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1
作者 金修才 方平 +1 位作者 谭跃萍 王小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45-1045,共1页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超声检查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评估淀粉样蛋白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2
作者 朱成燕 刘昊晨 +1 位作者 何华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6-462,共7页
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评估β-淀粉样蛋白(Aβ)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探讨相关标记物对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将永生化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与2.5μmol/L Aβ共同孵育,在2,4,6,8,10,12,14,16,18,20,22,24 h分别... 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评估β-淀粉样蛋白(Aβ)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探讨相关标记物对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将永生化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与2.5μmol/L Aβ共同孵育,在2,4,6,8,10,12,14,16,18,20,22,24 h分别测定胞浆Ca^(2+)、线粒体膜电位(MMP)、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和细胞活力,借助时间序列模型探讨相关标记物对细胞损伤的影响和贡献程度。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给胞浆Ca^(2+)一个正冲击后,细胞活力被抑制并持续走低;给eNOS和MMP一个正冲击后,细胞活力上升,并在早期上升速度较快,晚期上升速率有所下降。方差解析表明胞浆Ca^(2+)水平在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占主要作用,且这种影响随着疾病进程的发展而下降。结合模型研究推断在损伤早期干预Ca^(2+)通道有可能改善Aβ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模型 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淀粉样蛋白 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郭莉群 杨解人 孔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芝麻素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长期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灌服不同剂量芝麻素(120、60 mg.kg-1.d-1)8周后处死动物。离体血管灌流法... 目的探讨芝麻素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长期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灌服不同剂量芝麻素(120、60 mg.kg-1.d-1)8周后处死动物。离体血管灌流法测大鼠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及NO生物活性,测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T-AOC),Western blot测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oxide synthase,eNOS)、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NT)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芝麻素(120 mg.kg-1.d-1)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增强,NO活性升高;血清MDA含量降低,T-AOC水平升高;主动脉eNOS蛋白表达增高,NT和P47phox蛋白表达降低。结论芝麻素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与上调血管eNOS表达和减轻NO氧化失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糖尿病 内皮功能损伤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硝基酪氨酸 NADPH氧化酶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量与尿中一氧化氮含量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颢 蔡红斌 +2 位作者 马文梅 王保华 樊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 观察吸烟对机体一氧化氮 (NO)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含量的影响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方法 选择本地区 30名不吸烟健康男性及 78名吸烟男性 ,按日吸烟量分为 5组。用分光比色法测定尿中NO含量 ,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vW... 目的 观察吸烟对机体一氧化氮 (NO)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含量的影响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方法 选择本地区 30名不吸烟健康男性及 78名吸烟男性 ,按日吸烟量分为 5组。用分光比色法测定尿中NO含量 ,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vWF ,应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吸烟者尿中NO含量 (umol/L)和血浆vWF (% )与不吸烟者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吸烟量与NO含量呈负相关 (r= - 0 86 6 2 ,P<0 0 1) ,与vWF呈正相关 (r=0 2 2 5 1,P<0 0 5 ) ;吸烟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显著受损 (F =14 0 35 ,P <0 0 1)。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吸烟量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 (r =- 0 4 194 ,P <0 0 1)。结论 日吸烟量越大 ,体内NO含量越少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越差 ,内皮受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量 尿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相关性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树梅 李虹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4期252-253,共2页
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在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升高,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而高血压及组织AngⅡ浓度升高导致的... 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在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升高,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而高血压及组织AngⅡ浓度升高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 冠心病患者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应用 血管紧张素Ⅱ 动脉粥样硬化 Ang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多环节的治疗均具重要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水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重要意义 治疗 环节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损伤 粥样斑块 血栓形成 血管腔内 斑块破裂 冠状动脉 机械作用 心肌坏死 心肌缺血 冠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婷婷 于莉莉 +4 位作者 杜清 孙雪晴 陈玉善 尚莎莎 王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26-223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脂质沉积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部位易引起不稳定斑块脱落,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过程,在A...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脂质沉积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部位易引起不稳定斑块脱落,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过程,在AS主要发病机制与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中医药靶向TGF-β信号通路,调控AS内脂质沉积、内皮功能损伤及稳定斑块,为减轻AS患者症状及改善预后提供有效帮助。现将从TGF-β信号通路在AS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靶向调节TGF-β信号通路防治AS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延缓AS及其并发症提供更多的临床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动脉粥样硬化 靶向作用 脂质沉积 内皮功能损伤 稳定斑块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