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国莉 关菁 王山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4,共3页
随着生殖辅助技术的不断开展及促超排卵技术的广泛应用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其具体的发病机理不清。因此 ,尽快找到确切的发病机制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就成为目前的关键所在。参考近年国外文献 。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活性物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胎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2
作者 黄光英 蒋德菊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52-556,共5页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健胎液对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的影响,以及对缺氧HUVEC形态结构的保护作用,旨在探讨健胎液防治胎儿宫内生长...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健胎液对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的影响,以及对缺氧HUVEC形态结构的保护作用,旨在探讨健胎液防治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的机理。结果表明:健胎液可显著提高缺氧HUVEC合成分泌PGI2、NO(P<0.05,P<0.01),同时减少ET的释放(P<0.05);从超微结构上观察,健胎液能明显减轻缺氧对HUVEC细胞器和细胞核的损伤。结果提示:健胎液通过增强HUVEC对缺氧的耐受性,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是其防治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胎液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活性物质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晨虹 肖根秀 +3 位作者 赵柏程 卢放根 左泽志 罗建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 1(ET- 1)、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 A(TXA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RP)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妊高征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妊高征患者 ,2 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 1、PGI2 、TX...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 1(ET- 1)、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 A(TXA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RP)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妊高征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妊高征患者 ,2 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 1、PGI2 、TXA2 、c GRP浓度 ,用 Griess法测定 NO浓度。结果 :1妊高征患者血浆 NO、PGI2 、c GRP浓度降低 ,NO与妊高征病情呈负相关 ,PGI2 、c GRP与中、重度妊高征病情呈负相关。 2妊高征患者血浆 ET- 1、TXA2 浓度增高 ,ET- 1与妊高征病情呈正相关。,TXA2 与中、重度妊高征病情呈正相关。 3上述 5种血管活性物质相关分析 ,NO与 ET- 1、TXA2 与中、重度妊高征呈负相关 ,NO与 PGI2 、c GRP呈正相关 ,ET- 1与 PGI2 、c GRP呈负相关。结论 :1NO、ET- 1、PGI2 、TXA2 、c GRP可做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的指标。 2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在妊高征发病中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1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血管活性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曼 沈乐 周爱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123,共3页
探讨在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及缩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ET)、舒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 (NO)和 NO抑制剂 LNNA对 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 探讨在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及缩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ET)、舒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 (NO)和 NO抑制剂 LNNA对 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经缺氧及血管活性物质处理 .Northern杂交、酶联免疫检测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等观察 VEGF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发现缺氧 6h内皮细胞可见 VEGF表达 .ET可促进 VEGF m RNA的表达 ,NO可明显抑制 VEGFm RNA的表达 ,NO抑制剂 LNNA也影响 VEGF m RNA的表达 .ELISA检测 VEGF蛋白水平分别为 6h组 8.2± 1 .1 ng/ L,ET+6h组 9.37± 1 .0 2 ng/ L,NO+6h组 2 .86± 0 .91 ng/ L,L - NNA+6h组 1 4.75± 1 .87ng/ L.缺氧可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VEGF并受血管活性物质ET和 NO的调控 ,ET促进其表达 ,NO抑制其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活性物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与人参皂苷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祝连彩 王伯初 谭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6-139,共4页
银杏叶提取物(GBE)和人参皂苷(GS)均具有显著的心血管药理活性,但未见二者配伍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和报道.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GBE与GS单独和配伍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代谢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及丙二醛(MDA)的影响.GBE... 银杏叶提取物(GBE)和人参皂苷(GS)均具有显著的心血管药理活性,但未见二者配伍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和报道.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GBE与GS单独和配伍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代谢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及丙二醛(MDA)的影响.GBE、GS均可升高氧化损伤内皮细胞NO的代谢水平,降低其ET-1和MDA的代谢水平.二者配伍后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增强,但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NO代谢的调节作用不及GBE和GS,分别降低了29.9%和66.7%,差异显著(P<0.05);对ET-1代谢的调节作用虽优于GBE,但与GS相比降低了11.6%.这提示GBE和GS配伍后对内皮细胞血管活性物质NO和ET-1的调节作用未起到协同效果,GBE和GS配伍能否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人参皂苷 内皮细胞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燕妮 刘忠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3-574,共2页
