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AGEs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耿庆信 刘海宁 +5 位作者 朱兴雷 张兴华 唐元升 郭文彬 朱梅 梁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 (2 - 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血清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0例冠心病合并 2 - DM患者为治疗组 ,在冠心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 (2 - 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血清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0例冠心病合并 2 - DM患者为治疗组 ,在冠心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另选 6 0例查体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 AGEs、NO水平 ,采用 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AGEs、NO水平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0 .0 1) ,且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亦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弱程度与血清 AGEs水平呈负相关 (r =- 0 .39,P <0 .0 1) ,血清 NO水平与血清 AGEs水平呈负相关 (r=- 0 .31,P <0 .0 1)。结论 冠心病合并 2 - 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减弱 ,血清 AGEs水平明显升高 ,可能是 AGEs削弱了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降低冠心病合并 2 - DM患者血清 AGEs水平 ,增加血液中 NO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合并症 2型糖尿病 血清 AGES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糖基化终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冠脉慢血流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涛 李远 +6 位作者 肖文良 姜志安 张晓光 殷洪山 赵淑健 周春霞 张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诊断为CSF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0)与尼可地尔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尼可地尔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尼...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诊断为CSF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0)与尼可地尔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尼可地尔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尼可地尔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测FMD、APN、hsCRP的水平。结果尼可地尔组患者的F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APN较治疗前升高(P<0.05),hsCRP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ΔFMD与ΔAPN呈正相关、与ΔhsCRP呈负相关。常规治疗组的FMD、APN、hsCR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显著增加CSF患者FMD,改善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慢血流 尼可地尔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3
作者 邵海琳 何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冠脉病变程度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 冠脉造影检查 T2DM 慢性并发症 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
4
作者 程晓玲 黄宏耀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9期1109-1110,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一种累及全身大、中动脉内膜的慢性病理改变,也是脑血管病变形成的基础,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紊乱,其为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重要始动因素。通过测定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是反映... 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一种累及全身大、中动脉内膜的慢性病理改变,也是脑血管病变形成的基础,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紊乱,其为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重要始动因素。通过测定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是反映刺激后血管内径相对于基础内径变化的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 病理改变 动脉内膜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杜艳 杜玲 +4 位作者 王永丰 李贞艳 徐黎鸣 文莉 韩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的变化以及FMD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的T2DM患者100例(T2DM组),根据患病时间的长短,分...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的变化以及FMD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的T2DM患者100例(T2DM组),根据患病时间的长短,分为3个亚组,病程小于1年的37例(T2DM1组),病程1-5年的33例(T2DM2组);病程5-10年的30例(T2DM3组);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0例(NC组)。所有对象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FMD,同时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albumin,G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标。结果与NC组相比,T2DM三组患者FMD显著下降(P<0.01),而GA、FPG、HOMA-IR、TG、TC、LDL-C水平显著增高(P<0.05)。T2DM2、T2DM3组GA、FPG、HOMA-IR、TG、TC、LDL-C较T2DM1组明显升高(P<0.05),而T2DM2组与T2DM3组之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病程长短,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均已经明显下降,且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管内皮功能逐渐降低,表明其更易发生糖尿病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激活PPARγ改善衰老大鼠脑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黎黎 杨震 +3 位作者 刘爱东 黄鸣清 周鹏 王沛坚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自然衰老模型大鼠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及PPARγ与PPARβ阻断剂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12只雄性衰老SD大鼠(24月龄),分衰老组(6只)和衰老-替米沙坦组(6只)(5mg/kg/d,灌胃给药,1月),并以6月龄SD大鼠(6只)作为...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自然衰老模型大鼠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及PPARγ与PPARβ阻断剂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12只雄性衰老SD大鼠(24月龄),分衰老组(6只)和衰老-替米沙坦组(6只)(5mg/kg/d,灌胃给药,1月),并以6月龄SD大鼠(6只)作为对照组。观察替米沙坦对大鼠血压、心率、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分离大鼠脑基底动脉进行体外培养,以PPARβ的阻断剂GSK0660(1μM,24h)、PPARγ的阻断剂GW9662(1μM,24h)为工具药物,分析上述药物对替米沙坦(10μM,24h)介导的衰老大鼠模型脑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的影响。结果 24月龄衰老大鼠的血压、心率与6月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大鼠比较,衰老模型大鼠乙酰胆碱诱导的脑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下降,而硝酸甘油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未见明显改变。在培养血管组织中,替米沙坦孵育可显著改善衰老大鼠模型脑基底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PPARγ的阻断剂GW9662可显著阻断替米沙坦的作用,但PPARβ的阻断剂GSK0660对替米沙坦的作用则无显著影响。