 郑俊发 +3 位作者 曾曙光 陈少鹏 薛国初 章锦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基因在HUVE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HUVECs并对其进行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特点、形态特征和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鉴定...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基因在HUVE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HUVECs并对其进行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特点、形态特征和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鉴定。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HUVECs中Tie-2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HUVECs约于24h完全贴壁,4~5d后融合成单层铺路石样结构。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法证实细胞是HUVECs。RT-PCR检测到HUVECs中Tie-2mRNA条带明显,SABC免疫细胞组化法检测到Tie-2蛋白在HUVECs胞浆、核膜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以上。结论胰蛋白酶灌流消化法可获得高纯度的HUVECs,Tie-2在HUVECs中呈强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激酶受体-2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酪氨酸激酶受体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2
作者 吴世卿 曾曙光 +3 位作者 温志欣 彭细毛 李玉兰 卿安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将含有Tie2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片段的质粒转染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将含有Tie2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片段的质粒转染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ie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噻唑蓝比色分析(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以转染了pGenesil-hk质粒组为阴性对照,未转染质粒组为空白对照。结果质粒转染入HUVECs后,实验组细胞中Tie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下调,尤以转染后48 h Tie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更为明显(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转染48 h后,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 RNA干扰技术沉默Tie2基因可致Tie2基因表达下调后诱导HUVECs凋亡,并抑制HUVEC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受体2 细胞凋亡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系的建立及脂多糖作用后酪氨酸激酶受体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关嵩 蔡文琴 +1 位作者 钱桂生 关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LMVEC)系培养方法并探讨脂多糖 (LPS)对LMVEC酪氨酸激酶受体 (TKR)活性的作用。方法 贴块法培养大鼠LMVEC ,并进行系列鉴定。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正常组、LPS(1μg ml)作用 2、8、16h组的TKR活性的变化... 目的 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LMVEC)系培养方法并探讨脂多糖 (LPS)对LMVEC酪氨酸激酶受体 (TKR)活性的作用。方法 贴块法培养大鼠LMVEC ,并进行系列鉴定。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正常组、LPS(1μg ml)作用 2、8、16h组的TKR活性的变化水平。结果 获得的LMVEC具有规律的鹅卵石形态 ,对异植物血凝素结合试验及CD3 1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LPS(1μg ml)作用 2h组LMVEC的TKR活性升高 ,8h组达最高 ,16h组的表达量低于 8h组 ,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脂多糖 (LPS)作用后LMVEC胞浆TKR活性升高 ,而胞膜TKR活性降低。提示在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等发病机制中TKR及其相关的信号途径可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肺微血管 内皮细胞 激酶受体 细胞培养 放射免疫法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珊珊 高海娜 +4 位作者 赵圣国 郑楠 张养东 王加启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6-92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为对照组和7个试验组,采用无必需氨基酸的培养基,对照组不添加组氨酸,试验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15、0.60、1.20、2.40、4.80、9.60、19.20 mmol/L的组氨酸。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12 h增殖情况;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β-酪蛋白和8个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当组氨酸浓度为0.15~9.60 mmol/L时,与对照组相比,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数量均增加。2)β-酪蛋白表达量随组氨酸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与对照组相比,组氨酸的添加可极显著促进各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的表达(P〈0.01);试验组中,随着组氨酸浓度的升高,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Ser2481)]和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2[P-e EF2(Thr56)]蛋白的表达量下降,而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1[P-S6K1(Thr389)]的蛋白表达增加;当组氨酸浓度为2.40 mmol/L时,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Tyr1007/1008)]、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Thr37)]和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P-e IF2α(Ser5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P-STAT5(Tyr694)]、磷酸化m TOR调控蛋白[P-raptor(Ser863)]和m TOR复合物1中的绑定蛋白(GβL)蛋白在组氨酸浓度为9.60 mmol/L时表达量最高。综合可知,组氨酸的添加可通过促进JAK2-STAT5信号通路中P-JAK2(Tyr1007/1008)和PSTAT5(Tyr694)蛋白的表达来进而调控β-酪蛋白表达。最适浓度(0.15~9.60 mmol/L)范围内的组氨酸还可通过m TORC1的P-raptor(Ser863)蛋白作用于下游靶点P-4EBP1(Thr37)来促进β-酪蛋白表达,最终调控乳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激酶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玲玲 王升志 +2 位作者 刘旭阳 刘浩 宫兆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TSCC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均呈高表达,而在癌旁非肿瘤中呈低表达或无表达(P<0.05)。