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黄芪可改善肥胖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明锐 余叶蓉 邓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 目的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脂肪。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或硝普钠的舒张反应;(2)离体研究,正常对照组和肥胖组各5只,以黄芪液孵育离体血管环,并与空白对照比较,观察黄芪对离体血管环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肥胖组体脂比较正常组明显增加,黄芪液灌胃6周明显减少肥胖组动物腹部脂肪堆积。肥胖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黄芪液灌胃6周可部分改善肥胖组动物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各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肥胖组离体血管环经黄芪液孵育3h后,其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可明显改善。结论黄芪可改善高脂饲养喂养的肥胖大鼠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缓解胰岛素抵抗以及直接促使内皮细胞NO产生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静 雷闽湘 +1 位作者 柳岚 黄渊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9-614,共6页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IGT及T2DM患者共124例,分成IGT组(36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DM1组,57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DM2组,31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IGT及T2DM患者共124例,分成IGT组(36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DM1组,57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DM2组,31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NC组,25例)。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FMD,亚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血糖、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和T2DM组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hs-CRP、TNF-α均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NO和FMD下降(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FMD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GT和T2DM患者FMD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TC、hs-CRP、TNF-α呈负相关(P<0.01),与NO和HDL-C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FMD的因素依次为NO,HbA1c,HDL-C,HOMA-IR,TNF-α及hs-CRP。结论:IGT及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且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脂和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2型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娟娟 谢璇 +1 位作者 戴信刚 李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 2型糖尿病 (2 DM )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 1例 2 DM患者和 12例正常人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评价不同情况下 2 DM内皮依赖性血管...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 2型糖尿病 (2 DM )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 1例 2 DM患者和 12例正常人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评价不同情况下 2 DM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1% )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2 % )反应的变化。结果 无论有无微血管病或动脉粥样硬化 ,所有病例△D1%均较正常人组显著减退 (P <0 0 0 1) ;而△D2 %在所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2 DM在无大 /微血管病变时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减退 ,此变化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灵建 王文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9-521,共3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效果 ,观察其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 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胸痛发作时内皮素ET 1含量。结果 :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能降低血...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效果 ,观察其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 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胸痛发作时内皮素ET 1含量。结果 :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能降低血浆内皮素ET 1浓度 ,调节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数 (8.4±4 .1) % ,比对照组 (4.2± 2 .1)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有效机理是降低血浆内皮素ET 1浓度 ,保护内皮功能 ,说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心脏X综合征 内皮素-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中医药疗法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介导的脑基底动脉舒张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标 陈志武 范一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11,12-EET及过氧化氢酶(CAT)等对大鼠离体脑基底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结果:在30 mmol/L的KCl预收缩的大鼠脑基底动脉环上,ACh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血管用NO合酶抑制剂(L-NAME,3×10-5mol/L)和前列环素(PGI2)合酶抑制剂(In-do,10-5mol/L)预处理后,ACh对基底动脉仍存在部分舒张作用,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应用L-NAME和Indo后,11,12-EET对大鼠基底动脉无明显的舒张作用,H2O2仅有轻微舒张作用,CAT对ACh介导的非NO和非PGI2反应没有影响。结论:在大鼠基底动脉中ACh介导的EDHF反应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中不涉及H2O2和11,12-E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血管舒张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酶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静 雷闽湘 +1 位作者 柳兰 黄渊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0-574,共5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个治疗组,即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750mg/d)、联合治疗组(二甲双胍750mg/d+罗格列酮4mg/d)和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4mg/d),连续治疗1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个治疗组,即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750mg/d)、联合治疗组(二甲双胍750mg/d+罗格列酮4mg/d)和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4mg/d),连续治疗12周;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25例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同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insulinresistantindex,HOMA-IR),并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flow-mediateddilatation,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endotheliumin-dependentdilatation,EID)。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各组BMI,TG,TC,LDL-C,FPG,HbA1c,HOMA-IR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HDL-C,NO,FMD和EID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治疗后糖尿病各组TG,FPG,HbA1c,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和罗格列酮组FINS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NO,FMD和EI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二甲双胍组HDL,FINS,NO和FMD较治疗前无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用罗格列酮治疗可显著升高血NO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而二甲双胍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糖尿病 2型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慧青 孙宁玲 +3 位作者 杨松娜 朱天刚 潘咏梅 闫小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病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减弱 ,分别为 (3.5± 3.1) %及 (7.6± 3.5 ) % ,P <0 .0 0 1,老年女性冠心病组及对照组IMT分别为 (0 .88± 0 .2 0 )mm及 (0 .6 5± 0 .2 3)mm ,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分别为 6 2 .2 %及11.4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B超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对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景开 赵秋良 周辽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 10 0mg·kg-1·d-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 16周末 ,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扫描电镜检...