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mRNA的表达
1
作者 汤天平 周岩冰 陈桂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ETA)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探讨内皮素(ET)及其受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的调节机制。方法:CCL4法制备模型。实验共分4组:正常对照组(13只)、肝细胞变性坏死期组(20只)...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ETA)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探讨内皮素(ET)及其受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的调节机制。方法:CCL4法制备模型。实验共分4组:正常对照组(13只)、肝细胞变性坏死期组(20只)、肝细胞结节状增生期组(20只)、假小叶形成期组(18只)。应用mRNA原位杂交技术确定ETA的部位,从而发现ET在肝脏的作用位点,并对ETA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Wistar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肝脏发生特征性病理改变: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状增生、假小叶形成;门静脉压力呈梯度性升高;外周及门静脉血浆ET水平随门静脉压力升高而降低;肝脏ETAmRNA表达增多,表达主要位于汇管区门静脉小静脉、肝小动脉血管壁,小静脉表达明显高于小动脉,表达水平随ET浓度的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升高而增加。结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外周及门静脉血浆ET水平进行性降低;肝脏微循环ETAmRNA表达量增加,呈现上调趋势;表达部位随肝硬化进展发生特征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a受体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