并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γs=0.412)。Pyk2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而p-AKT只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Pyk2和p-AKT蛋白异常表达与T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有望成为明确TSCC恶性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脯激酶2 化的丝/苏蛋白激酶 舌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蛋白激酶在不同α_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Ca^(2+)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陶亮 关永源 +2 位作者 葛慧 贺华 韩启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 了解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在不同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Ca2 +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用Fura 2荧光探针双波长测定细胞胞浆游Ca2 +浓度 ([Ca2 +]i)的方法 ,在分别转染了α1A、α1B和α1D肾上腺素受体cDNA的HEK2 93细胞 ,观察酪氨酸... 目的 了解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在不同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Ca2 +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用Fura 2荧光探针双波长测定细胞胞浆游Ca2 +浓度 ([Ca2 +]i)的方法 ,在分别转染了α1A、α1B和α1D肾上腺素受体cDNA的HEK2 93细胞 ,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和磷脂酶C抑制剂U7312 2 对激动不同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引起的 [Ca2 +]i 变化的影响。结果 预先用U7312 2 (0 1,10 ,5 0 μmol·L-1)与细胞共同孵育 10min ;用Genistein(10 ,10 0 ,2 0 0 μmol·L-1)与细胞共同孵育 1h。在分别转染了α1A、α1B和α1DcDNA的HEK2 93细胞 ,U73 12 2 和Genistein均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肾上腺 (10 μmol·L-1)引起的双相 [Ca2 +]i 的升高。在上述细胞 ,U7312 2 (5 0 μmol·L-1)能完全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Ca2 +]i 升高 ;而用最大有效浓度 10 0 μmol·L-1的Genistein只能部分抑制肾上腺素升高 [Ca2 +]i 的作用。结论 在HEK 2 93细胞 ,不同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 (α1A α1B和α1D)激动均能部分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引起Ca2 +释放和Ca2 +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Α1肾上腺素受体 HEK29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农晓琳 夏勇 +6 位作者 杨亦萍 卿海云 李佳荃 黎燕宁 曹阳 李昊 陈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0-424,429,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评价TrkA、VEGFR2与SACC侵袭转移特性的相关性。结果 TrkA、VEGFR2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7.23%(41/47例)和85.11%(40/47例),在有神经侵袭、有复发/转移的SACC患者组织切片中TrkA和VEGFR2的表达率均高于无神经侵袭、未复发/转移者,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VEGFR2的表达率成正相关关系;MVD在神经侵袭组为25.14±2.83,在无神经侵袭组为18.81±1.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复发/转移组为26.58±2.38,未复发/转移组为19.06±1.39(P<0.05)。结论 TrkA、VEGFR2的表达强弱与SACC的嗜神经侵袭,复发转移成正相关关系,提示该2种受体在SA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据此推测TrkA、VEGFR2可以作为评价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涎腺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a^(2+)池操纵性Ca^(2+)内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临溪 关永源 +2 位作者 贺华 丁岩 熊大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对牛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CSMC)Ca2 + 池操纵性Ca2 + 内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CSMC ,在生物荧光双波长影像分析系统用Fura 2 /Am荧光探针测定单个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结果  (1...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对牛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CSMC)Ca2 + 池操纵性Ca2 + 内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CSMC ,在生物荧光双波长影像分析系统用Fura 2 /Am荧光探针测定单个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结果  (1)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genistein ,2 5 ,5 ,10 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降低内皮素 1(ET 1,10 -7mol·L-1)刺激引起的CSMCCa2 + 内流 ,抑制率分别为5 6%± 2 .9%、2 5 6%± 3 9%、48 9%± 3 7%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 (vanadate ,2 ,4,8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升高CPA刺激引起的CSMCCa2 + 内流 ,增加比率分别为8 2 %± 3 9%、18 8%± 4 9%、46 6%± 6 9% ;(2 ) genistein(2 5 ,5 ,10 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降低ATP(10 μmol·L-1)刺激引起的CSMCCa2 + 内流 ,抑制率分别为 6 7%±2 6%、2 4 6%± 6 5 %、5 1 3 %± 6 9% ;vanadate (2 ,4,8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升高ATP刺激引起的CSMCCa2 +内流 ,增加比率分别为 4 8%± 2 0 %、2 8 5 %± 4 6%、49 6%± 3 3 % ;(3 ) genistein (2 5 ,5 ,10 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降低环匹阿尼酸 (Cyclopiazonicacid ,CPA ,10 μmol·L-1)刺激引起的CSMCCa2 + 内流 ,抑制率分别为 6 5 %± 3 0 %、2 2 5 %± 5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蛋白 ATP 内皮素-1 环苑阿尼 动脉 平滑肌细胞 CA^2+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前后K-562细胞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及内源性底物的研究
9
作者 孙茜 王殿鸿 郑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32-35,43,共5页
