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6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mRNA的表达
1
作者 汤天平 周岩冰 陈桂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ETA)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探讨内皮素(ET)及其受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的调节机制。方法:CCL4法制备模型。实验共分4组:正常对照组(13只)、肝细胞变性坏死期组(20只)...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ETA)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探讨内皮素(ET)及其受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的调节机制。方法:CCL4法制备模型。实验共分4组:正常对照组(13只)、肝细胞变性坏死期组(20只)、肝细胞结节状增生期组(20只)、假小叶形成期组(18只)。应用mRNA原位杂交技术确定ETA的部位,从而发现ET在肝脏的作用位点,并对ETA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Wistar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肝脏发生特征性病理改变: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状增生、假小叶形成;门静脉压力呈梯度性升高;外周及门静脉血浆ET水平随门静脉压力升高而降低;肝脏ETAmRNA表达增多,表达主要位于汇管区门静脉小静脉、肝小动脉血管壁,小静脉表达明显高于小动脉,表达水平随ET浓度的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升高而增加。结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外周及门静脉血浆ET水平进行性降低;肝脏微循环ETAmRNA表达量增加,呈现上调趋势;表达部位随肝硬化进展发生特征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a受体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许松 高建平 +2 位作者 张征宇 葛京平 周文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685-688,696,共5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对人前列腺癌(PCA)PC3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对PC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划痕损伤实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BQ123对人PCA PC3细胞株增殖的... 目的:观察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对人前列腺癌(PCA)PC3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对PC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划痕损伤实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BQ123对人PCA PC3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效应,利用Annexin V-FITC/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Q12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结果:BQ123对PCA PC3细胞株有抑制作用,并表现出良好的时效关系。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实验表明,BQ123可诱导PC3细胞株的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与细胞周期无关。结论:BQ123对PCA PC3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可为PCA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 前列腺癌 细胞调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肽类选择性内皮素A型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3
作者 傅榕赓 王荣先 《天津药学》 2007年第3期62-66,共5页
根据国外文献,对非肽类选择性内皮素A型受体拮抗剂的化学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和研究现状总结评价。综述了近年来非肽类选择性内皮素A型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关键词 内皮 内皮受体 非肽类选择性内皮素a型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抗内皮素的心律失常作用
4
作者 陈屏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19-21,共3页
雄性SD大鼠42只经冠状动脉口注射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0,观察其对内皮素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BQ1200.11-1.75ug/kg预处理后,内皮素引起的心律失常记分(AS)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趋势,BQ... 雄性SD大鼠42只经冠状动脉口注射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0,观察其对内皮素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BQ1200.11-1.75ug/kg预处理后,内皮素引起的心律失常记分(AS)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趋势,BQ123为7ug/kg/AS降为0,与ET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BQ123拮抗内素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通过拮抗ETA受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心律失常 缩血管药 ETA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可降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及血浆内皮素含量
5
作者 李佳璇 戴世学 谢宏民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索经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抗乙肝病毒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转换为替诺福韦(TAF)治疗后对门静脉高压、血浆内皮素-1(ET-1)及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LAM联合ADV转... 目的探索经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抗乙肝病毒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转换为替诺福韦(TAF)治疗后对门静脉高压、血浆内皮素-1(ET-1)及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LAM联合ADV转换为TAF的患者100例给予TAF治疗,随访24月,比较入组前(T1)、治疗第6月末(T2)、治疗第12月末(T3)、治疗第18月末(T4)及治疗第24月末(T5)共5个时间点的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及病毒指数、门静脉相关参数、腹部超声、肾功能、ET-1及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结果TAF可降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病毒DNA(HBV-DNA)表达含量,可提高血清白蛋白(ALB)含量(P<0.05);TAF治疗后T1~T5时间点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压力、门静脉血栓、脂肪肝及脾肿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肌酐及尿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1~T5时间点的ET-1、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42)。相关性分析显示,ET-1均与门静脉直径、门静脉压力、门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LAM+ADV转换为TAF后可降低ET-1含量,并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降低病毒荷载、改善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替诺福韦 血浆内皮-1 门静脉高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环素A、内皮素-1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史君松 史炆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血清亲环素A(CyPA)、内皮素-1(ET-1)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6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PCI后心肌缺...