结论替米沙坦介导的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依赖于PPAR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受体γ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血管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慧青 孙宁玲 +3 位作者 杨松娜 朱天刚 潘咏梅 闫小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病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减弱 ,分别为 (3.5± 3.1) %及 (7.6± 3.5 ) % ,P <0 .0 0 1,老年女性冠心病组及对照组IMT分别为 (0 .88± 0 .2 0 )mm及 (0 .6 5± 0 .2 3)mm ,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分别为 6 2 .2 %及11.4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B超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对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ET-1、NO水平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惠良 齐晓勇 +5 位作者 张至 杜荣品 刘欣 谷剑 王小平 党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E患者82例,分为溶栓组及抗凝组,并选取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ET-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E患者82例,分为溶栓组及抗凝组,并选取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ET-1,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浓度,同时应用超声测量肱动脉EDD,并比较溶栓和抗凝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溶栓及抗凝治疗组NO、ET-1、E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PTE患者治疗1周后NO、ED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T-1明显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PTE患者ET与NO、EDD呈负相关(r=-0.508、-0.533,P均<0.01);NO与EDD呈正相关(r=0.685,P<0.01)。结论肺栓塞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EDD可以作为评价肺栓塞患者内皮功能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内皮 一氧化氮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玉霞 刘运芳 张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62例痰瘀互阻型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AS)患者 ,服用祛瘀消斑胶囊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血脂的变化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与3 5例健康人 (...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62例痰瘀互阻型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AS)患者 ,服用祛瘀消斑胶囊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血脂的变化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与3 5例健康人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AS组与对照组肱动脉基础内径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血脂指标 (TC和TG)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1)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减弱 (P <0 .0 1) ,治疗后AS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AS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 ,TC、TG和LDL -C显著降低 (P <0 .0 5 )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祛瘀消斑胶囊在调节脂质代谢的同时可明显改善AS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祛瘀消斑胶囊 痰瘀互阻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高频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白玉蓉 陈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高分辨超声多普勒测定 30例冠心病及 31例对照的肱动脉在闭塞 4.5分钟后 ,血流增加引起的 1分钟内的血管反应性 ,以及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性。结果发现冠心病组的血流介...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高分辨超声多普勒测定 30例冠心病及 31例对照的肱动脉在闭塞 4.5分钟后 ,血流增加引起的 1分钟内的血管反应性 ,以及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性。结果发现冠心病组的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率 [(3 .4± 6 .18) % ]明显低于对照组 [(10 .0 5± 5 .0 6 % ](P <0 .0 5 ) ,两组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率无统计学差别 (P >0 .0 5 )。冠心病组的反应性充血率 [(178± 5 6 .6 ) % ]明显低于对照组 [(2 42± 6 9.8) % ](P <0 .0 0 5 ) ,单因素分析发现甘油三酯浓度是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多普勒超声 甘油三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宁榕 黄琦 +1 位作者 陈海珠 吴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冠心病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冠心病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TMZ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心功能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45.0%)和总有效率(92.5%)均较对照组(25.0%和67.5%)显著提高(P<0.01),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心排血量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TMZ有改善左心功能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是辅助治疗CHF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联合阿托伐他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地尔硫联合阿托伐他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地尔硫联合阿托伐他丁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丁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地尔硫联合阿托伐他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地尔硫联合阿托伐他丁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丁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治疗组肱动脉和胫前动脉△Dia-P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地尔硫联合阿托伐他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阿托伐他丁 地尔硫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劲松 秦汝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7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体检或就诊患者332例,肥胖组(腰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或体重指数≥24 kg/m2)198例,正常对照组134例。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内表面至...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体检或就诊患者332例,肥胖组(腰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或体重指数≥24 kg/m2)198例,正常对照组134例。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内表面至中膜外表面的厚度;测量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肥胖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0.64±0.13)mm高于正常对照组(0.60±0.10)mm;肥胖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率(6.97±3.32)低于正常对照组(10.01±2.19)。结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作为评估肥胖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同时也可作为肥胖症或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改善血管功能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娟娟 谢璇 +1 位作者 戴信刚 李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 2型糖尿病 (2 DM )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 1例 2 DM患者和 12例正常人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评价不同情况下 2 DM内皮依赖性血管...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 2型糖尿病 (2 DM )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 1例 2 DM患者和 12例正常人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评价不同情况下 2 DM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1% )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2 % )反应的变化。结果 无论有无微血管病或动脉粥样硬化 ,所有病例△D1%均较正常人组显著减退 (P <0 0 0 1) ;而△D2 %在所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2 DM在无大 /微血管病变时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减退 ,此变化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干扰素-α减弱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15
