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反式维甲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丁延辉 丁俊丽 +1 位作者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胆固醇+5%猪油);ATRA组:饲喂高脂饲料,同时ATRA灌胃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胆固醇+5%猪油);ATRA组:饲喂高脂饲料,同时ATRA灌胃5 mg/(kg·d)。分别于2、4、8、12周后处死取血,检测血清中血脂指标;油红染色观察大体斑块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动脉的内皮结构变化;8周后,每组随机取3只实验兔进行离体动脉环实验检测兔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结果与正常组相比,2周后,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4周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明显升高(P<0.05);油红染色表明2周时脂质斑块不明显,4周以后脂质斑块明显;HE染色显示内膜增厚,泡沫细胞增多,平滑肌细胞极性紊乱,向内膜迁移;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高脂组EDD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ATRA治疗组血清中TG浓度无差异,TCH浓度明显下降(P<0.05),HDL-C浓度4周及12周时明显升高(P<0.05),LDL-C浓度2周及12周时降低(P<0.05);油红染色表明4周后可见脂质斑块;HE染色显示内膜稍微增厚,泡沫细胞减少,平滑肌细胞排列较整齐;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表明当乙酰胆碱浓度为10-7mol/L时,ATRA组EDD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结论血脂升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动脉内皮损伤使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下降,ATRA可能通过降低血脂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灵建 王文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9-521,共3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效果 ,观察其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 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胸痛发作时内皮素ET 1含量。结果 :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能降低血...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效果 ,观察其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 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胸痛发作时内皮素ET 1含量。结果 :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能降低血浆内皮素ET 1浓度 ,调节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数 (8.4±4 .1) % ,比对照组 (4.2± 2 .1)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有效机理是降低血浆内皮素ET 1浓度 ,保护内皮功能 ,说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心脏X综合征 内皮素-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中医药疗法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背向散射积分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金修才 赵宝珍 蒋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 m 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内中膜背向散射积分 (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ndothelial dependent vasodilation,EDV)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断作用。方法 ...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 m 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内中膜背向散射积分 (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ndothelial dependent vasodilation,EDV)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断作用。方法 :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单支或双支阻塞 >5 0 % )患者各 5 0例以及体检健康志愿者 5 0名 ,采用 SONOS HP5 5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7.5 MHz探头 ) ,分别测定各组颈动脉 IMT、颈动脉内中膜校正的 IBS值 (C- IBS,C- IBS=内中膜 IBS-外膜 IBS)和肱动脉 EDV,比较三者在各组中的变化趋势。 结果 :颈动脉 IMT在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组间均无明显差别 ,但 3组均厚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薄于冠心病组 (P<0 .0 5 )。颈动脉内中膜 C- IBS在单纯高血压和单纯糖尿病 2组间无明显差别 ,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 (P<0 .0 5 ) ;而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 2组间 C- IBS无明显差别 ,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肱动脉 EDV在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组间均无明显差别 ,但 3组均小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明显大于冠心病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内中膜厚度 背向散射积分 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HP100XD保存液对离体猪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伟华 乔晨晖 +1 位作者 廖秋明 Steen Stig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评价新型保存液HP100XD对猪离体冠状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瑞典家猪7头,取出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血管,外径1.0~1.5mm,并截成1mm长的血管环。将所取的血管环随机分配到以下3组,每组7段。新鲜对照组,将血管环直接... 目的:评价新型保存液HP100XD对猪离体冠状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瑞典家猪7头,取出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血管,外径1.0~1.5mm,并截成1mm长的血管环。将所取的血管环随机分配到以下3组,每组7段。新鲜对照组,将血管环直接置入器官浴槽内行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测定;24h保存组和48h保存组,分别将血管环保存于4℃的HP100XD溶液中24h和48h,再行EDR测定。血栓烷A2受体激动剂U-46619和罂粟碱分别用来诱导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通过蓄积方式在器官浴槽内加入浓度递增的P物质(10^-15~10^-7mol/L)测定血管EDR。结果:与新鲜对照组最大舒张反应值(97.6±0.3)%比较,24h保存组血管环的(95.6±0.7)%无变化(P〉0.05),48h保存组则下降为(87.2±3.8)%(P〈0.05)。