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血清亲环素A(CyPA)、内皮素-1(ET-1)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6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PCI治疗前均完成血清CyPA、ET-1检查。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血清CyPA、ET-1水平。探讨血清CyPA、ET-1对AMI患者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160例AMI患者PCI后,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共89例,发生率为55.63%(89/160)。发生组治疗前的血清CyPA、ET-1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发生组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下壁心肌梗死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血清CyPA、ET-1水平高,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是AMI患者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CyPA、ET-1预测AMI患者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AUC值均≥0.70,预测价值中等,而联合检测预测价值高。结论:血清CyPA、ET-1水平高是AMI患者PCI后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治疗前检测二者水平预测此类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风险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清亲环素a 内皮-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内皮素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国镇 荣春红 +1 位作者 郑静 张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就诊并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110例为妊高征组,根据高血压的分级标... 目的探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就诊并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110例为妊高征组,根据高血压的分级标准分为轻度妊高征组80例和重度妊高征组30例,同时选取90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上述三组孕产妇的SOD、NO及常规生化及血脂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述两组孕产妇ET-1水平,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受试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高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妊高征组ET-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而SOD、NO、HD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妊高征组、重度妊高征组SOD、NO水平低于对照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高血压组血清SOD、NO水平低于轻度妊高征组,ET-1水平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OD、NO、ET-1、HDL均为孕妇发生妊高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OD、NO、ET-1作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汤俊峰 邵枝定 唐晓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有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时间段收入治疗的无新发脑... 目的研究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有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时间段收入治疗的无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112例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肘检测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液,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内皮素(ET)等指标。分析以上指标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分析其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Ⅷ因子水平、PLT、CD62P、NIHSS、C-反应蛋白(CRP)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但均与PT、APTT呈负相关关系(P<0.05);影响NIHSS的因素有分组(对象属性)、高血压、Ⅷ因子水平、PLT、CD62P、CRP。鉴别价值:AUC:ET>Ⅷ因子水平>CRP>NIHSS>PLT(Z=4.000,P=0.406);敏感度:PLT>ET>22 CRP>Ⅷ因子水平>NIHSS(χ^(2)=0.367,P=0.545);特异性:Ⅷ因子水平>NIHSS>CRP>ET>PLT(χ^(2)=0.045,P=0.832)。结论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均可用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诊断鉴别,且两两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凝血因子 内皮 脑梗死 相关性 鉴别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和日本JADER数据库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不良事件信号分析
9
作者 吴凡 付林杰 +1 位作者 祝赫 徐梦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1056-1063,1067,共9页
目的 分析马昔腾坦、安立生坦和波生坦不良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选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和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Japanese ... 目的 分析马昔腾坦、安立生坦和波生坦不良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选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和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Japanese adverse drug event report database,JADER)中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以马昔腾坦、安立生坦、波生坦为首要怀疑药品的所有不良事件报告,采用ROR法和IC法对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相关不良事件信号进行计算,筛选阳性信号进行对比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相关不良事件诱发时间差异性。结果 基于2个数据库共获得马昔腾坦不良事件报告35 150例、安立生坦75 177例、波生坦22707例。马昔腾坦、安立生坦的诱发贫血在JADER中报告数量最多,马昔腾坦、安立生坦、波生坦诱发液体潴留在FAERS中报告数量最多。波生坦肝功能异常相关信号强度显著高于马昔腾坦和安立生坦。马昔腾坦贫血相关不良事件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安立生坦和波生坦。安立生坦液体潴留相关信号强度显著高于马昔腾坦和波生坦。对未成年患者进行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发现,波生坦相较其他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更容易诱发未成年患者肝功能检验异常,安立生坦更容易诱发未成年患者鼻咽不适。未成年患者使用马昔腾坦应重点关注贫血、血小板降低、肝功能指标异常、鼻衄、血压降低、低钾血症。马昔腾坦联合一氧化氮受体拮抗剂[173(IQR 40~544)]不良事件诱发时间最短,波生坦联合前列环素受体拮抗剂[632.5(IQR 222.75~1225.5)]不良事件诱发时间最长。结论 不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不良事件风险信号强度和不良事件诱发时间可能存在差异。