目的 探讨野百合碱 (MCT)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方法 以MCT 60mg·kg-1项背部一次性皮下注射 ,4wk后确定造模成功 ,测定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血栓素 (TXB2 )、6 酮 前列腺素 ( 6 keto... 目的 探讨野百合碱 (MCT)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方法 以MCT 60mg·kg-1项背部一次性皮下注射 ,4wk后确定造模成功 ,测定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血栓素 (TXB2 )、6 酮 前列腺素 ( 6 keto PGF1α)含量。结果 MCT组ET、TXB2 明显升高 (P <0 0 1) ,6 keto PGF1α明显降低 (P <0 0 1) ,NO亦有轻度降低。结论 野百合碱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变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栓素、6 酮 前列腺素这 4种血管活性物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性高血压 内皮 一氧化氮 血栓素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美杏 陈学远 +2 位作者 谭玉萍 龙学明 韦思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79-1480,共2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川芎嗪治疗组...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血NO升高、ET-1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抑制ET-1而增加NO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血管活性物质 川芎嗪 患者 内皮素-1(ET-1) 选择性作用 肺动脉高压 对照组 治疗组 一氧化氮 治疗前后 临床疗效 心肺功能 治疗后 血NO 显著性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高征患者子宫静脉血中血管活性物质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玲 李东红 杨梦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测定妊高征 (PIH)患者外周血及子宫静脉血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改变 ,判断胎盘是否是其改变的原因。方法 :分别于剖宫产手术前及手术中抽取PIH患者及正常孕妇外周血及子宫静脉血 ,测定血中NO及ET水平。结果 :PIH组外周... 目的 :测定妊高征 (PIH)患者外周血及子宫静脉血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改变 ,判断胎盘是否是其改变的原因。方法 :分别于剖宫产手术前及手术中抽取PIH患者及正常孕妇外周血及子宫静脉血 ,测定血中NO及ET水平。结果 :PIH组外周血ET水平与子宫静脉血E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IH组外周血NO水平与子宫静脉血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正常晚孕组外周血ET水平与子宫静脉血E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正常晚孕组外周血NO水平与子宫静脉血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与正常晚孕组比较 ,PIH组血中ET、NO水平均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①PIH患者血中NO水平高于正常孕妇。②PIH患者的子宫、胎盘血管系统的功能亦遭到破坏 ,此改变为全身改变的一部分 ,不是血中NO、ET升高的原因。③PIH患者血中NO、ET水平升高是发病的环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子宫静脉血 血管活性物质 测定 一氧化氮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与透析滤过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悦霞 郭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20-721,共2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 D)与血液透析滤过(H D F)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每周H D10~15h,每周或半个月行一次H D F,分别于患者行H D,H D F前后检测一氧化氮(N O)、内皮素(E T-1)、醛固酮(A LD)、肾素(PR A)、血管紧张素Ⅱ(A...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 D)与血液透析滤过(H D F)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每周H D10~15h,每周或半个月行一次H D F,分别于患者行H D,H D F前后检测一氧化氮(N O)、内皮素(E T-1)、醛固酮(A LD)、肾素(PR A)、血管紧张素Ⅱ(A T-Ⅱ)。结果:H D、H D F后N O均下降(P<0.001),两组降幅比较(P<0.001);H D后E T-1略升高,H D F则降低,两组比较P<0.001;PR A在H D后升高H D F组下降;A T-Ⅱ在H D及H D F组均升高(P<0.001),两组比较P>0.05;A LD在H D、H D F后均下降(P<0.001),降幅比较以H D F为著(P<0.001)。结论:H D、H D F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与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作用结论难趋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物质 血管紧张素Ⅱ(AT-Ⅱ) 醛固酮(ALD) 血液透析滤过 P〉0.05 HDF 一氧化氮 ET-1 内皮 下降 升高 PRA 高血压 步研究 每周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的相关性
10
作者 马孝湘 郑舒展 +1 位作者 范英 罗兴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3-733,共1页
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均能促进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及发展。但老年EH患者血管FMD与EDL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还不明确,也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老... 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均能促进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及发展。但老年EH患者血管FMD与EDL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还不明确,也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老年EH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探讨其和血浆EDLS浓度在老年EH患者中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高分辨率超声 ED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对肺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红英 韩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活性物质 一氧化氮 NO 内皮 血管紧张素Ⅱ 心功能 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矩伟 陈春波 +3 位作者 刘晓红 李忠银 田莉 王锡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09例CHF患者与30例在年龄和性别上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检测其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6-k-PCF1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CHF患者优CEC...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09例CHF患者与30例在年龄和性别上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检测其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6-k-PCF1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CHF患者优CEC、ET及TNFa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1),同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重度多于轻度(P<0.01),而 6-k-PGF1a则显著减少(P<0.01);CEC与ET、TNFa及心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648,0. 840,0. 880,P<0.01),与 6-k-PGF1a呈显著负相关(r=-0.428,P<0. 01)。结论:CHF时存在 VEC损伤及功能紊乱,VEC损伤参与了 CHF的病理生理过程;CEC数量和形态变化、ET、6-k-PGF1a及TNFa可作为 CHF时 VEC损伤及病情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依赖性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药物血清对病理条件下VEC血管调节物质和自由基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诸玉芳 蒋凤荣 +2 位作者 范俊 张旭 龚婕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药物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SOD和MDA的影响及其治疗血瘀证的机理。方法经LPS和丹参药物血清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取上清培养液测定ET、NO、SOD和MDA水平。结果丹参药物血清可缓解LPS所致NO与ET的水平升高,并改善... 目的探讨丹参药物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SOD和MDA的影响及其治疗血瘀证的机理。方法经LPS和丹参药物血清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取上清培养液测定ET、NO、SOD和MDA水平。结果丹参药物血清可缓解LPS所致NO与ET的水平升高,并改善LPS所致SOD的活性降低和MDA的水平升高。结论丹参可以维持NO与ET的动态平衡,去除自由基,维持血管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能有效防治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内皮细胞 血管活性物质 自由基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失调与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磊 戴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58,共4页