与新鲜对照组的50%最大舒张时P物质的浓度对数(pEC50)(9.93±0.17)比较,24h保存组的pEC50(9.64±0.05)无变化(P〉0.05),48h保存组则下降为(9.54±0.04)(P〈0.05)。结论:在4℃条件下,HP100XD溶液可以有效地保存离体猪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达24h.是一种较好的心脏保存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P物质 器官保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3-硝基酪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牛鑫鑫 吕肖锋 +7 位作者 高宇 杨鹏飞 王素玲 武晋晓 焦秀敏 张星光 赵晶 姚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T2DM患者40例(DM组)及与其年龄、性别等指标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NC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学指标...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T2DM患者40例(DM组)及与其年龄、性别等指标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NC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学指标(包括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采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检测FM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3-NT水平。另外,DM组加测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DM组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1)与NC组比较,DM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FMD显著下降,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除外HDL-C)及血清3-NT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M组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FMD由治疗前的(4.54±1.42)%增高至治疗后的(7.20±2.59)%,血清3-NT水平由治疗前的(118±13)nmol/L降低至治疗后的(112±11)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分析显示,血清3-NT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1),与FMD呈负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明显提高初诊T2DM患者的FMD,降低血清3-N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3-硝基酪氨酸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对家兔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向民 汪家瑞 +5 位作者 魏嘉平 何士大 白丹 刘荣坤 高承梅 杨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前列腺素类物质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新西兰兔 40只 ,随机分为 3组 :普通饮食组、高胆固醇组和阿司匹林组 ,观测离体胸主动脉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舒张反应及凝血烷A2 (血...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前列腺素类物质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新西兰兔 40只 ,随机分为 3组 :普通饮食组、高胆固醇组和阿司匹林组 ,观测离体胸主动脉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舒张反应及凝血烷A2 (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 (PGI2 )代谢产物—凝血烷B2 (血栓素B2 ,TXB2 )及 6 酮 前列腺素F1α的生成。为观测TXA2 受体拮抗剂SQ2 954 8对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 ,将普通饮食组及高胆固醇组又各分为对照动脉和SQ2 954 8动脉。  结果 :高胆固醇组动脉Ach诱导的舒张功能较普通饮食组和阿司匹林组减弱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XA2受体拮抗剂SQ2 954 8显著改善高胆固醇组动脉Ach诱导的舒张功能障碍 ;Ach刺激状态下 ,高胆固醇组有内皮动脉TXB2 的生成显著高于普通饮食组动脉 ,去内皮后这种差异丧失 ;高胆固醇组与普通饮食组动脉 6 酮 前列腺素F1a的生成无显著差异。  结论 :①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动脉舒张功能障碍与其增加内皮TXA2 的生成有关。②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前列腺素 动脉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景开 赵秋良 周辽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 10 0mg·kg-1·d-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 16周末 ,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扫描电镜检...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 10 0mg·kg-1·d-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 16周末 ,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扫描电镜检查颈总动脉内皮细胞并测定离体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 :实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2 4 5 6± 6 13)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 [(11 6 4± 2 6 0 ) μmol/L ,P <0 0 1]。扫描电镜观察 ,实验组内皮细胞表面收缩、凹凸不平、细胞间隙增宽 ,部分区域可见片状脱落 ;实验组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下降。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 ,进而降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大鼠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宗利 郑庆梅 +1 位作者 石玉华 陈子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8-471,共4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PCOS患者是否存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对51例PCOS患者(PCOS组)和50例同期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症...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PCOS患者是否存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对51例PCOS患者(PCOS组)和50例同期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测IMT、FMD,免疫浊度法测定CRP浓度。按体重指数(BMI)≥25kg/m2或<25kg/m2分为PCOS肥胖组(25例)、PCOS非肥胖组(26例)。结果: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颈动脉IMT、血清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S肥胖组IMT、血清CRP浓度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D在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较对照组低(P<0.05)。