对患者应开展个体化用药和监护,减少可能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拮抗剂 马昔腾坦 安立生坦 波生坦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数据挖掘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联合治疗肺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黄小冰 黄惠娟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29-130,133,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漳州正兴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肝转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漳州正兴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肝转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恩度辅助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恩度辅助组采用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恩度辅助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恩度辅助组近期客观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恩度辅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44.00%,恩度辅助组的PF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度与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的联用,对肝癌的肝转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肺癌 肝转移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高血压大鼠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及肾素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吴学苏 李鸣 +2 位作者 陆源源 袁锦虹 乔丽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通过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大鼠,探悉针刺治疗在高血压紧急情况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肾上腺素制备急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针刺特定穴位后,测定血压、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及肾素水平。结果针刺治疗30min,大鼠舒张压降低... 目的通过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大鼠,探悉针刺治疗在高血压紧急情况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肾上腺素制备急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针刺特定穴位后,测定血压、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及肾素水平。结果针刺治疗30min,大鼠舒张压降低,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组及针刺组血管紧张素水平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药物组与针刺组之间无差异。结论针刺曲池、太冲、三阴交、内关穴位,对于急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主要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升高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血管紧张素浓度的途径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急性高血压 大鼠 一氧化氮 内皮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徐红涛 王旻晨 +3 位作者 杨亚安 王晓春 焦磊 吴开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通过内皮素-1作用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对内皮素-1受体信号的阻断,探讨内皮素-1对VSMC表型转化和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大鼠主动脉贴块培养VSMC,用内皮素-1及其受体阻断剂BQ123分别作用于一般培养的VSMC和血清饥饿培养... 目的:通过内皮素-1作用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对内皮素-1受体信号的阻断,探讨内皮素-1对VSMC表型转化和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大鼠主动脉贴块培养VSMC,用内皮素-1及其受体阻断剂BQ123分别作用于一般培养的VSMC和血清饥饿培养的VSMC。用BrdU标记细胞增殖;RT-PCR检测高血压相关基因-1(HRG-1)和SM22α表达变化。结果:内皮素-1作用后VSMC增殖显著增多,HRG-1和SM22αmRNA在一般培养和饥饿培养的VSMC中表达均明显减少;而加入阻断剂BQ123后增殖细胞大大减少,HRG-1和SM22α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内皮素-1有促进VSMC增殖作用并可使VSMC从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并且内皮素-1对VSMC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受体信号途径是内皮素-1对VSMC表型转化和增殖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1 血管平滑肌细胞 高血压相关基因 RT-PCR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醇提物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永和 黄晓巍 +3 位作者 孙靖辉 欧喜燕 周鸣 邓毅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鹿茸醇提物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损伤模型,观察鹿茸醇提物对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损伤急性期后大鼠心电图(ECG)、心肌梗死面积(MIS)、内皮素(ET)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鹿茸... 目的观察鹿茸醇提物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损伤模型,观察鹿茸醇提物对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损伤急性期后大鼠心电图(ECG)、心肌梗死面积(MIS)、内皮素(ET)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鹿茸醇提物对大鼠心肌缺血程度(Σ-ST)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减小MIS,降低ET水平。结论鹿茸醇提物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心肌损伤时ET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醇提物 心肌缺血 心电图 心肌梗死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红平 文媛 +2 位作者 张元元 郑娟娟 舒逸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康复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本院门诊及... 目的研究并探讨康复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本院门诊及住院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均按照2012年慢性心衰指南使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干预组在给予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坚持康复运动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BNP、ALD、Ang II、ET-1。结果:治疗后干预组BNP、ALD、Ang II、ET-1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运动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的脑钠肽、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1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康复运动 脑钠肽 醛固酮 血管紧张 内皮-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瓜蒌薤白汤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C反应蛋白、内皮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创鹏 杨慧珊 +1 位作者 刘培中 张艳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041-1042,共2页