对丁酸钠转化前后的人红白血病细胞林K-562的表面胰岛素受体数量、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及细胞内源性底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丁酸钠转化后的K-562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降低,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K-562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的... 对丁酸钠转化前后的人红白血病细胞林K-562的表面胰岛素受体数量、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及细胞内源性底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丁酸钠转化后的K-562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降低,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K-562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内源性底物,分子量为67KD—底物蛋白在转化后消失。说明该底物及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胰岛素调控的K-562细胞的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 蛋白激酶 内源性底物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在大鼠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丽萍 李伯琦 +2 位作者 王琪 铁晓敏 刘奕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观察在牙齿正常萌出过程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在大鼠体内外牙囊细胞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成熟破骨细胞形成及牙齿萌出的相关性。方法分离出生后1-13 d的SD大鼠下颌骨... 目的:观察在牙齿正常萌出过程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在大鼠体内外牙囊细胞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成熟破骨细胞形成及牙齿萌出的相关性。方法分离出生后1-13 d的SD大鼠下颌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囊及牙槽骨生长发育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下颌第一磨牙萌出过程中Wnt5A和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体外培养出生后5-6 d的SD大鼠第一磨牙牙囊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Wnt5A、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D大鼠出生后第2天牙囊开始分化为牙周组织,1-3 d牙槽骨变化不明显,第4天起,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Wnt5A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内无明显表达,第4天开始出现阳性表达,并持续表达至第13天。Ror2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表达呈强阳性,而在第4-13天呈弱阳性。结论 Wnt5A、Ror2在牙萌出过程中有特定的时间分布,提示其可能参与牙齿萌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样孤儿受体2 牙囊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2在肾细胞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庆 王建东 石群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Eph(Ery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基因家族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家族中最大的一个亚族,可分为EphA和EphB。Eph基因家族参与很多生理活动,同时Eph基因的过表达也可导致细胞的恶性... Eph(Ery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基因家族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家族中最大的一个亚族,可分为EphA和EphB。Eph基因家族参与很多生理活动,同时Eph基因的过表达也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近年来,研究发现EphA2基因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分级、淋巴结转移、无瘤生存期等都直接相关,也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为此,EphA2基因可能成为诊断、预测肾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为肾细胞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A2 细胞 受体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对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英辉 李清刚 +2 位作者 任崇余 徐秀红 刘文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IL-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Lck在狼疮肾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IL-2(100U/m l)刺激。应用逆转录聚合... 目的:探讨IL-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Lck在狼疮肾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IL-2(100U/m l)刺激。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Lck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Lck蛋白的表达,比较IL-2刺激前后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仅有微量Lck mRNA及蛋白表达,经IL-2刺激后二者的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增加,以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加更为显著。结论:(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Lck基因的表达。(2)肾小管上皮细胞经IL-2刺激后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提示IL-2可活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Lck表达,进而可能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作用,发挥生物学作用。相对于BALB/c小鼠,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在IL-2刺激后Lck表达更明显,提示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更易激活。(3)由于Lck在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异常表达,推测Lck可能作为细胞因子或炎症因子的重要信号分子,促进狼疮肾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激酶 肾小管上皮细胞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RPE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和Ca^(2+)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世杰 张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8-831,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抑制剂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对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和细胞内Ca2+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剂...