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出现内膜形态改变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RP与IM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30,P<0.05);CRP与FMD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5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OMA-IR、CRP对IMT有显著影响。结论:PCOS患者尤其伴有肥胖者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PCOS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生发展。纠正胰岛素抵抗,可能减少PCOS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C反应蛋白 胰岛素抵抗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慧青 孙宁玲 +3 位作者 杨松娜 朱天刚 潘咏梅 闫小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病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减弱 ,分别为 (3.5± 3.1) %及 (7.6± 3.5 ) % ,P <0 .0 0 1,老年女性冠心病组及对照组IMT分别为 (0 .88± 0 .2 0 )mm及 (0 .6 5± 0 .2 3)mm ,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分别为 6 2 .2 %及11.4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B超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对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妍 刘闺男 刘艳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用药前以及用药 8周后的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 ;同时采用生化技术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结果 :①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清NO和NO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P <0 0 1)。②经过 8周的氟伐他汀治疗后 ,试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P <0 0 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血清NO及NOS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 :氟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其作用与其上调NOS的表达水平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复发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沛 张俊霞 +4 位作者 唐莉 张蓉 华国勇 胡全忠 侯倩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5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讨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一年复发关系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初发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超声测定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low medi... 目的探讨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一年复发关系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初发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超声测定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重度FMD受损组、轻度FMD受损组和FMD功能正常组,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入组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各组间缺血性卒中事件复发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入组126例患者,完成随访123例,其中重度FMD受损组、轻度FMD受损组和FMD功能正常组分别有25例、52例和46例。3组患者一年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分别为8例(32.0%)、12例(23.1%)、4例(8.7%)。FMD重度功能障碍组卒中复发率高于FMD功能正常组(P=0.0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比值比(odds ratio,OR)3.65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35~11.777,P=0.030],高血压(OR 3.286,95%CI 1.069~10.104,P=0.038),FMD重度受损(OR 6.155,95%CI 1.333~28.420,P=0.020),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OR 1.053,95%CI 1.001~1.107,P=0.045)为非心源性卒中一年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FMD重度受损与缺血性卒中一年复发相关,且为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非心源性 缺血性卒中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与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家丰 王广雨 王维治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对30例TIA患者和20例正常人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MD),测定和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6-酮-前列腺素1a(...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对30例TIA患者和20例正常人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MD),测定和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6-酮-前列腺素1a(6-K-PGF1a)、血小板α颗粒蛋白-140(GMP-140)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IA患者血浆vwF和CMP-140水平明显升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FMD和6 -K-PGF1a水平明显下降,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FMD与血浆6-K-PGF1a呈正相关(P<0.05),与血浆vWF和GMP-140呈负相关(P<0.05)。