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微颗粒通过NADPH氧化酶损伤内皮细胞功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程飞 陶军 +4 位作者 冯鉴强 杨春涛 王妍 张媛媛 张晓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EMPs)与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之间的关系以及EMPs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选择2009年3~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及冠心病高危患者各15名,检测血生化指...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EMPs)与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之间的关系以及EMPs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选择2009年3~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及冠心病高危患者各15名,检测血生化指标、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制备内皮细胞来源的微颗粒,用内皮微颗粒刺激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活性氧产物(ROS)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硝酸酯类的使用比率高于冠心病高危患者,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高于高危患者,而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低于高危患者,在所有患者中,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之间呈负相关;EMPs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物的产生,并降低NO的生成,应用20μmol/l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ine能显著抑制EMPs导致的ROS增加和NO的降低。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循环EMPs可以损伤内皮细胞舒张功能,NADPH氧化酶参与EMPs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微颗粒 NADPH氧化酶 活性氧产物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内皮微颗粒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强 郭壮波 +2 位作者 伍光颖 李超霞 钟志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9-363,373,共6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内皮微颗粒(endothial microparticles,EMP)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和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组(MI+AT组),每...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内皮微颗粒(endothial microparticles,EMP)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和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组(MI+AT组),每组8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2 h和24 h采外周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和EMP,其中循环EMP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通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造模后2 h,MI组大鼠的CK-MB表达水平较sham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MI组及MI+AT组大鼠EMP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上升,显著高于sham组(P<0.05)。造模后24 h,MI组大鼠EM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P<0.05);MI+AT组大鼠CK-MB、c Tn T、EMP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较MI组显著降低(P<0.05)。此外,MI组大鼠的CKMB表达水平在造模后24 h较造模后2 h显著升高(P<0.05);MI+AT大鼠CK-MB、c Tn T和EMP表达水平在造模后24 h较2 h显著下降(P<0.05)。结论:AT可降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时的EMP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提示AT对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 内皮微颗粒 心肌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内皮微颗粒释放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英华 冯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8-271,276,共5页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内皮微颗粒(EMP)释放的影响。方法予不同浓度AGEs(100、200、400μg/ml)干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12、24 h;分别予抗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抗体、活性氧(ROS)清除剂预处理内皮细胞,再予400μg/m...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内皮微颗粒(EMP)释放的影响。方法予不同浓度AGEs(100、200、400μg/ml)干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12、24 h;分别予抗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抗体、活性氧(ROS)清除剂预处理内皮细胞,再予400μg/ml AGEs干预内皮细胞24 h。检测以上各组EMP、RAGE、ROS。结果AGEs以浓度依赖方式,而非时间依赖方式诱导内皮细胞分泌EMP;同时,AGEs诱导内皮细胞RAGE、ROS表达水平增高。运用抗体阻断RAGE或ROS清除剂后,AGEs诱导产生的EMP水平下降。结论AGEs与RAGE相互作用,通过氧化应激途径诱导内皮微颗粒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微颗粒 糖基化终末产物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与糖尿病对动脉弹性指数及循环内皮微颗粒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向红 黄榕 周亚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87-2389,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高血压、糖尿病对内皮功能和动脉弹性的不同作用。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50例(HP+DM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HP组),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DM组)以及健康志愿者50例(NT组),采用美国HDI公司CV ProfilorTM DO2020型动脉弹... 目的对比观察高血压、糖尿病对内皮功能和动脉弹性的不同作用。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50例(HP+DM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HP组),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DM组)以及健康志愿者50例(NT组),采用美国HDI公司CV ProfilorTM 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以及小动脉弹性指数(C2),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血浆中CD31+/CD42-内皮细胞微颗粒的水平。结果与DM组及NT组相比,HP+DM组与HP组的C1、C2显著降低;与HP、DM及NT组相比,HP+DM组的内皮微颗粒水平显著升高,DM组的内皮微颗粒水平比HP组显著升高;C1、C2与脉压、餐后2h血糖呈负相关;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脉压及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在影响动脉弹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且主要表现在对大动脉弹性的影响;糖尿病主要影响小动脉弹性,会导致内皮微颗粒释放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大动脉弹性指数 小动脉弹性指数 内皮微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内皮微粒及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卓裕丰 许顶立 +3 位作者 程颖 黄冰生 解强 林桂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内皮微颗粒(circulating endothelial-derived microparticles,cEMPs)及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70例...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内皮微颗粒(circulating endothelial-derived microparticles,cEMPs)及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70例,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随机分为10 mg组(n=35)及40 mg组(n=35)。研究前及治疗1年后检测cEMPs及cEPCs。结果:结束时,与10 mg组比较,40 mg组cEMPs显著降低(P<0.05),cEPCs显著升高(P<0.05)。cEMPs变化值与cEPCs变化值呈负相关。结论 :40 mg阿托伐他汀能够更显著地降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EMPs及升高cE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他汀 内皮祖细胞 内皮微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