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抑制剂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对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和细胞内Ca2+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剂量IL-1β对RPE细胞进行刺激,RT-PCR法观察细胞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Genistein对RPE细胞培养进行干预,观察其对IL-1β诱导RPE细胞IL-8和MCP-1 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Fura2/AM、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IL-1β和Genistein对RPE细胞内Ca2+的影响。结果 RT-PCR结果显示,0.1μg.L-1、1μg.L-1、10μg.L-1IL-1β刺激组IL-8 mRNA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446±0.133、0.727±0.054和0.523±0.106,对照组为0.272±0.088;1μg.L-1、10μg.L-1IL-1β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5)。10μg.L-1IL-1β诱导的RPE细胞MCP-1 mRNA相对表达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10mg.L-1、50mg·L-1 Genistein对IL-1β诱导的IL-8和MCP-1 mRNA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L-1β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Genistein对细胞内Ca2+作用与之相反。结论 Genistein对IL-1β诱导的IL-8和MCP-1 mRNA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IL-1β诱导的细胞内Ca2+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趋化因子 蛋白激酶抑制剂 白介素-1Β 细胞内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中酪氨酸激酶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14
作者 张继红 郑迎春 +4 位作者 马瑀 王韫秀 张君严 佟海侠 张锦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Trk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51例NB肿瘤中TrkA,TrkB及VEGFmRNA的表达。结果TrkA的表达在低分期组明显...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Trk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51例NB肿瘤中TrkA,TrkB及VEGFmRNA的表达。结果TrkA的表达在低分期组明显大于高分期组(P<0.01),而VEGF的表达在低分期组明显小于高分期组(P<0.05),它们的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37,P<0.01),并与患者2年存活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TrkB的表达在高分期组均明显大于低分期组(P<0.01),与VEGF的表达存在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342,P<0.05),也与患者2年存活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TrkA基因在预后较好的NB瘤中表达量高,TrkB与VEGF基因在预后差的NB瘤中表达量高;TrkA与VEGF基因表达成负相关,TrkB与VEGF基因表达成正相关。TrkA,TrkB与VEGF这3种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对NB肿瘤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 激酶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细胞过表达酪氨酸激酶受体1对其肿瘤相关内皮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倩玉 韦艳 +1 位作者 白瑞 杨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56-1762,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过表达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对其肿瘤相关内皮细胞(TRECs)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宫颈癌细胞(CCCs)与其TRECs中Tie-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宫颈癌TRECs中Tie-1的表达与患...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过表达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对其肿瘤相关内皮细胞(TRECs)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宫颈癌细胞(CCCs)与其TRECs中Tie-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宫颈癌TRECs中Tie-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构建过表达Tie-1的HeLa细胞(HeLa-Tie1OE),采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法将HeLa-Tie1OE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获得宫颈癌TRECs;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小管生成实验检测TRECs的迁移、侵袭及小管生成能力变化。结果96例宫颈癌患者CCCs与TRECs中Tie-1的表达呈正相关;Tie-1在FIGO分期为ⅠB2-ⅡA2期、肿瘤直径≥4 cm、宫颈肌层浸润深度≥1/2全层、腺癌、中低分化宫颈癌患者TRECs中高表达率分别高于ⅠA1-ⅠB1、肿瘤直径<4 cm、宫颈肌层浸润深度<1/2全层、鳞癌、高分化宫颈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e-1在宫颈癌患者TRECs中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及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无相关性;Tie-1在宫颈癌TRECs中的高表达与患者5年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Tie-1在宫颈癌TRECs中表达上调且使TRECs侵袭、迁移、小管生成能力增强。结论Tie-1在宫颈癌TRECs的高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宫颈肌层浸润深度、宫颈癌类型有关,且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过表达Tie-1的CCCs可促进其TRECs侵袭、迁移及小管生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受体1 肿瘤相关内皮细胞 宫颈癌 血管生成 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7
16
作者 师佳 戴丹 +3 位作者 李洋洋 陈敏 付万里 李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10只。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10只。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结合孤养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各组造模后第29和57天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测大鼠海马OX42标记的小胶质细胞BDNF及TrkB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第29天PSD组海马BDNF和TrkB阳性细胞吸光度(A)值分别为83.35±5.74和82.35±5.74,显著低于正常组、抑郁组和脑卒中组(P<0.05);抑郁组A值较脑卒中组增多(141.23±9.16 vs133.31±7.89;141.23±8.07 vs 128.62±6.92,P<0.05)。造模后第57天PSD组海马BDNF和TrkB阳性细胞A值分别为81.63±7.19,74.43±7.42,显著低于正常组、抑郁组和脑卒中组(P<0.05);脑卒中组A值较正常组及抑郁组低(93.36±7.56 vs 124.11±11.39、116.65±10.55,87.14±6.56 vs 112.58±10.99、108.05±10.57,P<0.05)。结论海马小胶质细胞在PSD发病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可能通过减少BDNF及TrkB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小神经胶质细胞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向华 覃文新 +5 位作者 赵瑞胶 李宗海 王华茂 韩俊松 徐宇虹 顾健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6-839,共4页