目的 探讨加味瓜蒌薤白汤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 C 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9 例,对照组 31 例),均采用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加味瓜蒌薤白汤... 目的 探讨加味瓜蒌薤白汤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 C 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9 例,对照组 31 例),均采用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加味瓜蒌薤白汤,疗程 4 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 CRP、ET、血液流变学、动态心电图,并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 CRP、ET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亦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 加味瓜蒌薤白汤治疗冠心病气滞血瘀证不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能显著降低 CRP、ET,改善血液高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瓜蒌薤白汤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内皮 高粘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B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7
16
作者 耿建军 穆晓丽 +5 位作者 孙乐天 姜俊兵 张杰 李宏全 张映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78-1484,共7页
研究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er B,EDNRB)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在不同毛色中的差异比较,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用RT-PCR法检测EDNRB基因在不同毛色皮肤中的表达,... 研究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er B,EDNRB)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在不同毛色中的差异比较,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用RT-PCR法检测EDNRB基因在不同毛色皮肤中的表达,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毛色羊驼皮肤EDN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EDNRB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棕色羊驼中EDN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2.1651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DNRB蛋白在棕色组的表达显著高于白毛组(P<0.05);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EDNRB在羊驼皮肤的毛乳头、毛根鞘及表皮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棕色皮肤组织中显著表达(P<0.05)。试验结果提示,EDNRB与羊驼黑色素细胞的活动密切相关,并参与了羊驼毛色和肤色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B 羊驼 皮肤 实时荧光定量PCR WESTERN BLO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的生物活性及抑制ETA及ETB受体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戴德哉 吉民 +1 位作者 黄敏 刘立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2-557,共6页
目的从合成的77个新化合物中经过生物活性筛选后得到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方法采用功能性抑制大鼠去内皮胸主动脉收缩及心肌ETA、ETB亚型放射受体结合实验。结果CPU0213抑制ETA及ETB受体作用最强,ETA及ETB的pA2分别为(8.52±... 目的从合成的77个新化合物中经过生物活性筛选后得到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方法采用功能性抑制大鼠去内皮胸主动脉收缩及心肌ETA、ETB亚型放射受体结合实验。结果CPU0213抑制ETA及ETB受体作用最强,ETA及ETB的pA2分别为(8.52±0.26)及(7.28±0.04),放射受体分析的IC50,ETA及ETB分别为(2.57±1.41)及(95±34)nmol/L。结论CPU0213的对受体的作用强度及选择性优于Bosentan(与文献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拮抗剂 放射受体分析 心肌 血管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一氧化氮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素荣 吕风华 +3 位作者 尹宏磊 陈志刚 张永春 李红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病变狭窄≥50%入选为冠心病组(8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为对照组(38例)。抽...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病变狭窄≥50%入选为冠心病组(8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为对照组(38例)。抽取空腹静脉血4ml,分别测定Hcy、ET和NO。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cy、ET分别为(18.09±9.46)μmol/L,(108.04±21.1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NO为(98.26±25.2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三支病变者血浆Hcy和E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者,NO显著低于单支病变者(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Hcy、ET显著增高,NO显著降低,血管病变支数越多,Hcy和ET增高越显著,NO降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B族维生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少兰 乔海平 +1 位作者 赵玉红 张月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76-77,共2页
将12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对照组不服用上述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血浆Hcy水平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发现治疗组治疗4周后,血浆Hc... 将12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对照组不服用上述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血浆Hcy水平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发现治疗组治疗4周后,血浆Hcy、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叶酸、B族维生素干预治疗能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高Hcy血症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叶酸 族维生B 半胱氨酸 内皮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志希 袁肇凯 +4 位作者 陈洁 陈娟 邹怡 郑景辉 叶吉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的关系。方法早发冠心病血瘀证36例,痰浊证35例,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GD-3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检测光电血流容积参数,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放射...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的关系。方法早发冠心病血瘀证36例,痰浊证35例,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GD-3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检测光电血流容积参数,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T。结果血瘀证患者Hb、He、Hf、Hb/Tab、Hf/Hb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痰浊证患者Hb、He、Hf及Hf/Hb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血瘀证患者与痰浊证患者比较,Hb、Hb/Tab显著降低(P<0.01)。3组间Hb、ET、NO比较:血瘀证组Hb最小,痰浊证组次之,正常组最高;而ET含量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NO含量血瘀证组低于正常组(P<0.01);随着光电血流容积主波幅的增高,ET均数值逐渐下降,NO均数值逐渐上升,低波幅组与高波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T与Hb成负相关,NO则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心脏功能减退与大动脉顺应性降低是本证基本病理改变之一。血流容积主波幅与NO、ET含量具备相关关系,从而准确反映血管的舒缩状态及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三者可作为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血瘀证 痰浊证 光电血流容积 一氧化氮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