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 10 0mg·kg-1·d-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 16周末 ,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扫描电镜检查颈总动脉内皮细胞并测定离体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 :实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2 4 5 6± 6 13)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 [(11 6 4± 2 6 0 ) μmol/L ,P <0 0 1]。扫描电镜观察 ,实验组内皮细胞表面收缩、凹凸不平、细胞间隙增宽 ,部分区域可见片状脱落 ;实验组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下降。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 ,进而降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大鼠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曲极冰 包雪鹦 +2 位作者 张明 杜红伟 刘雁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舒张的影响及高脂血症男性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Cu2+对13例健康自愿者及29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氧化修饰,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Bartl...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舒张的影响及高脂血症男性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Cu2+对13例健康自愿者及29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氧化修饰,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Bartlett法测定溶血卵磷脂(LPC)含量,乙酰胆碱诱发血管舒张。结果:健康人和高脂血症患者血浆LDL被氧化修饰后与修饰前比较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两组Ox-LDL中的LPC水平均明显高于各自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中的LPC水平(P<0.05);且健康人及高脂血症男性患者N-LDL中的LPC含量与女性基本相同,但两组男性Ox-LDL中的LPC含量高于女性(P<0.05),男性高脂血症患者Ox-LDL的LPC含量最高;两组Ox-LDL均明显抑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与女性相比,健康男性Ox-LDL抑制血管舒张程度略强,但高脂血症男性患者Ox-LDL抑制血管舒张程度明显增强。高脂血症男性及女性患者Ox-LDL的抑制血管舒张效应与LPC量呈正相关(r=0.592,P<0.05;r=0.816,P<0.05)。结论:男性高脂血症患者易患AS可能与Ox-LDL增加LPC含量及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血液 脂蛋白类 LDL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妍 刘闺男 刘艳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用药前以及用药 8周后的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 ;同时采用生化技术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结果 :①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清NO和NO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P <0 0 1)。②经过 8周的氟伐他汀治疗后 ,试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P <0 0 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血清NO及NOS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 :氟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其作用与其上调NOS的表达水平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检查方法在评价血管内皮功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欣越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1期74-75,共2页
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早于形态学改变,可以促进病变的发展并引发后续临床并发症。随着人们对内皮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一系列评估内皮功能的方法应运而生。血流介导的血管... 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早于形态学改变,可以促进病变的发展并引发后续临床并发症。随着人们对内皮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一系列评估内皮功能的方法应运而生。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测定是非侵入性检测内皮功能的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在临床上对观察早期病变、判断治疗效果、量化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预后均有较大价值,因而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舒张反应 血流介导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临床并发症 血管事件 查方 非侵入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利司他对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靖 孙宁玲 +1 位作者 杨松娜 马志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观察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超声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  方法 :3 0例超重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 (超重高血压组 )服用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 (orlistat ,商品名 :赛尼可 )12 0mg ,每... 目的 :观察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超声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  方法 :3 0例超重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 (超重高血压组 )服用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 (orlistat ,商品名 :赛尼可 )12 0mg ,每日 3次 ,共 12周 ,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 ,并行肱动脉超声检查 ,测定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15例非超重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 :超重高血压组治疗前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平均增加 (9 6± 1 7) % ,流速增加 (2 9 7± 3 0 5 ) % ,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超重高血压组奥利司他治疗 12周后 ,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增加达 (14 2± 2 0 ) %、流速增加达 (5 6 7± 4 14 ) %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均 <0 0 1)。超重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减重 5 3kg ,腰围减少 6 3cm ,收缩压 /舒张压平均下降 13 3 /5 7mmHg (1mmHg=0 13 3kPa) ,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0 0 1)。  结论 :奥利司他能降低超重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体重 ,并能改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动脉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奥利司他 超重 肥胖 脂肪酶抑制剂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兴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1,55,共3页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气功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有组织的新编气功.八段锦健身锻炼。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气功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有组织的新编气功.八段锦健身锻炼。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6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EDD)和硝酸甘油(NTG)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八段锦锻炼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改善(P<0.05和P<0.01)。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八段锦 2型糖尿病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测大动脉炎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梦堃 赵治 +1 位作者 倪光夏 韩景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技术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量61例大动脉炎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其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 目的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技术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量61例大动脉炎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其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结果大动脉炎组较正常对照组EDD%明显减低;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ET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动脉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超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可作为监测早期大动脉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玉霞 刘运芳 张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62例痰瘀互阻型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AS)患者 ,服用祛瘀消斑胶囊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血脂的变化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与3 5例健康人 (...