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血管壁两种主要细胞,两者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源于循环因子和血管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内皮细胞损伤等所导致的分泌功能失调和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引起的血管腔狭窄和痉挛... 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血管壁两种主要细胞,两者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源于循环因子和血管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内皮细胞损伤等所导致的分泌功能失调和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引起的血管腔狭窄和痉挛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状态下血管内皮分泌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血管活性物质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白头翁素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索占伟 胡格 +5 位作者 刘钟杰 于志强 段慧琴 崔德凤 韩博 穆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热敏肠毒素 大肠杆菌病 白头翁 肠黏膜 保护作用 血管活性物质 动物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与保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鹤 马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665-1667,共3页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功能的损伤与保护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从基础到临床均受到广泛重视。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一种内分泌器官。由于他...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功能的损伤与保护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从基础到临床均受到广泛重视。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一种内分泌器官。由于他所具有的机械屏障作用。使它很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损伤;受损后的VEC功能尤其是内分泌功能必然失调,使其分泌的多种活性物质或是与这些活性物质有关的其他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本文就VEC功能的损伤因素与保护措施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功能损伤 保护 内分泌器官 活性物质 机械屏障 血管平滑肌 内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对胎鼠肺泡Ⅱ型细胞的影响
17
作者 李涛 王宏伟 +5 位作者 肖玉 常立文 麦根荣 徐少勇 谢集建 李东升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地塞米松对胎鼠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SP-B)表达的影响,为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寻找新途径。方法取孕20 d的W istar大鼠剖腹取胎鼠,原代培养肺泡Ⅱ型细胞,将所得...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地塞米松对胎鼠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SP-B)表达的影响,为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寻找新途径。方法取孕20 d的W istar大鼠剖腹取胎鼠,原代培养肺泡Ⅱ型细胞,将所得肺泡Ⅱ型细胞分成4组,分别加入VEGF、地塞米松、VEGF+地塞米松、空白培养液(即对照组),孵育后测定各组胎鼠肺泡Ⅱ型细胞VEGF及其受体F lt-1、F lk-1和SP-B。结果VEGF组、地塞米松组与VEGF+地塞米松组SP-B均阳性表达,对照组SP-B阴性表达;VEGF组与VEGF+地塞米松组VEGF、F lt-1、F lk-1阳性表达,地塞米松组VEGF、F lt-1、F lk-1阴性表达。结论VEGF能促进肺泡发育和肺表面活性物质SP-B的合成与分泌,拮抗地塞米松下调肺泡Ⅱ型细胞受体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地塞米松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 肺泡Ⅱ型细胞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姜霞 田风石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人体的凝血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具有精密的调节机制,凝血机制中各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凝血机制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具有抗凝和促凝双重作用,主动参与维持... 人体的凝血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具有精密的调节机制,凝血机制中各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凝血机制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具有抗凝和促凝双重作用,主动参与维持血渡的液态性调节和凝血系统的激活,并通过内皮细胞本身产生的血管活性物质对血管张力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 作用研究 血管活性物质 血管张力 正常 凝血系统 相互作用 调节机制 双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缺氧反应中的钙信使和内皮素
19
作者 胡清华 王迪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239-240,共2页
肺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缺氧反应中的钙信使和内皮素同济医科大学病生理教研室卫生部呼吸系疾病重点实验室胡清华,王迪浔本文观察缺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胞浆游离钙变化;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及其效应;并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针对高血... 肺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缺氧反应中的钙信使和内皮素同济医科大学病生理教研室卫生部呼吸系疾病重点实验室胡清华,王迪浔本文观察缺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胞浆游离钙变化;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及其效应;并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针对高血压致病因子——内皮素前体的基因,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反应 内皮 平滑肌细胞 呼吸系疾病 游离钙 生理教研室 血管 同济医科大学 血管活性物质 致病因子
全文增补中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郑娟娟 芮家亮 +1 位作者 杨斌 曹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37-637,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心肌缺血大鼠 细胞分泌功能 急性 病理生理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