目的 :探讨Tie2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RT -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8种人肿瘤细胞株中Tie2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Hela、SPCA1、74 0 2和U2OS细胞中Tie2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Tie2不... 目的 :探讨Tie2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RT -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8种人肿瘤细胞株中Tie2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Hela、SPCA1、74 0 2和U2OS细胞中Tie2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Tie2不仅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 ,在一些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Tie2可作为某些肿瘤的标志 ,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蛋白激酶 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n酪氨酸蛋白激酶参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诱导的酪氨酸磷酸化过程(英文)
18
作者 范开 Lyle Sensenbrenner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9-146,共8页
本实验研究了小鼠巨噬细胞中原癌基因fyn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活性和酪氨酸磷酸化过程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诱导的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用抗fyn,抗磷酸化酪氨酸和抗GM-CSF受体(β链)单抗进行了蛋白免疫印迹、免疫沉淀... 本实验研究了小鼠巨噬细胞中原癌基因fyn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活性和酪氨酸磷酸化过程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诱导的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用抗fyn,抗磷酸化酪氨酸和抗GM-CSF受体(β链)单抗进行了蛋白免疫印迹、免疫沉淀、膜交联以及PTK活性测定。结果发现在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中,GM-CSF刺激后15分钟内,可见细胞浆中数种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其中p59被证实是fyn癌基因蛋白。同时,fyn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 在GM-CSF刺激后被增强二倍以上。细胞膜交联实验显示在GM-CSF刺激后形成的p330-450膜复合体中p59fyn蛋白与GM-CSF受体β链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n癌基因蛋白 蛋白激酶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抑制卡介苗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自噬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雪迪 陈琪 +3 位作者 聂雪伊 骆佳 徐金瑞 王玉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讨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通路对卡介苗(BCG)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BCG感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0、2、6、12、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Wnt5a、ROR2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 目的探讨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通路对卡介苗(BCG)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BCG感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0、2、6、12、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Wnt5a、ROR2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在敲低ROR2表达和BCG感染分别作用或共同处理RAW264.7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64.7细胞自噬相关基因5(ATG5)、P62、beclin-1、ATG7、LC3Ⅱ的蛋白表达,采用表达单体红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和LC3的(mRFP-GFP-LC3)自噬双标腺病毒法检测细胞自噬流。结果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BCG感染RAW264.7细胞6 h后,Wnt5a、ROR2、LC3Ⅱ的表达最高。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BCG感染组自噬相关蛋白ATG5、P62、beclin-1、ATG7、LC3Ⅱ的表达上调,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与BCG感染组相比,敲低ROR2并经BCG感染后,上述蛋白的表达下调,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减少。结论BCG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激活自噬,而敲低ROR2抑制BCG引起的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5A 受体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 自噬 RAW264.7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卵巢癌CAOV_3细胞株增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713-2715,共3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增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proteinkinase,TPK)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测...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增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proteinkinase,TPK)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bF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TPK试剂盒测定TPK活性;Westernblot测定TPK表达。结果:bFGF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增强TPK活性及TPK表达。结论:bFGF可以促使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CAOV3增殖,机制与增强TPK活性及TPK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