作者 姚慧 曹春梅 +3 位作者 金红峰 单绮娴 王琳琳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 :研究急、慢性干扰素 - α(IFN- α)处理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 ,测定离体主动脉环张力。结果 :IFN- α(10、10 0、10 0 0、10 0 0 0 U/ ml)对苯肾上腺素 (PE,10 -6mol/ L)预收缩的内... 目的 :研究急、慢性干扰素 - α(IFN- α)处理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 ,测定离体主动脉环张力。结果 :IFN- α(10、10 0、10 0 0、10 0 0 0 U/ ml)对苯肾上腺素 (PE,10 -6mol/ 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分别降低为对照的 (90 .1± 0 .91) %、(6 5 .1± 5 .2 1) %、(39.5± 8.2 2 ) %、(35 .3± 8.2 7) %。去除内皮后 IFN- α的舒张作用被取消。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L- NAME(10 -4mol/ L)、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 (10 -5mol/ L)和诱导型 NOS抑制剂 AMG(10 -4mol/ L)预处理后 ,10 0 U/ mlIFN- α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被阻断 ,其血管舒张幅度分别为对照的 (97.2± 5 .34) %、(95 .1± 6 .2 5 ) %、(93.7±8.82 ) %。用 IFN- α10 0 0 0 U/ ml预处理 2 h对 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无显著影响 ,用IFN- α10 0万 U/ d腹腔注射 5 d后的 SD大鼠的主动脉环对 Ach引起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作用明显降低。结论 :IFN- α可能通过诱导 i NOS合成或增强 i NOS其活性产生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作用 ,慢性 IFN-α处理可能损害了血管内皮的功能或使 NO- s GC信号途径的效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胸主动脉环 大鼠 血管内皮依赖性 舒张作用 离体血管灌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静 高敬 +3 位作者 张迎花 司瑾 左雪冰 李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 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 目的 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119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64例,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60岁.专业培训人员采用标准化问卷调查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行超声心动图和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分为FMD正常组(FMD>10%)和减低组(FMD≤10%).根据变量类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心脏结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参数,采用偏相关分析FMD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 研究人群中FMD减低比例占73%,两组人群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结构指标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射血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MD降低组较FMD正常组E/A比值显著减低(1.0±0.3比1.3±0.4,P<0.001)、E/e'比值显著升高(15.3±6.7比12.6±3.6,P=0.006),控制年龄等影响因素,偏相关分析显示FMD与E/A比值存在正相关(r=0.261,P=0.005),FMD与E/e'呈负相关关系(r=-0.203,P=0.033).结论 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内皮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分泌及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温勇坚 《北方药学》 2016年第5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分泌及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组。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干...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分泌及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组。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干预,对照组给予清脑降压片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ET水平(51.69±5.21)pg/m、SBP(146.62±11.35)mm Hg、BBP(82.34±4.96)mm Hg低于对照组(59.36±5.06)pg/m、(162.35±12.64)mm Hg、(89.60±4.58)mm Hg,观察组NO水平(69.64±6.52)μmol/L高于对照组(61.35±8.8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降压作用较好,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调节血管内皮分泌功能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老年 高血压 内皮分泌功能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俊 罗开良 +6 位作者 高兴玉 吕湛 罗勇 陈丽 刘利 冯杰 哈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相关关系。 方法 选择 1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另选 31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应用B超对肱动脉进行扫查 ,在静息、反应性充血时对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计算不同状...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相关关系。 方法 选择 1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另选 31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应用B超对肱动脉进行扫查 ,在静息、反应性充血时对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计算不同状态下的管径变化及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率 (Flow -MD % )。将所有对象按Flow -MD %大小分成 4个亚组 ,比较各组Lpa情况。 结果 随血脂蛋白a浓度增大 ,Flow -MD %逐渐减小 ,脂蛋白a与Flow -MD %呈负相关关系 ,r =- 0 .6 5 2 ,P <0 .0 1。结论 高脂蛋白a与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壁的早期损害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脂蛋白A 肱动脉 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舒张功能评价长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郑峰 姜燕 +2 位作者 江蕾 洪海娟 臧秀娟 《安徽医学》 2017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对长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诊治的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血液透析(HD)33例(HD组),血液灌流串... 目的探讨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对长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诊治的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血液透析(HD)33例(HD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治疗40例(HP+HD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4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肱动脉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及微炎症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D组、HP+HD组透析前肱动脉FMD均低,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下降[(7.10±1.52)%vs(4.75±1.65)%](P<0.05),而HP+HD组则上升[(7.08±1.60)%vs(8.40±1.53)%];HP+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大于HD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肱动脉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单纯血液透析加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及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41
20
作者 李雪玲 邱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指标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内皮素(ET)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E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而观察组的NM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血脂水平,考虑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钙 氯吡格雷 血脂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