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62例痰瘀互阻型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AS)患者 ,服用祛瘀消斑胶囊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血脂的变化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与3 5例健康人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AS组与对照组肱动脉基础内径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血脂指标 (TC和TG)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1)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减弱 (P <0 .0 1) ,治疗后AS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AS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 ,TC、TG和LDL -C显著降低 (P <0 .0 5 )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祛瘀消斑胶囊在调节脂质代谢的同时可明显改善AS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祛瘀消斑胶囊 痰瘀互阻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高频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16
作者 涂玲 李彩萍 +2 位作者 刘晓晴 李仁立 黄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对 4 5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2 4例合并大血管病变 ,2 1例无大血管...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对 4 5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2 4例合并大血管病变 ,2 1例无大血管病变 )及 2 0例对照组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测定 ,同时测定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结果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 97± 1 75 ) %vs (7 18± 1 6 1) % ,P <0 0 1],并与患者的年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水平负相关 ,且大血管病变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无大血管病变组更低[(0 4 2± 0 36 ) %vs (3 5 6± 3 2 1) % ,P <0 0 1]。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依赖性 舒张功能 血管内皮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利司他对肥胖高血压患者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靖 孙宁玲 +2 位作者 杨松娜 马志毅 杨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观察肥胖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奥利司他120 mg,3次/d,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计算... 目的:观察肥胖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奥利司他120 mg,3次/d,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计算BMI。并行肱动脉高解像度超声检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 mg,测定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NMD)程度的变化。15例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基线的特征具有可比性。肥胖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前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的NMD无差别,但BMI及腰围明显增加(P均<0.01)。奥利司他治疗12周后BMI、腰围、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NMD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16.2%vs15.5%,P>0.05)。结论:奥利司他短期治疗能降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及血压,但对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高血压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干扰素-α减弱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18
作者 姚慧 曹春梅 +3 位作者 金红峰 单绮娴 王琳琳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 :研究急、慢性干扰素 - α(IFN- α)处理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 ,测定离体主动脉环张力。结果 :IFN- α(10、10 0、10 0 0、10 0 0 0 U/ ml)对苯肾上腺素 (PE,10 -6mol/ L)预收缩的内... 目的 :研究急、慢性干扰素 - α(IFN- α)处理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 ,测定离体主动脉环张力。结果 :IFN- α(10、10 0、10 0 0、10 0 0 0 U/ ml)对苯肾上腺素 (PE,10 -6mol/ 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分别降低为对照的 (90 .1± 0 .91) %、(6 5 .1± 5 .2 1) %、(39.5± 8.2 2 ) %、(35 .3± 8.2 7) %。去除内皮后 IFN- α的舒张作用被取消。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L- NAME(10 -4mol/ L)、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 (10 -5mol/ L)和诱导型 NOS抑制剂 AMG(10 -4mol/ L)预处理后 ,10 0 U/ mlIFN- α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被阻断 ,其血管舒张幅度分别为对照的 (97.2± 5 .34) %、(95 .1± 6 .2 5 ) %、(93.7±8.82 ) %。用 IFN- α10 0 0 0 U/ ml预处理 2 h对 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无显著影响 ,用IFN- α10 0万 U/ d腹腔注射 5 d后的 SD大鼠的主动脉环对 Ach引起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作用明显降低。结论 :IFN- α可能通过诱导 i NOS合成或增强 i NOS其活性产生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作用 ,慢性 IFN-α处理可能损害了血管内皮的功能或使 NO- s GC信号途径的效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胸主动脉环 大鼠 血管内皮依赖性 舒张作用 离体血管灌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无症状运动心电图阳性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向光大 陈玉石 +1 位作者 曹红燕 赵林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研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静息心电图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进行踏车运动实验,筛选无症状运动心电图阳性(ECG+)者(ECG+组,39例),及无症状心电图阴性者(ECG-组,59例)。... 目的:研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静息心电图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进行踏车运动实验,筛选无症状运动心电图阳性(ECG+)者(ECG+组,39例),及无症状心电图阴性者(ECG-组,59例)。同时,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踏车运动实验正常的健康个体31例作为对照。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ECG+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担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ECG-组比较,ECG+组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P<0,05)。②ECG-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ECG+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和ECG-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C-反应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与无症状运动ECG+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无症状运动ECG+呈负相关。结论: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无症状运动ECG+关联,提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是早期冠心病的预测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马淑梅 孙亚清 孙志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与血浆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的关系。方法 :5 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心力衰竭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测定血浆内TNF α,一氧化氮水平和肱动脉直径。结果 :在急性期和恢复期TNF...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与血浆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的关系。方法 :5 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心力衰竭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测定血浆内TNF α,一氧化氮水平和肱动脉直径。结果 :在急性期和恢复期TNF α水平均较高 ,而恢复期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急性期 ;肱动脉直径在充血后明显增加 ,急性期和恢复期增加的动脉直径与基础值的百分比相似。结论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恢复期时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