结论TI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受损,几种血栓前状态因子的变化证实TIA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可能是脑梗死的发生机制之一,因此,内皮功能的检测有助于对脑卒中事件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血栓前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测大动脉炎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梦堃 赵治 +1 位作者 倪光夏 韩景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技术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量61例大动脉炎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其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 目的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技术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量61例大动脉炎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其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结果大动脉炎组较正常对照组EDD%明显减低;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ET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动脉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超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可作为监测早期大动脉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玉霞 刘运芳 张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62例痰瘀互阻型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AS)患者 ,服用祛瘀消斑胶囊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血脂的变化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与3 5例健康人 (...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62例痰瘀互阻型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AS)患者 ,服用祛瘀消斑胶囊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血脂的变化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与3 5例健康人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AS组与对照组肱动脉基础内径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血脂指标 (TC和TG)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1)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减弱 (P <0 .0 1) ,治疗后AS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AS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 ,TC、TG和LDL -C显著降低 (P <0 .0 5 )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祛瘀消斑胶囊在调节脂质代谢的同时可明显改善AS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祛瘀消斑胶囊 痰瘀互阻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高频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复氧对兔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丰贵文 于立新 龙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25-928,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对肾动脉内皮依赖性一氧化氮(NO)和内皮衍性超极化因子(EDHF)途径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器官槽法,以兔肾动脉环为研究对象,首先抑制PGI2舒张途径,然后再分别抑制NO和EDHF舒张途径,对给与血管环以缺氧/复氧处理,观...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对肾动脉内皮依赖性一氧化氮(NO)和内皮衍性超极化因子(EDHF)途径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器官槽法,以兔肾动脉环为研究对象,首先抑制PGI2舒张途径,然后再分别抑制NO和EDHF舒张途径,对给与血管环以缺氧/复氧处理,观察缺氧/复氧分别对NO和EDHF舒张途径的影响。结果缺氧/复氧使NO途径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而缺氧/复氧对EDHF途径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无变化。结论缺氧/复氧导致兔肾血管内皮衍性NO途径的舒张损伤,而对EDHF途径的舒张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复氧 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大血管手术 肾移植 肾脏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对豚鼠内耳微循环障碍所致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明敏 史晓瑞 董民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479-482,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 (EDRF/NO)对听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36只豚鼠随机分为 4组 ,利用活体显微镜、电视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及螺旋韧带血管纹铺片、透射电镜技术 ,观察EDRF/NO对听功能的保护作用。同时 ,以...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 (EDRF/NO)对听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36只豚鼠随机分为 4组 ,利用活体显微镜、电视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及螺旋韧带血管纹铺片、透射电镜技术 ,观察EDRF/NO对听功能的保护作用。同时 ,以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 ,判断听力损伤程度 ,测定循环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 ,以反映微循环血液中氧自由基的含量。结果 :①生理盐水组 ,耳蜗微循环的血流量在整个测试的 30min内保持稳定 ,听功能正常 ;②速尿组 (F组 ) ,经静脉注射药物后 ,耳蜗血流迅速下降 ,在用药 10min时 ,耳蜗血流下降达 5 6 % ,缺血的同时伴听力下降、耳蜗血管纹超微结构的损伤及循环SOD的下降 ,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③速尿 /L 精氨酸组 (F/L Arg组 ) ,EDRF/NO能使速尿引起的血流下降明显改善 ,听功能及耳蜗血管纹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较单纯F组减轻 ,恢复正常功能的时间提前 ;④速尿 /L 硝基 精氨酸组 (F/L NNA组 ) ,耳蜗的缺血及听力损伤的程度均较F组加重 ,且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结论 :EDRF/NO能通过加快豚鼠内耳微循环的血流 ,增加局部血流的灌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 豚鼠 听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PP Ⅸ对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17
