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鼠子痫前期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丹青 吕晓娟 +2 位作者 董旻岳 王正平 贺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鼠子痫前期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只。对照组于妊娠第7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 E)组于妊娠第7天皮下注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L-NAM...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鼠子痫前期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只。对照组于妊娠第7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 E)组于妊娠第7天皮下注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L-NAM E,每日125 m g/kg体重。两组均于妊娠第8天每天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若血压增高合并尿蛋白大于或等于(+)时,大鼠子痫前期模型确立。同时,测定两组大鼠血小板数值和血清VEGF浓度后,立即处死大鼠测胎鼠及胎盘重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VEGF表达量。结果:L-NAM E组孕鼠出现类似子痫前期特征,表现为血压明显升高至(145.3±4.6)mmHg,尿蛋白含量增加为(814.3±57.5)m g/L,血小板数显著减少至(467.1±76.3)×109/L及胎鼠胎盘重量明显减轻;对照组孕鼠血压(101.4±7.6)mmHg,尿蛋白(398.2±82.3)m g/L,血小板计数(837.20±71.4)×109/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明显大于L-NAM E组[(13.62±3.33 vs 8.71±2.42)ng/L],胎盘中的VEGF表达量对照组也明显高于L-NAM E组[(0.89±0.19 vs 0.58±0.12)O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鼠血清VEGF水平降低和胎盘表达VEGF量下降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病因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内皮生长因子/血液 妊娠并发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胎盘 妊娠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对小鼠移植性胃癌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广义 顾建华 +1 位作者 吕国悦 孟宪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 (AG)对皮下接种 MFC胃癌细胞株小鼠的抑瘤作用 ,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 :5 0只皮下接种 MFC胃癌细胞株小鼠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5组。接种后 2 4 h开始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阴性...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 (AG)对皮下接种 MFC胃癌细胞株小鼠的抑瘤作用 ,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 :5 0只皮下接种 MFC胃癌细胞株小鼠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5组。接种后 2 4 h开始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阴性对照组 )、丝裂霉素组 (每周注射 2次 ,每次 0 .7mg· kg- 1 ,MMC组 )、小剂量 AG组 (5 0 mg· kg- 1 · d- 1 ,AGL 组 )、大剂量 AG组 (1 5 0 m g· kg- 1 · d- 1 ,AGH组 )、丝裂霉素与 AG联合给药组 (MMC每周注射 2次 ,每次 0 .7mg· kg- 1 ,AGH1 5 0 mg· kg- 1· d- 1 ,MMC+AGH 组 )。均采用腹腔内注射 ,2周后处死动物剥离肿瘤 ,称重并计算抑瘤率 ;应用 Greiss反应法测定荷瘤动物血浆中 NO含量 ;HE和免疫组化 (SP法 )染色 ,分别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 i 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阳性率 ,分析它们与AG抑瘤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 :联合用药组抑瘤率为 5 2 .9% ,AGH 组为 4 7.1 %。联合用药组 MVD为 (8.8± 2 .6 ) % ,AGH 组为 (2 1 .2± 1 2 .4 ) %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联合用药组 VEGF阳性率为 (2 .1±1 .4 ) % ,AGH 组为 (4 .8± 1 .6 ) % ,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联合用药组 i NOS阳性率为 (2 .4±1 .1 ) % ,AGH 组为 (3.8± 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生成抑制剂 内皮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