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联抗结核药物联合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对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细胞学、NSE和NGF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清亮 张绿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5期1422-1425,1430,共5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分别联合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对患者细胞学脑脊液(CSF)细胞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脊液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内皮素及其受体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分别联合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对患者细胞学脑脊液(CSF)细胞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脊液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内皮素及其受体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均予以四联抗结核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利奈唑胺,对照组则联合应用莫西沙星,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CSF细胞学、NSE、NGF及其受体、内皮素及其受体和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CSF细胞学指标、NSE、NGF及其受体、内皮素及其受体和CRP水平相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氯化物、葡萄糖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蛋白质、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SE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GF及其受体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内皮素及其受体、CR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联抗结核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奈唑胺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效果更好,有效改善脑脊液细胞学指标,调节脑脊液NSE水平,恢复NGF、内皮素及其受体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 利奈唑胺 莫西沙星 四联抗结核 CSF细胞学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脑脊液神经生长因子(NGF) 内皮素及其受体 C反应蛋白(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