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脉丸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崔炎 李坤 +2 位作者 李玉凤 刘辉 吴建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应用中药通脉丸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动脉硬化闭塞症的36例患者为试验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通脉丸(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崔公让所研制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院内制剂,... 目的:应用中药通脉丸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动脉硬化闭塞症的36例患者为试验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通脉丸(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崔公让所研制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院内制剂,郑药制剂:2001BN-10067)。10g/次,口服,1次/d,疗程8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血管活性药物,忌烟酒,有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适当应用降血压、降血脂药物。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两组分别于治疗前用硝酸还原酶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固相)平衡饱和竞争放免法、非平衡放免法检测治疗前(血浆的NO和vW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舒缩因子(6-Keto-PGF1a和ET-1)。治疗后检测试验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反应内皮细胞功能和内皮炎症反应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NO、6-Keto-PGF1a低于对照组,试验组vWF、MCP-1、ET-1高于对照组。②试验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治疗前NO、6-Keto-PGF1a低于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前vWF、MCP-1、ET-1高于治疗后。结论:通脉丸可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可明显降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通脉丸 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