作者 丁学琴 刘洪涛 +3 位作者 陈兆修 刘贵明 盛卓人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血红素氧化酶抑制剂锌原卟啉Ⅸ (zineprotoporphyrinⅨ ,ZnPPⅨ )对乙酰胆碱 (acetyl choline,Ach)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 (carbonmonoxide,CO)对肺血管的舒张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肺动脉... 目的 :通过观察血红素氧化酶抑制剂锌原卟啉Ⅸ (zineprotoporphyrinⅨ ,ZnPPⅨ )对乙酰胆碱 (acetyl choline,Ach)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 (carbonmonoxide,CO)对肺血管的舒张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肺动脉环 ,制备Ach浓度效应曲线 ,冲洗后平衡 6 0min ,分别加入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合成酶抑制剂L NAME 30 μmol/L或L NAME 30 μmol /L +ZnPPⅨ 10 μmol/L ,孵育 30min后 ,重复制备Ach浓度效应曲线 ,观察给药前后Ach浓度效应关系的变化。结果 :用去氧肾上腺素收缩肺动脉后 ,Ach能对内皮完整的肺动脉引起浓度依赖性舒张 ,血管环用L NAME孵育后 ,舒张反应受抑 ,10 -5mol/L的Ach只引起 (40 .3± 5 .1) %的舒张反应 ,而用ZnPPⅨ及L NAME共同孵育后 ,舒张反应进一步受抑或消失 ,10 -5mol/L的Ach只能引起 (11.1± 8.4 ) %的舒张反应或不引起舒张反应。结论 :ZnPPⅨ可抑制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提示内源性CO与NO共同参与了Ach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一氧化氮 血红素氧化酶抑制剂 乙酰胆碱 动物实验 ZnPPⅪ 肺动脉 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对正常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
18
作者 董明敏 史晓瑞 董民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476-479,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 (EDRF/NO)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 :2 8只豚鼠 ,随即分为4组 ,每组 7只。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L Arg/S组和L Arg/L组静脉注射不同剂量L 精氨酸 ,L NNA组静脉注射L 硝基 精氨酸。行耳蜗...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 (EDRF/NO)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 :2 8只豚鼠 ,随即分为4组 ,每组 7只。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L Arg/S组和L Arg/L组静脉注射不同剂量L 精氨酸 ,L NNA组静脉注射L 硝基 精氨酸。行耳蜗开窗后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对豚鼠耳蜗的血流、血管管径、血压、心率、血气进行分析。观察了不同剂量L 精氨酸 (L Arg)及L 硝基 精氨酸 (L NNA)对豚鼠耳蜗血流 (CoBF)的作用。结果 :L Arg/S组 ,用药后耳蜗血液流速加快 ,管径扩张 ,平均动脉压均下降 ;L Arg/L组 ,用药后耳蜗血流速度增加后流速减慢 ,管径扩张 ,血压升高 ;L NNA组 ,用药后流速减慢 ,血管管径收缩 ,但持续时间很短。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DRF/NO对CoBF有调节作用 ,适当剂量的EDRF/NO可扩张血管 ,加快血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 耳蜗微循环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在高糖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阳创 薛莱 +2 位作者 吴阳 邱红梅 蒋青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59-2165,共7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信号通路在高糖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55 mmol/L葡萄糖)孵育大鼠胸主动脉环,分别给予NF-κB抑制剂PDTC、iNOS抑制剂SMT和COX-2抑制剂...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信号通路在高糖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55 mmol/L葡萄糖)孵育大鼠胸主动脉环,分别给予NF-κB抑制剂PDTC、iNOS抑制剂SMT和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以累积浓度法观察乙酰胆碱(ACh)对苯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效应,计算并比较其最大舒张效应(Emax)和产生50%Emax浓度的负对数(pD2)的变化。HE染色和电镜观察血管形态;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F-κB、iNOS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结构完整性;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明显减弱,Emax和pD2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NF-κB、iNOS和COX-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PDTC、SMT和美洛昔康均明显增强高糖损伤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其Emax和pD2均显著升高(P<0.01)。PDTC除了改善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结构完整性,也下调高糖升高的NF-κB、iNOS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高糖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高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各阶段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亲环素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盛冲霄 黎红华 +1 位作者 刘康 冯海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各阶段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变以及亲环素A(Cy PA)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只),动脉粥样硬化8周组(AS 8W组)8只,动脉粥样硬化12周组(AS 12W组)8只,动脉粥...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各阶段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变以及亲环素A(Cy PA)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只),动脉粥样硬化8周组(AS 8W组)8只,动脉粥样硬化12周组(AS 12W组)8只,动脉粥样硬化15周组(AS 15W组)8只。给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脂饲料喂养,并给予维生素D3注射液60万IU/kg一次性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同期处死大鼠,分离腹主动脉,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壁Cy PA的表达。另外截取约5 mm新鲜大鼠腹主动脉环,在离体器官浴槽中观察离体腹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舒张反应。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进展,各组大鼠分别呈现出了血管正常结构、内皮细胞破坏,平滑肌细胞增生、粥样斑块形成以及钙化斑块形成等不同的病变特征。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对照组、AS 8W组、AS 12W组、AS 15W组最大舒张度分别为(93.46±2.80)%、(82.58±3.25)%、(61.19±3.72)%、(41.28±2.68)%,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Cy PA的表达不断增加,四组大鼠Cy PA平均光密度测定分别为0.25±0.06、0.34±0.09、0.53±0.09、0.68±0.13,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y PA的表达随着病变进展不断增加,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Cy PA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有关。Cy PA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亲环素A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